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河南省周口市 466000)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校园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推荐和谐文明校园建设以师范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构建的途径,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高职院校以和谐、文明校园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创建;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原理,相当于特殊企业的高职院校,其推进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树立良好的高职院校形象。而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确实不易,因为高职院校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命运、前途和发展,影响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塑造尽可能完美的高职院校形象,对高职院校的和谐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一、和谐文明校园的内涵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呢?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加强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眼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切人和渗透文明素养的熏陶,构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文明的课堂氛围中,系统、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的高职校园是趋重要。
二、和谐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
1.创建文明校园是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既是育人环境的营造,也是育人资源的挖掘。當前,高校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硬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却面临着逐步将基础条件向现实成果转化从而实现软环境优化的共同课题。作为这一优化的现实途径,文明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创建文明校园无疑是高校建设面对未来的新起点,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开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明和校园建设充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2.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学校教育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使学生形成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人类已进入一个新文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的非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以致使校园文化恣意传播.校园文化在某些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以致有人把校园文化概括为"新生一个书包两个碗,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老生一副眼镜两个书〔证书和推荐书〕,网吧电游录象厅".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影响困扰着我们的校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阵脚很容易受到冲击而转移.青年时代正是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不良文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正确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3.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和谐并非是任其所为,无拘无束;和谐也非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消极萎靡;和谐更非好好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相反,和谐就是秩序良好,纪律严明,相互尊重和信任,公平正义,是非分明,讲正气,思进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没有忽视它的负面作用。我们更有信心消除那些不利因素----在体制不断完善的大好形势下,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日清,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就是要不断完善制度,把以往那些不适宜的条条框框摈弃,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以科学的发展观,规范和解决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规范办学,办规范学。
2.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
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纽带,关系着整个高职院校的和谐。教师在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时,要注意不能摆架子、以盛气凌人的姿态介入,要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也要自强自立,不能以小学生的姿态来接受高职院校的管理,高职院校既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领悟做人的小型社会,因此师生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共同付出努力。
要想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可以通过以下的形式:首先、通过“老师爱护学生”、“学生爱戴老师”事迹表彰大会的形式,在校内宣传,以感化师生,共促和谐;其次、在教师节举行看望教师、在青年节举行表彰学生活动,来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再次、举行文体活动,诸如师生共同表演节目,来增加师生感情,感染其他学生,为师生和谐相处谱写优美的篇章。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的重中之重,要密切关注师生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阻力。
3.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第二,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第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着师生的方方面面,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建设中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等多渠道对家庭贫困、综合素质差,有交际障碍、心理疾苦或生理缺陷的学生提供帮助。建设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朝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突出特色,勇于创新,构建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系,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职业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发刚:论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J].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11(10)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6).
[3]何会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和谐校园建设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教协会课题(hmx201605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校园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推荐和谐文明校园建设以师范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发展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构建的途径,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高职院校以和谐、文明校园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明校园;创建;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原理,相当于特殊企业的高职院校,其推进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树立良好的高职院校形象。而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确实不易,因为高职院校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命运、前途和发展,影响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塑造尽可能完美的高职院校形象,对高职院校的和谐文明发展至关重要。
一、和谐文明校园的内涵
构建和谐校园,是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和谐校园是以学校为平台,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反映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学校环境的布局和校风、学风中,影响着校园整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呢?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加强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眼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切人和渗透文明素养的熏陶,构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文明的课堂氛围中,系统、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的高职校园是趋重要。
二、和谐文明校园的重大意义
1.创建文明校园是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
文明校园建设既是育人环境的营造,也是育人资源的挖掘。當前,高校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建设普遍达到了较高水平,而在硬件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却面临着逐步将基础条件向现实成果转化从而实现软环境优化的共同课题。作为这一优化的现实途径,文明校园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高校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未来发展来看,创建文明校园无疑是高校建设面对未来的新起点,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因此,必须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必须通过开展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明和校园建设充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
2.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保证
和谐的学校教育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使学生形成崇高的伦理道德观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从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人类已进入一个新文化的时代,文化传播变的非常迅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以致使校园文化恣意传播.校园文化在某些学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以致有人把校园文化概括为"新生一个书包两个碗,宿舍教学楼图书馆;老生一副眼镜两个书〔证书和推荐书〕,网吧电游录象厅".这种不健康的文化,严重影响困扰着我们的校园.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及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阵脚很容易受到冲击而转移.青年时代正是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对文化的选择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具有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很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中不乏大量不良文化.因此,高校要建立和谐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正确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3.建设和谐文明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创建和谐文明校园的具体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和谐并非是任其所为,无拘无束;和谐也非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消极萎靡;和谐更非好好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相反,和谐就是秩序良好,纪律严明,相互尊重和信任,公平正义,是非分明,讲正气,思进取...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目前存在的不良现象,没有忽视它的负面作用。我们更有信心消除那些不利因素----在体制不断完善的大好形势下,结合本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落实日清,规范办学行为。
我们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就是要不断完善制度,把以往那些不适宜的条条框框摈弃,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制度。以科学的发展观,规范和解决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规范办学,办规范学。
2.建立师生之间的和谐氛围
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纽带,关系着整个高职院校的和谐。教师在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时,要注意不能摆架子、以盛气凌人的姿态介入,要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学生也要自强自立,不能以小学生的姿态来接受高职院校的管理,高职院校既是学习知识的殿堂,也是领悟做人的小型社会,因此师生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共同付出努力。
要想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氛围,可以通过以下的形式:首先、通过“老师爱护学生”、“学生爱戴老师”事迹表彰大会的形式,在校内宣传,以感化师生,共促和谐;其次、在教师节举行看望教师、在青年节举行表彰学生活动,来共同营造和谐氛围;再次、举行文体活动,诸如师生共同表演节目,来增加师生感情,感染其他学生,为师生和谐相处谱写优美的篇章。师生和谐是高职院校和谐的重中之重,要密切关注师生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不能在师生之间形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构建的阻力。
3.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第二,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第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着师生的方方面面,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建设中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等多渠道对家庭贫困、综合素质差,有交际障碍、心理疾苦或生理缺陷的学生提供帮助。建设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朝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总之,高职院校要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突出特色,勇于创新,构建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系,推动和促进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职业人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发刚:论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J].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11(10)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6).
[3]何会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和谐校园建设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教协会课题(hmx201605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