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龙主持人:杨宏杰
甘肃省庆阳第五中学数学老师、班主任。庆阳市李镇西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市级教学能手。
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日前印发,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高度规划。劳动教育这一概念不是第一次提出,然而为何劳动课设置容易,实施难?
其一,家庭的影响。如今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全家上下围着转。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很多孩子都上初中了还连自己的袜子、内衣裤都没洗过。
其二,学校升学压力大。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现实机制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依然最看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劳动课无法考核,不能纳入教师考评,在这种现状下虽然各个阶段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都有劳动技术课程,但是基本上都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而已。
其三,现实条件的制约。城区学校班大、人多、场地狭小很难开展劳动课。很多学校有意拓展校外资源,但安全始终是悬在头上的利剑。在集体劳动过程中难免有意外事故发生,假如学生受到一丁点伤害,学校、教师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今家长维权意识增强,媒体往往容易捕风捉影,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和教师都脱不了干系。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学校高强度体育训练都不敢正常开展,课间都需要老师全程陪护。
其四,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网络高度发达,“炫富”“拼爹”“投机取巧”等不良信息对孩子产生巨大冲击。一部分家长自己经历过艰苦的劳动,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吃过的苦;也有一部分年轻家长自己未曾经历劳动锻炼,自然体会不到劳动对孩子成长的价值。很多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父母照顾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或许基于以上原因,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文重点狠抓劳动教育,安排劳动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锻炼能力,强健体魄,重拾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但让劳动课真正得到落实恐怕不是一个简单规定就能解决的问题,如何健全机制,如何让劳动课落到实处,长期坚持成为全社会共识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本期,我们在好老师智库群发起针对劳动教育新文件的探讨沙龙,分享自己是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未来又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什么是劳动,通过劳动培养他们强健体魄、吃苦精神、顽强意志,让他们真正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姚贺国
浙江杭州滨州学校
在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以上的班级服务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一定的“工资”,也就是班级贡献积分。班委、小组长、小助手都是学有余力者所追捧的第二班级岗位,也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班级优势。只要他们为班级和同学带来贡献,作为班主任,我都会以班级积分的形式记录在案,并在每月的班级抽奖以及期末评先评优中加以体现。无论他们付出的是智育性质的知识贡献还是体力性质的劳动贡献,他们都可以在班级专门开辟的红榜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贡献一般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登记,班主任只需要每天拍照备案即可,定期发放到班级博客和班级QQ群,与全体家长和同学共同分享助人为乐的快乐。
查达江
安徽省霍邱县育英学校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劳动是自己生活的必需。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夕,我校都要举行一场劳动技能大比拼的竞赛活动,比赛的项目很多,如小学生的穿衣服,系鞋带、包书皮比赛;初中生的叠被子、钉纽扣、刮黄瓜比赛……比赛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学生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样的劳动活动,培养了广大学生的劳动技能,增进了全体学生爱劳动的意识,促进了广大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王艳美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校园里种植着各种果树,我会组织孩子们定期观察、记录果树何时发芽、开花、结果……根据时令组织孩子们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红了樱桃,美了特教”樱桃采摘节活动;“黄了杏,甜了特教生活”杏节活动;“串串葡萄,串串梦想”葡萄采摘节活动……孩子们在观花、采果、品尝的过程中爱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特教孩子们能力较差,知识掌握较慢,容易有情绪问题。在特殊学校种植课教学中,我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征,量身定制教学方法,选取孩子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其趣味性更高,种植课教学过程的易行性和娱乐性让孩子们放下心中的戒备,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这样就能很好地化解他们心中的不良情绪,真正融入到劳动中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孙有新
浙江省瑞安市第五中学
我将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体验的社会角色挺丰富的,有当洗头工的,有当客车售票员的,有当清洁工的,有为手机店发广告传单的,也有在鞋厂打工的,还有当幼儿园老师、家庭主妇、营业员,甚至有男生当“奶爸”…… 得到劳动报酬是快乐的,然而这快乐比平常的快乐却不一样。卖过桔子的林晶晶同学是这样看待这份快乐的:“一个下午下来,我站得腰酸背痛,可是看着被‘洗劫一空’的桔子,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收拾完东西交了账,姨妈给了我一张崭新的10元人民币。拿着这10元钱,我感觉特别沉,分量特别重,我想这将是一份永不磨灭的回忆。”
通过社会角色体验活动,学生会从所体验的社会角色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办事情。当他们重新回到学生、子女这个角色时,他们对其他社会角色的看法就会不一样了,因为体验过后,知道要将心比心,要站在其他社会角色的立场上想问题。
段云成
浙江省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我模仿古代诗人在劳动中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要求学生在劳动中根据事物特点取一个有味道的名字。劳动数量不在多,只要完成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即可。有学生发现家中扫把的头在一边,把在一边,拍下照片,然后加工修复,取名为“家务手术”;有同学发现厨房的碗筷和厨具摆放不合理,他就进行分类整理,功能分区,取名“调兵遣将”;地面上有一些痕迹,有同学想方设法把它弄掉,取名为“地面涂鸦”;有人把沙发下面的一些物品取出整理干净,取名“我想归队”;打扫门窗上的蜘蛛网,取名“天网行动”;在做饭烧菜时出了一点差错,取名为“美中不足”;把一些床上的衣物挂在衣架上,取名“我也会上树了”;把台灯擦干净,取名为“画龙点睛”……
学生从把活干好琢磨半天到艺术指导下的激情劳动,从短、频、快的高效率到沉浸其间,尽情释放智慧,这样的劳动与众不同,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