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常见低分作文特征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成绩中,占分值比重最大的无疑是作文。那么哪类作文是阅卷老师最不想看到的,得分较低的?高考阅卷亲身经历及与其他阅卷老师交流,总结出如下常见低分作文特征。
  一、观点混乱,结构松散
  不少考生在一篇文章中同时涉及多种观点,而且不在诸多观点中明确自己的立场,从而导致文章中心不明,让阅卷老师不知所以。在文章结构上,一些考生的文章缺乏明显的逻辑连接,且不说过渡,就是一般的前后段落语意上的关联性都很难找到。
  高考作文阅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在阅评过程中,文章结构是能决定一篇文章的等级的。如果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就基本被认定是一篇好文章。考场作文中,这类结构的文章是最具优势的:开头简单征引材料直接点明观点,然后举二、三事例论述,每一事例后跟紧扣文章主题有点评,最后再来一个扣题。这类文章主题突出、层次井然,让人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自然容易得高分。
  二、材料老旧,论证无力
  在目前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各种资料的搜寻变得非常容易,而不少考生文章中的例证仍然局限在爱迪生发明灯泡、毛泽东八角楼读书,甚至是小学课本上的山羊和长颈鹿的故事等。我们不要求考生所使用的材料非常新,但像这样已经被使用千万次且又没有从中挖掘出任何新意的素材,我们主张不用。在材料使用上也不要陷入另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文章中使用的材料越生僻、越不为人所知越好。其实,过于生僻的材料反而不利于对文章中心的论证,且不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使用材料,应尽可能使用一些大家有所耳闻,具有时代性的,如果能从中挖掘出新意是最好的。有的文章材料新颖,但和文章的论点之间关系不大,因此作用不大。
  三、常识错误,语言硬伤
  这是考生文章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原题,也是给阅卷老师印象不好的重要原因。对于文章中所举例证,如果能准确知道其出处就涉及,否则,就不提;对于名言类引用,如果不能确保归属权就不要提及人物名字。今年的作文中,相当一部分考生将“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的冠名权给了莎士比亚或者拜伦。还有考生张冠李戴,将杜牧和苏武搞混,让杜牧持节杖放牧北海边。诸如此类,在写作时要严格注意。
  语言“硬伤”是考场作文的大忌,作为一篇考场作文,不要求文采斐然,但文从字顺作为基本的要求是考生必须做到的。可不少考生文章中错字连篇,病句处处,严重影响了阅卷老师对文章的印象。词语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不小心是要闹出笑话的。明显的“硬伤”暴露出的是其平时作文训练的缺陷,会严重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进而影响作文评分。
  四、文体另类,不知所以
  有些考生总喜欢使用一些另類的文体,比如产品说明书、实验报告、采访录、戏剧体、招生简章、网络帖子式、辩论式等,认为这些“新颖”的文体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给自己的作文一个好印象,打分时得些“便宜”。其实,几十万的考生,谁能保证自己的作文形式是唯一的,加上一些阅评老师本身就是作文研究者,阅文无数,这些所谓的“新颖”文体在他们那里早已是“旧体”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用自认为“新颖”的文体写作的考生,在阅卷老师的眼里,早没有了新鲜之感,也没有了“勇气可嘉”的称赞。如果你的文章内容一般,结构混乱,语言表述不清,就等着进“三类下”吧。
  其实阅卷老师最反感的是另类文体包装之下的劣质文章。这些文章打着貌似新颖别致的文体旗号,掩盖自身低下的写作功底。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多放在基本写作能力的训练上,不要在形式花哨而无实质性内容的东西上消磨青春时光。
  五、胡编乱凑,滥竽充数
  近些年不少文章披露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短得惊人,阅卷老师只是看文章题目、开头就直接给分,有些考生就因此而企图钻空子,蒙混过关。有些考生作文中,有的插入整首整首的歌词,或者干脆就是试卷前面阅读试题材料的复制。请千万不要低估阅卷老师的知识面,那些认为阅卷老师都是与世隔绝,不知人间烟火,不懂流行歌曲为何物的同学大可放心,你的文章是不会进三类的,只能在四类里面悠哉悠哉。同样,那些大段复制阅读材料的同学也低估了阅卷老师的眼力,平日大量的阅评训练,高考阅卷前的培训、试评,阅卷中的一次次严格考核,经过这样的淬炼,老师们个个早已是火眼金睛,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
  高考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有些同学可能平时训练不够,要么是材料匮乏,过了600字的线,就开始单行分段排列,以此在字数上凑足800字。这种滥竽充数的方式难以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尽管在字数上不扣除分数,但表达和特征项上的分数要大打折扣。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平时的作文训练,苦练基本功,注意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只有做足了准备工作,才能在高考的考场上驰骋自如,所向无敌。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特别是在七年级,虽然在小学已经接触过英语,但是他们对初中英语还是不了解的,还是充满了好奇, 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充分調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
期刊
从教以来,结合自身的教学,及听课的感受,发现成功的课,除了教师精心备好课之外,还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设疑,能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从而获得效率的最大化。《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不管你的课讲得如何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思维关闭着,其
期刊
当前,课程理论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双方针锋相对,各抒己见,意见主要集中于课程改革的共性,也涉及学科课程的个性,这自然引起我们的警觉,引发我们的思考。语文课改实验历时多年,课改成绩有目共睹,课改方向不应怀疑。通过课改,使我们明确了课程目标,更新了课程理念,提升了课改意识,激发了广大师生的课改热情。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一大批教坛新锐崭露头角,长期存在的教师队伍中的“断层”,有所修复。课改还催生了新的“
期刊
摘要:中考语文自主复习贵在“四勤”,即勤背诵、勤积累、勤问题、勤反思。掌握好這四种方法,可以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熟练运用阅读题答题公式,巧妙构思作文,定能在中考时取得满意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自主复习 背诵 积累 问题 反思  临近中考,很多同学对语文复习感到茫然,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可能有时还没复习完,就匆匆而过了。课下,同学们除了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缺乏自主复习意识,不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中考,作为学生们在求学生涯中的第一次“考验”,它的成败牵引着众多学生、教师、家长的心。临近中考前的英语总复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着孩子的中考成绩,所以学生和老师要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在同样的时间内,争取更大的效率。如何做好中考复习安排?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正确分析实际情况,做好全盘筹划  英
期刊
当我含泪拥抱认识这些聋哑孩子的时候,我就深深地感到:无论是哪一颗柔软的心房碰到这里,都会升腾起浓浓的怜悯之情,这种感情让我下决心为特教事业竭尽所能。  然而,没有一件事是一帆风顺的。当我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时,我发觉和他们交心非常难,只要他们有一个心结没打开,他们就会跟你倔强到底。关未鹏是我所见的聋哑学生中性格最倔强的,他天资聪明,非常爱说话、爱惹事,常和同学打架。每次我批评他,他都不服气,尽管是他的
期刊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了思想的种子,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了行为的种子,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了品德的种子,便会有命运的收获。比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鲁迅形象留给学生。更确切的说,有什么样的教师,才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师永远在课堂中处于领导的地位。  什么是语文教学?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科学课、思想品德课,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其实可说这样的语文课是变味的语
期刊
回顾整个课改过程,有“破冰”的抵触,有行进的迷茫,有模仿的失误,还有感到一些成效的喜悦。说到课改过程,可以说“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时,有位家长曾经这样对我说:“课改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
期刊
今天我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关于班级管理的一些体会。作为班主任,我认为我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金子,为了把每一位学生打造成真正的金子,自己秉着“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使整个班集体朝着“健康活泼,严谨治学,务实求知,努力进取,团结友爱”的方向目标迈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和谐、人人积极认真学习的氛围的文明班级,我从“勤严细实”四字方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唐僧师徒五人的个性品质,说明了人格品质与社会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弗洛伊德 唐僧师徒 本我 自我 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按照这种理论,人的精神活动好像冰山,只有很小部分浮现于意识领域,具决定意义的绝大部分都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总是处在无意识领域,本我包藏着里比多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