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题,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土木建筑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工程招投标为重点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以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预算与报价和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合同风险防范与索赔管理为主,其中以应用知识的运用为主,与前续课程紧密相连,比如建筑结构识图、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预算与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等内容。通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整个专业的知识会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运用,达到将几门专业课知识整合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在掌握基本的合同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前续课程知识,编制出符合格式、规范的工程投标文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编制的方法,合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整个过程,能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的具体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坚持和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二、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招投标是建筑市场工程发承包主要的交易方式,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以往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岗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针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分别从课堂内容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思政和同案例多课程贯穿式教学、实践教学辅助平台建设、招投标咨询单位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是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题,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標中,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注重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重点把握以下四个环节:授课要点 、思政内容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及预期成效。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知识讲授前,通过合适的思政案例引入,阐述实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解决及处理,继而再展开本节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继而再回归原案例,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案例,课中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去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基于实践能力发展的情景特征,可以进行情景教学,模拟招投标程序,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小品、短剧编排的形式来呈现相关工程现象,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一些适合的内容,鼓励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收集案例,让其进行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师生良好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2.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融合混合课程改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上可通过智能课堂的即时问答、头脑风暴进行提问,即时问答的课堂评分及随堂测验等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课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查看学情统计、作业平均完成率及平均分等掌握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知识的接受度调整教学思路或进度等。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与建设行业相关规章制度密切相关,规章制度条文晦涩难懂、单调乏味,又不断调整完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在线讨论区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挖掘与专业及课程相关的新规定,并探究新规设定的初衷,了解新规背后的故事,即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制定新规,试图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招投标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3.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引入。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升华思政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加坚信坚守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原则,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懂法、尊法、守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强化其从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岗位工作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
四、课程教学实施安排
1.课前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思政栏目,共六期,定时更新,学生课下观看并参与讨论,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的小事,准备好发言稿,老师每期课前都会请一位同学发表演说一分钟,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意识。
2.课中环节,注重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素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严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秉承严谨、细致的态度,强化学生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课中通过任务驱动及智能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课中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去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
3.课后环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作业任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强化实践锻炼同时,拓展学生的社会视角,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自我革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素养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刘俊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19期
【2】黄小琴,陈圣宁,赵立方.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9.40(8)
【3】高盼盼,许国贺,齐立萍,李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建材与装饰. 2018.15(188)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土木建筑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工程招投标为重点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课程,是建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主要以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预算与报价和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合同风险防范与索赔管理为主,其中以应用知识的运用为主,与前续课程紧密相连,比如建筑结构识图、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预算与报价、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等内容。通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整个专业的知识会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运用,达到将几门专业课知识整合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在掌握基本的合同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前续课程知识,编制出符合格式、规范的工程投标文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编制的方法,合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工程招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整个过程,能够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的具体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坚持和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二、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招投标是建筑市场工程发承包主要的交易方式,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以往授课模式已无法满足岗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针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分别从课堂内容设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思政和同案例多课程贯穿式教学、实践教学辅助平台建设、招投标咨询单位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是挖掘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题,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標中,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1.注重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重点把握以下四个环节:授课要点 、思政内容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及预期成效。在教学内容方面,理论知识讲授前,通过合适的思政案例引入,阐述实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解决及处理,继而再展开本节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继而再回归原案例,鼓励学生利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课程思政内容结合案例,课中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去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基于实践能力发展的情景特征,可以进行情景教学,模拟招投标程序,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小品、短剧编排的形式来呈现相关工程现象,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寻找一些适合的内容,鼓励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收集案例,让其进行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师生良好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2.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融合混合课程改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上可通过智能课堂的即时问答、头脑风暴进行提问,即时问答的课堂评分及随堂测验等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课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通过查看学情统计、作业平均完成率及平均分等掌握学生知识接受情况,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知识的接受度调整教学思路或进度等。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与建设行业相关规章制度密切相关,规章制度条文晦涩难懂、单调乏味,又不断调整完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在线讨论区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挖掘与专业及课程相关的新规定,并探究新规设定的初衷,了解新规背后的故事,即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制定新规,试图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学生灵活运用相关招投标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3.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引入。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使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升华思政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更加坚信坚守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招投标原则,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懂法、尊法、守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强化其从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岗位工作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
四、课程教学实施安排
1.课前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思政栏目,共六期,定时更新,学生课下观看并参与讨论,结合自身经历或身边的小事,准备好发言稿,老师每期课前都会请一位同学发表演说一分钟,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意识。
2.课中环节,注重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并提升学生的课堂素养。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严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秉承严谨、细致的态度,强化学生严谨的学习及工作态度。课中通过任务驱动及智能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课中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去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挖掘课程立德树人的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以“一课一案”目标,打造教书育人“特色课堂”。
3.课后环节,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作业任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强化实践锻炼同时,拓展学生的社会视角,挖掘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自我革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素养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刘俊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19期
【2】黄小琴,陈圣宁,赵立方.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9.40(8)
【3】高盼盼,许国贺,齐立萍,李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析.建材与装饰. 2018.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