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共育:琴澳共建,促高層次人才互通發展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創新合作模式,磨合制度差異
   眾所周知,澳門本身地域狹小,市場有限,產業結構單一,需要向外沿發展,大灣區規劃尤其是琴澳融合發展,等於給澳門敞開了龐大腹地,一下讓澳門獲得了非常大的空間。琴澳一體發展,不僅有助於解決長期以來澳門土地狹小以及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而且從經濟多元化的角度來看,琴澳融合能夠切實扭轉澳門經濟一向以博彩業為主的單一經濟產業形態,透過“比特區更特區”的優惠政策提升澳門經濟產業。
   另一方面,從法治的觀點來看,借由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區域隔離式管理與粵澳合作,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合作新模式。未來,這類“一國兩制”下的創新合作模式將更加明顯,在今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就提出,將加強與廣東、珠海合作,做好橫琴開發文章,做好頂層設計,秉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變革創新的精神,用新思維、新方式在橫琴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澳門“一國兩制”和國際貿易自由港等優勢與橫琴的資源和空間等優勢結合起來,形成更高層次、更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體制,建立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用的體制機制,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結合“兩制”優勢的高水準開放區,成為“一國兩制”下區域合作的先行示範區,以及“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平臺。
   這幾年間,從中央到廣東、珠海等各級政府釋放出越來越多政策,橫琴澳門之間合作將越來越緊密,通關模式創新並趨於更便利,各種澳門的政策、福利、社會保障服務,也將覆蓋同步到橫琴,解決內地與澳門存在的制度差異,推動澳門與橫琴協同發展,以及吸引澳門企業到橫琴投資營商和居民到當地居住生活,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選擇到橫琴工作、生活。同時,橫琴與澳門在“硬件”上的融合不斷推進,取得顯著成效,包括澳門大學、創意產業園、中醫藥產業園、澳門新街坊等項目有序發展。兩地之間無論是制度的差異還是文化、觀念的差異都得到充分融合。
  集智引才,助澳多元發展
   無論是推進琴澳互利共贏發展,還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第一要素是人才。深化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實現人才共認共用共育是進一步推動琴澳融合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同時,澳門自身也面臨人才瓶頸,本地人才培育不足,外部輸入不夠,與其未來產業發展願景及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定位之間尚存在很大差距。
   本澳人才問題具體表現在,首先人才內生不足,儲備薄弱。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澳門總人口67.6萬人。由於人口基數有限,學生規模較小。澳門10 所高校中,外地生員比例45%左右。因此,澳門高校培養的澳門本地人才嚴重不足。其次,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造成就業管道單一,進而又導致人才結構單一,長期以來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可以看到,澳門主要的雇主分別為公職系統和博彩旅遊相關行業兩大類,兩者吸納了澳門大部分人才資源,在人才培養不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劇了人才結構性矛盾。由於公職人員薪酬水準高、社會地位高、配套福利好、工作強度適度等優勢,進入公職系統是歷屆大學畢業生的第一選擇。可以說,公職系統吸收了澳門“最精銳的人才”,到其他產業就業的優秀人才鳳毛麟角。
   此外,博彩業作為澳門的支柱產業,崗位需求大,薪資水準較高,也吸納了一定數量的人資。相比之下,金融、科技、文創等領域的人才就抓襟見肘了。其三是,人才引進政策保守審慎。本地人才培養不足,原本應該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但澳門人才引進政策極為審慎保守,且迫於社會壓力而難以改變。尤其當前,由於疫情導致經濟壓力沉重,本土人資和外雇兩者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事實上,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需要人才,除了自身的培養,引入人才也是很重要的補充手段。
   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亦提出“優化人才政策,加強教青工作”,著力加強和提升教育,加快培養特區發展所需要的本地人才。與此同時,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和思維,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輸入和引進澳門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突破人力資源缺乏所形成的發展瓶頸。包括檢討和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和機制、培養高素質旅遊和中葡雙語人才、支持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等,提出了清晰的方針。相信在橫琴這一篇大好“文章”之下,特區政府堅持人才優先發展,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在加快引進港澳人才,聯合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消弭港澳人才流動機制體制壁壘,著力實現人才共認共用共育。
   為突破人才“瓶頸”,加快向港澳集智引才,實現人才共認共用共育,補長粵港澳各城市高端人才“短板”,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優勢互補與資源共用,形成人才互動交流的良性發展。近年來,特區政府透過整合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商界及企業的網路,充分發揮各自在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優勢,培訓儲備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和提供高質量的科研技術。通過各類政策和措施,不遺餘力推動本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深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包括實施“千人計劃”、青年創業援助計劃、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項目支持青年才幹自強不息,勇於創新,立足澳門,朝著橫琴乃至大灣區這個方向努力。
  三地互利合作,人才共育共用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管是對澳門還是對香港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部署。而大灣區一個目標是發展科技創新產業。科創產業需要高度的知識密集為支撐,核心是要吸引高端人才,特別是國際人才。實際上,近年來為吸引香港、澳門青年到灣區其他城市工作、創業,內地已經出臺了不少優惠措施,設立了不少面向香港、澳門青年的創業基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具體措施來助力港澳青年融合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期望以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培育人才為基礎,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高端人才資料庫,匯聚港澳各界青年領袖,培養國際精英人才,圍繞大灣區各方面發展進行研究及建言,為青年與政府以至社會各界之溝通橋樑,完善人才數據,搭建高層次崗位與高端人才精準匹配的有效平臺,讓人才資源供給和產業需求精准匹配,形成高端人才彙聚“強磁場”,推動人才與企業深度融合、人才與產業同頻共振,從而更有效地支撐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現階段,為鼓勵香港、澳門青年人主動融入大灣區發展、推進三地互利合作,基礎工作是要增撥資源拓展宣傳管道,建立面向香港、澳門青年的共同資訊平臺,提供一站式資訊和協助服務。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設立三地交流機制,鼓勵和推動港澳青少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間深入考察,以遊學是文化傳承、寓教於遊的典型形式,組織和加強這方面人才交流,讓港澳青年從交流中切入,瞭解和共用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對於港澳青年而言,來內地參觀學習、交流合作不僅僅開闊他們的視野,進入內地一些世界級的高端企業實習,而且還能夠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時下,因應疫情帶來的影響,讓大家更加思考發展的迫切期望,其中對於各地青年來說,就業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這種壓力在短期內也有所反映,尤其部分行業已經出現裁員的情況。但從長期及粵港澳大灣區整體趨勢來看,我們都可以保持樂觀的心態來應對。大家都知道,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涉及“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有著7000萬人口,經濟總量達到1.5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透過灣區城市的融合發展,前景很大。青年一代應該與時並進,積極融入,尤其是面對琴澳合作,對整個大灣區是積極示範作用,對澳門年輕人可以培養國際視野參與發展的好機遇。
   隨著5G、人工智能、區塊鏈、特色金融、雲計算等新型技術在澳門應用和普及,人才的需求量將越來越大,特區政府、澳門青年等社會各界尤應在現有人才政策、人才培養措施的基礎上,著眼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因應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將“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和“澳門所需,國家所長”有機結合的經驗,充分發揮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作用,繼續採取切實有效的舉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世界旅遊教育及培訓中心”、“國際葡萄牙語培訓中心”和“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以更加開放的思想,採取更多創新試點,透過政府協調和政策支持,為青年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在大灣區合作框架下,推動琴澳兩地建立人才聯盟,形成區域人才共用機制,為澳門持續繁榮發展提供充足穩定、機制化的人才保障。為澳門青年創造“走出去”的條件,同時,消除澳門本土居民對高端人才進入澳門發展的疑慮,打通高端人才在琴澳企業間的商務流動,令澳門在琴澳一體發展中朝著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發展,實現長期繁榮穩定。
其他文献
在全球遭遇由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所引發之經濟停頓下,澳門近期連續公佈了幾項異常差勁的經濟數據。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跌48.7%,其中關注度最高的是澳門支柱產業博彩業的收益情況,博監局公佈四月賭收7.54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年大跌96.8%,連續七個月按年下跌,按月更跌85.7%。首四個月累計毛收入312.4億元,按年跌68.7%。與博彩經濟緊密聯繫的是旅遊業,所受影響不遑多讓。簽
期刊
防疫之下,口罩的防護與設計一樣千變萬化,不但能夠防新冠、防流感,也能夠防港獨、防藏毒。與香港示威者戴起的黑色口罩不同,澳門政府提供給市民購買的口罩有多色選擇,激情惹火色、馬卡龍四色、汪明荃紫色、深情牛仔藍、墨西哥橙色,各款的顏色滿足不同的需求,深得民心。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供應至第14期,除了以實名制方式提供給市民購買外,持有“藍咭”的外僱同樣有份,為復工、復學的開展提供重要保障。政府各色口罩
期刊
“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24小送達武漢  2月17日,位於河北石家莊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二分廠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發佈消息,2月14日,新興際華集團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占中國當日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屬公司3502公司,當日生產醫用防護服達到2萬套,約占中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
期刊
6月1日下午,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召開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分別發表講話,前行政長官崔世安出席,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劉藝良、澳區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分別傳達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精神。   傅自應指出,這次全國兩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
期刊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澳經濟大受打擊,在無旅客消費的帶動下,大部分的企業都在經營上出現了困難,尤其是中小微企根本難以支撐。特區政府急民之所急,因應疫情影響及時推出了扶持措施支援企業的資金周轉、經營負擔,使企業短時間內能得以站得住腳勉強撐下去。為促進消費,振興經濟,特區政府更推出了消費卡計劃,每位居民可以獲發 8,000澳門元的消費補貼,前後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已在5月1日開始實施。   在消費卡正式實施
期刊
賭廳冇客 三分一員工或被裁   博彩中介人經營成本重,一般規模的貴賓廳,每月成本開支至少一千萬。疫情下持續無客。為維持經營,裁員少不免。規模較細的貴賓廳可能會直接結業。貴賓廳過去對本澳經濟作出不少貢獻,但政府推出的措施未惠及博彩業,希望政府正視業界經營困難問題。   二月賭收肯定暴跌,三月賭場料亦“冇運行”,第二季可能也未見好轉,並非澳門疫情問題,而是要內地乃至全球疫情都解決,雙方解除出入境限制,
期刊
1、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是否滿意特區政府一系列防疫政策?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滿意特區政府一系列的防疫政策,包括:針對湖北籍在澳門的旅客制定防疫措施、果斷關閉賭場等娛樂場所、宣佈停工停課等舉措、呼籲居民留在家中隔離、社團亦迅即配合取消所有團拜及交流活動、醫療機構有效協同分工、對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採取有效隔離及治療、公佈患者行蹤、推出利民紓困措施及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中小企業貸款、延長還款期
期刊
初夏時節,萬物崢嶸。中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21日、中國全國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22日先後在北京拉開帷幕。因抗擊疫情而推遲兩個月、也因抗擊疫情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召開的中國兩會,引起全球輿論的格外關注。家事、國事、天下事,在這裏交匯;信心、力量、共識,在這裏凝聚。這是舉世矚目的時刻,更是凝心聚力的盛會。   2020年,中華民族站在重要的時間點。擺在面前的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和“十三五
期刊
琴澳合作,產學研助力多元   行政長官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較大篇幅提到橫琴,提出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是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的最便利、最適宜的新空間。澳門在實現與橫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同時,也將逐步實現兩地跨境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銜接,探索將澳門醫療體系及社會保險直接適用並延伸到橫琴,為澳門居民拓展優質的生活空間;加快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橫琴“澳門新街坊
期刊
新型冠狀病毒無情,威脅的不僅僅是市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會令整個城市運作停了下來。在澳門,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本地傳播,政府1月尾當機立斷啟動一系列防疫工作,包括:限制持中國湖北省簽發中國護照的遊客入境、嚴格執行逗留本澳湖北省旅客入營隔離、暫緩大型活動、關閉賭場及其他娛樂場所運運15天……事實證明,特區政府系列決策及措施是正確的,英明的,及時有效地切斷感染源,防遏本土感染,為澳門取得連續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