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等伴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南方文人非常乐意在文字里面将雪描述成有灵性有生命有感情的柔婉之物。我也很乐意这样。
  晶莹、剔透、婉约、清幽,一场小雪,就让江南的整个深冬或初春拥有了让人怀念的理由。
  当然,最好的雪远离城市,仅限于停驻在田野和高山。在那里,有着与雪同样轻灵可爱的生命,黛色的山岚,翠色的草木,冬雨里水润后的泥土。雪一旦落下,就可以与它们结伴同行,融为一体。
  整整阴雨了几天后,天空在傍晚时突然亮堂了起来。日暮时分,竟从西边的云层里透出几缕绯色的阳光,仿佛太阳即将挣出这阴天多云的束缚。但闪耀了几分钟后,又阴暗了下来。过了不久,再次重复这一过程。与此同时,风也一阵一阵紧了起来,吹得田埂上站着的人缩紧了脖子。多年的乡居经验让人想起,这是在“开日眼”了,第二天很可能要天晴了。但是母亲抬头看看天,却念叨着:又刮雪风了,这老天一明一暗不是“开日眼”而是在“开雪眼”啊,明天恐怕要下雪了。
  到第二天早上,果然雪就渐渐下了起来。先是雪籽,然后转为细屑般的雪绒,最后终于飘起了鹅毛大雪。
  这样的雪下了一天加上半夜,地上終于积覆起了三寸厚的白雪。第三天太阳稍微露了一下脸,雪便开始消融。南方的雪总是这样,来去都匆匆。雪下过后的第四天,路过村旁的矮房子时,屋顶瓦片上竟然还敷着小半茬的雪。母亲看了,说,这是雪等伴啊,看来还要下一场雪才会真正天晴。
  雪等伴?雪,在等伴?
  再过一日竟然真的又下起了一场雪。新下的雪覆盖着残雪,覆盖着上一场雪拥抱过的草木,覆盖着上一场雪悄悄潜入其中的泥土,重新粉雕玉琢了这乡村里的田园世界。
  真是奇怪。雪真的也等伴吗?雪也怕孤独,也有着自己农耕意义之外的生存准则,期待更多的雪来陪伴自己一起离开这农历十二月的乡村?等来的雪应该能够感知前一场雪的气息和孤独吧,能够感知它们的呼唤和热切渴望,渴望一次来自同伴的深度拥抱,接下来的路,不管是继续柔软,还是变得坚硬,再或是融化成水而消亡,它们都同伴,牵手同行。
  想想又是几年不见下雪了。记忆中的雪会不会等得有些焦急?等伴的雪等不到牵手的同伴,肯定会觉得冷。它在最终融化成水时还在担心和遗憾:假如新来的雪看见自己不在原地等它了,会不会觉得自己失信了,又能不能找寻到已经融化成水的等待者呢?
  北方的雪不会等伴,它们独来独往,即使恰巧下一场雪重叠赶到,这新雪与残雪也并不交融。北方粗犷的雪没有那么多情,没有那么多愁善感。南方的雪是如水一样的女子,而北方的雪,是大漠里独行的汉子。
  其实,每个人已有的知识,又何尝不是在等待新的知识到来和交融,对自己进行深化、升华,更新或更替呢?就像一场雪,等待另一场雪到来,拥抱,融合,化成雪水,再难分开。
  (王传生摘自《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一个美丽的姑娘,通过一场场旅行,带着属于我们的传统服饰,行走在世界不同的角落。她叫当小时,是个火辣的四川妹子,但她却常常呈现出自己淡然的一面:梳着传统的发髻,画着复古的妆容,身着汉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街头。  当小时是一名摄影师,而她最出名的摄影就是“穿着汉服去旅行”系列。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当小时的初衷只是因为好玩,并且希望一直玩下去。她最初接触到的是古装,后来跟汉服商家们接触多了后,慢慢地才了解
期刊
读罗曼·罗兰所著的《米开朗基罗传》,和达·芬奇、拉斐尔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命运悲惨,终其一生,只有不停的工作和痛苦。1539年,他已是64岁的老人,仍然在他自己25年前完成《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绘制《末日审判》。一次,他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腿部受了重伤,“又是痛楚又是愤怒,他不愿让任何医生诊治”。好在他的一位也住在翡冷翠的医生朋友哀怜他,有一天叩他的房门,没人应,便
期刊
黄磊主演的《小别离》热播,引发了观众对家庭教育的思考。而在网络上,他则用声音触及科普的领域——“以无法抗拒的优美,引领你了解我们所栖居的世界的真相。”日前,网络平台喜马拉雅FM和企鹅兰登联合推出黄磊朗读的《七堂极简物理课》,目前收获了超过35万次的播放量,其中付费收听量达到7.1万次。高深枯燥的物理理论得到了黄磊这样一个“明星代言人”的引介,似乎把科普的门槛往下降了一点点。  黄磊“讲授”的物理课
期刊
那一刻,万达·迪亚兹·默塞德女士是全场唯一睁开双眼的人。她踩在一块毛毯上,赤脚,握一根白色手杖,静静等待台下的学生戴好眼罩。随后传来一连串急促的金属敲击声。“你们听见了吗?这是伽马射线爆发的声音,算得上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了。”  2014年7月,在南非开普敦的一个中学礼堂,默塞德向高中生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如何将星体观测的数据转化为声音。十几年前,当她和他们同样大时,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还没夺走
期刊
温芳玲曾是广告圈女强人,不到30岁就月赚数百万。然而,当健康亮起红灯,她不得不停下脚步。在家和医院间来回奔波的日子里,她在网络上浏览各种动物影片。一次,她看见在天空盘旋的老鹰锁定了一只幼小的狐獴,在老鹰凶猛俯冲而下的一瞬间,所有的动物都忙着逃命,但就在情况最危急之时,一只大狐獴不顾危险,急速转身冲向小狐獴,抢在鹰爪之前快速叼起它,躲进附近的避难洞穴,保全了小狐獴的生命。  大狐獴无所畏惧的举动震撼
期刊
前段时间,由庆山(安妮宝贝)的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上映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陷入了集体性的怀旧,我也突然回想起15岁那年看过的很多叛逆矫情的青春小说。我曾以为青春就应该是郭敬明的45度角仰望天空或者安妮宝贝的白色棉布裙,那些特立独行的自由不羁就是我想象中少年该有的样子。  那时,我对于班级里埋头学习的乖孩子嗤之以鼻,他们那种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生活在我眼中就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我暗暗地发誓,
期刊
裴根是我们初中时的数学老师,那时他应该过了50岁,所以在我眼睛里是一个老头。这个老头一点儿也不笑嘻嘻,不说一句废话,他是一个完全的数学老师。  那天裴老师在黑板上演算题目,他把每道数学题都写得端端正正,解题的每一步像是脚步,在他的粉笔里没有一丝犹豫地一个个踏出,“唰”就站成一排,接着又是一排,他把演算写成了审美。他写的时候整个后背上都是一种固执的严肃。  我们也必须固执地让自己没有笑嘻嘻、不讲废话
期刊
十四岁的时候,我参与果陀剧场年度戏剧《复制新娘》的幕后制作。当时的导演汪其楣老师,让我学会了小事就是大事的生命哲学。  印象最深的有一场戏,老师让我上去参与一段排练。我被分配到一句台词,当时的我,唯一念头只有“哎呀,我只有一句台词”。而且是很短的那种。所以轮到我的时候,我就毫不费力地把台词念出来,边念还边想着“真的太短了吧”。  我念完我的那句台词,导演立刻停下,问我:“你是用什么情绪念这句台词?
期刊
问:高中时开始,您就特别喜欢看哲学家们写的关于人、自我、人类意识之类的作品,很想写一部关于人和自我意识的书。后来为什么转到科幻文学上来了呢?  郝景芳:我的阅历让我无法书写。巨大的落差使我将目光转移到科幻。我后来就从一些比较轻巧的、小的东西开始写,科幻里面假想一些东西,可能都不像文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后来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这样就不是谈论一个终极命题,而是从生活中小的困惑出发
期刊
1.我们放学回家,邮差送来了姐姐克蕾默蒂娜28岁生日那天照的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姐姐比她本人更难看,不知是出于怜悯还是害怕索赔,摄影师还将其中一幅精心修描过。  2.妈妈给一位婚姻介绍人写了一封信,连同这张照片一起寄了出去。她想碰碰运气,给姐姐找个终身伴侣。信寄出后,姐姐明显地容光焕发起来。她做了一套时髦服装,还买来各式各样的化妆品。持续两周忐忑不安的等待后,没有任何消息,姐姐病倒了。  3.我和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