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始年级走向辉煌高考过程的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考成绩的取得,绝不是一朝一夕地造就的,而是漫长的由知识的积累到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质的飞跃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走向辉煌高考。
  关键词:起始年级 高考 过程 英语教学 有效性;
  一、广东高考改革的新理念的体现
  广东的高考、教学改革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早在2007年广东英语高考经历了新题型的改革:即取消了“单项填空”和“短文改错”题型,开始使用“语法填空”和“信息匹配”新题型,写作也改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两篇写作。
  而到了2011年即今年广东高考英语又面临新的高考题型的改革:即听力考试从笔试试卷中分离出去,听说合考为人机对话,成为“听说考试”。近几年来,广东省英语科命题思路是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反映新课标理念所体现的基础性、时代性特点,注重应用能力考核,强调综合应用,通过“理解”与“表达”型任务测试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强调在语篇中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应用中考查语言的综合能力;提供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注重语言与情感文化等因素的融合。新的题型能较好地全面考查考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及综合应用语言知识能力。
  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既然高考是指挥棒,那么为了应对高考命题思路的不断改革及创新,我们的英语教学也一定要讲究创新性、实效性,摆脱以往的“死教书、教死书”,照搬照抄教材、课件,脱离学生这个实际主体,脱离学习趣味性的做法。
  (一)起始年级基础知识掌握的效果体现在教学重点上
  广州的教育一向重视抓好两个“基础”,即从基础年级抓起,从基础知识抓起。高考的质量来不得急功近利,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小学和初中的质量,就没有高中的质量;没有高一和高二的成绩,也就没有高三的辉煌。因而,从起始年级开始,为了体现英语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我们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掌握词汇,英语造句和句子翻译能力的培养上,为后面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词汇教学注重记忆方法和趣味性结合,能刺激学生的记忆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高一、高二起始年级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同时提高记忆学习的趣味性,讲究知识的循序渐进,并强调学习的效果,即效率和落实。例如在学习每一个模块的词汇时,我们第一遍以字母表的顺序集中识记本模块的单词,根据“构词法、相似读音法、划分音节法、联想法、寻找特殊规律法,用英语解释英语法,口诀法”等有效的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识记,课堂既有趣味性,效果又事半功倍。
  2.词汇教学的不同标准要求,能使学生词汇学习在点和面上相得益彰。
  我们一般把词汇学习分为两种级别:一种是“四会”词汇,即每个单元的非三角符号的单词,也叫大纲词汇,要求“会读、会写、会意、会用”,学生必须每个模块、每个单元地过关;另一种是纲外词汇,只要两会:即会读、会意即行。学生阅读中碰到的任何生词都可以成为纲外词汇的范畴,养成摘抄的好习惯,老师在每个单元的课文背景介绍中,督促学生扩充词汇,只要接触到英语,就是一种学习英语的INPUT的机会。
  (二)不同的学习阶段过程的不同学习目标
  我们高中阶段学习过程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广州市教研室每年分别在全市高一年级上学期举行了“书法-词汇-朗读”竞赛,下学期举行了“书香羊城读后感”竞赛;全市高二年级上学期举行了“英语200句型”竞赛,下学期举行了“读写”竞赛。这些竞赛活动我们把它定为短期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人人有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这些竞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拓展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检测了我们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应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
  (三)基础知识的实效转向能力的培养
  1.听说能力的培养。学业水平测试的结束,意味着由起始年级的养成学习、词汇与句型学习重心转入了高考备考学习过程,开始了取得长期学习目标的进程。此时,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听说考试的备考训练上、以及阅读技巧和话题写作能力的提高上了。
  2.阅读能力的培养。2011年的广东省的高考英语笔试考试由于听力考试分离出去,那么同样的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必然要增加英语阅读量的考查,所以在后阶段备考训练,我们必须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提高。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阅读不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创造型的思维活动。它涉及语音、语法、词语这些最基本的语言要素,还包括许多非语言因素。
  3.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前面五个模块的学习中,学生为了备考学业水平测试,已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句型,背诵了大量的句子,我们可以再利用选修6-8模块的课文作为训练素材,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和写作能力提高的训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每一单元的课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从标题、插图去预测全文大意,概括出本文的“Summary”,即关于“什么的什么”,再用“Skimming”和“Scanning”略读和寻读的方法就课文展开论述一下。这样也同时训练了高考的“任务型写作”题型中的“任务一”写Summary。
  三、高考的辉煌
  总之,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如果能循着这种基础、技巧、应用、能力的逐级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起始阶段撒大渔网,加大学习的量和面,配以考点的精讲、训练,后面收获的就是精华、经典--能力的提高,带来的是成绩--质的的飞跃,这就是英语教学最大的实效,即把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第二阶段学习培养的能力转化为终极目标,那就是在考场上得分的能力,从而走向辉煌的高考。
  (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
期刊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
期刊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我们的争鸣才更有价值。下面我就本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的性质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征: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
期刊
随着高中政治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日益受到严重的挑战,要使教学活动不至于滞后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教师们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深入钻研教材,倡导新的教学方法。根据政治课的特点,我认为在政治的课堂教学上要突出三个字,即在“新、深、实”下足功夫。  一、“新”。所谓“新”,就是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向当今世界,跟上时代的脉搏,用最新的事实、时事以及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去说明问题,证明
期刊
摘要: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关键词:兴趣 诱发 触发 激发 深化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只有在高中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当今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以为首先是它的工具性,通过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懂得语文学习学什么和怎样学,进而明白通过语文教学要获得什么知识,什么能力。其次是它的人文性,通过人文目标,培养学生概括人物形象、分析评价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文本教学实践中,我也始终以这样的观念来备课上课。  例如:在教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布
期刊
一、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及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对本国的教育系统作重大改变,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点和共同点集中在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具备21世纪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即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及责任感、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仅靠传统的学科和原有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行。于是,project——based learning或pr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我们不得不改革、创新,进入了新课改阶段,我们面对的是新教材,新教法的挑战,如何迎接这场新挑战,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经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做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
期刊
一、运用表演,化抽象为具体  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材料比客观抽象的材料更易于记忆,这确实是正确的。我们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对于自己亲自做过的或见过的事物,即使相隔数年,当时的情景也仍然记得特别清楚,而道听途说来的某一件事,天长日久,便会忘得一干二净。鉴于此,我们在背诵文章时不妨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形象,借助表演加深记忆,实践证明,这是切实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如学习《核舟记》这篇文言文,对课文中的
期刊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残因素之一,所以,国内外学者对于糖尿病足的研究也就成为热点。笔者按照溃疡面积的大小,采用不同的3种方式护理与治疗36例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与门诊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84岁,平均(63.3±11.3)岁;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