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内容,追求生命课堂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知识性学科,还担负着“育人”的功能。语文教学应关注“生命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以肖培东老师讲授的《孔乙己》为例,通过主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激发多样活动点,从而追求生命课堂。
  【关键词】教学内容;生命课堂;《孔乙己》
  一、主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否能选择适宜的教學内容,所教的内容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向相一致,是衡量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当下,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不把功夫下在教什么上,心中想的只是“怎么教”的问题。比如,怎样导入、怎样利用多媒体、组织什么活动等等。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内容,“怎么教”服务于“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篇课文中可教的东西很多,怎样选取最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一直困绕着众多的语文教师。中学语文名师,是中学语文教学“前沿”,分析肖培东教师《孔乙己》课例,学习主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而解决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个问题。
  小说作为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面面俱到学习,教学效果一定不理想。肖老师从人物入手,揭示“社会对苦人的凉薄”的主题。三个主问题教学的设计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探索“记”和“忘”之间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
  “读《孔乙己》后,连名字都不会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在学生的回答中自然的生成孔乙己这个从肉体到灵魂都饱受封建文化侵蚀与毒害的艺术形象,孔乙己这个被叶圣陶先生说成是“潦倒不幸的读书人”,便逐渐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孔乙己》中其他人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这一主问题把孔乙己与酒店内外的其他人联系在一起,孔乙己的命运悲剧就是酒店内外的人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同建构了小说反映的冷漠、隔膜的人际关系和严酷的社会环境。这个主问题,既能带动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理解与品读,又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很强的内在牵引力。最后一个主问题“《孔乙己》中其他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引领学生探究人们记住的只有孔乙己的伤疤,孔乙己欠的钱,而没有记住孔乙己这个人。孔乙己只是一个被屈辱的记住,被残酷忘记的社会苦人。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主题便深深的留在学生的心底。
  二、激发多样的活动点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要将知识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肖老师整节课将读写活动有机融合。
  (一)随机穿插“读”
  通过朗读品味小说言语是肖培东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他通常抓住重要的语句或语段,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语言表达的感情和意义,品味文字所传达的深刻意蕴,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主题。例如,“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肖老师紧紧抓住“又”、“新”词语体会到孔乙己生存处境艰难。而且抓住“叫道”,要读的大声,读出满满的嘲笑意味,读出“看客”在无情揭露别人伤疤过程中满足感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
  (二)课堂渗透“写”
  肖老师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课堂中安排写的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在掌柜的询问孔乙己被打的一段对话中,多是短句子。肖老师问“一连串的问答!我们平时会怎么写?”肖老师引导学生锤炼语言,掌柜的只是将孔乙己的惨案当做一个故事,急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忽视孔乙己这个人。
  这些读写的活动环环相扣,难度不断地加深。在三个主问题的引导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缓缓推进,思维层层深入。肖老师的教学扎根于文本语言的教学,是贴着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而前行的教学。
  三、追求生命的课堂
  生命的课堂不仅是指课堂活动多样、课堂氛围活泼,更重要的是语文要肩负起“育人”的重任。鲁迅的一生都在追求“立人”,“立人”思想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对“弱者”的同情,对“弱者”存在的肯定以及对“弱者”经历的理解。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就是要体悟孔乙己的不幸,看到作品中的人文关怀。《新课标》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的培养方面的作用,它认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语文学科的教育还担负着“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语文学科应放眼学生的未来,不能仅注重眼前成绩,关注生命教学。
  肖老师让学生思考怎样做人。是的,孔乙己已经死了,那些看客现在还活着吗?我们今天是否也加入看客的行列中来了呢?社会上还有如孔乙己一样的人吗?我们又应该怎么来对待这些人呢?小说中那个凉薄、冷漠的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依然存在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打破这种环境呢?通过这节课,引导学生陷入思考。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教导学生感知他人的不幸,去反思这些不幸背后深层的原因。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与精神建设。
  小结
  肖培东老师这节课引导学生在三“记”之间,探求“忘”与“看”的深刻内涵,这个主问题,既能带动学生对小说进行整体理解与品读,又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很强的内在牵引力。肖老师教学内容丰富,将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文本赏析、语言探究全部融合三个主问题中。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相融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担负起语文“立人”的重担,践行着“浅浅教语文”的理念。
  作者简介:姜力群(1992-),女,汉,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硕士,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在建筑行业,对绿色环保施工方面的研究人才仍然较为稀少,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仍然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建筑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生态技术的快速进步为建筑工程的生态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主要通过对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以及节能施工的具体内容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节能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尤其是施工管理的创新,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施工管理体系。可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基本措施。
框架结构的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使建筑更加的安全,一般在修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或者一些大型厂房时都会考虑到框架结构,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结构类型。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技术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节能环保技术主要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建筑技术要求与用户要求的基础上,以节能环保性能为前提,尽量选择新材料与新施工技术,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及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的能源损耗与环境污染,在施工中,做好原料回收利用,使能源利用实现最大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资源环境友好型目的。
【摘 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情况并不相同,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也就导致了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异,尤其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投入有很大差异。一直以来,我国都很重视教育,学前教育对于更是重要,但由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教育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并研究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形成的依据与设定指标入手,进
期刊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大型产业,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工程建设也到达了高峰阶段,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工程内外环境和技术复杂程度远超以往,致使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策略,以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借鉴。
温暖的母爱,严肃的父爱,我依赖了母爱,却忽略了父爱,父爱不是没有倾诉爱的声音,只是我未曾仔细聆听。  ——题记  人生道路中我看见过许多次父亲的背影,我不曾去仔细打量过,也不曾觉得那样一个平常普通的背影中原来可以透露出那么多的细节,从这些细节中原来可以折射出这么多的爱,直到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后,我才体会到原来父亲的爱是这么的深沉。  很多时候,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母爱,平常的嘘寒问暖,更多的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技术力量逐渐落后和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具有现实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我国的电力工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市场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概况和特点,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防突工作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以现阶段煤矿运行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煤炭开采工作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煤矿防突工作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当前要如何完善煤矿防突工作的技术措施,以此全面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