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出了个“科学家”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金寨县,杜方平可是名人,他是安徽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可在老百姓眼里,“人大代表”的荣誉更多的是对杜方平的褒奖,用“科学家”来形容“老杜”更适合。
  农村随意可见的发型、憨厚的笑容、黝黑的皮肤、粗布衣服和裤子、一双解放军胶底鞋,杜方平就这样走进了记者的视野。这身打扮,放到人群里,毫不起眼,难怪村民称他为“老杜”:在村民眼里,“老杜”和“老王”“老李”“老张”一样,不同的是,他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老杜脑子活,心眼实,帮了村民不少。”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菌药开发科科长陈恩合告诉记者,杜方平本事可不小,别看没上过几天学,一点儿不比城里来的大学生差,深受百姓欢迎。
  寒门出身,缘定药用菌
  杜方平在家中排行老大,兄妹8个。家境贫寒的他不得不辍学养家。“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就是金寨的县情。土生土长的杜方平对家乡再熟悉不过,听说药用菌本小利大,资金周转快,他就想走这条路。他没想到,这条路竟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时至今日,杜方平从事食用菌和药用菌的种植、研究工作已经30多年。
  “我首次接触药用菌是1984年,当时通过收音机了解到,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徐天慧老师在金寨办了个食用菌培训班。”这段历史,杜方平记得很清楚。“我学了7天,感觉入了门。”为了更好地学习菌种知识,杜方平又跑到当时的双河供销社菌种厂,边帮工边学习。经过潜心学习,杜方平掌握了菌种的制作流程和方法,回家开起了菌种厂。
  “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跟左邻右舍要一些盐水瓶、酒瓶,用小麦、玉米、稻草混合组成培养基,接种高校试管菌种。”虽然条件艰苦,可他劲头很大,“因为这玩意儿来钱快,能够供家人吃喝,供弟妹上学。”
  由于免费提供菌种,并且为客户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杜方平的菌种厂很快得到村民认可。菌种出售以后,他记下每个客户的地址,以便日后上门了解种植情况,弥补不足。“当时没有手机,就靠一张金寨地图。”杜方平凭着一双脚和一张地图走遍了金寨的深山老林。因为技术过硬,质量有保障,杜方平的菌种很畅销。
  潜心研究,改良技术
  作为药用菌,茯苓有利水消肿、提高人体免疫力、降血压等多种功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茯苓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传统方法费时费力,且只能长在松树培养基上。“传统的茯苓种植方法,要把松树蔸桩挖出来,削皮以后晒干锯断,再选向阳的地方种下去。”因为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他开始探索。“能不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降低生产成本呢?”
  在杜方平看来,没有人给野生的茯苓接菌种,还长得这么好,人工种植的为什么不能?
  他想仿照野生茯苓的生长环境,直接把茯苓种植在松木桩上。当他把想法告诉大伙的时候,结果大失所望。“没有人相信我,”杜方平苦笑,老百姓由于害怕损失,没人尝试。
  杜方平开始对野生茯苓进行分类,用野生的茯苓直接种在砍伐过的松树桩上。“没有办法,只能从模仿开始。”他反复研究,左思右想。“白天蹲在松树桩前研究野生茯苓的生长情况,晚上翻阅书籍,做记录。”
  通过不停地分析、尝试、研究、试验,杜方平终于获得了成功。他摒弃了传统茯苓种植方式,将野生茯苓菌丝直接种在松树桩上,引导其向树桩下生长。
  “我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把它攻克了。”在杜方平眼里,这不亚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肉引到菌丝引,这是一次技术革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茯苓再不用长在锯断的松树桩横截面上,而是长在地下。挖完以后,接着再长,直到木头彻底腐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变废为宝的仿野生种植方式,两到三年之内,松木桩可以循环利用。一次接种,连续3年受益。有效缓解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把松树桩挖起来削皮的话,投入太多,入不敷出。”这套新技术充分利用废弃松树、蔸梢种植茯苓,为村民增收致富贡献了不少。
  改良后,松木培养基的转化率为35%左右。100斤的松木培养基可长35斤茯苓,按市场价格5元/斤,可获益165元。“这项技术革新变废为宝,利用废弃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他研发制作的野生栽培茯苓技术节约成本80%以上。
  杜方平选育的茯苓新品种和研究成功的茯苓高产栽培新技术,在大别山部分茯苓产区实验推广成效显著,具有茯苓菌丝吃料快、100天开始结茯苓,集苓料营养于一处结苓、生物转化率提高一倍多等特点,且苓皮薄、苓质色白、紧密、品质好、折干率高,有效避免了老品种老方法栽培茯苓“疤料”多、商品率低的现象,同时免去了挖松蔸、削树皮、晒蔸料、挖苓场等一系列繁重的体力劳动。
  12316,有事找老杜
  2007年,杜方平成立了金山寨食药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本地的36户村民入社,跟着我种植天麻、茯苓、蘑菇等菌类。”
  他的新技术发明后在村里炸开了锅。“老杜真神了,没有他干不了的事。”陈恩合说,这句话可在十里八乡传开了。打此以后,杜方平成为乡亲们眼里的“科学家”。
  想打听种植食用菌技术的,找老杜;想治疗食用菌病虫害的,找老杜;种出来食用菌想找销路的,找老杜……
  老杜就是药用菌的医生和克星,老杜就是村民身边的“科学家”,老杜还是大家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杜方平家的电话成了“12316”服务专线:有咨询食用菌栽培、制种、病虫害技术的,有打听原辅材料购销信息的;有本县的,也有外地的;有的是过去有业务往来的,也有从不认识的。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问题,杜方平都竭尽所能地解决,同时还主动邀请他们到合作社基地现场参观。
  研究、实验、创新,永不止步   2013年,由于受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致使天麻有性繁殖有近90%的栽培户遭遇低产,甚至绝收,曾直接导致每市斤一袋天麻籽300元的天价,众多栽培户误认为是菌种退化所致,而杜方平的有性繁殖栽培基地却创下多层播种,平均每平方30斤的高产纪录,原因是他的基地满足了天麻有性繁植生长期的各种条件。参观学习后大家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仅这一处基地,杜方平就接待3000多人次参观。
  在他的努力下,灵芝栽培管理得到了创新,他开发了灵芝盆景,将灵芝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2015年灵芝盛产期间接待外地游客近8000人次。
  如今,杜方平的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510余户成员,成员不仅遍布金寨县23个乡镇,连邻近的湖北省麻城、罗田都有菌菇养殖户参加了他的合作社。合作社下设金山寨菌种厂、菌种实验室、天麻有性和无性繁殖栽培试验示范基地,经营食(药)用菌各类菌种生产,天麻、茯苓等传统中药材的基地栽培,产品的初加工与销售,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开展技术培训。年产以天麻、茯苓、灵芝为主的各类菌种300余万瓶(袋),远销安徽省内外20多个地区,年平均开展食药用菌专业技术培训40余场,培训农民3500余人次,带动县内外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坚持太难,获得坚持后的成果那才叫收获。”杜方平反复跟记者强调这句话。
  杜方平并没有在创新路上止步不前,通过对天麻栽培技术的不断探索、实验与研究,他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发明专利证书《利用梢头枝桠种植天麻的方法》、《一种室内养菌种植天麻的方法》。这几项授权的专利能提高单产50%以上,专利的发明不仅使杜方平由一个农民蝶变为全国知名的天麻种植科技人才,也给全国各地的天麻种植户带来了巨大财富。
  2011年3月,杜方平的“永久性地下通道式工厂化天麻栽培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利用地下通道内温度、湿度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成功地规避了高温、干旱、水涝、低温、冰冻、病虫及野生动物等对天麻的危害,实现快速、节材、高产、稳产栽培天麻的愿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厂化栽培天麻技术体系,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据测算,采用新技术可提高天麻产量45%以上,节约菌材利用率50%左右。
  他还利用葛渣等废弃物做培养基种植香菇、平菇、猴头菇等,实验效果显著,所产平菇送权威部门检验,结果富含黄酮,并培育出单个4公斤重的平菇王。
  “坚持太难,获得坚持后的成果那才叫收获。”每研究出一项成果,杜方平的心里总会无比释然和舒畅,因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他文献
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久负盛名。可以治疗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和虚劳症等。对普通人来说,灵芝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灵芝作为一种珍稀药材,对人大有益处。陌生的是由于其珍稀、贵重,一般人少有机会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江庆伍,这位来自“中国灵芝第一乡”金寨县沙河乡的农家汉子,靠着坚韧的品质、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从开始的灵芝种植、销售到现在的加工、研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路。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刘月姣)11月5日,由农业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主办,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保交所承办,中国农村杂志社协办的第五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风险管理”为主题,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的作用,有效管理农业市场风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今年刚过53岁的张家泽,精神矍铄,粗硬的头发虽然有些泛白,发型却一丝不苟。在金寨,这是个远近闻名的能人,他不仅开创了树上栽培石斛的先河,他的故事也常常被人提及。  结缘:匠人与仙草  上世纪80年代,张家泽已经小有成就,并建起一家小型砖厂。寒冬来临之际,因为无法解决砖坯低温下的保存问题,周围的砖厂纷纷选择歇业。张家泽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着手实验解决问题。在当时极度缺乏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他用秸秆
期刊
“我们金寨有‘西山药库’的美誉,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谈起自己的家乡,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菌药开发科科长陈恩合喜不自胜。“今天带你看一样好东西。”他神秘地说道。随着他的指引,记者来到金寨县光伏产业园。据了解,金寨县为实现光伏扶贫,建设了730亩光伏现代产业园。  一株株纤细、高挑、翠绿的植物闯进了记者的视野,它们挺拔地长在产业园的温室内。“这是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能。”陈
期刊
全国名特优果品品鉴推介会于11月4日在云南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出席会议。  据悉,推介会以“展示、推介、品鉴、对接”为活动主要内容,旨在展示我国果业发展成就,促进产销对接,推进品牌培育,引导产业发展。推介会是本届农交会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首场活动。  推介会在展示介绍2016年100个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了云南、陕西、山西等23个省
期刊
初到安徽汇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办公楼,走进董事长陈昌会的办公室,他正伏案忙着什么,办公室的墙上是“海纳百川”几个大字。“实在不好意思,几位请稍等。”陈昌会一脸歉意,公司的副总经理说他总是这样忙碌。  回乡创业,挖掘“西山药库”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海纳百川”不仅是陈昌会为人气度的写照,也是他生活工作经历的写照。1988年,不到20岁的陈昌会离开金寨大山外出打工,经营过汽车租赁、装饰工程、建筑工
期刊
“南橘北枳”,是农产品的明显特点,不同的水土培育出的产品具有不同品质、不同口味。品种、产地,再加上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就了农产品天然的地理标志。现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11月5日,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昆明举办,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的重大活动之一,本次推介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会上,农业部农产品
期刊
当下,生态化、价值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的品牌农业异军突起,打开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扇大门,改变了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正引领着现代农业迈向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吃好、吃得安全的主导方向,更要大力开发优质农产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说到,品牌就是信誉、信用与信任,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品牌。通过对品牌农业的深入探讨,交流品牌农业发展的经验和体会,必将对农
期刊
11月5日,宁夏“红色名片”枸杞走进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小枸杞,大健康”为主题的中宁枸杞专场推介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  在推介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说:近年来,宁夏中宁县从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品牌保护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枸杞已成为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开放的宁夏中宁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春天,中宁枸杞
期刊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11月4日,在这个美丽的夜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专场”正在昆明上演。农业部及各省(区、市)主管农业的20位省部长首次集中亮相,集体给农民站台助力,讲述中国农业品牌故事,联合为我国品牌农产品代言。这是农产品交易史上的新鲜事,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在世界上也应该非常少见,为今夜的云南留下纪念性的一笔,正式拉开了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序幕。  舞台上的省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