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的风湿病,急性发作时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壮医认为,痛风之为病,概因外来邪毒入侵、嗜食膏粱厚味、情志失调和饮食调养失度。壮医辨病为主,病决定治疗原则及用药处方,证是用药处方的参考。内治提倡专病专方、公母搭配的用药原则。公药多为温热补虚之品,用于阴证;母药多为寒凉利导解毒之品,用于阳证。结合药线点灸疗法、刺血疗法、熨浴疗法等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内外结合,外治突出,各有所长,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壮医;诊治;综述
   壮医是壮族人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医学,对治疗各种疑难重症有明显的效果,逐渐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1-2]。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发作时以单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3]。目前,西医以止痛、降尿酸、激素等治疗为主,疗效确切;但因其不良反应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壮医从“毒虚致病论”的角度认识本病,遵循“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原则,内外结合,同时偏重外治,具有简、便、验、廉、捷的特点。现就壮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做一
  综述。
  1 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
   壮医将痛风称之为“隆芡”,属于“发旺”(风湿病)范畴,又称“风手风脚”“痛痧”,总的病因病机为“毒虚致病论”。“疾患并非无中生有,乃系气血不均衡”[4]。壮医认为,疾病皆因气血失衡引起。气血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物质的本原。气(“嘘”)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血液(“勒”)是营养全身脏腑骨骼肌肉、四肢百骸的重要营养物质,赖气以化生、资养和运行。气血通过“三道两路”运行至周身,上至上部“巧坞”,中至人部“廊”,下达地部“胴”,天地人三气同步,人体康健。气血以通为畅,若毒邪入侵,三道两路受阻,气血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阴阳失调,则产生疾病。痛风之为病,概括为以下4点:①外来邪毒入侵。壮族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高林密,植被丰富,适宜各种动植物生存繁殖,同时也是毒物孕育的“温床”,故广西有“瘴乡”之称。壮医认为,人体之为病,毒邪致病居多。壮医之毒,可分为有形的动植物毒和无形的“痧瘴蛊毒风湿”六种,它们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疾病本身。痛风之为病,是因受外来的“风湿毒”侵犯人体,天地人三气不同步,气血不畅,留滞关节,湿毒郁而化热,风毒走窜,故出现单关节红肿热痛。②嗜食膏粱厚味。现代研究表明,急性痛风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關。壮医认为,过食膏粱厚味,影响脾胃运化,痰湿内生,谷道不畅,气血受阻,天地人三气不同步而致病[5-6]。③情志致病。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气血失衡,天地人三气不同步,故生疾病。④饮食调养失度。体质由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决定,后天受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岭南地区春夏天气炎热,空气潮湿,壮民喜居凉饮冷,过食凉茶或清热解毒等“寒凉败胃”之品,损伤人体正气,抗邪能力下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7],体虚之人,易遭致毒邪侵犯。
  2 辨病论治,数诊合参
   壮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症为反复发作的单关节红肿热痛(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全身多处关节均可被累及,发作时关节剧痛,如刀割样,昼轻夜重,疼痛拒按,活动受限;兼症为口干、口苦、尿黄、胸闷等。痛风迁延日久,可见全身多处痛风石形成。
   与中医的辨证论治不同,壮医注重辨病,以辨病为主,辨病辨证相结合[8]。壮医认为,每种疾病有一两种典型而固定的临床表现,是与其他疾病鉴别的重要特征,称之为主症。主症是内在疾病的外在反应,通过“司外揣内”可对疾病做出诊断与鉴别。壮医同样辨证,但只辨阳证阴证。壮医“笃信阴阳”[9],万物以阴阳为本。岭南地区天气炎热,多雨潮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阴盛阳盛”学说。壮医通过数诊合参(舌诊、腹诊、甲诊、脉诊、目诊等),注重目诊(认为“勒答”是心灵的窗口,脏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目诊可反映内在疾病)辨阴证阳证:属实属热为阳证,属虚属寒为阴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疼痛拒按为主症,属实属热,辨阳证,体征表现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数。目诊:“勒答”白晶上脉络浑浊,弯曲迂回,颜色深。甲诊:甲体红紫,按压后易复原。阳证反复发作,病情迁延日久,逐渐发展为阴证,体征表现为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濡缓。目诊:“勒答”白晶上脉络浑浊,弯曲少,颜色暗淡。甲诊:甲体色白或有瘀斑,按压后不易复原。
  3 治 疗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10]。壮医认为,“毒”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毒之所以致病,一为外来毒邪入侵,正气与之抗衡,正邪相争,当毒邪太过猛烈,超过人体抗邪能力,正不胜邪,致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二为内生毒邪留滞,当人体代谢功能下降或情志不畅等,内生毒邪,阻滞三道两路的气血运行,致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故壮医提出“调气解毒补虚”的治疗原则。
  3.1 外 治 壮医外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原始时代,据记载,原始时代的壮民已经会利用树叶、泥土,甚至唾液等外敷止血或止痛,故认为壮医外治是壮医起源之一。经过前人不断地挖掘及整理,壮医外治得到规范化及传承化。壮医治病即注重内治,也偏重外治。国医大师班秀文[11]曾说:“壮医治病,以外治为主,偏重驱毒。”壮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点:一是直接驱毒外出。壮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因“风湿毒”入侵,阻滞局部气血运行,郁而化热,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故患处有风毒、湿毒、热毒、瘀血相互交织的特点。可通过针刺、药线、熨浴等药物及非药物壮医疗法的刺激,直接驱毒外出,疏通局部瘀滞的气血,使“邪有出路”。二是间接调畅脏腑功能。与中医经络不同,壮医认为人体有其独特的运行系统,称之为“三道两路”。痛风急性发作时,人体局部出现的疼痛点即为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壮医外治可刺激局部的穴位,通过经络传导,间接疏通“三道两路”,使天地人三气同步。取穴遵循龙氏用穴规律:“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治不离乡。”[12]   3.1.1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13-14]
  是将特制壮药酒浸泡过后的苎麻线,取其线端,在酒精灯上点燃,扑灭明火,待形成火珠后(火星最旺时)迅速点按于施术部位,取穴遵循“寒手热背肿在梅”的原则。痛风急性发作时,在关节肿胀最明显处取“梅花穴”(以患处肿大最高点为中点,在其上下左右0.5 cm处各取一点,状似梅花)。一可使药力透皮吸收,直达病所。二通过药线的药力热力,刺激局部穴位,疏通龙路火路,使天地人三气同步。临床适用范围广,常用于治疗痹病、皮肤病、脾胃病等,疗效明显,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现代研究表明,壮医药线点灸可提高机体免疫[15]。
  3.1.2 壮医刺血疗法 壮医刺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放血疗法。《素问·血气形志篇》指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16]取穴遵循“寒手热背肿在梅”的原则。痛风急性发作时,用三棱针在患处取“梅花穴 + 关常穴”点刺放血,然后用挤压或者拔罐的方式放出一定的血量。通过针刺,一可使局部淤积的尿酸及炎症物质排出;二可通过局部刺激,激发人体正气,疏通龙路火路,使气血通畅,疾病痊愈。李凤珍等[17]将12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5.68%,优于对照组的95.00%。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刺血疗法可使致痛物质(K+、H+、5-羟色胺、缓激肽)随血液排出体外[18]。
  3.1.3 壮医熨浴疗法 壮医熨浴疗法是将特定的壮药(宽筋藤、山霸王、三钱三、飞龙掌血等)置于药袋中加热煮沸后,趁热反复熨浴于患处,其药量为口服壮药的3~4倍。通过外力的作用,一可使药物透皮吸收;二可刺激局部穴位,疏通人体经络;三可利用其温热效应祛瘀毒,散寒毒,除湿毒[19]。
  3.1.4 壮医针挑疗法 壮医针挑疗法是用特制针或大号缝衣针,通过挑破皮下纤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当人体患病时,体表会出现相关的反应点(压痛点、皮下网结、色素点、硬结等),是气血瘀滞的部位。于痛风发作时关节疼痛处取“梅花穴”,持锋利的针具挑破皮肤,挑断皮下纤维,同时放出适量“毒血”。通过针挑,一可直接排血逐瘀,使“邪有出路”。二可激发人体正气,疏通“三道两路”。杨秀静等[20]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针挑疗法治疗,对照组选用别嘌醇片、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優于对照组。现代研究表明,针挑疗法可以降低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21]。
  3.1.5 壮医莲花针逐瘀拔罐疗法 壮医莲花针逐瘀拔罐疗法是将莲花针叩刺疗法与拔罐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外治疗法。于关节红肿热痛处,用莲花针轻叩至关节红肿处全部出血后,立即予壮医药物竹罐吸拔患处,吸出一定的毒血后,取罐,擦净瘀血[22]。一可通过针刺起到穴位刺激的作用,二可通过拔罐吸出毒血,三可通过药物罐的作用使药物透皮吸收。梁振兴[23]将9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给予壮医莲花针逐瘀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尼美舒利、别嘌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优于对照组的73.3%。
  3.1.6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将牛角刮痧板作为工具,于患处涂抹刮痧油,力道均匀地由上往下,由轻到重,由中间到两边反复刮,待局部出现灼热感后,立即予三棱针点刺出血,再用火罐拔吸患处。牙廷艺[24]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结合口服西药治疗痛风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运用壮医外治组及单纯口服西药组,认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具有活血祛瘀、调整脏腑等作用。
  3.2 内 治 壮医诊断以辨病为主,病决定治疗原则及用药处方,证是用药处方的参考。治病提倡专病专方、公母搭配的用药原则。公药多为温热补虚之品,用于阴证;母药多为寒凉利导解毒之品,多用于阳证。
   黄汉儒[25-26]从“湿毒”论治痛风,以除湿通痹、疏通道路为总原则。以葫芦茶为主药,自拟葫芦茶除湿解毒汤治疗隆芡。基本处方:葫芦茶、金银花、见肿消等。辨阳证者,辅以清热除湿、解毒通络之药;辨阴证者,辅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之药。
   龙钻通痹方是壮医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方,全方共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壮医龙钻通痹方能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并改善晨僵、关节疼痛症状,总有效率为85.0%[27]。目前,韦国彪[28]用龙钻通痹方治疗痛风,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且安全性较高。
   痛风立安胶囊是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忍冬藤、肿节风、虎杖、粉萆薢、透骨草、车前草、徐长卿、甘草,能够解毒除湿,活血通络,恢复人体机能,痛风的临床各期均可服用。邓凤云等[29]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立安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9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壮药排毒胶囊是根据壮族民间验方研制出的院内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毒邪所致的疾病,症见胸闷、口干、口苦、尿黄、苔黄腻等,由铁包金、解毒草、路路通、何首乌等药物组成,全方共奏清热毒、除湿毒、祛风毒、通调“三道两路”之功。滕红丽等[30]将560例湿热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2例和对照组248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方案加壮医排毒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加牛黄解毒片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口干、口苦、便秘、尿黄等症状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5.20%,优于对照组的89.92%。
   李凤珍等[31]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辨证论治,辨阳证者以清湿毒、通经络为法,方选宽筋藤、透骨消、忍冬藤等;辨阴证者以除湿毒、散瘀毒为法,方选倒水莲、阴阳莲、土茯苓等;辨虚证者以补虚解毒为法,方选牛大力、藤当归、血党等。   4 结 语
   壮医从“毒虚致病论”“调气解毒补虚”的角度论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内外结合,外治突出,各有所长,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5,420.
  [2] 钟鸣,梁启成.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77-175.
  [3] 王培召,于进洋,袁彦浩,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2):77-80.
  [4] 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7.
  [5] 孙益,李象钧,赵俊.痛风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2,25(6):55-57.
  [6] 徐兢鸿,益明辉,杨薇,等.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横断面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6):15-18,32.
  [7] 张弓.朱丹溪六郁理论学术思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8] 林辰.论壮医的诊治用药特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2(6):1-3.
  [9] 滕彩芳,黄爱书,李月桂,等.基于壮医学毒虚致病理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思路[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2):50-52.
  [10] 钱会南.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兼论体质与发病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4):34-36.
  [11] 蓝丽霞,员晓云,戴铭,等.班秀文学术思想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423-1425.
  [12] 宋宁.黄瑾明《中国壮医针灸学》学术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1071-1073.
  [13] 滕红丽.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概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22-23.
  [14] 滕红丽,蒋桂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风毒病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7):42-43.
  [15] 全小红.药线点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16] 卢文.刺血的古代文献与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17] 李凤珍,钟丽雁,梁艳,等.壮医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1):134-136.
  [18] 李彤,谢毅强,李生财,等.阿是穴刺血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外周疼痛物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3):215-217.
  [19] 滕红丽,梅之南,蒋桂江.壮医熨浴疗法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09,27(8):86-87.
  [20] 杨秀静,牙新悦,牙廷艺,等.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20(8):9-10.
  [21] 唐汉庆,窦锡彬,李克明,等.壮医针挑疗法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盒转录因子和锌指蛋白3 mRNA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4,39(3):180-184.
  [22] 宋宁,庞宗然,秦祖杰,等.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学术传承[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3802-3805.
  [23] 梁振兴.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2):1046-1047.
  [24] 牙廷艺.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S1):45-46.
  [25] 曾翠瓊.黄汉儒教授学术经验总结及壮医“湿毒”论治痛风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26] 曾翠琼,王奇,黄汉儒.黄汉儒教授“湿毒”论治痹病经验探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1):24-25.
  [27] 庞宇舟,邢沙沙,方刚,等.壮药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1):1-2.
  [28] 韦国彪.壮药龙钻通痹方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
  [29] 邓凤云,王建芳,罗试计.壮药痛风立安胶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3,31(2):95-96.
  [30] 滕红丽,梅之南,李凤珍,等.壮药排毒胶囊治疗湿热毒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2-3,8.
  [31] 李凤珍,钟丽雁,梁艳,等.壮药治疗痛风慢性期60例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46-47.
  收稿日期:2021-02-25;修回日期:2021-03-28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无人机倾斜摄影的技术工作基本原理与综合应用技术优点,并探究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仅供参考.
伴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科技的快速进步有效地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快速发展,打破了过去测绘工作当中传统的工作手段,目前
大数据技术可以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并且对不同的类型的数据信息也可以进行分类、分析,生态环境问题逐渐严重,将大数据应用在生态环境领域中,可以通过对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建
【摘 要】 乌头汤是《金匮要略》中一首重要方剂,功用温经祛寒止痛。乌头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风湿病,特别是寒湿诸症,有良好的疗效。方中乌头祛寒止痛;麻黄发汗宣痹;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蜂蜜调和乌头之毒。乌头汤既止痛治标,又祛寒治本,是治疗以寒湿为主多种痹病的有效方剂。需要注意的是,方中君药乌头为有毒之品,临床应合理配合应用,发挥最大效用,保障用药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逐渐加深,尤其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运用.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
饮水安全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受侵害的重要的民心工程,因此,我国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尤其是农村的饮水安全保障政策不断调整,先后推出了人畜饮水解困
肝癌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肝癌发布负担最为沉重的国家,占2020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的45.3%。笔者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网站报道更新了2020年全球与中国肝癌负担情况,论述了中国肝癌危险因素及防控工作进展,系统分析了我国肝癌诊治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阐述了新时期中国肝癌防治重要发展方向,供肝癌防治研究同道参考。
水利泵站机电设备是泵站运行的关键所在,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工作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还需要做好相关方面的管理与研究.下面文章对大型水利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
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电子产品的无损检测技术,最后对电子产品质量管理检验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号杀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联合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420万人罹患癌症、820万人死于癌症。而且,癌症的整体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预计20年后,癌症的发病率将增加70%。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重申“在2030年前争取降低1/3的癌症死亡率”,并呼吁每个政府都有责任在现有治疗方法中,选择适合国情的平衡治疗方案和适当的癌症创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