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四方方的烤箱里,三块煤燃得通红。
在据县城35公里的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纸坊镇纸坊村,一走进当地农户杨锐仁家,一股暖意油然而来。见来客人,一脸憨厚的户主笑呵呵地招呼笔者进门。在腊月的寒冬里,除了炉子里的火能给人身体的温暖外,小憩时和户主的闲聊,更让人心暖。
“现在条件好了,入冬也可以烧煤取暖,地里出产的蔬菜瓜果也随时出门就能买个好价钱。”杨锐仁说,“这几年扶贫部门开展的‘两后进’和劳动技能培训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如今家家户户拉上了自来水,有的用上了沼气,咱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受到扶贫“恩惠”的,还有二郎乡谭河村。2010年,在成县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此开始实施以人饮工程和河堤工程为主的整村推进项目。
该村人饮工程以山泉水为水源,通过泵站提水,经净化、消毒处理后,逐级加压供水到用户。“这个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彻底解决了全村129户498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二郎乡人大主席唐稳说。
2011年,成县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利用项目带动扶贫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据介绍,成县去年在扶贫乡村整修砂化村组道路达14.7公里,硬化村组道路4.62公里;积极引进核桃优良品种,栽植核桃1450亩,新建核桃育苗圃1 处、育苗达50亩。同时,新建沼气池70座,投放太阳灶2830台。
据资料显示,成县贫困人口(按照2010国家1274元的扶贫标准)由2010年底的2.19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1.8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0.37万人。2011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农村住户调查测算),预计为3780元,同比增长15.1%。
“输血”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肌体元气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肌体的“造血”功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县大部分扶贫户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底子薄、收入结构单一,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除了在扶贫式帮扶之外,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才是扶贫的关键。
笔者了解到,2011年,成县找准扶贫“窗口”,为4个具有辐射带动力合作经济组织和9户种、养、加及贩运大户贴息贷款15万元,鼓励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贷款资金总额达到了300万元。同时,县扶贫部门还积极协调相关培训机构,开展以核桃产业和农业实用技术的“两后生”、技能科技培训。全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59人(次), 开展“两后生”培训712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100人(次)。
如今,成县紧抓被列入秦巴山连片特困片区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了成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集中精力,开展全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调研,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梳理和规划编制。
面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成县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倾力拓展扶贫领域,着力精心构筑“大扶贫”格局。
“接下来我们将以整乡、整流域连片推进为重点,逐步改善连片特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诸多项目的帮扶支撑都只是扶贫开发措施和手段,这其中,关键还是要归结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我们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成县扶贫办主任戴雪峰说。
在据县城35公里的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纸坊镇纸坊村,一走进当地农户杨锐仁家,一股暖意油然而来。见来客人,一脸憨厚的户主笑呵呵地招呼笔者进门。在腊月的寒冬里,除了炉子里的火能给人身体的温暖外,小憩时和户主的闲聊,更让人心暖。
“现在条件好了,入冬也可以烧煤取暖,地里出产的蔬菜瓜果也随时出门就能买个好价钱。”杨锐仁说,“这几年扶贫部门开展的‘两后进’和劳动技能培训让我们大家受益匪浅,如今家家户户拉上了自来水,有的用上了沼气,咱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受到扶贫“恩惠”的,还有二郎乡谭河村。2010年,在成县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此开始实施以人饮工程和河堤工程为主的整村推进项目。
该村人饮工程以山泉水为水源,通过泵站提水,经净化、消毒处理后,逐级加压供水到用户。“这个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持,彻底解决了全村129户498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二郎乡人大主席唐稳说。
2011年,成县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利用项目带动扶贫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据介绍,成县去年在扶贫乡村整修砂化村组道路达14.7公里,硬化村组道路4.62公里;积极引进核桃优良品种,栽植核桃1450亩,新建核桃育苗圃1 处、育苗达50亩。同时,新建沼气池70座,投放太阳灶2830台。
据资料显示,成县贫困人口(按照2010国家1274元的扶贫标准)由2010年底的2.19万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1.82万人,减少贫困人口0.37万人。2011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农村住户调查测算),预计为3780元,同比增长15.1%。
“输血”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肌体元气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肌体的“造血”功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县大部分扶贫户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底子薄、收入结构单一,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除了在扶贫式帮扶之外,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才是扶贫的关键。
笔者了解到,2011年,成县找准扶贫“窗口”,为4个具有辐射带动力合作经济组织和9户种、养、加及贩运大户贴息贷款15万元,鼓励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贷款资金总额达到了300万元。同时,县扶贫部门还积极协调相关培训机构,开展以核桃产业和农业实用技术的“两后生”、技能科技培训。全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159人(次), 开展“两后生”培训712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100人(次)。
如今,成县紧抓被列入秦巴山连片特困片区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研究成立了成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协调领导小组,集中精力,开展全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调研,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梳理和规划编制。
面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成县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倾力拓展扶贫领域,着力精心构筑“大扶贫”格局。
“接下来我们将以整乡、整流域连片推进为重点,逐步改善连片特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诸多项目的帮扶支撑都只是扶贫开发措施和手段,这其中,关键还是要归结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也是我们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成县扶贫办主任戴雪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