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有效教学源于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正是课堂上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互动,课堂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才随之出现,从而形成一个个“生成点”。有效的生成是生生、师生之间思维碰撞、情感沟通和经验提升的产物。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有知识与技能的收获,同时也不断地完善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有效生成”要求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效地调控”,有效地调控能够催发许多意外的精彩,拓展生成空间,促进有效生成,从而实现有效教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关注课堂的生成进行有效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让有效生成拥有平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预设,作为课堂教学也包含其中,必须进行周密的筹划和设计。一个好的预设,总能发挥其在课堂中的协调作用,演绎出精彩而又奏效的生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教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地作出生成性预设,并对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引导,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如何应对等充分地思考,做好准备,不能在课堂上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例如,笔者在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中精心预设如下环节:
1.感悟生活情境:全体起立,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①.如果不叫停,同学们会不断重复几次?
②.游戏中的口令有什么特点?
2.引入竞争机制:
①.今天男生和女生来个比赛好吗?(出示赛题)男生:1÷13女生:1÷5
体验:男生嘀咕:不公平,我们的题目除不尽……
感悟:1÷5能除尽,1÷13除不尽。结果中0.2是一个有限小数,0.076923……是一个无限小数。
②.我们再来一次比赛好吗?男生:5÷12女生:6÷13
体验:男生最先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
女生却撅起了嘴:这次我们的题目不好算……
师:如果老师不叫停,同学们打算一直算下去吗?
感悟:这两题的结果都是无限小数。但是这两个数似乎又不一样。
师:这里头又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自学课本)
汇报:这两个小数都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排列有规律的是循环小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比如0.83333……的循环节是3……
这样,笔者上课之前充分预设,把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理解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比赛让学生感悟数学,使之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地预测到了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生成点”,达到了“有效生成”的第一层境界:正中下怀,一切尽在预料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预设缜密,精彩如约而至,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有效生成拥有空间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正是如此,课堂也就形成了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就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可开发和利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把握时机,抓住有利于建构有效、精彩课堂的生动情境和鲜活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调整教学行为,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生成”的第二层境界:大道无形,无意恰在有意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使课堂焕发出未曾预约的精彩。
例如,笔者在教学下面这道应用题时,就是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鲜活、有效的资源进行灵活调整教学行为的。题目是这样的: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0个乘客,到南门桥站时11人下车,15人上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原想让学生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思考用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直接找到本题的解答办法(40-11 15=44人),然后就此打住。无意中笔者顺口追问了一句:“你们还有不同的想法了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出现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1:15-11=4人,40 4=44人。
思路是:15-11=4人是上车比下车的多4个人,那么这时车上的人就比原来多出4人,因此,车上现在有40 4=44人。
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了,思维也活跃起来。
学生2问:如果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少的话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真聪明,现在我们将上题的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交换一下。你们想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的反映很热烈,出现了如下方法:①大多数学生选择40 11-15=36人。②还用15-11=4人,(算出的是下车的比上车的多4人),那么现在车上就比原来少了4人,现在车上就剩下40-4=36人。至此,笔者以为可以圆满结束了,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3提出:如果40人是到站后剩下的人数,也就是说把题目改成:公共汽车到达南门桥站时15人上车,11人下车后,车上仍有乘客40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此时,笔者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继续找到解答的方法(40 11-15=36人)。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果断地放弃原有的预设,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调整教学行为,有效地生成了新的教学方案,演化出了几个不同层次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想得更有价值、学得更有效。教学也由此变得更为生动与灵活,富有灵气,彰显智慧。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让有效生成拥有发展
由于课堂教学中基本的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生命的,因此,课堂教学在实施预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意外:有可能未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力不从心;有可能未曾顾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不感兴趣;有可能低估了学生实际水平,教学缺乏张力……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创造一个有效的生成性课堂,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认识与收获,才会有生命的感悟,这样的课堂才会得到的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得到精彩的生成,达到“有效生成”的第三层境界:不期而遇,精彩生成未预约——“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教师教学机智下的意外创生。它是师生生命的灵动,是教师凭借良好素质和深厚功底与学生互动共生的结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教学:
师:我们已经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了,那么一些不规则物体如土豆、地瓜等,它们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瓜的体积。
生1:我的办法很简单,先在量杯中倒入一定的水,算出此时水的体积,然后把地瓜放入水中,再算出放入地瓜以后的水和地瓜体积之和,再用水和地瓜体积之和减去水的体积,就得到地瓜的体积了。
生2:我喜欢烤地瓜,只要先把地瓜烤熟,再压成长方体的形状,量出它的长、宽、高,就能算出地瓜的体积了。
生3:我的方法和钟小琴的差不多,我用的是长方体玻璃杯子,先从里面量出杯子底面的长和宽,把水倒入杯中,记下水面的位置,然后把地瓜浸入水中,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就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算出地瓜的体积。
生4:我的办法很简单,只要称一下就行。
生5马上反驳:秤只能称出物体的质量,不能称出体积。
好多学生随声咐和:对,只能称出质量。此时,老师惊讶:“称”出地瓜的体积,新奇!你能告诉大家怎样称吗?
生4:1千克水是1立方分米,如果知道1千克地瓜是多少立方分米的话,那么称出地瓜的质量之后,不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啦。
生6:嗯,可以的。我在十一册数学课本上看到过,只要用称出的地瓜质量除以1千克地瓜的体积就等于所称地瓜的体积……
学生计算“地瓜体积”的方法令人瞠目,特别是“称”体积的方法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给笔者的这节课一个未曾预约的精彩。学生独到的见解,情感的碰撞,智慧的绽放,生成了比任何预设知识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教师适度的引领和点拨,催生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点,确保了学生互动交流的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武平县永平中心学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让有效生成拥有平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预设,作为课堂教学也包含其中,必须进行周密的筹划和设计。一个好的预设,总能发挥其在课堂中的协调作用,演绎出精彩而又奏效的生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分析学生、教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地作出生成性预设,并对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引导,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应该如何应对等充分地思考,做好准备,不能在课堂上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例如,笔者在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中精心预设如下环节:
1.感悟生活情境:全体起立,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①.如果不叫停,同学们会不断重复几次?
②.游戏中的口令有什么特点?
2.引入竞争机制:
①.今天男生和女生来个比赛好吗?(出示赛题)男生:1÷13女生:1÷5
体验:男生嘀咕:不公平,我们的题目除不尽……
感悟:1÷5能除尽,1÷13除不尽。结果中0.2是一个有限小数,0.076923……是一个无限小数。
②.我们再来一次比赛好吗?男生:5÷12女生:6÷13
体验:男生最先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
女生却撅起了嘴:这次我们的题目不好算……
师:如果老师不叫停,同学们打算一直算下去吗?
感悟:这两题的结果都是无限小数。但是这两个数似乎又不一样。
师:这里头又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自学课本)
汇报:这两个小数都是无限小数,小数部分排列有规律的是循环小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循环节,比如0.83333……的循环节是3……
这样,笔者上课之前充分预设,把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理解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比赛让学生感悟数学,使之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精心的设计最大限度地预测到了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生成点”,达到了“有效生成”的第一层境界:正中下怀,一切尽在预料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预设缜密,精彩如约而至,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有效生成拥有空间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正是如此,课堂也就形成了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就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可开发和利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用心收集、捕捉和筛选,把握时机,抓住有利于建构有效、精彩课堂的生动情境和鲜活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调整教学行为,进一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达到“有效生成”的第二层境界:大道无形,无意恰在有意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使课堂焕发出未曾预约的精彩。
例如,笔者在教学下面这道应用题时,就是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鲜活、有效的资源进行灵活调整教学行为的。题目是这样的:公共汽车上原来有40个乘客,到南门桥站时11人下车,15人上车,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原想让学生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思考用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直接找到本题的解答办法(40-11 15=44人),然后就此打住。无意中笔者顺口追问了一句:“你们还有不同的想法了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出现了下面的解法:
学生1:15-11=4人,40 4=44人。
思路是:15-11=4人是上车比下车的多4个人,那么这时车上的人就比原来多出4人,因此,车上现在有40 4=44人。
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了,思维也活跃起来。
学生2问:如果上车的人数比下车的人数少的话该怎么办呢?
老师:你真聪明,现在我们将上题的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交换一下。你们想想该怎么解答呢?
学生的反映很热烈,出现了如下方法:①大多数学生选择40 11-15=36人。②还用15-11=4人,(算出的是下车的比上车的多4人),那么现在车上就比原来少了4人,现在车上就剩下40-4=36人。至此,笔者以为可以圆满结束了,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3提出:如果40人是到站后剩下的人数,也就是说把题目改成:公共汽车到达南门桥站时15人上车,11人下车后,车上仍有乘客40人。车上原来有多少人?此时,笔者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继续找到解答的方法(40 11-15=36人)。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笔者抓住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果断地放弃原有的预设,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调整教学行为,有效地生成了新的教学方案,演化出了几个不同层次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让学生想得更有价值、学得更有效。教学也由此变得更为生动与灵活,富有灵气,彰显智慧。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让有效生成拥有发展
由于课堂教学中基本的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生命的,因此,课堂教学在实施预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意外:有可能未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力不从心;有可能未曾顾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不感兴趣;有可能低估了学生实际水平,教学缺乏张力……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创造一个有效的生成性课堂,学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认识与收获,才会有生命的感悟,这样的课堂才会得到的意外的惊喜和收获,得到精彩的生成,达到“有效生成”的第三层境界:不期而遇,精彩生成未预约——“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教师教学机智下的意外创生。它是师生生命的灵动,是教师凭借良好素质和深厚功底与学生互动共生的结果。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后,设计了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教学:
师:我们已经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了,那么一些不规则物体如土豆、地瓜等,它们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瓜的体积。
生1:我的办法很简单,先在量杯中倒入一定的水,算出此时水的体积,然后把地瓜放入水中,再算出放入地瓜以后的水和地瓜体积之和,再用水和地瓜体积之和减去水的体积,就得到地瓜的体积了。
生2:我喜欢烤地瓜,只要先把地瓜烤熟,再压成长方体的形状,量出它的长、宽、高,就能算出地瓜的体积了。
生3:我的方法和钟小琴的差不多,我用的是长方体玻璃杯子,先从里面量出杯子底面的长和宽,把水倒入杯中,记下水面的位置,然后把地瓜浸入水中,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就可以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算出地瓜的体积。
生4:我的办法很简单,只要称一下就行。
生5马上反驳:秤只能称出物体的质量,不能称出体积。
好多学生随声咐和:对,只能称出质量。此时,老师惊讶:“称”出地瓜的体积,新奇!你能告诉大家怎样称吗?
生4:1千克水是1立方分米,如果知道1千克地瓜是多少立方分米的话,那么称出地瓜的质量之后,不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啦。
生6:嗯,可以的。我在十一册数学课本上看到过,只要用称出的地瓜质量除以1千克地瓜的体积就等于所称地瓜的体积……
学生计算“地瓜体积”的方法令人瞠目,特别是“称”体积的方法出乎笔者的意料之外,给笔者的这节课一个未曾预约的精彩。学生独到的见解,情感的碰撞,智慧的绽放,生成了比任何预设知识目标更为可贵的资源。教师适度的引领和点拨,催生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点,确保了学生互动交流的质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武平县永平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