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引人入胜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聆听了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的录像课——《难忘九一八》,深有感触,收获颇丰。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精彩纷呈,形式活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以学定教,执教老师朱丽琴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片段一】论从史出,分组合作
  师: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态度如何?
  出示材料 ,请学生朗读材料内容得出结论——不抵抗。
  师:蒋介石为何采取不抵抗政策?
  出示两则材料,学生六人为一组,分组讨论,讨论后各抒己见。
  生:蒋介石认为国共矛盾是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
  师: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因为国民党一味地去围剿红军。
  生:蒋介石要保存实力围剿红军。
  师:蒋介石要保存实力围剿红军,他不去抵抗日本,因为日本在当时来讲军事力量比中国要强大得多,所以他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一味地去围剿红军,采取不抵抗政策。
  生:蒋介石认为中国与日本实力悬殊,中国无力抵抗日本的进攻。
  师:认为中日两国实力悬殊,难以对付强大的日本。我们可以从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过的“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言论中看出),他发布的就是三天亡国论。
  最后由老师归纳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赏析】朱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匠心独运,提供各种史料供学生阅读,提出的问题可讨论性强,所以出示材料后,学生分组讨论十分激烈。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从材料中找关键词,从书本中找相关线索,从课前预习的笔记中找更多补充内容,然后归纳蒋介石不抵抗的原因。学生在解读材料过程中,通过探讨理解史料内容,通过思考分析原因,提高了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这种论从史出、分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完全符合新课标指出的历史课程要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一理念。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满堂灌已不再适用,老师讲不如学生讲,少数学生讲不如大家讲,只有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历史结论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片段二】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师: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出现了不同的反响,有的主张把蒋介石杀掉,有的主张把蒋介石放掉,(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处置蒋介石?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师:同意杀蒋的同学请举手。
  (有一部分同学举手)
  师:好,放下,同意放蒋的同学请举手。
  (有一部分同学举手)
  师:请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你们谈谈是该杀还是该放蒋介石?
  (学生畅所欲言,五位同学依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師:无论是杀蒋放蒋,我们每个人都要陈述自己的理由。刚才同学们的说法都有自己的见解,说的都非常不错,接来下我们一起看看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在西安事变出现之后各种复杂的形势到底是怎么样的?
  播放视频《西安事变的复杂形势》
  师:我们从视频中了解到亲日派的代表是何应钦,何的主张是杀蒋,因为杀了蒋介石,何应钦就可以坐上蒋介石的宝座,而亲英美派的主张是什么?
  生:谈判解决。
  师:中共的态度又如何呢?
  生:主张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
  (展示课件总结各派势力的主张)
  师:几派势力加上中共努力最终逼蒋答应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赏析】老师通过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自对杀蒋和放蒋的观点,并对自己观点进行阐述,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同学们从各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准确,却让大家看到初二学生活跃的思想。五位同学的发言堪称精彩,每个人的理由都各不相同。他们将以往所学内容和平时积累的历史知识运用起来作为自己观点的立据,学以致用,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完全没有因为这是一节录像课而在发言时循规蹈矩,反而据理力争,让人为其拍手叫好。虽是一堂录像课,却因为学生们的发言而变得精彩生动。在整堂课上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而且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这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片段三】再现历史,有感而发
  师:你们知道当时抗日的战场上有哪些英雄人物吗?
  生:杨靖宇、赵一曼、马振山等。
  师:哪位同学将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听?
  生1:在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刚刚脱离日军的魔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日军再次将她逮捕,采用更加凶残的手段迫使她屈服。赵一曼并没有屈服,她说:“我的信念、我的主义就是反满抗日,我会永远为中华民族效力,到了地下我也是光荣的,我不会屈服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再也没有办法,于是将她押去珠河县处死示众。在被送去珠河县的路上,赵一曼知道自己的死期将至,让她唯一牵挂的是远在四川的儿子,于是向押赴她的警察要了纸和笔,给她的儿子写下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宁儿啊,母亲没有能力抚养你长大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但是你要记住,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是为坚持反满抗日而长眠于地下,你要快快长大,为国效力!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赵一曼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哈尔滨政府已将赵一曼曾经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谢谢!
  生2:一个叛徒禁不起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可耻地叛变了,出卖了抗日联军,这个可恶的叛徒带着日本鬼子和日伪军包围了抗日联军。当时形势严峻,杨靖宇当机立断决定将主力转移,自己带着一支小部队和敌人战斗。这时,一大批敌人发现了孤身一人的杨靖宇,一窝蜂涌上来举着枪大喊:“快投降吧,有你的大官当。”杨靖宇抽出两支手枪,左右开弓,朝敌人射击。敌人倒下一大片,杨靖宇在与敌人的交锋中左手受了伤。他从棉衣上撕下布条包扎后再次向敌人狠狠地射击,又有几个敌人倒下了,可是杨靖宇发现枪膛里只剩下一颗子弹,在这危急时刻,身负重伤的杨靖宇背靠一棵大树,举起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敌人吓得目瞪口呆,年仅三十五岁的杨靖宇就这样壮烈牺牲了。万恶的侵略者惨无人道,他们竟然将杨靖宇的头割下,又解剖了他的尸体,要看看他的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使他坚持了那么多天的战斗,结果他们发现杨靖宇的肠胃里一滴粮食都没有,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在我们享受幸福和快乐的时候要牢牢记住:这都是像杨靖宇那样的抗日民族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像他们那样,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为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谢谢!(学生听后掌声响起,感动异常)
  师:听完这些英雄事迹后,我们被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报效祖国,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赏析】情感目标的实现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经常忽略或者难以做到的部分。朱老师却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组织语言写成一段文字材料,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阅读史料整合史实的能力。学生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课堂上声情并茂地再现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在场的师生都为之动容,当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通过学生们的讲述变得恍如重现在眼前之时,情感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所以当第二位同学在最后的讲述中以史为鉴展望当前时,整个课堂的情感目标要求得到实现。
  朱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领学生们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整堂课单学生发言就高达三十七次之多,其中还不包括集体发言,可见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敢说敢想敢做。
  当然,笔者在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朱老师在最后做总结时有一句话需要斟酌:张学良领导的西安事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暂且不说这个说法对与错,但就我们一线教师在上课过程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来说,在讲课过程中对于词语的运用和专业术语的定义一定要准确,而我们给某个历史事件某个历史人物下结论时,应该进行严谨的论证和保守的提出,要留有可探讨的余地,不可妄下断言才是!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第四中学 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陈海燕
  E-mail:372938381@qq.com
其他文献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课堂观察。作为初中英语老师来说,学会并运用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本堂课是纳溪中学廖俊杰老师在初三英语复习研讨会上交流的一堂初中英语扩句写作课。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无法达到英语写作要求的基本词数时,通过扩句来达到规定的词数。我把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效性作为自己本次课堂观察的基本点。  观察记录及分析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并重,才能达到
期刊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支点。它以评价标准的多维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应注重其激励功能等核心特点,反映了当前教育评价的缺陷:评价主体的消极被动,评价方式方法的单一,忽视评价结果的激励功能等等。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来自各方面的评价尤为重视。那么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如何进行多元评价,如何用这个支点来调整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活泼地
期刊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和谐个性的人。引入课堂器乐教学是推进音乐课改的有效尝试。为此,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巴乌器乐教学,以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  一、巴乌的特点  巴乌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主要流传于云南宏州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中,在当地主要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  1.巴乌(又称“把乌”),由一根竹管构成,外观古朴、柔美、典雅,一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紧扣新课标要求,从低学龄段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笔者以一年级上册、下册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结合“语文园地”中一个全新的栏目“字词句运用”,分析编者编辑意图,提出教学建议。  1.比较
期刊
作为由中小学一线教师成长为大学教授的李华平,堪称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的一面旗帜。他成为大学教授后,仍不时深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教学理论反哺教学实践,执教的《老王》一课,就是用他主张的正道语文教学观打造的优秀教学范例。  【片段一】别径切入破解读  师:第一自然段从词句上来说,大家发现了什么毛病没有?  生: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地方重复了,本来就是作者坐着老王的三轮,老王本来就该蹬,可这里偏要阐述一句“
期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名单,认定2772所中小学校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抚州市8所学校名列其中。包括:临川第一中学、临川第二中学、抚州市第一中学、抚州市实验学校、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二小学、广昌县第二小学、金溪县仰山学校、南城县实验学校。  据了解,“示范学校”是教育部认定的学校体育工作达到《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优秀标准,成效突出,且富有特色的学校。经遴选、审
期刊
对文本主旨的把握,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内容本质性的理解,引导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因而,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对文本主旨的提炼和内化,这也是一节课教学的重心所在。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旨呢?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提问学生:学完课文你懂得了什么,从课文中你学到了什么,这样做简则简矣,可教学一旦变成枯燥的外加标签——为文本主旨的教学而走向机械问答,这样的课堂效益无疑是低下的,也是令人觉得乏味的。文本
期刊
《數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总目标由“两基”变为“四基”,其中增加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认为: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秒的概念,在体验1秒的基础上体验时间的长短,掌握秒和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秒是比分更小
期刊
本節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课具体阐述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营养而产生的联系。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含义,而且是后面所学内容的基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科都提倡主体性教学。所谓主体性教学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过程。
期刊
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通过“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片断一】烧杯中有什么?  老师拿出一个烧杯  师:烧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