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与作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5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音乐鉴赏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重要性。笔者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精神,阅读了中外经典音乐教学论著及大量音乐教育杂志,浏览了网络中音乐课改的文章。由此提出新形势下音乐教师不能只是关注新的教学手段,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学细微处着手,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与作用,找准教学切入点,潜心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形成自主、探究、交流、体验的课堂新模式。
  【关键词】音乐鉴赏 课堂问题 探究性 启发性
其他文献
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为了能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期刊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及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历史学科的命题中,已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方式,变成了着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把素质教育理解透彻,并把它贯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这本身是现代教育的具体要求。不仅如此,高中历史课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成长有着本质的联系。具体表现为: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与规律
期刊
活动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
期刊
为适应时代发展。国爱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八次改革,并颁布了新课程《钢要》,《钢要》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要把教学理念定位在育人为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那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政治教学?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内课外“三部曲”是达到上述目的好方法。
期刊
一百年前的世纪之交,中国资产阶级勇敢地担负起挽救中国的历史使命,他们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武器,掀起了民主革命的高潮。与此同时,为了达到拯救中国的目的,他们对世界上流传的各种理论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追求进步意愿的推动下,在中国历史嬗变的重要时刻,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充当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者。历史不可不记下其首拓之功。
期刊
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教育的生长点和突破口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体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和实践。《历史课程标准》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我们应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
期刊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综合了社会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使小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培养跨世纪人材的最佳途径——素质教育已经不可逆转。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建设四化的需要,我国教育体制将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是否重视音乐教育,也成为了当今实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区别的明显标志之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不仅有着自身的特有审美功能,而且还具有智育功能、健身功能,特别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
期刊
我校为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的要求,本着创办一流特色学校、培养德才兼备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积极大胆地尝试推动“四自”模式,即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自主反思。通过尝试,感触颇多,现将本节课如何贯彻“四自”模式以及收获和反思归纳总结如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自主反思”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天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优秀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期刊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中讲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纸币产生后,就代替足值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那么纸币是否还具有代替金属货币的其它四种职能呢?教材是基本否定的。但学生感到很困惑,经常和老师争论这一问题。笔者个人认为纸币其实也在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