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凝聚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作为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心情愉快,是否能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这是值得每个班主任深思的问题。对班级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因班不同,要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以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做学生最好的榜样。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才能在教育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班委会的力量组织学生,让学生民主自治。班委成员都是从学生中选举出来的,一般学习成绩较好,能遵纪守法,个人表率作用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在班里起着“带头鹰”的作用。因此,我注重组织和培养班委的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在班级中形成以班委为核心的团体。这样在工作中,我只要掌握和管理好“核心”——班委会,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把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就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我推荐、民主选举与科学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成立一个具有很强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组织。同时,打破班干终身制的局限,实行班干考核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班干予以奖励,对那些不能适应班级发展形势,不能领导同学进行学习和生活上革命的班干予以辞聘。
   3、以各项活动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在教学之外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大都是室外活动,趣味性强,有的比赛活动还带有较强竞赛性,深受学生的喜爱,组织这一类活动时,在强调教育意义、锻炼目的的同时,特别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荣誉面前,要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通过种种事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形成“顾大局、识大体”的思想,培养奉献精神,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以真诚的爱心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老师要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5、以共同的目标鼓励学生,让学生统一思想。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和需要,调整和设置新的目标。
   一个凝聚力强大的班集体,面对任何的困难,经受再大的挫折,都能做到“像比萨斜塔一样,虽可能倾斜,但绝不会倒下”。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和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其他文献
一、利用好朗读,让课堂充满活力   近年来,语文课要上得“书声琅琅”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课堂上不乏精彩的朗读指导,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地读了起来,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烦琐的讲解分析上,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
期刊
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主要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说明文是一种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文体,它的内容涉及生活、生产、天文、地理、科学、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读说明文是学生间接了解社会生活及认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重要途径。说明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我却发現这种教学手段很不适宜于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篇课文也是由教
期刊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文,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没有新意,甚至大部分有相同之处。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何在评价作文时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能否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   一、大胆改革批改方法,激发学生热情   过去的教育方式都是老师满堂灌,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作文也需要
期刊
1.诗歌教学问题    诗海徜徉,有四篇课文是中国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情色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
期刊
文体意识比较淡薄是现在中学生作文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分别有哪些表现,究竟有什么危害?对于进入初三备考的同学们来说,如何理解中考文题要求中常见的“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怎样打破无文体作文的误区呢?   我们必须要理解什么是文体?文体即文章的风格或体裁;也指文娱和体育。是要求我们中学生在作文时必须要体现出不同文章的风格、不同文章的语言特点。常见的中学生作文文体有以下几种:写人叙事的作文,散文、演讲稿、
期刊
一、多媒体能让教学情境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平时我们都说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教学成功,我们都在千方百计地想一节课的开头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还未进入语文教学之前,我们曾经为如何精心导入而费了不少心思,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事倍功半居多。可现在用上了多媒体,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极大地营造出教学情境、激活了课堂气氛。对于《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期刊
一、 改变陈旧的“课堂观”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大多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表面上看做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互动”,其实不然。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无论多么精巧,体现的都是教师的主观意愿,教师的提问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复制一批像老师一样的优秀学生而也,更谈不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所以课堂提问不应是教师的专利,应鼓励学
期刊
一、读得文通字顺   对于初中生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的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   二、读对句读,疏通句义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境美、音乐美和语言美。古诗文的句式很独特,一句话,在哪停顿,往往会影响整句的意思。如果读错句读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后进生的转化途径和方法因人而异,各有其法。但我认为班主任对后进生施以爱心,以诚相待,培养恢复后进生的自信与自尊都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所在。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有的放矢   后进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作为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中出现不良行为的前因后果才能有的放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