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刺绣家具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今年的米兰家具展到德国柏林设计节,德国设计公司埃斯林格工作室(StudioAisslinger)带来的实验性“3D刺绣家具”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一系列的家具突破传统产品的维度,将平面的刺绣作品转变成三维立体家具。成型的家具产品极其轻盈和透亮。
  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德国家具设计师维尔纳·埃斯林格(Werner AissInger)。他专注于研究家具设计、设计概念和品牌架构等领域,其设计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上富于探索精神。他的作品屡次获得红点、金罗盘等多项设计大奖,并被慕尼黑特拉设计博物、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永久收藏。在维尔纳·埃斯林格看来,形式对设计来说并没那么重要,而新技术与新材料往往会提供新设计的契机,这次“3D刺绣家具”实验性作品承袭了其一贯的设计哲学。
  
  从平面到立体:刺绣家具的制造过程
  
  在项目设计之初,埃斯林格的设计团队与德国普劳恩的伯格一斯佩特森公司(Gerber spitzen)建立起合作。后者对刺绣技术上的突破激发起设计团队创作3D刺绣家具的灵感。百年历史的普劳恩公司在刺绣工艺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拥有大量古老的的刺绣收藏,主要为世界知名的时装品牌生产花边和配件。产品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并强调这些产品的高品质。如今,他们将传统的刺绣技能与计算机控制的刺绣机器联合,使得制造特别的刺绣花样成为可能。将网络连接到自动绣花机,计算机软件模拟古老的手工技艺,使得他们可以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包括精度、特殊尺寸、标准等。伯格一斯佩特森公司新式的三维织物技术正是公司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埃斯林格的设计团队用这种三维织物技术,将家具的模型数据编程,生成一个二维的影像,然后将这个二维的影像输出到自动绣花机,自动绣花机在织物上绣出所需图案。
  除采用这种新的刺绣技术外,埃斯林格设计团队所选用的织物面料和刺绣线也是最新材料,这种材料正是促成3D家具成型的关键。由丹麦纺织品制造公司Kvadrat提供的织物底料是一种看上去有点像毛毡,却能溶解于水的新型尼龙纤维非织造布。用于最终成品的刺绣纺织线则是一种具有细微结构的聚氨酯,具有印染性,并添加了抗菌剂和阻燃剂,能够抗收缩并且容易消毒。
  拥有了先进的刺绣技术和新型材料后,设计师将目标家具的体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软件编写程序,将二维的影像直接输入电脑自动绣花机,机器在尼龙纤维非织造布上用聚氨酯的“绣线”绣成图像的平面织物。设计师随后将这个“绣品”浸入水中,承载纹样的织造布随即溶解,剩下绣出的纹样被单独留下来。这样一来,设计师手中就获得了一件能在三维空间自由成型的柔软的蜂窝状编织品。
  设计师将蜂窝状的编织品罩在一个简单的模具上,刷上与树脂混合过的颜料,形成设计师想要的家具颜色。后来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师发现,直接将颜料调和物倒在编织品上,用手揉搓,使颜料与聚氨酯的编织品充分融合,会让家具的颜色更加均匀。调色工序完成后,设计师将编织物罩到家具玻璃纤维模具上,让编织物与玻璃纤维的磨具紧密贴合,仔细固定住每个角度并加以修正,再次在编织物上喷涂树脂溶液,待其晾干之后即变得坚固且具有稳定的结构。最后取出玻璃纤维磨具,已经定型的编织物即刻变身为一件轻盈的网状家具。
  
  源于翱材料的设计契机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性“3D刺绣家具”的制作,对埃斯林格的设计团队来说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其设计理念及涉及到的领域都是少见的。维尔纳-埃斯林格谈到制作过程时表示,经验主义的实验往往是新想法的源泉,在工作坊和工厂做事,会经常根据在制作过程中随机形成的效果进行下一步的实验,非常富有活力和启发性。
  维尔纳·埃斯林格不认为一张桌子也可作为椅子,之后折起来变成书架就是好设计,他甚至拒绝设计一把木椅子,因为在他看来完美的术椅子已经存在,他认为设计是直接与新材料相关的。他说,当新材料发明时,已有的偶像会被重新估量,设计也许能变得更好。除衣服外,家具是人类身体的第二延伸,人的一生约有20%的时间以坐的姿势存在,因此设计一把舒适的椅子十分重要。这次“3D刺绣家具”也将第一件实验’生作品选择为椅子。简单的结构才能体现出新材料的最大作用。
  在维尔纳·埃斯林格看来,20世纪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认为创新主要关乎形式,就算是看上去极其简洁的极少主义其实也是形式主义的产物,在今天,设计将克服短时期流行的极少主义,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在历史上奠定设计的时代性与维度的参数,例如对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精巧运用。从历史上看,令人兴奋的、具有前瞻性的设计往往出自于材料与技术急速转换的情境中。比如,盖塔诺·佩斯加(Gaetano Pesce)在1969年用一次成型的聚氨酯海绵制成可压缩成薄片的uP系列沙发之后,产品维度的转换就成为设计师及其设计概念的挑战。这次“3D刺绣家具”实验性产品的设计制作是将传统的二维产品创新为立体家具的挑战。这一产品维度的跳跃性转换,正是归功于埃斯林格工作室的设计师将最新的高科技材料、软件编程和新型纺织刺绣技术的巧妙结合。
  目前这一实验项目还处于概念模型阶段,埃斯林格工作室与伯格一斯佩特森公司的合作还在继续,未来生产的材料肯定会超越目前所尝试的玻璃纤维等,以期“3D刺绣家具”能够真正大批量生产。
其他文献
来自于澳洲的鬼才设计师马克·纽森(MarcNewson)倡导“柔和极简主义”,致力于将温暖与自然的元素引入他的设计中,减淡高科技工业所带来的冰冷感、坚硬感。如今,他已成为世界上最多产、跨度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在2009年的LIVESTRONG大展上,为庆祝兰斯阿姆斯特朗重返环法自行车赛,马克为美国崔克自行车设计了一款艺术自行车,将扶手部分设计成柳叶形状,用极简的线条完成功能设计。除了工业
期刊
“给力·奔!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青年教师作品展”于1月11日至20日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举行。这是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首次集体展览。是青年设计力量的最新检阅。共有52人参加展览,展出100余件作品,作品涵盖产品、视觉、空间以及综合几大类别。通过展览可以看出广州美术学院的多元化人才引进战略取得初步成效。青年教师来自五湖四海,这有利于思想交换、观念碰撞、方法借鉴,并催生创
期刊
典雅而优美的造型,配合精致的材质,使瑞典设计师麦缇·肯奈尔(Matti Klenell)的设计透着一股独特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1972出生于瑞典哥德堡的麦缇·肯奈尔,1999年毕业于瑞典康斯法克国立设计学院设计系,随即在2000年时成立了同名设计工作室。藏在书柜里假装是一本书的“启迪”灯,曾获得瑞士杰出设计奖以及斯德哥尔摩家具展Ljustus大奖。“启迪”灯包含着深刻哲学,正应了那句谚语:“知识
期刊
作为当代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设计师之一,汤姆‘迪克森(Tom Dixon)的设计概念是“新奇”,即使用新的材料和造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概念。1998年,汤姆凭借旋转铸模杰克灯获得大不列颠设计“千禧年标志”大奖,由此声名大噪。杰克灯打破了家庭用具固有概念,它带有内部照明系统的模块,可叠起成为落地灯,也可以作为凳子或者桌子底座。汤姆随后设计的一系列灯具也秉承其追求“新奇”的设计理念。铜影灯(Cop
期刊
日本优良设计大奖(Good Design Award),也称G-Mark大奖,是日本唯一的综合设计评价与授奖体系。优良设计大奖由日本工业设计促进组织(uapan IndustrialDesign Promotion Organization,简称JIDPO)于1957年创立的奖项,屹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它也是亚洲地区最具权威性及影响力的设计奖项——被公认为全世界三大工业产品设计奖项之一,素有“东
期刊
2008年毕业于荷兰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的年轻设计师佩普·哈库博(Pepe Heykoop)最让人欣赏的不仅是他奇思妙想的设计和对新材料得心应手的运用,还有他对穷人的关注并提供他们就业的机会。他设计的皮革灯罩有着工业时代的机械感十足的造型,材料却是柔软的小山羊皮革,选择这种材料的用意在于,在保持产品本身轻便耐用的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运输,并且这种灯罩是由印度红灯区附近贫困的母亲们手工缝制而成的。
期刊
简洁优雅大气的设计,在时尚界里永远不会过时。而米拉-雷泽诺娃(Milla Rezanova)的设计亦是如此。这位来自俄罗斯的设计师,偏爱用亲和而有品质感的材质、一气呵成的造型,将她设计中的高雅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一整片硬质韧性材料弯曲而成作为扶手和椅腿,与皮质材料制作的半椭圆形座面相结合的Dondolo座椅,宛如一位时尚干练的职业女性,兼具外在优雅和内在韧性。而造型稍微温柔一些的BJORK椅,则
期刊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际性汽车展览会之~,每两年一届的巴黎车展为全世界面向未来的汽车厂商、品牌和技术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汽车设计潮流的平台。以“向未来出发”为主题的本届巴黎车展吸引了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品牌的汽车和相关产品参展,共展出数百款展车,其中50多辆为全球首发车。以标致、雪铁龙、雷诺为代表的法系车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德系汽车仍然坚持着其严谨的技术特性和激昂的运动热情,美系日系等
期刊
有人认为设计是做“表面文章”,也有人认为设计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日本著名理念设计师坂井直树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他对设计的感想与思索,用语言带领读者探究“设计的本质”,解读“设计的魅力”。  坂井直树1947年生于日本京都,19岁进入京都市艺术大学设计系学习后留美。1973年成立7TaRo公司,与嬉皮友们卖TattoT-shirt大获成功。回国后成立了Wate rT作室,随着日产“BE-1”“PAO”
期刊
假如你错过了“包豪斯道路”文献展,假如你是一个设计史初学者,假如你是一名资深设计师,假如你一直致力于研究包豪斯,假如你只是想了解“包豪斯”,都能在本书找到一些答案。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包豪斯手册,一册入门工具书,一把钥匙。书不会把包豪斯的方方面面都告诉你,却可以最大程度地指引你该看向哪里,它不需要把包豪斯的细节一一挖掘,却能够使你脑中的包豪斯形象愈发清透。你跟着包豪斯从魏玛走到德绍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