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一篇《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给时下的社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许多出身贫寒的年轻人纷纷道出自己的艰辛和困惑,寒门子弟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位穷困人家的孩子所遭遇到的成长危机,希望能给有着同样困扰的人们一点启示。
A女孩小文是位高一的学生。
在作了一番了解之后,小文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她坦率地说,她想过死,害怕哪一天控制不住自己真的做了傻事。
“我怕极了。”她说。
我知道孩子遇到了麻烦,尽量镇定地对她说:“我有一些问题要问,这是咨询工作中必要的操作程序,如果在问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你可以随时告诉我。”她点头同意并表示理解。我仔细询问了她近几次想到死的时间,出现的频率,是否想过采用什么具体的方法等,小文一一告诉了我。
最后,我认真地对她说:“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想法,一定要先来找我,和我先作沟通。”她说:“这有用吗?”我肯定地对她说:“有用,这是你给我的一个承诺,一个很重要的承诺。”孩子很认真地对我说:“好,我答应您。”
第一次咨询就在小文郑重的承诺中结束了。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有轻生念头的当事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评定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防止悲剧的发生。
B“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这是最开始的原因。”小文说。
小文的父母身体都有残疾。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家了。父亲好赌、嗜酒,很少着家。她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种田拉扯大的。虽然父母很少在身边,家境也不好,但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她就像荒野里的野玫瑰,活泼、鲜艳地生长着,快乐而无忧。
读高一后,小文作为镇办初中的五名保送生之一,带着几分的骄傲、几分的意气风发,从偏僻的农村来到了受人瞩目的县中。最初的日子还是挺快乐的,然而好景不长,高中的生活远超过原先的设想。
小文对我说:“周围都是天才啊,他们不需要用功成绩就能遥遥领先,而我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地学习,成绩还是班上的最后几名。”班上的一些同学真叫用功,一直不停地做题目、学习,而我总是想出去吹吹风、看看天上的星星,到街上逛逛、和别人聊聊天说说话。天赋不及别人,偏偏又懒惰不肯吃苦,像我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
“班上的同学除了几个会和我打打招呼外,其他的人都不理我,这让我很痛苦。其实,我没做什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社会调查小组活动时,那些同学说我去,他们就不去。这让我很难堪。”
“宿舍里的同学也和我关系不好,同样的事情,我做了,她们就会说我不好,而别人做了就没事。”所以,除了睡觉和上课,小文能不回宿舍就不回宿舍,能不进教室就不进教室。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排挤、学习上遇到麻烦可以回家和爸妈发发牢骚、抱怨几句,还可以得到父母的安慰或建议,可是,小文无处讲述心中的烦恼,她两周一次回到家中,看到的永远是爷爷奶奶没完没了的争吵,相互指责。而邻居们则会故意问:“你妈妈还回不回来?你妈妈不回来了吧?”或者是追问她父亲的近况,因为父亲谋生的途径不怎么光彩。因此,她也害怕回家,可是不回家又能到哪儿去呢?
小文恨命运不公平,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让她摊上,恨母亲的自私无情,“说什么母爱是伟大的,那都是骗人的鬼话”;恨父亲不负责任,无能、堕落;恨邻人、同学的刻薄冷漠和势利;更恨自己没本事,成绩上不去。本来就样样不如别人,就学习好点,可是现在连这点优势都没了。打击和失败接踵而至,“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小文哭着说。
C贫寒人家的孩子,更多地看到生活的艰辛和窘迫,世人的势利和冷眼,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和要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然而,生活总是存在着不尽的变数,当压力事件接踵而至,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消极、片面的想法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恨,极易变得愤世嫉俗,甚至是悲观厌世。
因为小文有伤害自己的企图,所以我联系了她的家长,通知其严重程度并告知他们如何帮助孩子。现在,她的爸爸每个星期会到学校看望小文两三次,陪孩子聊聊天,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孩子做的。妈妈也会时常打电话给女儿,问问生活起居方面的情况。
“他们只会问我吃饱了没有,冷不冷什么的,其他就没有什么话。”听起来是在责怪,其实,小文的心里还是挺满足的。小文的父母的确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不过,每周的电话和看望,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D当小文体察到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和感受,和她一起共同面对所遭遇的困境,她不再是孤军奋战时,紧张惊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许多曾经忽略的信息重新被意识到: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女孩,是那种道德特别高尚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她把我带向了好的一面。比方说,我喜欢把纸乱丢,那女孩就会把纸重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次数多了,搞得我也不好意思乱丢了……”小文还告诉我,她有些体味和脚臭,流汗的时候会更明显,“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并没有嫌弃过呀。”她有些不好意思。
父母不在身边,小文的卫生习惯和生活小节做得的确不好,不过她还是比较善于学习与反思的,加上老师也调整了宿舍和座位,所以,和同学间的关系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我家的小狗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开心不开心它都陪在我的身边。有一天晚上,我看到邻居在踢我家的狗,当时我气坏了,就和她争执了起来。结果,那人自知理亏回家去了,爷爷说我长大了。”小文说到此事,颇有些兴奋。
成功的体验给了小文信心,当班上的男同学再次欺负她时,她也鼓起勇气质问他。“当时很多同学都在那里看着我们,我觉得很解气。不过,我并不总是这样有勇气回击,常常是一声不吭地躲开。”
E随着困扰自己的事情逐个被处理好,小文越来越多地看到生活中正向的信息:
最近的学习基本正常,上课没有睡觉的现象,作业能够完成;
会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目,和各科老师打过招呼,如发现她上课走神请老师提醒她,老师们也都答应了,并且真的会提醒;
班上的同学还是蛮可爱的,有些和自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除了长了青春痘之外,自己还是满好看的……
F良好的社会支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渡过难关的有力支柱。小文的家长、老师及学校做得非常好。虽然他们不能提供专业的帮助,但是他们在她最艰难的时刻陪伴在她的身旁,传递出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我们和你在一起。小文感受到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她也就没有那么害怕和紧张了。
应激情况下,我们会唤起所有的能量来应对当前的危机,无暇顾及其他。当危机慢慢过去,我们关注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变得多元和客观,曾经的美好和成功又能被关注到,不足和欠缺也能被看到,力量感重新回来了。
小文现在要处理的基本上只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了。因为精力集中在调整学习状态,没顾得上想考多少分,结果期中考试的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痛苦和绝望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只要你真正想改变现状,还是可以改变的。小文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使在绝境中,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改变。现在的小文,正在勤奋地学习,时常发表些小文章,也在不断地成长自己。
A女孩小文是位高一的学生。
在作了一番了解之后,小文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以前不是这样的。她坦率地说,她想过死,害怕哪一天控制不住自己真的做了傻事。
“我怕极了。”她说。
我知道孩子遇到了麻烦,尽量镇定地对她说:“我有一些问题要问,这是咨询工作中必要的操作程序,如果在问的过程中感到不舒服,你可以随时告诉我。”她点头同意并表示理解。我仔细询问了她近几次想到死的时间,出现的频率,是否想过采用什么具体的方法等,小文一一告诉了我。
最后,我认真地对她说:“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想法,一定要先来找我,和我先作沟通。”她说:“这有用吗?”我肯定地对她说:“有用,这是你给我的一个承诺,一个很重要的承诺。”孩子很认真地对我说:“好,我答应您。”
第一次咨询就在小文郑重的承诺中结束了。在心理咨询中,遇到有轻生念头的当事人,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评定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这样才可以尽可能地防止悲剧的发生。
B“我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这是最开始的原因。”小文说。
小文的父母身体都有残疾。在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家了。父亲好赌、嗜酒,很少着家。她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种田拉扯大的。虽然父母很少在身边,家境也不好,但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她就像荒野里的野玫瑰,活泼、鲜艳地生长着,快乐而无忧。
读高一后,小文作为镇办初中的五名保送生之一,带着几分的骄傲、几分的意气风发,从偏僻的农村来到了受人瞩目的县中。最初的日子还是挺快乐的,然而好景不长,高中的生活远超过原先的设想。
小文对我说:“周围都是天才啊,他们不需要用功成绩就能遥遥领先,而我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地学习,成绩还是班上的最后几名。”班上的一些同学真叫用功,一直不停地做题目、学习,而我总是想出去吹吹风、看看天上的星星,到街上逛逛、和别人聊聊天说说话。天赋不及别人,偏偏又懒惰不肯吃苦,像我这样的人有什么用呢?”
“班上的同学除了几个会和我打打招呼外,其他的人都不理我,这让我很痛苦。其实,我没做什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社会调查小组活动时,那些同学说我去,他们就不去。这让我很难堪。”
“宿舍里的同学也和我关系不好,同样的事情,我做了,她们就会说我不好,而别人做了就没事。”所以,除了睡觉和上课,小文能不回宿舍就不回宿舍,能不进教室就不进教室。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排挤、学习上遇到麻烦可以回家和爸妈发发牢骚、抱怨几句,还可以得到父母的安慰或建议,可是,小文无处讲述心中的烦恼,她两周一次回到家中,看到的永远是爷爷奶奶没完没了的争吵,相互指责。而邻居们则会故意问:“你妈妈还回不回来?你妈妈不回来了吧?”或者是追问她父亲的近况,因为父亲谋生的途径不怎么光彩。因此,她也害怕回家,可是不回家又能到哪儿去呢?
小文恨命运不公平,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让她摊上,恨母亲的自私无情,“说什么母爱是伟大的,那都是骗人的鬼话”;恨父亲不负责任,无能、堕落;恨邻人、同学的刻薄冷漠和势利;更恨自己没本事,成绩上不去。本来就样样不如别人,就学习好点,可是现在连这点优势都没了。打击和失败接踵而至,“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小文哭着说。
C贫寒人家的孩子,更多地看到生活的艰辛和窘迫,世人的势利和冷眼,所以,他们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和要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然而,生活总是存在着不尽的变数,当压力事件接踵而至,超出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时,消极、片面的想法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恨,极易变得愤世嫉俗,甚至是悲观厌世。
因为小文有伤害自己的企图,所以我联系了她的家长,通知其严重程度并告知他们如何帮助孩子。现在,她的爸爸每个星期会到学校看望小文两三次,陪孩子聊聊天,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孩子做的。妈妈也会时常打电话给女儿,问问生活起居方面的情况。
“他们只会问我吃饱了没有,冷不冷什么的,其他就没有什么话。”听起来是在责怪,其实,小文的心里还是挺满足的。小文的父母的确不懂得如何和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不过,每周的电话和看望,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
D当小文体察到有人能够理解她的痛苦和感受,和她一起共同面对所遭遇的困境,她不再是孤军奋战时,紧张惊恐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许多曾经忽略的信息重新被意识到: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女孩,是那种道德特别高尚的人,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她把我带向了好的一面。比方说,我喜欢把纸乱丢,那女孩就会把纸重新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次数多了,搞得我也不好意思乱丢了……”小文还告诉我,她有些体味和脚臭,流汗的时候会更明显,“初中的时候同学们并没有嫌弃过呀。”她有些不好意思。
父母不在身边,小文的卫生习惯和生活小节做得的确不好,不过她还是比较善于学习与反思的,加上老师也调整了宿舍和座位,所以,和同学间的关系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我家的小狗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开心不开心它都陪在我的身边。有一天晚上,我看到邻居在踢我家的狗,当时我气坏了,就和她争执了起来。结果,那人自知理亏回家去了,爷爷说我长大了。”小文说到此事,颇有些兴奋。
成功的体验给了小文信心,当班上的男同学再次欺负她时,她也鼓起勇气质问他。“当时很多同学都在那里看着我们,我觉得很解气。不过,我并不总是这样有勇气回击,常常是一声不吭地躲开。”
E随着困扰自己的事情逐个被处理好,小文越来越多地看到生活中正向的信息:
最近的学习基本正常,上课没有睡觉的现象,作业能够完成;
会主动去老师办公室问题目,和各科老师打过招呼,如发现她上课走神请老师提醒她,老师们也都答应了,并且真的会提醒;
班上的同学还是蛮可爱的,有些和自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除了长了青春痘之外,自己还是满好看的……
F良好的社会支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渡过难关的有力支柱。小文的家长、老师及学校做得非常好。虽然他们不能提供专业的帮助,但是他们在她最艰难的时刻陪伴在她的身旁,传递出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我们和你在一起。小文感受到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她也就没有那么害怕和紧张了。
应激情况下,我们会唤起所有的能量来应对当前的危机,无暇顾及其他。当危机慢慢过去,我们关注的范围也会逐渐扩大,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变得多元和客观,曾经的美好和成功又能被关注到,不足和欠缺也能被看到,力量感重新回来了。
小文现在要处理的基本上只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了。因为精力集中在调整学习状态,没顾得上想考多少分,结果期中考试的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每个人痛苦和绝望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只要你真正想改变现状,还是可以改变的。小文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即使在绝境中,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改变。现在的小文,正在勤奋地学习,时常发表些小文章,也在不断地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