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语文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性教育,精神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利用美,利用形象,使教学触及儿童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情感伴随他们的认识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中进行情感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立足课堂,挖掘人文资源。
现行的语文课本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他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立足课堂,进一步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末,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感情课文的人文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教材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2008,北京》、《我多想去看看》、有描写大自然的《秋游》、《四季》等,有歌颂人文品德的《棉鞋里的阳光》、《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也有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下相处的《松鼠与松果》、《美丽的小路》……蕴含在这些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人文精神,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在学习《失物招领》一文时,我从教室的角角落落捡到许多孩子们的“失物”。上课时,我把这些食品袋、果皮、纸片全都摆在讲桌上,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这些小伙伴昨天跑到我的办公室,一个个哭着给我告状呢!说你们欺负它们呢,把它们身上好吃的、好喝的,吃光喝完之后,就把它们踩在脚底下,不管它们了。”孩子们先是瞪大了眼睛,接着涨红了小脸,低下了头,后来一个个慢慢走上讲台,小声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随便给教室扔食品袋了,我把它领回去了……”讲桌上的东西不见了,孩子们的心灵被洗刷了。课后,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奔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捡着、拾着……又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时,课前,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一个周围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闭上眼睛眼前是黑的,明亮的玻璃窗没有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不见了。我让他们闭上眼睛试着走路,他们有的不敢,有的要扶着桌子。有个孩子告诉我,眼睛看不见生活真不方便,那些盲人真可怜;有的说:“老师,我们街道上还有好多残疾人,他们也很可怜。”我抓住时机问他们:“对于我们身边的残疾人,我们该怎么去做?”孩子们的情感被激发了,美好的心灵打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表示:给残疾人送钱、送礼物、讲故事、唱歌,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在读课文时孩子们是那么深情,那样感人,正如歌词里所写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就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了人生哲理的滋润,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
二.察言观色,巧用人文资源。
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布置了以下要求:故事里的许多小动物,你最喜欢谁?请你与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热闹非凡。可是,后来发现,当其他小组成员还在为角色分配不公而争论不休,撅着小嘴在生闷气的时候,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读了两遍课后,已在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呢!我马上让全班学生暂停活动,专门清这一小组的学生介绍愉快合作的秘诀。小组长说道:“我们先分好工,然后开始读书、表演。在分工时,我先让他们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剩下的小动物由我来演。”我连忙称赞:“怪不得你们合作得这么愉快,原来你们先分好工,使小组的每个人都有任务,而且在角色分配时,每个人都懂得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啊!其他小组都看到了吗?好,开始吧!祝你们合作愉快!”其他小组很快分好工后,都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后来汇报表演中,学生不仅表演出色,而且解决了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学生参与合作中,并没有闲着,而是深入各小组察眼观色,揣摩学生的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巧用动态资源,把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互相谦让的精神不露痕迹地传递给学生。
三.课外拓展,召唤人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因此,我们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如:在上《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时,我引导学生课外到校园、公园里看看、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课堂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知道了大自然的许多语言,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爱护花草树木,手下留情,脚下留情……在这些教育中,无不渗透着学校浓浓的人文情怀。
新课程的实施。课内外的沟通,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会现实与学生语言交流的距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大环境,为学生语文学习创设入耳、入眼、入心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立足课堂,挖掘人文资源。
现行的语文课本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他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立足课堂,进一步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末,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感情课文的人文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教材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2008,北京》、《我多想去看看》、有描写大自然的《秋游》、《四季》等,有歌颂人文品德的《棉鞋里的阳光》、《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也有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下相处的《松鼠与松果》、《美丽的小路》……蕴含在这些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人文精神,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如:在学习《失物招领》一文时,我从教室的角角落落捡到许多孩子们的“失物”。上课时,我把这些食品袋、果皮、纸片全都摆在讲桌上,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这些小伙伴昨天跑到我的办公室,一个个哭着给我告状呢!说你们欺负它们呢,把它们身上好吃的、好喝的,吃光喝完之后,就把它们踩在脚底下,不管它们了。”孩子们先是瞪大了眼睛,接着涨红了小脸,低下了头,后来一个个慢慢走上讲台,小声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随便给教室扔食品袋了,我把它领回去了……”讲桌上的东西不见了,孩子们的心灵被洗刷了。课后,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奔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捡着、拾着……又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时,课前,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体验一个周围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惊喜:闭上眼睛眼前是黑的,明亮的玻璃窗没有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不见了。我让他们闭上眼睛试着走路,他们有的不敢,有的要扶着桌子。有个孩子告诉我,眼睛看不见生活真不方便,那些盲人真可怜;有的说:“老师,我们街道上还有好多残疾人,他们也很可怜。”我抓住时机问他们:“对于我们身边的残疾人,我们该怎么去做?”孩子们的情感被激发了,美好的心灵打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表示:给残疾人送钱、送礼物、讲故事、唱歌,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在读课文时孩子们是那么深情,那样感人,正如歌词里所写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就这样,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了人生哲理的滋润,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
二.察言观色,巧用人文资源。
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布置了以下要求:故事里的许多小动物,你最喜欢谁?请你与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我的话刚说完,教室里热闹非凡。可是,后来发现,当其他小组成员还在为角色分配不公而争论不休,撅着小嘴在生闷气的时候,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读了两遍课后,已在绘声绘色地表演故事呢!我马上让全班学生暂停活动,专门清这一小组的学生介绍愉快合作的秘诀。小组长说道:“我们先分好工,然后开始读书、表演。在分工时,我先让他们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剩下的小动物由我来演。”我连忙称赞:“怪不得你们合作得这么愉快,原来你们先分好工,使小组的每个人都有任务,而且在角色分配时,每个人都懂得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啊!其他小组都看到了吗?好,开始吧!祝你们合作愉快!”其他小组很快分好工后,都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后来汇报表演中,学生不仅表演出色,而且解决了初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在学生参与合作中,并没有闲着,而是深入各小组察眼观色,揣摩学生的心理,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巧用动态资源,把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互相谦让的精神不露痕迹地传递给学生。
三.课外拓展,召唤人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因此,我们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如:在上《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时,我引导学生课外到校园、公园里看看、去找找大自然有哪些变化,课堂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和大家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知道了大自然的许多语言,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从而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爱护花草树木,手下留情,脚下留情……在这些教育中,无不渗透着学校浓浓的人文情怀。
新课程的实施。课内外的沟通,缩短了大社会与小课堂的距离,缩短了社会现实与学生语言交流的距离,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大环境,为学生语文学习创设入耳、入眼、入心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