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纾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集多重矛盾、身份于一身的人物,他早年是维新开化的文人,晚年成为晚清遗老;他既是古文翻译家,同时还是诗人、画家。林纾多重矛盾多重身份的特点,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对他的研究涵盖了各个方面,而唯独他的绘画始终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面对当时西方绘画在中国的引进与盛行,他依然坚守中国文人绘画的传统。
【关键词】林纾;绘画;继承性
林纾从23岁开始学画,终其一生把绘画作为修心遣兴的最佳方式。其晚年更是耕笔不辍,并且留下了《春觉斋论画》这部论画著作。自文人画兴盛以来,画家大多擅诗书,三者交相辉映,使文人画内容形式益趋丰富,是为画家人格学养之体现。林纾诗书画兼长,由于其深厚学养,加之作画勤奋,作品丰富且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价值意义,便得以流传于世。
林纾走上传统文人画之路,源于对西方绘画的客观理性认识。他将中国的绘画与西方进行对比,指出中国绘画并非西方的匠人绘画,他认为中西美术在艺术功能和追求上大相迥异。“欧人之论美术者,木匠也,画工也,刻石也,古文家也,余始闻骇然,谓古人如韩柳欧王,奈何与泥水匠同科?既闻其议论,乃深以为是,欧人谓木匠者,集众材而为巨室,其所杖者材也。画工杂无色而成图,其所需者色也……四者不相附丽,而西人合而一之,斯奇矣!”①
对于中西方绘画的追求以及表现林纾亦有其认知。“画境极分远近,有画大树参天者,而树外人家林木如豆如苗,即远山亦不愈寸,用远镜窥之,状至逼肖。若中国山水,亦用此法,不惟不合六法,早已棘人眼目”。林纾所认识的西方绘画远近分明,近大远小,物象描绘细致逼真。而中国画则不然,与西方绘画的表现大相径庭,且互不相通,中国山水讲究六法,决不能以西方绘画之表现方法来描绘中国山水。林纾以绘画表现方法上比较、区别中西绘画,其有着清醒客观的认识。
近代中国新学昌盛,面对西方绘画的冲击,中国画被否定抛弃,林纾为守住中华旧有之学而为文,希望在此局势之中能以一己之言,诉自我之体会,所得之于古作者的规范与精神,传承传统中国画。然而对于提倡尽弃传统之人及其言论,林纾亦有反驳 “新学既昌,士多游艺于外洋,而中华旧之翰墨,弃如刍狗,无论鄙夷近人之作,即示以名迹,亦复瞠然,尚何论画之云”。 ②林纾作为极富学养的传统文人,面对近人谬论,通过画论和实践来捍卫中国旧有之翰墨传统,意图使中国绘画艺术传统不至于在西洋画的冲击之下丧失,坚守中国画的壁垒。
1874年,林纾开始师从陈文台学习绘画。陈文台“善诗工画,能写高松及兰竹,亦间为翎毛花卉”。林纾向陈文台学习绘画,从翎毛花卉入手,而后变之以画山水。继而受友人刘仲维的影响,转而学习黄鹤山樵、吴渔山和石谷,这一转变通过不断摸索颇有所成效,“近年一味师黄鹤山樵,粗能为渔山”。③然而在广泛的学习过程中,林纾有取舍,有特定的师法对象。其后他主要的还是通过临摹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来学习绘画。“古人遗法具在,不从摹写入手,何以为范,不过效仿之道,当遗貌而取神”。④临摹之法其一是临摹珂罗版的复印作品。“自珂罗版书画盛行,虽家乏收藏,不难见古名人真迹……纾用得饱临四王、墨井、南田,上及宋元诸大家杰作” 。⑤其二是临摹各藏家所藏真迹。在《春觉斋论画》中林纾多次提到他于朋友处得观真迹,便用心临摹。“吴墨井为隐湖草堂作立轴……纸本藏于颜韵伯家,余与颜一面而已……颜韵伯复出新罗山人小册十二见示”。⑥林纾通过珂罗版印的画册得以临习诸家墨迹,又于友人处见真迹,绘画造诣愈加提升。
除却临摹,林纾更看重对真山真水的观察,向真山真水学习,于自然中得其画卷,注重对山水的体悟。“每经山水佳处,辄注目一二处可以入画者,瞑目默记,以手作势,部署林峦之起伏,竹石之位置,而耕夫野老遇者,辄以余为痴,忍笑而去。然天然稿本,归即研磨图之”。⑦可见林纾胸中之山水无不得之自然,因而所作之图,必能动人。
他致力传统山水画,摹仿清“四王”、吴恽,追宋元遗韵。其画风工细严整、灵动秀润,文质相兼又书卷气十足。作品多为浅绛山水,施以淡淡青绿,风格气息典雅高古,属典型工细渴笔一路。他的画中没有大片的墨和强硬的笔触,用笔柔和,赋色轻淡,温润优雅,有平淡天真之趣。他的画如其文,走的是传统的文人画路线。林纾在笔墨技法各方面与专业画家相比确有不及之处,然而画作透出的古朴、厚重之气,却是十分难能可贵。
林纾最多的作品是山水画,山水喜设色,多作小青绿,敷色清丽,画面灵动而秀润,清新淡雅,意趣盎然。林纾设色山水画皆简,且类似工笔手法,或赭石,或花青,色亮而透明,极富光感。细观之,皆有一种苍润之气,非一两次烘托,即臻此境地,必以淡墨重叠加至六七次,甚有十余次者,则石之阴处,愈见其深沉,石之阳面,更增其亮泽矣。他的画,用极淡的颜色,一层一层的渲染叠加,至六七层,甚至十几层,阴处愈见阴沉,阳面更为亮泽,虽色泽清丽,而苍润之气不减。
《高士策杖图》为林纾山水佳作。画作为小青绿,画重山密林,一高士携童子行于山间。近处山石堆叠,古木森然,山溪流转,高士、童子步于溪桥之上。前方山路幽曲,山深林密之处现一楼阁,是为高士所意之也。画中林纾自题曰:画中疑是鹿门山,惟有山人日往还,自得山中清净福,肯将姓氏厕朝班。壬戌嘉平斋居写此遣兴,林纾识。
画中题诗点画意,林纾写鹿门山隐居之意。此山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林纾遭逢乱世,内心传统文人避世思想也因之而起。身处俗世而不能抛却,心中所愿便只能寓之于画,隐居于画中鹿门山,与历代名士高人共处、相往还。此画面章法俯仰开合,得见四王吴恽,画中林幽山深,烟云流动,一派好山好水,是为画家心中桃源,心驰神往。
纵观林纾的山水画,取材大都与传统山水画别无二致,笔墨表现也沿袭传统文人画,正如其论画著作中所描述的那样“至老仍守中国旧有之学”,是对传统中国画之沿袭和传承。正是由此,林纾的绘画笔墨语言传统而内敛,全然没有理会西方的冲击、国人的躁动,苦心孤诣的经营着内心的半亩方田。
注释:
①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86.
②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28.
③ 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43.
④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33.
⑤朱羲胄.畏庐先生学行记[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17.
⑥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41.
⑦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55.
参考文献:
[1] 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林纾.畏庐遗迹[M].商务印书馆,1924.
[3] 台湾历史博物馆.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M].1998.
[4] 张俊才.林纾评传[M].中华书局,2007.
[5]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知识出版社,2010.
[6]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36.
【尚丽娟,山西晋中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林纾;绘画;继承性
林纾从23岁开始学画,终其一生把绘画作为修心遣兴的最佳方式。其晚年更是耕笔不辍,并且留下了《春觉斋论画》这部论画著作。自文人画兴盛以来,画家大多擅诗书,三者交相辉映,使文人画内容形式益趋丰富,是为画家人格学养之体现。林纾诗书画兼长,由于其深厚学养,加之作画勤奋,作品丰富且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价值意义,便得以流传于世。
林纾走上传统文人画之路,源于对西方绘画的客观理性认识。他将中国的绘画与西方进行对比,指出中国绘画并非西方的匠人绘画,他认为中西美术在艺术功能和追求上大相迥异。“欧人之论美术者,木匠也,画工也,刻石也,古文家也,余始闻骇然,谓古人如韩柳欧王,奈何与泥水匠同科?既闻其议论,乃深以为是,欧人谓木匠者,集众材而为巨室,其所杖者材也。画工杂无色而成图,其所需者色也……四者不相附丽,而西人合而一之,斯奇矣!”①
对于中西方绘画的追求以及表现林纾亦有其认知。“画境极分远近,有画大树参天者,而树外人家林木如豆如苗,即远山亦不愈寸,用远镜窥之,状至逼肖。若中国山水,亦用此法,不惟不合六法,早已棘人眼目”。林纾所认识的西方绘画远近分明,近大远小,物象描绘细致逼真。而中国画则不然,与西方绘画的表现大相径庭,且互不相通,中国山水讲究六法,决不能以西方绘画之表现方法来描绘中国山水。林纾以绘画表现方法上比较、区别中西绘画,其有着清醒客观的认识。
近代中国新学昌盛,面对西方绘画的冲击,中国画被否定抛弃,林纾为守住中华旧有之学而为文,希望在此局势之中能以一己之言,诉自我之体会,所得之于古作者的规范与精神,传承传统中国画。然而对于提倡尽弃传统之人及其言论,林纾亦有反驳 “新学既昌,士多游艺于外洋,而中华旧之翰墨,弃如刍狗,无论鄙夷近人之作,即示以名迹,亦复瞠然,尚何论画之云”。 ②林纾作为极富学养的传统文人,面对近人谬论,通过画论和实践来捍卫中国旧有之翰墨传统,意图使中国绘画艺术传统不至于在西洋画的冲击之下丧失,坚守中国画的壁垒。
1874年,林纾开始师从陈文台学习绘画。陈文台“善诗工画,能写高松及兰竹,亦间为翎毛花卉”。林纾向陈文台学习绘画,从翎毛花卉入手,而后变之以画山水。继而受友人刘仲维的影响,转而学习黄鹤山樵、吴渔山和石谷,这一转变通过不断摸索颇有所成效,“近年一味师黄鹤山樵,粗能为渔山”。③然而在广泛的学习过程中,林纾有取舍,有特定的师法对象。其后他主要的还是通过临摹古代绘画大师的作品来学习绘画。“古人遗法具在,不从摹写入手,何以为范,不过效仿之道,当遗貌而取神”。④临摹之法其一是临摹珂罗版的复印作品。“自珂罗版书画盛行,虽家乏收藏,不难见古名人真迹……纾用得饱临四王、墨井、南田,上及宋元诸大家杰作” 。⑤其二是临摹各藏家所藏真迹。在《春觉斋论画》中林纾多次提到他于朋友处得观真迹,便用心临摹。“吴墨井为隐湖草堂作立轴……纸本藏于颜韵伯家,余与颜一面而已……颜韵伯复出新罗山人小册十二见示”。⑥林纾通过珂罗版印的画册得以临习诸家墨迹,又于友人处见真迹,绘画造诣愈加提升。
除却临摹,林纾更看重对真山真水的观察,向真山真水学习,于自然中得其画卷,注重对山水的体悟。“每经山水佳处,辄注目一二处可以入画者,瞑目默记,以手作势,部署林峦之起伏,竹石之位置,而耕夫野老遇者,辄以余为痴,忍笑而去。然天然稿本,归即研磨图之”。⑦可见林纾胸中之山水无不得之自然,因而所作之图,必能动人。
他致力传统山水画,摹仿清“四王”、吴恽,追宋元遗韵。其画风工细严整、灵动秀润,文质相兼又书卷气十足。作品多为浅绛山水,施以淡淡青绿,风格气息典雅高古,属典型工细渴笔一路。他的画中没有大片的墨和强硬的笔触,用笔柔和,赋色轻淡,温润优雅,有平淡天真之趣。他的画如其文,走的是传统的文人画路线。林纾在笔墨技法各方面与专业画家相比确有不及之处,然而画作透出的古朴、厚重之气,却是十分难能可贵。
林纾最多的作品是山水画,山水喜设色,多作小青绿,敷色清丽,画面灵动而秀润,清新淡雅,意趣盎然。林纾设色山水画皆简,且类似工笔手法,或赭石,或花青,色亮而透明,极富光感。细观之,皆有一种苍润之气,非一两次烘托,即臻此境地,必以淡墨重叠加至六七次,甚有十余次者,则石之阴处,愈见其深沉,石之阳面,更增其亮泽矣。他的画,用极淡的颜色,一层一层的渲染叠加,至六七层,甚至十几层,阴处愈见阴沉,阳面更为亮泽,虽色泽清丽,而苍润之气不减。
《高士策杖图》为林纾山水佳作。画作为小青绿,画重山密林,一高士携童子行于山间。近处山石堆叠,古木森然,山溪流转,高士、童子步于溪桥之上。前方山路幽曲,山深林密之处现一楼阁,是为高士所意之也。画中林纾自题曰:画中疑是鹿门山,惟有山人日往还,自得山中清净福,肯将姓氏厕朝班。壬戌嘉平斋居写此遣兴,林纾识。
画中题诗点画意,林纾写鹿门山隐居之意。此山为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林纾遭逢乱世,内心传统文人避世思想也因之而起。身处俗世而不能抛却,心中所愿便只能寓之于画,隐居于画中鹿门山,与历代名士高人共处、相往还。此画面章法俯仰开合,得见四王吴恽,画中林幽山深,烟云流动,一派好山好水,是为画家心中桃源,心驰神往。
纵观林纾的山水画,取材大都与传统山水画别无二致,笔墨表现也沿袭传统文人画,正如其论画著作中所描述的那样“至老仍守中国旧有之学”,是对传统中国画之沿袭和传承。正是由此,林纾的绘画笔墨语言传统而内敛,全然没有理会西方的冲击、国人的躁动,苦心孤诣的经营着内心的半亩方田。
注释:
①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86.
②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28.
③ 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43.
④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33.
⑤朱羲胄.畏庐先生学行记[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17.
⑥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41.
⑦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55.
参考文献:
[1] 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林纾.畏庐遗迹[M].商务印书馆,1924.
[3] 台湾历史博物馆.清末民初书画艺术集[M].1998.
[4] 张俊才.林纾评传[M].中华书局,2007.
[5] 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M].知识出版社,2010.
[6]于安澜.画论丛刊·春觉斋论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636.
【尚丽娟,山西晋中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