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完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一些解答技巧支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材料分析题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类题解答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考历史成绩,也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总成绩。所以,对这类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答题方法和技巧上进行支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材料解析;答题技巧
  新课标下,如何完成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呢?高中历史材料试题是高考文综历史常见的一种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历史高考中的材料题和问答题有打破界线的趋势,材料题解析题向问答题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材料解析题的题目考查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扩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掌握这类题型的解法非常重要。我认为应把握以下四方面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认真阅读材料,弄清题意,明确中心是前提
  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直接凭感觉答题。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收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必须学会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中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为我们下一步将材料与教材结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础。阅读材料应该分成两个层次:(1)泛读,先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2)精读,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个重要信息。如材料的出处、时间等往往给我们一起提示作用。
  作为材料,一般可分为三类:古文(文言文)、现代文、译文。
  (1)古文(文言文)。对文言文材料应结合汉语知识及课本相关内容,弄清材料意思,不应像在语文课那样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译,只要了解全文大意,能提炼出有效信息即可。
  (2)现代文。现代文材料的阅读一般文字障碍少,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场、思想、观点等。
  (3)译文(欧化文)。由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我们有一定的差别,加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比较隐蔽,特别是一些文件、条约、回忆录等充满外交刺令和故意隐瞒其真实意图,更需考生细心观察,思考、辨别、提炼出材料观点。
  二、回顾教材,联想归类是基础
  回顾教材的作用:①帮助理解材料提供的信息;②帮助判断材料观点正误;③帮助解答问题、概括答案。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一般都以史料出现,这些材料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教材时可能没接触过甚至比较陌生。材料虽千变万化,却都离不开用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来解答,完全脱离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教材哪些章、节、框的内容,缩小范围,根据题目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知識迁移。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将材料分析透彻,注意回想它与教材哪段历史有关。同时,根据题意扣紧教材知识,不漫无边际,无从思维作答。所以,应读懂材料,了解材料大意后,根据材料意思总体把握分层作答,如果是多则材料,应先弄清各则材料之间是何关系?材料观点是否相同。
  三、确定要点,组织答案是关键
  无论你理解多准确答不到试卷上都归为零。所以组织答案是关键。审完题后,我们应根据题目要求,迅速拟定答案提纲,这是解题的重要环节。材料式问答一般属“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学生如果想到哪儿就答到哪儿,往往会造成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落四现象。所以,审题之后要构思,拟定提纲,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要点齐全,层次分明。一般来说,提纲要包括:答题层次,每层要点,详略之处等。还有,正规试卷中每一问题后面都会给你该问题相应的分值,这个分值也是我们组织答案时的重要参考项,如四分的题一般让你答两点而不可能是三点。
  四、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材料解析题的阅读、回顾、组织,只为最后的解题做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审准设问。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做出限制要求,如:“不得照抄材料原句”,“依据材料概括提炼”等等。
  (2)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材料题一般有多个设问,设问之间常常互相联系,第一问的回答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下一问题的回答。
  (3)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4)注意运用史观。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述的最高要求。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
  (5)答题要简明。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语言要规范,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
  (6)注意分值。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
  总之,要解答好材料解析题,只要掌握解题技巧,认真落实好这四个步骤,无论命题者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上提出问题,都能应付自如,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一书是许烺光先生1941到1943 年在云南大理喜洲镇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民族志资料基础上所著,我主要结合全书简单谈一谈理解,并与时俱进的提出了在现代社会中作者观点的变化。  关键词:读后感;父子同一;过去与现在  《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一书是许烺光先生1941到1943 年在云南大理喜洲镇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民族志资料基础上所
期刊
摘 要:近来,国内频频爆出文物受损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了我国国民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对我国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为了从源头上防止这种不文明,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频繁出现,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探讨更好的保护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物质文化遗产,也叫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包
期刊
摘 要: 市场经济体制核心的灵魂是竞争,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1993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适用范围,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逐渐凸显,介于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的局限,反不正当竞争法出现了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情况,使得《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微博成为改变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信息获取等生活方式的重要媒介。微博的兴起也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之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针对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如何有效的辅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做了浅析。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是新媒体在我国迅速发展的时期。
期刊
摘 要:江泽民说:“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作为一个中学生,更应该在学习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因为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需要教育和培养。作为一个中学历史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爱国主义;教育  面对着 21 世纪以来各种世俗文化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近20多年里,一直在呼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但是,减轻无果,增重有加,每况愈下,愈演愈烈,催人担忧,令人不安。这样下去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有碍国家民族的未来。所以,笔者想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共勉与同行,就教于专家。  关键词:高效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途径  一谈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就习惯地想到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不同于一些理科学科,因为其内容有很明显的特征,即充满情感和人文性。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责任。教师首先应该主动投入情感,在具体的阅读和朗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文质兼美的文章中体验美感。情感教学会让语文课充满激情,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情感教育;阅读教学;朗读;比较体验;主动投入;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阅读,还应该注重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特定的文章,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外阅读还应该注意质量,要取得效果。比如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利用假期,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多订阅一些刊物。只有多方面都落实到位,课外阅读才能切实取得成效。  关键词:特定阅读课;阅读质量;心得;假期;刊物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
期刊
宋代大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用于写作就是告诉我们,写作文要用心去观察生活,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否则,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巧拓源头活水,得到如许清渠呢?  一、莫让浮云遮望眼——引导学生分析“题眼”  诗歌有“诗眼”,文章有“文眼”,那么,同样的道理,一篇作文的题目中也会有一个这样的“题眼”。这个“题眼”,
期刊
摘 要: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方法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创新。师生对话是课堂互动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环节上“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必须遵循的原则,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对话;特征研究  1 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较为生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