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心理健康面面观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我今年46岁,在一家企业上班。最近一段时间,我感到心情不很轻松。如今大家都说心理健康很重要,但是我不太清楚心理方面的知识,尤其不了解中年人的心理要达到怎样一种状态才算是健康的。是不是有一些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我希望知道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A:您说得不错,心理健康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健康概念中的一部分,心理感觉又是现实幸福感的基础,这就是需要我们倍加关注的理由。
  那么,心理健康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呢?一般说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生活有正确的理解,有较大的心理容量,能经得起各种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控,能够与人友好相处,生活轻松自如,精神乐观、愉快。当然,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点。
  具体说来,中年人的心理健康应该有如下的特征:
  首先是感知能力正常。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感知开始的。视、听、嗅、触各种感觉都正常,知觉事物才不会发生错觉。
  其次是记忆能力良好。能记住重要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经常提醒。当然,不能要求什么都能记住。因为遗忘是正常现象,也是必要的。
  第三是思维健全敏捷。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清楚明了,说话不颠三倒四。
  第四是想象比较丰富。对生活富于想象,满怀希望,用想象为自己设计生活目标,并鼓励自己为之奋斗,还能善于用想象鼓舞他人。
  第五是情绪乐观稳定。情感反应有分寸,不易冲动,不常烦躁忧郁,不事事紧张或麻木不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经得起欢乐,也经得起痛苦。
  第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能够友好和睦地与人相处,多看别人长处,尊重别人,乐于助人,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保持愉快和满意的心境。
  第七是学习能力不衰。保持足够的求知欲望,能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保持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并经常为之而忙碌。
  最后是有自知之明,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能自觉地用理智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心态,这是心理成熟最重要的标志。
  上述心理健康的特征和标准,多数人很难全都符合。只要多数情况基本符合,心理就是健康的,或者说是基本正常的。再有,人的心理状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少有绝对的心理健康。心态一时有波动是常态,只要能控制、调整就不必忧虑。
其他文献
我工作的单位离家很远,平时我在单位住,周末才能回家。我的儿子小武现在是四岁零三个月。在孩子两岁半以前,都是由孩子的奶奶带,奶奶和我们住在一起。现在,儿子在家附近上了幼儿园,我们母子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这种分离对我和儿子来说都很痛苦。每次我周末回家,儿子见到我,表情很复杂,有惊喜、委屈还有担心,就是怕我再离开他。后来,家里人不断给他“灌输”妈妈上班有多么多么重要,还告诉他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走
期刊
特邀心理顾问:董燕博士  分析者:在小雅的电子邮件中,她提到母子分离对他们母子是一个巨大的痛苦。其实,这种分离性的焦虑对孩子或对母亲来讲都是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有妈妈给他喂奶;一两岁的时候,有爸爸晚上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但孩子总有长大的那一天,四岁左右的孩子在入托的时候,就会面临着与他最亲密的人有一个暂时分离。这种分离会给孩子造成情绪上巨大的不安、焦虑,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
期刊
我国自古就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之说。每一对父母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都是费尽了心血。尤其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比例日益增加,出现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孩子成了父母生活的中心,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也是广大父母关注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处方,父母们不妨一试。  首先,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一个有序的社会,规则是有序的前提。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要遵守规则,不要在对自己有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经浸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让我们的工作学习更方便、高效。但是,计算机网络在推动我们生活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  近些年来,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络游戏用户已达到3200万,这其中,九成以上是青少年,而在这些
期刊
上个月,精神病医院儿童病房里来了一个小男孩儿,他懒懒散散地坐在床上,穿着一身不干净的校服,小小的脸蛋儿上显得毫无善意。对为什么来精神病院,小男孩儿显得满不在乎地说:“我叫凌凌(化名),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这次是因为几天前全班外出春游,在郊外吃饭时,我向几位同学索要食物遭到拒绝,事后我用菜刀将两名男生砍伤,这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家人担心他精神上有病便送来精神病院住院。在了解家庭状况时,凌
期刊
最近还有一件事让我对儿子有点儿担心:幼儿园把孩子们自己表演的“六一”节目刻成光盘,15元一盘。但是幼儿园没有直接告诉家长买光盘的事,而是让要光盘的孩子自己对家长说,然后把钱带在身上交给老师。儿子一连几次都对老师说“我要那个盘”。但是他又没带钱,老师当然不能给他这个盘。而儿子回家以后,不知道是他玩儿忘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始终没有对家里说这件事情。最后,还是班车上的老师看他样子可怜,就对孩子的奶奶
期刊
分析者:小雅问到怎么帮儿子建立钱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家长们需要用一点心思。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强调得到钱的过程,而小雅对儿子谈钱时可能只注重了结果,“有钱才能给你买吃的、买玩的”。其实小雅妈妈不妨多说两句:“钱是什么呢?钱是一种报酬,一种酬劳,它是对我们知识、能力和劳动的一种回报。妈妈读了这么多书,总是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呀,总是要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呀,妈妈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而别人又从中获益,别人
期刊
一大早就有一位年轻的老师拎着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儿气势汹汹地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如我所料,该学生因为好动、经常扰乱课堂秩序被斥为“多动症”。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那是我到区医院心理咨询室实习时接待的第一个来访者,与今天的情形很相似。  一个五六岁的“假小子”被她的父亲带进了我的咨询室。那位父亲还没有落座,小女孩儿已经翻过凳子,径直走到我的桌前,一把抓起我桌上的台历,另一只手已经拿起夹在我
期刊
Q: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女孩儿。但是在高二期中考试时,不幸却降临了,考试期间我频频想去上厕所。过后,我发现自己连两节课也不能坚持了,开始了一节课去一次厕所的生活。过了几天问题更严重了,上课时就想去厕所,但是下课了又不想去了……我实在受不了了!我的成绩在下降,我不想上学了,可是我又不甘心自己的前途就这样毁掉了。您说我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办?  A:我能够理解一个女孩子遇到了这样的麻烦真是很痛苦。你的问
期刊
Q:我是一名教师,他比我大三岁,我们是在跳舞时认识的,后来又在朋友家里交往过,逐渐地我开始喜欢他,暗恋他。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也喜欢上了我。但在明确恋爱关系之后,我发现他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美好。过去暗恋时把他太理想化了。我曾向父母说过要嫁给他,母亲明确反对,并说“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说服不了父母,我内心更加矛盾,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办才好。  A:适合做情人的人往往非常浪漫。在一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