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建嵘最近很忙,除了频繁去各地为官员讲课外,还要为弱势小民们鼓与呼。2010年,他成为“中国最火的教授”。
这一年,他成为搅动网络的“微博红人”,还是市县级干部点名要求授课次数最多的教授。对他来说,马不停蹄地前往各地演讲,已是一种常态。11月25日晚10时我致电于建嵘时,他正在北京西客站,等候开往山东聊城的火车,那里,一群党政干部正期待着他。而就在当天下午,他刚在北大给50多名乡党委书记讲了一天的课。
于建嵘的正经身份,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但在很多时候,他却是很多老百姓见过的最大的“官”。
在于建嵘位于北京东郊宋庄的家中,书房门口挂着巨大的匾,上书“东书房”三大字。我调侃他说,“应该改名叫‘南书房’!”于建嵘大笑着说:“你这丫头,想毁我啊!”
在这个“东书房”,他常常接待进京寻求法律援助的农民。书房里两排靠墙的书柜里,装着按地区归档的群众举报信,共计4万多份,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早在“瓮安事件”发生前4年,即2004年,于建嵘就收到过瓮安逾千群众有关征地的举报信。为此,有人把于建嵘收集的档案,称为“地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出于学者的学术习惯,于建嵘为这些上访者登记材料、拍摄照片、录制视频,还为有些人绘了油画。在他看来,这些申诉人的组成情况很复杂——有些是受了冤屈没地方伸张的,有的是问题解决了还依然来告状的,还有一些就是想找人说说心里话。
他粗略统计了一下,3年来向他反映问题的上访者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土地和拆迁问题。
他说,“拆迁本来应是城市的事情,现在拆到了农村。”而且,今年上访者反映的土地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很偏远的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为获得用地指标,强势推进土地占补平衡政策。
他说,围绕土地的“利益太大了,而农民又太弱了”,一些地方政府既然能通过让农民“上楼”而获得用地指标,并且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哪儿还需要去办工厂(发展工业)?办工厂哪能获得这么多的财政收入?”
于建嵘感慨地说,围绕土地的利益博弈中,农民是个体,而地方政府有公权力。因此,地方政府更要慎用公权力。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于建嵘成名之初,是以做田野出名的,不管多脏的农舍,他都能倒下就呼呼大睡。”正是这种与农民的亲近感,让他呼吁,在拆迁问题上要注重农民的尊严。
于建嵘手头的一份资料披露,在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已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利益驱动,少数地方把侵占农民土地,作为获取利益和政绩的重要手段。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有5000万-6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他们有的成为城市居民,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工作和保障。
2010年10月才开始使用“微博”的于建嵘,目前在新浪微博上已有超过18万个“粉丝”。以前,他会把上访者的情况向媒体呼吁,而现在更多的是在微博上公布。
他把这些弱势的上访者们当作兄弟姐妹。
“有一次,我在广东演讲,有个听众说:‘你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站在底层立场说话呢,你应代表自己的阶层说话。’我当时指着台下一个快60岁的妇女说:‘她就是我的亲姐姐,在湖南下岗了,现在在广东当保姆。她是从报纸上看到我来演讲,求东家给自己3个小时的假来见我的。这就是我的阶级,我正是代表自己的阶级在说话。难道我帮自己的亲人说几句话也错了?’”
除了关心农民和农村,于建嵘更关注“社会新底层”。这个群体不仅包括因失地未获合理补偿的农民,还有失业工人、“蚁族”、“农二代”、城市打工者、小手工业者和山区教师等。
在于建嵘眼中,传统底层民众经济贫困,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个人能力低。而“新底层”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收入不高或经济压力较大。他们身居城市却享受不到城市生活的福利。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较低,甚至正在被边缘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抓紧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12月22日,本刊即将截稿时,他又在清华给52位乡镇党委书记讲课,重点讲了农村土地流转和拆屋上楼存在的问题。课后,书记们都争着请他吃中饭。他说,“怕你们问我吃什么。他们笑着说,老师心灵受到创伤了。我们私人请客,您就不要怕了。我说,等你们不再强拆农民的房子时,再去吃。他们说,这一天可能还要等好久呢。”
这一年,他成为搅动网络的“微博红人”,还是市县级干部点名要求授课次数最多的教授。对他来说,马不停蹄地前往各地演讲,已是一种常态。11月25日晚10时我致电于建嵘时,他正在北京西客站,等候开往山东聊城的火车,那里,一群党政干部正期待着他。而就在当天下午,他刚在北大给50多名乡党委书记讲了一天的课。
于建嵘的正经身份,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但在很多时候,他却是很多老百姓见过的最大的“官”。
在于建嵘位于北京东郊宋庄的家中,书房门口挂着巨大的匾,上书“东书房”三大字。我调侃他说,“应该改名叫‘南书房’!”于建嵘大笑着说:“你这丫头,想毁我啊!”
在这个“东书房”,他常常接待进京寻求法律援助的农民。书房里两排靠墙的书柜里,装着按地区归档的群众举报信,共计4万多份,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早在“瓮安事件”发生前4年,即2004年,于建嵘就收到过瓮安逾千群众有关征地的举报信。为此,有人把于建嵘收集的档案,称为“地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
出于学者的学术习惯,于建嵘为这些上访者登记材料、拍摄照片、录制视频,还为有些人绘了油画。在他看来,这些申诉人的组成情况很复杂——有些是受了冤屈没地方伸张的,有的是问题解决了还依然来告状的,还有一些就是想找人说说心里话。
他粗略统计了一下,3年来向他反映问题的上访者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土地和拆迁问题。
他说,“拆迁本来应是城市的事情,现在拆到了农村。”而且,今年上访者反映的土地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很偏远的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为获得用地指标,强势推进土地占补平衡政策。
他说,围绕土地的“利益太大了,而农民又太弱了”,一些地方政府既然能通过让农民“上楼”而获得用地指标,并且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出让收入,“哪儿还需要去办工厂(发展工业)?办工厂哪能获得这么多的财政收入?”
于建嵘感慨地说,围绕土地的利益博弈中,农民是个体,而地方政府有公权力。因此,地方政府更要慎用公权力。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于建嵘成名之初,是以做田野出名的,不管多脏的农舍,他都能倒下就呼呼大睡。”正是这种与农民的亲近感,让他呼吁,在拆迁问题上要注重农民的尊严。
于建嵘手头的一份资料披露,在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已占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利益驱动,少数地方把侵占农民土地,作为获取利益和政绩的重要手段。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有5000万-6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他们有的成为城市居民,还有近一半的人没有工作和保障。
2010年10月才开始使用“微博”的于建嵘,目前在新浪微博上已有超过18万个“粉丝”。以前,他会把上访者的情况向媒体呼吁,而现在更多的是在微博上公布。
他把这些弱势的上访者们当作兄弟姐妹。
“有一次,我在广东演讲,有个听众说:‘你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站在底层立场说话呢,你应代表自己的阶层说话。’我当时指着台下一个快60岁的妇女说:‘她就是我的亲姐姐,在湖南下岗了,现在在广东当保姆。她是从报纸上看到我来演讲,求东家给自己3个小时的假来见我的。这就是我的阶级,我正是代表自己的阶级在说话。难道我帮自己的亲人说几句话也错了?’”
除了关心农民和农村,于建嵘更关注“社会新底层”。这个群体不仅包括因失地未获合理补偿的农民,还有失业工人、“蚁族”、“农二代”、城市打工者、小手工业者和山区教师等。
在于建嵘眼中,传统底层民众经济贫困,受教育程度低,社会地位低,个人能力低。而“新底层”或多或少地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但收入不高或经济压力较大。他们身居城市却享受不到城市生活的福利。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较低,甚至正在被边缘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抓紧研究、解决的新问题。
12月22日,本刊即将截稿时,他又在清华给52位乡镇党委书记讲课,重点讲了农村土地流转和拆屋上楼存在的问题。课后,书记们都争着请他吃中饭。他说,“怕你们问我吃什么。他们笑着说,老师心灵受到创伤了。我们私人请客,您就不要怕了。我说,等你们不再强拆农民的房子时,再去吃。他们说,这一天可能还要等好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