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然而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为了在形式上迎合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运用探究教学方法授课时忽视学生知识上的储备,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使得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判断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它是不是探究教学,或探究的程度如何,而在于是否帮助学生学会了知识——即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了能力——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做到这三点即实现了有效教学,同时实现了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一、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
  任何学科都必须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布鲁纳曾指出:“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它怎样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这方面的探索是有实际意义的。”强调学生的学习要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要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比较多。然而,在新课改的課堂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遇到探究,即由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开展分组讨论, 而不管问题是否有讨论的必要,这样的探究是否有益于该知识的学习。如此的探究很少能达到预设的效果,虽然课堂气氛很热烈,但学生并不能从中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高中地理教师应抓住学科的基本结构进行教学,通过恰当的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结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只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地理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后的学习也就是往这个框架中添砖加瓦,对于学生来说就容易多了。而且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也可以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
  例如在讲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因为学生之前在脑海里已经有了关于全球气候带的结构示意图,即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与海陆位置导致的水分差异形成的各种气候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应用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由此导致的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即引出自然带的学习。学完自然地理地域分异规律后,学生会在之前形成的气候带的结构基础上建构陆地自然带和气候带对应的整体结构,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整合。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掌握地理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有效教学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和策略,就会主动地去获得大量的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更会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掌握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施瓦布说:“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3] 探究式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探究式教学策略运用在地理课上有其特殊意义。无论是自然、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和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和发现地理规律和原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是一门对生活有用的科学,引起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地理学中有许多与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但地理课本上无现成答案或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建造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大陆漂移学等等。这些内容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非常适合运用探究式地理教学方法。
  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有效教学的学习过程需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布鲁纳认为,能否很好地获得知识,关键在于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王夫之也指出:“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无益。”强调对学习者学习内部动力的激发。
  教学过程的中心是学生,学生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如果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影响知识的掌握。因此,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来说,最好的刺激是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乐趣。
  例如,在讲述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中山谷风的形成时,教师可引用这样一则材料: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在渭水一带决战。一次当司马懿等人追进葫芦岛时,诸葛亮命人引燃谷内的干柴,刹那间葫芦岛火海一片。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得以脱险。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看到这样的材料就会主动去思考原因,从而深入到对山谷风的学习中去,并且能够很快的掌握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综上所述,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合理合适地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其中,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有效教学,同时能很好的实现课程标准中的地理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相互识别、配对后在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同源重组的发生。同源重组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研究者对模式植物拟南
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下面就生物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一些简单的做法。  一、一体化教学  教师要尊重、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我们的生物课堂萌发出新的色彩;精心设计问题,让学
期刊
大豆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而作为调控脱落的水解酶基因——大豆脱落纤维素酶(GmAC)基因,在大豆花荚脱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不仅受激素调节,而且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揭示激素、逆境调控GmAC基因表达的机理以及对花荚脱落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试验选用中科院遗传所早熟18号(ZSh18)、科新3号(KX3)、诱处4号(YCh
氮肥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施氮是调节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高、低氮肥地力条件通过滴灌施氮,探索不同时期施氮和传统一次性施氮对花生植
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危机严峻、旱涝病虫害频繁发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化肥和农药被不科学、不合理的施用,造成了农田土壤理化结构改
[摘 要]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机械制图 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给教
多数动植物重要经济性状是遗传率较低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分析精度较低。为提高其精度,植物遗传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在玉米、棉花和黄瓜等株型较大植物的QTL定位研究中,常常采用F_(2∶3)设计,即将F_2单株衍生的F_(2∶3)家系平均数作为F_2单株的遗传型值进行遗传分析,以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精度。早期的F_(2∶3)设计忽略了异质家系的混合分布,只是将F_(2∶3)家系平均数作为F_2个体的遗传型
[摘 要]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过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有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方面的健康,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应该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过重——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所面临升学的压力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他们有时被压抑得无法宣泄,长此以往,难免会觉得“心”太累,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因此,解放学生的“心理”是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素质、
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战略措施。而青少年学生正是当中的核心,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体育教育工作的同时,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是十分正确与必要的。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非都是通过政治课和相关活动来进行的,学校的体育课和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起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通过合理的分组,在小组成员间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字]合作学习 分组 有效性 评价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