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导演、设计师,学生则是课堂的演员、学习者、实践者……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角色的转变。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充满希望的生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是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如何教、怎样学,是教师深思的。新课程中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必然的。
  一、抓关键确定单位1
  在对比中,发现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深入思考,教师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探究。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做出判断。
  教学判断:
  师:判断单位“1”的量。
  鸡的只数占鸭的2/5。
  全班人数的3/5是女生人数。
  完成工作量的1/3。
  杨树棵树比松树多5/8。
  生1、(1)单位1的量是鸭的只数。
  生2、(2)单位1的量是全班人数。
  生3、(3)单位1的量是完成的工作量。
  生4、单位1应该是原有工作量,因为完成的任务量是原有任务量的1/3。
  生5、(4)单位1的量是松树的棵树,因为杨树棵树与松树棵树进行比较。
  师:单位1的量有明显特点吗?
  生1、“占”的后面的量一定是单位1。
  生2、分率前的量是单位1。
  生3、难解全句才能确定单位1。
  生4、“比”后面的量。
  师:能否把它们用顺口溜的形式说一说呢?
  生:“比、占”后面,分率前面是单位1,在全句确定“1”。
  师生:“比、占”后面是标准,分率前面是整体,看全题确定1。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把这个关键问题解决了,整个过程一改以往的说教式、注入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对比、分析中、探究方法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极易混淆,辨别不清楚。用对比的方法加以区别,从中有所发现,以下的做法有一定的效果,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画图对比、直观、易分解。
  抓关键句、分析、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确定求哪一种量,用什么方法。
  最后总结出解题的方法
  第一步:判断“1”。
  第二步:确定求哪一种量。
  第三步:确定方法。
  部分量=整体量×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整体量=部分量÷部分量对应的分率。
  第四步:正确列式解答。
  二、对比练习、提升能力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训练,开展小组合作式探究活动,达到目的。
  首先进行基本功训练,这一环节不容忽视,要扎扎实实,必须务实基础。每届学生都要顾及到,尤其是学困生,不留死角,才能为后续练习奠定基石。
  训练方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教施材,不摆花架子,课堂上重在实效。以关键句子入手,改编乘、除法应用题,变式练习,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例如:
  树林里有12棵松树和4棵柳树,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几分之几?
  读题后,让学生述线段图的画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在黑板上。
  提问:柳树的棵树是松树的几分之几,应把谁看作单位“1”?怎样求?(应该把松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除法的关系,要用除法来计算,要以松树的棵数作为除数,既4÷12.)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2=1/3。
  答: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3。
  树林里有12棵松树,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3。树林里有多少棵柳树?
  读题后让学生口述线段图的画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在黑板上。
  提问:“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1/3”应把谁看作单位“1”?要求柳树的棵树应怎样求?(应把松树的棵树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要用乘法计算,把松树的棵树12乘1/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1/3=4(棵)。
  答:树林里有4棵柳树。
  树林里有4棵柳树,正好是松树棵树的1/3,树林里有多少松树?
  读题后让学生口述线段图的画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在黑板上。
  提问:这道题应把谁看作单位“1”?要求松树的棵树应当怎样求?(应把松树的棵树看作单位“1”。这道题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既把柳树的棵树4除以1/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除以 1/3=12(棵)。
  答:树林里有12棵松树。
  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他们明确:(1)这三道题在结构上共同点是都有三个数量,松树的棵树,柳树的棵树、柳树是松树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已知和未知不同。(2)在解题思路上有共同点,都要弄清以谁为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不同点是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第(1)题,应用分数的意义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计算。第(2)题,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第(3)题,则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分数除法的意义,用方程解或除法直接计算。
  常言说:教有法,但无定法。教给学生一种好的方法比做一百道题都重要,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不但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才是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在大型的赛事或重要的体育比赛中,很多运动员的生理能力和技能水平是很相似的,在这种相似的情况下,除了一些突发的伤病、场地、天气和其它的一些客观因素外,心理因素的调节也就成为了关键。由此,我们都应该明白,在比赛中心理因素的调节对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对其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尽量预防和减少此现象的发生。  一、“克拉克现象”事例  (一)男子10米气枪手庞伟  在伦敦奥
期刊
数学中的“讲”,是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提高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要在“讲”字上狠下功夫。  一、讲精  讲精,既不是多讲,细讲;也不是少讲,略讲。所谓讲精,一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讲读,把教材讲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要按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讲解,避免繁碎和不必要的重复,力求讲解简练、清楚、明白。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例7时,“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
期刊
正常、健康的心理,良好、完整的人格,美好、高尚的情感,应成为现代社会每位成员必须具备的品质。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就可以得到美化。在教学中如果正确运用音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如一首《长江之歌》形象地描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经常听到身边的同事们抱怨课堂上的气氛沉闷,学生难管;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学生,两位不同的老师任教,学习效果相差极大。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承认,教师的课堂调动意识强烈,课堂调动科学有效,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初中生处于很好动的年龄,特别是七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我们很难相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正在学校悄然兴起,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
期刊
中考中有许多试题是根据基本图形来巧妙设置的,这样既考查学生观察图形、提炼图形和运用图形的能力,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基本图形的挖掘、探究,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基本图形,抓住问题本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课内练习中的一个基本图形,谈谈该基本图形及其变式在考题中的应用。  一、基本图形  已知:
期刊
背谱是学习和演奏钢琴作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做到快速而准确地背谱呢?这是大有规律可寻的。下面就简单探讨一下背谱的几种方法。  一、 视觉背谱  学习任何钢琴作品都离不开识谱,从接触乐曲开始,我们的眼睛就像摄像机一样把所有看见的乐谱一一摄录进大脑,形成乐谱印刷在纸上的样子,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就把乐谱记忆在脑海里了。这是最直观的视觉背谱方法,只要稍微接触过钢琴作品的人都会具有这样的能力。
期刊
幼儿园一般分为小、中、大班三个层次,并不是随便制定的,这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的,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种逆常规行为,为了让孩子早上一年级,家长盲目地让孩子跳班,小班跳中班,中班跳大班,这种现象很突出,我园也不例外,于是我在我园做了一份调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攀比别人  家长看到自己好友的孩子上了中班后,自己的宝宝却在小班,于是家长会找各种理由让自己的孩子也能进入中班,让自
期刊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我们着力于从“激疑”的角度,注重问题情璄的创设,巧设诱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质疑”的角度,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认识和把握;从“探疑”的角度,实现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重新发现知识,亲历知识的形成。  一、精心激疑,以疑引思,实现教与学的心理同步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应该
期刊
活泼、好动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试一试、玩一玩。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遭到伤害。而体育活动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其特有的特点又决定了在活动中保护幼儿安全的重要性,做到保护和锻炼同步进行。  据调查,60%以上的案例都发生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因为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体育游戏活动是最让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