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能否准确把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市场运行的关键特征和热点问题,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为进一步完善市场调控政策,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期摘编新疆、湖南等地的有益尝试,以飨读者。
参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市场价格机制已经形成
2014年以来,新疆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改革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顺势而为 加强调研
找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方向
一是形势推动棉价改革。“一黑一白”是新疆的两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国际棉价持续走低,国内外棉价倒挂、市场机制作用弱化、国家收储数量和库存急剧增加、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减弱,财政压力大等问题,棉花产业已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中央决定从2014年起在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尽头。如何突围棉花产业的困境,新疆顺应形势,主动而为,先行先试,成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当好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的探路人。
二是参与调研摸清实情。2013年10月开始,新疆自治区农业厅积极参加自治区调研,先后赴昌吉、塔城、阿克苏、喀什四地州调研,走访农户、合作社等棉花生产经营主体以及轧花厂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召集相关部门座谈讨论棉花生产和价格改革问题,了解棉花种植、成本、灾情、产量、交售、价格、补贴和2014年种植意向等情况;了解轧花厂、棉纺企业棉花收购价格、质量、数量、入库公检、销售、费用、价格监测及报送、棉纺企业用棉价格、成本波动和产品销售情况,并形成新疆自治区棉花价格改革调研报告,向国家上报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得到批复。
三是推动目标价格出台。向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目标价格制定应不低于新疆前三年种植棉花的平均收益,按面积补贴给农民,目标价格应于3月中旬以前公布,补贴额的测算应按自治区完成公证检验的棉花产量数量作为依据,支持机采棉,现行的良种补贴政策措施不变,增加良种补贴和膜下滴灌、政策性保险、农机购置补贴(单机补贴)、棉花农资综合补贴等八项建议。在多方努力下,国家最终以19800元/吨公布了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给棉农吃了定心丸。
认真核实种植面积
做实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根基
认真核实棉花种植面积。为摸清自治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底数,新疆自治区农业厅牵头会同国土资源厅、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历经4个月时间,共抽调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干部及村民代表2.53万人,组成5826个工作组,完成了全区棉花种植面积的统计核查工作,2014年自治区棉花种植净面积为2967万亩。并给种植户发放了《种植证明》,做好种植证明的填写、发放、登记和备案工作,各地州创新印制和发放方法,在不违反种植证明印制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加印标识和区分颜色等办法,增强了种植证明的防伪和可操作性。新疆自治区还印制了“一式五联”的企业税票,并与籽棉交售凭证、种植证明信息对接、相互印证。
积极探索 合力推动
推进棉花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一是明确了目标价格补贴标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期内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棉花目标价格(19800元/吨)减去市场平均价格即为棉花种植者发放的目标价格补贴。市场平均价是根据9-11月在新疆40多个县(市)轧花厂当时采集到的籽棉价格,采取加权平均方法,折算出2014年皮棉的市场平均价格。
二是探索了目标价格补贴方式。新疆自治区采取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棉花实际种植者交售的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指地方国有农场、司法农场、部队农场、非农公司、种植大户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棉花生产者)给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按面积亩均补贴标准=当年补贴资金总额×60%÷自治区审定的全区棉花种植面积;按交售量每公斤籽棉补贴标准=当年补贴资金总额×40%÷[自治区审定的棉花总产量(皮棉)÷自治区审定的全区各区域棉花平均毛衣分率],同时,还在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按100%按面积补贴,在新和县100%按籽棉交售量补贴进行补贴方式试点,对补贴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中央已安排新疆50亿预拨资金(其中自治区地方35亿元,兵团15亿元)。
三是加强了目标价格监测预警。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在27重要产棉片区选取了27个轧花厂、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种植大户、27个棉花经纪人,开展棉花目标价格监测工作,每天上报籽棉收购价格、籽棉销售价格、衣分率、等级、长度、籽棉折皮棉价格、皮棉销售价格等信息,掌握棉花收购期间的价格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做出预警,同时,和新疆自治区农科院经济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对新疆棉花产业和农民增收综合影响》课题研究,跟踪了解掌握今年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外贸、金融、保险和农民收入等全面情况,为政策实施后的评估和2015年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及时发放补贴。国家预拨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首批35亿元补贴资金到位后,及时专题研究预拨补贴资金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新疆自治区基本农户于2014年11月底前已陆续领取到191元/亩的预拨补贴资金。截至2014年12月10日,补贴资金实际兑付31.08亿元,兑付进度为93.47%。全区13个植棉地州中已有6个地州的预拨补贴已全部兑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棉农售棉积极性,缓解了棉农的资金压力。
通过新疆全体上下的努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棉花分等定级的质量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棉花加工领域开始出现资源优化整合,棉花产销票据基础数据系统正在形成。
参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
市场价格机制已经形成
2014年以来,新疆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改革试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顺势而为 加强调研
找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方向
一是形势推动棉价改革。“一黑一白”是新疆的两大支柱产业,但随着国际棉价持续走低,国内外棉价倒挂、市场机制作用弱化、国家收储数量和库存急剧增加、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减弱,财政压力大等问题,棉花产业已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中央决定从2014年起在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临时收储政策走到了尽头。如何突围棉花产业的困境,新疆顺应形势,主动而为,先行先试,成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当好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的探路人。
二是参与调研摸清实情。2013年10月开始,新疆自治区农业厅积极参加自治区调研,先后赴昌吉、塔城、阿克苏、喀什四地州调研,走访农户、合作社等棉花生产经营主体以及轧花厂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召集相关部门座谈讨论棉花生产和价格改革问题,了解棉花种植、成本、灾情、产量、交售、价格、补贴和2014年种植意向等情况;了解轧花厂、棉纺企业棉花收购价格、质量、数量、入库公检、销售、费用、价格监测及报送、棉纺企业用棉价格、成本波动和产品销售情况,并形成新疆自治区棉花价格改革调研报告,向国家上报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得到批复。
三是推动目标价格出台。向农业部、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目标价格制定应不低于新疆前三年种植棉花的平均收益,按面积补贴给农民,目标价格应于3月中旬以前公布,补贴额的测算应按自治区完成公证检验的棉花产量数量作为依据,支持机采棉,现行的良种补贴政策措施不变,增加良种补贴和膜下滴灌、政策性保险、农机购置补贴(单机补贴)、棉花农资综合补贴等八项建议。在多方努力下,国家最终以19800元/吨公布了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给棉农吃了定心丸。
认真核实种植面积
做实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根基
认真核实棉花种植面积。为摸清自治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底数,新疆自治区农业厅牵头会同国土资源厅、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历经4个月时间,共抽调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干部及村民代表2.53万人,组成5826个工作组,完成了全区棉花种植面积的统计核查工作,2014年自治区棉花种植净面积为2967万亩。并给种植户发放了《种植证明》,做好种植证明的填写、发放、登记和备案工作,各地州创新印制和发放方法,在不违反种植证明印制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加印标识和区分颜色等办法,增强了种植证明的防伪和可操作性。新疆自治区还印制了“一式五联”的企业税票,并与籽棉交售凭证、种植证明信息对接、相互印证。
积极探索 合力推动
推进棉花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一是明确了目标价格补贴标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是指在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能够保障农民获得一定收益的目标价格,当采价期内平均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对棉花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棉花目标价格(19800元/吨)减去市场平均价格即为棉花种植者发放的目标价格补贴。市场平均价是根据9-11月在新疆40多个县(市)轧花厂当时采集到的籽棉价格,采取加权平均方法,折算出2014年皮棉的市场平均价格。
二是探索了目标价格补贴方式。新疆自治区采取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棉花实际种植者交售的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指地方国有农场、司法农场、部队农场、非农公司、种植大户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棉花生产者)给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按面积亩均补贴标准=当年补贴资金总额×60%÷自治区审定的全区棉花种植面积;按交售量每公斤籽棉补贴标准=当年补贴资金总额×40%÷[自治区审定的棉花总产量(皮棉)÷自治区审定的全区各区域棉花平均毛衣分率],同时,还在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按100%按面积补贴,在新和县100%按籽棉交售量补贴进行补贴方式试点,对补贴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中央已安排新疆50亿预拨资金(其中自治区地方35亿元,兵团15亿元)。
三是加强了目标价格监测预警。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在27重要产棉片区选取了27个轧花厂、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种植大户、27个棉花经纪人,开展棉花目标价格监测工作,每天上报籽棉收购价格、籽棉销售价格、衣分率、等级、长度、籽棉折皮棉价格、皮棉销售价格等信息,掌握棉花收购期间的价格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做出预警,同时,和新疆自治区农科院经济信息研究所合作开展《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对新疆棉花产业和农民增收综合影响》课题研究,跟踪了解掌握今年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外贸、金融、保险和农民收入等全面情况,为政策实施后的评估和2015年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及时发放补贴。国家预拨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首批35亿元补贴资金到位后,及时专题研究预拨补贴资金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案,新疆自治区基本农户于2014年11月底前已陆续领取到191元/亩的预拨补贴资金。截至2014年12月10日,补贴资金实际兑付31.08亿元,兑付进度为93.47%。全区13个植棉地州中已有6个地州的预拨补贴已全部兑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棉农售棉积极性,缓解了棉农的资金压力。
通过新疆全体上下的努力,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棉花分等定级的质量保障机制基本建立,棉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棉花加工领域开始出现资源优化整合,棉花产销票据基础数据系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