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流变模型研究综述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的流变模型的建立是土的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正确的土流变模型,即应力、应变和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准确描述土的流变特性。流变理论发展到现在,土的流变模型数目众多。本文介绍了软土的微观流变模型及宏观流变模型中的线性流变模型和非线性流变模型,在线性模型基础上针对其局限性进行改进和修正,仍是软土流变模型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软土;微观流变模型;元件模型;经验模型;半理论半经验模型
  1 引言
  软土的流变现象由蠕变、长期强度、应力松弛、弹性后效和滞后效应等四项内容构成。土的流变模型是反映土的流变特性及其变化过程的力学模型,表示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时间的关系。准确地描述土的流变特性需要建立正确的土的流变模型,因此土的流变模型在土的流变学研究中非常重要。
  2微观流变本构模型
  土的微观流变本构模型通常是从土的内部微观角度出发,认为土颗粒骨架的微观变化引起流变,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或者借用描述金属的微观理论,根据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土流变宏观表现,从而构建起反映土体流变特性的应力-应变-时间本构模型。国外对土微观流变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Mitchell[1-2](1964,1969)、 [3-4](1975,1985)、Vyalov[5](1986)分别运用速率过程理论推导了土的流变本构方程。国内施斌等[6-7](1997,2002)根据速率过程理论、塑性滑动理论,结合虚功原理,从土的微观角度建立了各向异性黏性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周翠英等[8](2008)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软土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取相应参数,通过分析荷载、变形和强度与软土微观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能反映软土微观结构的沉降计算模型。扈胜霞[9](2013)通过预压作用下软土三轴试验前、后的微观结构试验,建立了基于软土微观结构的弹黏塑性(EVP)蠕变模型。总的说来,从土的微观结构出发来建立土的流变模型,不仅揭示土流变的内部机理,还能反映土流变的宏观特性,因此对软土流变模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软土微观流变模型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实际中较少采用。
  3 宏观流变本构模型
  从土的宏观角度出发来建立土流变模型,这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土体宏观流变模型可分为线性流变模型和非线性流变模型。
  3.1线性流变模型
  元件模型是是众多线性流变模型的一种,在实际中广泛采用。它由一些基本流变元件,如虎克弹簧、牛顿黏壶、圣维南刚塑体等来模拟土体线性黏弹塑性状,利用上述基本元件的并联或串联进行不同组合,从而形成线性流变模型。
  常见的二个基本元件或3个基本元件组成的元件体如Maxwell体、Kelvin体、标准线性体、广义Bingham体等,上述元件体虽然可以描述一定的土体介质材料的流变特性,但在定量描述的准确性上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便出现了由上述若干个元件体和基本元件组合而成的广义模型,常见的有Wiechert模型、广义Kelvin模型、广义Burgers模型、西原模型、村山塑郎模型等。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方面进行了研究。如Taylor[10](1940)在固结分析中利用Kelvin模型考虑了土的黏弹性。Gison[11](1961)采用Merchant模型来模拟土骨架的黏弹性变形。赵维炳 [12](1989)采用Laplace变换推导了广义Viogt模型描述饱和黏弹性土体一维固结问题的普遍解答。汤斌等[13](2004)采用黏弹-黏塑组合蠕变模型计算次固结变形。吴波等[14](2008)选择了广义Kelvin来描述软土的流变特性。邵勇等[15](2012)根据三轴试验结果分别采用K-B、S-6、K-S等3个流变模型来描述苏州湖相软土的流变特性,在模型参数反演中发现,K-S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软土的流变特性。元件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形式简单,被广大学者采用。但元件模型是线性流变模型,因此不管建立的模型如何复杂,模型最终所反映的仍是线性黏弹塑性。
  3.2 非线性流变模型
  随着对软土流变性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软土流变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特性,而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完全线性是不存在的,通常人们仅为了简化计算才按照线性流变来研究软土流变。常用的非线性流变模型包括经验模型、半理论半经验模型。
  1)经验模型
  经验流变模型是一种应用较广的非线性流变模型,通常是人们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分析总结土的流变特性,直接得出的土流变的表达式。与元件模型相比,经验模型不但物理意义不够明确,缺乏理论依据,而且通用性欠佳,但数学形式简单,便于工程应用,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常见的蠕变经验公式有多种类型,如双曲线函数型、对数函数型、幂函数型、指数函数型及多项式型等。国外Singh &Mitchell[16](1968)在总结了众多土体蠕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参数Singh-Mitchell模型,描述土体在偏应力水平在20%~80%范围内的蠕变特性。Mesri等[17](1981)结合双曲线模型对Singh-Mitchell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Mesri模型,其在任意偏应力范围都可以描述土的蠕变特性。国内学者李军世等[18-19](2000,2001)分别采用Singh-Mitchell模型与Mesri模型通过描述了上海淤泥质黏土蠕变特性,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王常明等[20](2004)对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双曲线型描述应变~时间关系。王琛等[21](2005)等根据分段拟合的思想,提出了改进的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即在改进模型的应变~时间幂函数关系中使用不同的幂值 ,分别描述滑动带土蠕变衰减、等速蠕变和稳定蠕变。朱鸿鹄等[22](2006)在引入 Singh-Mitchell 蠕变方程基础上,采用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描述应力~应变关系及应变-时间关系,建立了珠江三角洲软土排水和不排水的经验蠕变模型。邓志斌[23](2007)基于软黏土蠕变试验数据,建立了适合于竹城公路软黏土的经验蠕变模型。卢萍珍、曾静等[24](2008)在总结Singh-Mitchell模型和Mesri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幂函数表达应力~应变关系,以双曲线函数表达应变~时间关系的新蠕变模型。徐进等[25](2011)等依据路基土三轴蠕变试验,提出一个基于双曲线函数核的黏塑性元件模型,描述路基土的非线性黏塑性蠕变特征。张先伟[26](2011)在三轴蠕变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双曲线关系,应变~时间关系采用幂函数的经验型蠕变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有更好的一致性,能较好地预测软土蠕变变形特性。冯胜洋[27](2014)采用增量形式描述Koppejan蠕变模型的应力~应变~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泛化到三维应力空间,建立了改进Koppejan蠕变本构模型。   2)半理论半经验模型
  由于线性流变模型理论中的基本元件是线性的,故利用这些基本元件组成的模型无论怎样复杂,其描述的流变特性总是线性的,非线性流变则无法描述。若想利用元件模型来构建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模型理论进行改进,如模型中采用非线性元件(如非线性弹簧或非线性黏壶)或采用变参数模型(在不同的应力下确定不同的参数)。另一种方法是把流变分成线性流变和非线性流变两部分,线性流变部分采用模型理论来描述,非线性流变部分采用经验模型来描述。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都属于半经验半理论蠕变模型。如陈晓平等[28](2003),梁志松等[29](2004)用非线性弹簧替代了Merchant模型的线性弹簧,然后再串联Kelvin黏弹性模型,对Merchant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该模型对某建筑物的倾斜扶正过程中地基应力-应变的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张敏江等[30](2004)对线性黏弹性变形采用5元件的广义Kelvin模型,对黏塑性变形采用幂指数型经验模型,建立了简化非线性流变模型。刘林超等[31](2006)利用含有分数阶导数的力学单元取代开尔文模型中的线性牛顿体,对开尔文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数导数流变模型。汤斌等[32](2009)采用非线性弹簧替代了Burgers模型的线性弹簧,改进了Burgers模型。王元战等[33](2009)采用元件模型描述软土的线性流变部分、用幂函数描述非线黏塑性部分的方法,建立了反映滨海软黏土的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
  非线性流变模型除了经验流变模型、半理论半经验模型,还有屈服面模型、内时流变模型和损伤流变模型等,在此不再详述。
  4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本构模型在软土流变学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流变模型,但软土复杂的力学特性很难模拟,且软土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因此对软土流变本构模型的研究仍需大量的、细致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Mitchell J K.Shearing resistance of soils as a rate process [J].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ASCE,1964,90(SM1):29- 61.
  [2] Mitchell J K,Singh A,Campanella R G.Bonding effective Stresses and strength of Soils [J].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ASCE,1969,95(SM5):1219-1246.
  [3] Z P,Ozaydinm K,Krizek R J.Microplane.Model for creep of anisotropic clay[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Division,ASCE,1975,101(EM1):57-78.
  [4] Z P,Oh B H.Microplane.Model for progressive fracture of concrete and rock[J].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985,3(4):559-582.
  [5] Vyalov S S.Rheological fundamentals of soil mechanics [M].London:ElsevierApplied Science Publishingers,1986.
  [6] 施斌,王宝军,宁文务.各向异性粘性土蠕变的微观力学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97,19(3):7-13.
  [7] 施斌,姜洪涛,邵莉.速率过程理论在粘性土蠕变模拟中的应用[J].水利学 报,2002(11):66-73.
  [8] 周翠英,林春秀.基于微观结构的软土变形计算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1):16-20.
  [9] 扈胜霞.预压作用下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及弹黏塑性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增刊2):161-167.
  [10] Taylor D.W.,Merehant W.A.Theory of clay consolidation accounting for secondary compression[J].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1940,19(3):167-185.
  [11] Gibson R E.and Lo K Y.A theory of consolidation for soils exhibiting second-dary compression[M].Oslo:Norwegian Geotechnical institute,1961.
  [12] 赵维炳.广义Voigt模型模拟的饱水土体一维固结理论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89,11(5):78-85.
  [13] 汤斌,陈晓平,张伟.考虑流变性状的软土地基固结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04,25(4):583-589.
  [14] 吴波,汪东林,程桦.软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6(10):1-4.
  [15] 邵勇,阎长虹,许宝田.湖相软土流变模型识别及其工程应用分析[J].岩土力学,2012,33(8):2383-2387.
  [16] Singh A,Mitchell J K.General stress-strain-time function for soils[J].Journal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Division,ASCE,1968,94(1):21-46.   [17] Mesri G.Eehres-Cordero E.Shields D R,Castro A.Shear stress-strain-time behaviour of clays[J].Geoechnique,1981,31(4):537-552.
  [18] 李军世,林咏梅.上海淤泥质粉质粘土的 Singh-Mitchell 蠕变模型[J].岩土力学,2000,21(4):363-366.
  [19] 李军世,孙钧.上海淤泥质粘Mesri蠕变模型[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6):74-79.
  [20] 王常明,王清,张淑华.滨海软土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227-230.
  [21] 王琛,张永丽,刘浩吾.三峡泄滩滑坡滑动带土的改进Singh-Mitchell 蠕变方程[J].岩土力学,2005,415-418.
  [22] 朱鸿鹄,陈晓平,程小俊.考虑排水条件的软土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5):694-698.
  [23] 邓志斌.软粘土蠕变试验与本构模型辨识方法研究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2007.
  [24] 卢萍珍,曾静,盛谦.软黏土蠕变试验及其经验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4):1041-1044.
  [25] 徐进,张家生,赵同顺.软弱路基土体三轴蠕变试验及蠕变模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10):3136-3142.
  [26] 张先伟,王常明.饱和软土的经验型蠕变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3):791-796.
  [27] 冯胜洋.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工后沉降特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28] 陈晓平,白世伟.软土蠕变-固结特性及计算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5):728 -734.
  [29] 梁志松,陈晓平.软土流变模型及在建筑物纠偏工程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4,25(增刊2):513-516.
  [30] 张敏江,张丽萍,张树标等.结构性软土非线性流变本构关系模型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2):241-246.
  [31] 刘林超,闫启方,孙海忠.软土流变特性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06,27(增刊):214-217.
  [32] 汤斌,王力超.武汉地区软土固结蠕变耦合性状模型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32(1):94-97.
  [33] 王元战,王婷婷,王军.滨海软土非线性流变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研究[J].岩土力学,2009,30(9):2679-2685.
  作者简介:付贵海(1975.7-),男,河南潢川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软基处理及桩基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2010年,我国将物联网发展问题写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物联网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之后,2011年,物联网产业得到政策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多项支持方案落到实处。2011年4月,工信部和财政部设立物联网专项资金,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前景;展望  一、引言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进行辨析,通过比较体育文化产业在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经营目标上与传统体育产业的区别,得出体育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属性;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象进行界定,立足于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五点策略。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产业;产业开发;开发策略  1.前
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 泰州科技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摘要:高校安全管理是一种文化、一门科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安全管理中采用疏与堵的有机结合,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管理,使大学生安全管理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最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管理;疏与堵  高校安全管理体现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校园安全是人、财、物、校园文化综合的安全。校园安全具有立体性、持续
期刊
(云南工商学院)  摘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计算机科学技术因其自身具有高效性、及时性的特点,能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被广泛应用到现代教育事业中,获得师生支持与认同,并在现代教育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现代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自动化这项新的科技技术也逐渐发展壮大并在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在当代机械制造业中,自动化技术担任着重要角色,不但有助于机械生产水平的提高,还带动了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可以说,自动化技术发展至今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处可见自动化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四个角度来研究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初步揭示了城市与文化、城市空间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节点空间与城市文化联系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相关实例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节点空间;城市文化;互动;发展  1城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1.1 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特色包含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城市的外在形象由地貌、建筑、道路、广场、结构布局等构成;内在素质包括精神风貌、文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牛顿推理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和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继承与发展,批判与超越的人类认识的发展。在近代早期的科学活动中并行着物理-数学潮流和经验-实验潮流,牛顿在科学实践中统一了这两种思潮,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实验哲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论述牛顿的“推理力学”与“实验哲学”来体会牛顿的近代科学精神。  关键词:牛顿;推理力
期刊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学校体育课进行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体育教学,通过教师教育学生学习的方法,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而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不同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这些现象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指导体育教学和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心理学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
期刊
(四川外国语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都江堰 611844)  摘要:在高校开展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的时候,其主要的引导方式是体能活动,主要是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户外运动训练课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中对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户外运动训练;大学体育教学;实施策略  1大学体育教学实施户外运动训练的
期刊
(南宁学院 广西南宁 530200 )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入手,着重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及合作学习模式对高校足球教学的影响,并探索了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高校;足球教学;应用;方法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发展理念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理念,而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