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走班的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研究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wei0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来说,进行分层走班制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分层走班制是分层教学的一种延伸,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班级教学的模式,现在处于一种尝试、调整、磨合性阶段.教师要充分把握分层走班制教学,来优化数学教学,让教学得到改革,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走班;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教学策略
  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需求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照顾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时就能凸显出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分层走班制教学来满足学生之间的个性需求,让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到弥补,促进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分层走班制教学,能让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能促进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开展;能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1].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课堂氛围不佳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同的教学思想,容易在数学课堂呈现两个极端:一种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依旧采用按部就班的“灌溉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所以造成数学课堂氛围不佳[2].另一种是教学思想虽然已经转变,意识到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过于弱化甚至忽略自己的引导作用,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没能备好“关键时候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只是简单地将课上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来实现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这种数学课堂,缺少教师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没有逻辑章法,在遇到需要归纳、类比拓展等思维方法时常陷入僵局,甚至出现知识、逻辑上的错误,进而导致课堂氛围是“热闹”了,而教学效果却不佳.
  (二)学生学习背景的差异化较大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需求等学习背景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电脑派位和均衡分班机制下,一个班级50名学生,呈现两极化极为严重,比如,初一刚开学,进行计算训练,有的学生可达满分,有的学生得不到总分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比较尴尬却又确实存在的学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无法得到解决.教师的教学进度过慢,学校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而且导致学优生“吃不饱”,时间利用不合理,甚至有些浪费;教学进度加快,班级中的学困生跟不上,中等生刚开始跟得比较吃力,后面会变得习得性无力,最终将会慢慢淡出数学的世界.“改变别人很困难,不妨尝试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校也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积极地加入数学学习中,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成长.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分层走班,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进行分层,安排到符合自己层次的班级中进行学习.分层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别教学,将学生的能力水平分成较为一致的若干学习群体,让学生在各自的群体中能够得到互相促进和发展.走班指的是将同一年级的几个班级进行合理规划,让同一个层面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上课.笔者所在的初二年级目前是按着就近原则,将临近的两个行政班学生合在一起,再根據他们的学习能力,分成A、B两层,再在年级16个班级中选取50多人组成数学“培尖”层——C层,利用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的自习课时间进行数学教学;初三年级则是将同一层楼四个班级的学生分成一个A、两个B1、一个B2共三个层次.
  分层走班教学相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来说,更适合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因材施教,比较人性化,能够满足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性.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下,将整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班,分班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定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基础来评估、决定的,在保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下让学生去相应的班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保证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在分层走班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从另一种层面来说,分层走班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能够在走班学习中提升学习意识,不断地完善自我学习能力,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于初中生来说,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形式,这会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形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4],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分层走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业的自主发展;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获得良好的学习自信,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当的同学形成良好的互助、探究、良性竞争关系,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交意识.分层走班下的数学教学能够满足更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避免了学困生“吃不了”,学优生却“吃不饱”这一众口难调的现象,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三、基于分层走班的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合理分层,做好分层走班的准备
  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中,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合理分层,一个好的分层能够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要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规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赖.在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后,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基础进行分层,落实分层走班.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分层走班教学,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与同一水平的同学一起学习,还能够很好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最后,教师要在学生自己的意愿以及实际能力的基础上推荐学生去某个层的班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对数学的看法,让分层走班制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深化教学,促进分层走班的开展
  在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深化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让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更加科学有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弥补自身的学习差异,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尤其要注意针对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统筹和规划,以便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以笔者年级的分层走班制教学下的“因式分解”练习课为例,初二年级各个A层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也稍弱,因此要先巩固梳理基础知识——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侧重于练习中等难度的“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的习题,“十字相乘法”则可作为教学活动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B层学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在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的前提下,再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理解“十字相乘法”并会简单应用.培尖层无论是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还是知识掌握上都是最好的,因此,可酌情再适当补充“双十字相乘法”“换元法”“配方法与主元法”等相应例题和习题.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使课堂教学形成积极的氛围,合理深化教学,并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适时做出调整,让分层走班的开展更加有效[5].比如,A层学生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对平方差这一公式法掌握较好的情况下,可设置梯度问题,将a2-b2中的a,b换成二项式x 1或者简单分式项1m来进行提高学习;B层学生在因式分解综合练习中未达到预期效果,也可通过易错题目的变式和面批面改等形式来加强巩固;C层学生用“双十字相乘法”做题时准确率不是很高,可以放慢教学进度,增加有针对性的練习,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4].
  (三)作业分层,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是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对学生后面即将学习的知识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分层作业的难度设置各不相同,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能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和提高,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让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开展评价,完善分层走班制教学
  评价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够直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中,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得到自主成长,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组间互评,还可以包括教师的自评和学生的自评.教师评价学生时,需要多观察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学习状态.因此,从学校、年级、教师、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完善分层走班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框架,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相应的分层班级教学中,接受适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分层走班制教学结合相应的分层作业以及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让学生在原有差异的基础上,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进而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符秀丽.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0):40.
  [2]于丽芳.教育资源整合视角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以薄弱学生提升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7):54-55.
  [3]雷必春.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探究[J].新课程(下),2018(6).
  [4]谭策升.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提升学科核心素养[J].新智慧,2019(8):72.
  [5]刘翔.信息环境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4):205.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授学生解题方法与技巧,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学生还要在解题过程中克服马虎、疏忽等因素.因此,教师传授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目前,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较多,并且每一种方法与技巧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学生在掌握后可以在解题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进而达到正确并快速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
【摘要】“数”与“形”是数学中最为古老的两个研究对象,两者之间联系密切且可以相互转化,教师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状况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例细致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应用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数”与
【摘要】培养核心素养是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方向,也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目标.可见,核心素养的不断渗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未建立起对数学核心素养清晰的认知,导致课堂呈现出低效性,也使得课程难以得到有效革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  课程改革以课程为核心,涉及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同时,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在本位与实践
【摘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同样的题目一错再错……这些,都被称之为“惯性”错误.对于一些频繁出现“惯性”错误的学生来说,“惯性”错误似乎是治了一次又一次的“牛皮癣”,好像是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老韭菜”.但事实并非如此.“惯性”错误并没有如此“顽固”,只要方法“对症”,“惯性”错误完全可以“药到病除”.而根除各种“惯性”错误的“灵丹妙药”,就是一本细致整理的错题本,一种全而实、精而细的变式训练,一篇主
【摘要】在“互联网 ”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需要教师清楚地把握初中数学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必备知识,还需要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连接点.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实操水平,以保证将初中数学教学有效地与“互联网 ”背景下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教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 ”背景;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深度学习这一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深度学习,将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应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应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应用,数学思维模式以及理性的思考习惯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仅挑战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还挑战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度学习在
【摘要】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教授,或者仅依靠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必须要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而言,教师需要做的不止是对教材知识的讲授,还要让学生养成学习的意识,掌握学习的方法.本文对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能力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转变与
【摘要】由于小学生已经拥有部分生活经验,因此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对知识点会有基本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形成的.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知识点的理解必然存在偏差.基于儿童理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否定、自我转变以及自我丰富的过程.教师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收获
【摘要】本文是利用TI图形计算器进行三角函数的辅助教学的教学设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五个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三角函数图形变换的数学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爱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图形计算器;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必修),这
【摘要】作为新时期的中职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问题设置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以问做引,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解决内心顾虑,让他们充满信心,敢于回答问题,同时大胆地对教师提问.通过有效设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设问;不足之处;结局;措施;分析;研究  问题对激发学生的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