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学科课内外兴趣的有机结合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科,科学学科兴趣的培养不同于数学及语文学科的兴趣的培养,他是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是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与探索,同时,也是对小学生以后进入初中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铺垫。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教育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我们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课堂教学要多采用悬念法,提高学生对自然知识探讨兴趣。
  在小学阶段教学教程中,不光是语文、数学学科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科学知识的学习,同样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循善诱,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多用悬念,多给学生留出悬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予到悬念中,解决掉老师在课堂留出的悬念,找出最后的正确答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牢固得多。这好比读侦探小说,一步一步,找到真凶。如果是流水账式的教学,老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更像是在喝一杯白开水,最后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死记硬背,导致學生丧失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科学学科的实验器材,模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更有吸引力。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我们利用弹簧称、水槽等实验用具,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把无形的浮力用有形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出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怎样才能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也是我们科学教师要直面的问题。现阶段,学校科学学科实验器材都已配备齐备,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器材,使课堂有趣、生动。大千世界,变化多种多样,科学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与探索中,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掌握教学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仪器、实验器材成了摆设,实验演示变成了实验讲解,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生动有趣的实验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实验。诚然,用这种方式学生也能记忆住课堂学习的知识,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却使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逐渐消失,消耗了学生内心对自然界变化的神秘感,学生丧失了对自然界变化的好奇心,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求知欲的逐渐泯灭,对学生以后进入初中阶段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造成了障碍。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合理安逸一些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时,让部分学生分别代表太阳与地球,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天体现象的规律,然后教师加以总结,效果就比单纯讲解好得多。
  四、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发现自然界隐藏的科学知识。科学课的教学离不开课堂,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验证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直观的观察大自然中的现象,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外,也可以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更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如在教学《阳光下的影子》一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在课堂外仔细观察在早上、中午、傍晚三个时间点自己影子的长短变化,从耍得出本课我们要发现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早上长——中午短——傍晚最长。
  小学阶段科学课虽然知识点不深,只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它却对学生以后在初中甚至高中阶段的物理等学科有着重要作用,不管课内还是课外,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就一定能圆满解决学生心中对自然变化规律的种种疑问。我们不能在课堂中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探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一些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才会有激情的学习,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不会只知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学习的知识点,才能为以后更高阶段的自然学科的学习做好铺垫。
  作者简介:
  石刚;出生年月:1973年10月;性别:男;籍贯: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民族:汉;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
  (作者单位:德阳市罗江区广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数学中一些热点问题,渗透计算法则的灵活应用,培养小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奠定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的基础,对以后小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和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数学老师应当如何加强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也应运而生。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契合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使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分配多个均匀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也可取长补短,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因此,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优化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已经成为当代各级学科教师的共识,而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来说,基于以往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死板、教学氛围压抑等问题,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了当代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文章依托于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详细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
期刊
摘要:新课程、新课改、新高考的理念促使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改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浅谈自己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体会和感悟。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可以达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说明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基本内涵,说明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开展标准,指出了一系列培養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实施的有效策略,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控,推动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实施策略  数学是一门
期刊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数学基本技能为基础,反映出数学的思想与本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关,可以帮助学生数学学科本质和价值的理解,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论;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数学核心素养理论,通俗地说,主要指三个方面:理解数学的文化
期刊
摘要:为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工作者们错误的教学观念,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提供更为明确的准则,教育部门颁发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严格按照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制定更加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首先明确的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的教育内涵,并不断通过教学研究探寻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高考、新课程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勇敢地肩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推进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师教学更轻松,使学生学语文更有兴趣,真正提高语文信息素养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整合;探索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改变学生习方式,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导读;默读;读书方法  张田若先生说:“学习是学生的一项脑力劳动,通过脑力劳动来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任何人的任何学习都要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自学。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学生自
期刊
摘要:所谓问题设置的效度,是指问题的内容能否促进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理解型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发表对生物学原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地背或照书读能回答的;例如前面列举的某生物老师课上“分泌蛋白是如何分泌到细胞外的,经过哪些结构?”的提问,需要学生观察后归纳总结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效度,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明确地写在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