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患者血β-HCG水平、盆腔包块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外孕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盆腔包块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宫外孕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纯甲氨蝶呤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β-HCG水平、盆腔包块大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盆腔包块显著小于单独治疗组(P<0.05),血β-HCG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5.0%(30/40),P<0.05]。

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降低宫外孕患者的血β-HCG水平,缩小患者的盆腔包块,且不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切除椎管前方减压前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43例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采用一期病灶切除椎管前方减压前路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和活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3例患者植骨融合率为100.00%,未出现移位、吸收、脱落断裂等并发症;治疗前血沉为(31.6±21.0)mm/h,治疗后降低至(7.2±6.8)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1,P<0.0
目的 探讨成人四脑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四脑室P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2例实质型,4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在医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及正常孕妇100例,对以上所有孕妇实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的同时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分析结果。结果糖化血红蛋白>6%者GDM诊断基本明确,但有一定漏诊率。>5.5%者GDM可能性大,需行OGT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5%者GDM可能性较小。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成为GDM筛查的一种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是否伴有颈部动脉内膜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管病变组(n=61),单纯高血压组(n=89)。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高血压病程情况、糖尿病史、血脂异常情况、C-反应蛋白(CRP)、体质量指数(BMI)、25(OH)D3水平及颈动脉内膜厚度。分析一般资料、25
目的:探讨术中抗生素局部应用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同煤集团三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9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是否采用抗生素局部应用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接受治疗的15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二甲双胍予以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腰围、体质量、
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第三章──三角形(节选)傅安高(新余市马洪中学)一、知识结构图二、小节学习目标及其说明说明:1.三角形的边角计算用了代数方法,在几何问题中,应向学生渗透这种设
七、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复习要求」初步了解整理数据的意义和绘制统计表、统计图的作用;初步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掌握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制
TCYWX-1型电话自动语音问讯系统(上海西站已经安装)通过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能使旅客迅速、准确、可靠的获取到各种所需要的查询信息,方便选择车种和出行前的准备。同时,显著地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及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5例MS患者分为替米沙坦(40 mg/d)组和生活干预组,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UA、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肝肾功能、血肌酸磷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