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探讨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难点,进而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6.001
  一、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的写作背景、所用的写作手法和表達方式等等,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古人生活时的环境,交流时所用的表达方式,从而对我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了解,进而培养小学生对我国文明古国和我国文化的兴趣,弘扬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可以在古诗词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爱人、亲友的思念,体会“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爱国情怀,从小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难点
  1.古诗词的年代与现代距离很久远。我们所学的古诗词的大多数作者所在的年代,与我们现在的年代时间距离很远,小学生对于朝代的历史是空白的,对于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不能引发共鸣,对于作者想描绘的景色不能自我想象,并且小学生对于古诗中的景象无法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影响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因而古诗词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提高。
  2.古诗词语句简短,却包罗万象、别有洞天。古诗词大多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包含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词需字字斟酌,使得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3.难以背诵。现如今,国家提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古诗词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从而使得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大多需要背诵,方能得到传承。而古诗词包罗万象的特点,使得小学生难以背诵。对于古诗词的背诵更多的在于理解,教师应讲解古诗词的意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记忆速度。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1.让小学生尽可能地多了解古诗词作者的生活背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多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并向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古诗导入,用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对作者有充分的了解,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再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古诗。
  2.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的首要研究任务。古诗词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小学生对古诗词感到枯燥乏味,就连对古诗词不感兴趣的成年人可能都会这样认为,这是因为没有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没有体会到诗人表达的情感,所以笔者对此提出两个建议:第一,要让小学生对古诗词的背景进行充分了解,然后再进行教学;第二,创造情境。最好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走入诗人的世界。在诗词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诗中的演绎,使乏味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事实,小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感受作者所写的意境。
  3.对古诗词进行欣赏与评析。我们学习的古诗词中的字和词都是有讲究的,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得到最准确最恰当的用词和用字,通过美词佳句的赏析,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让小学生感受到古诗词不是枯燥的,而是意味深长的。比如“木叶”一词,在我国古诗词中使用有很多,其中《楚辞》中的“洞庭波兮木叶下”中通过“木叶”的应用,描述出了秋天枯叶的情境,简单却能让人感受到萧瑟,比“枯叶”更加让人感到伤感。
  总而言之,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让我国的文明和文化得以传承,让我国的文化不断发展,需要社会的各方面工作者的帮助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程翠萍《传承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读与写》2021年第4期。
  [2] 孙玉兰《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课内外》2021年第3期。
其他文献
从教育哲学角度看,文化自觉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时代主题,也是赋予课程价值生成的时代心声.在多元文化博弈格局下,理性审视文化自觉的实然样态,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认同迷茫、文化信仰缺失和文化价值观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课程价值生成缺乏中国表达.当前,课程价值生成应从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上找准引领力,从文化信仰的实践策略上形成公信力,从文化会通的实践路径上构建共生力,全方位诠释课程价值生成的中国表达,以期增强课程改革的真正生命力.
探究式交谈与传统的演讲式交谈不同,具有发展性、宽容性、相互信任性以及批判式的共同构建性等特征。研究发现,探究式交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的深层次论证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反思能力等都明显增强;能够构建合作型师生、生生关系,交谈中不但话轮有序转换,而且交谈参与者作为一个小组而互动,寻求共同理解;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我理解。探究式交谈的有效实施需要构建新型互动学习观,构建新的课堂话语互动基础规则,设计开放性问题,提升课堂话语互动能力。
教科书的编写是一种积极有效建构文化认同的社会行动,教科书提供的共有文化可以帮助读者建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教科书的发展史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符号的发展史,最终形成稳定的教科书制度对文化认同产生前期制度性驱动力;教科书以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系统对文化进行编码,形成教科书内涵、外延的双层表意系统,文化初级认同得以成型;在教学情境中,教师作为教科书话语传播者,在教学空间中与学生一起,对教科书中的文化进行符号表层意义以及意识形态层面的"教学性"解码,再次推进了文化认同的主体性建构.
"教材建设的国家立场"就是要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层面出发,去建构教材内容、取舍知识属性、实施教材治理.新时代教材内容的国家立场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中国知识"与"中国不同地区知识""中国知识"与"世界知识"之间的价值排序;新时代教材治理的国家立场主要表现为用治理思维重新审视我国教材管理的改革历程,在明确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范式转换下突出国家的"元治理",彰显国家在教材治理中的中轴角色和主体地位.
教科书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载体,不仅关涉如何回答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而且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精神媒介,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与价值观形成.因此,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必须理性而鲜明地厘清时代精神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根本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基本底色,以吸收人类文化历史知识与创新文明成果为重要路径;同时,必须科学而自信地厘定教科书国家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价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课程行动主体基于利益和价值的考量,受制于制度、资源、技术等因素影响,致使课程改革呈现出差异性与多样化的行动逻辑.根据课程行动主体间的共识度和协同度两个维度,构建创新扩散型、执行落差型、孤岛效应型和构建变通型四种课程改革实践样态的理想类型.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类型学分析的上下联动机制、问题倒逼机制、试点推广机制与协同推进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有效治理机制.
把“程序性知识”与“元认知知识”归并为过程技能,并将过程技能与内容知识这两个维度严格区分,这是埃里克森和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威金斯和麦克泰“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共同主张。在“知识的结构”模型基础上,埃里克森和兰宁建构了“过程的结构”模型,用以解说“知-理解-行”的三维模式及“大概念”的生成机制。过程技能的“大概念”,在生成机制、知识来源及其作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内容知识的“大概念”,都有质的差别。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儿童阅读素养作为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者可从人与阅读、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和人与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将阅读素养划分为能力发展、个人成长、文化底蕴和社会参与四大要素,尝试构建体系化的儿童素养框架,并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儿童阅读素养的相关内涵及实践途径进行深入探究。
在政策目标、实践问题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临着由传统评价向智慧评价转型的现实选择.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智慧评价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统筹机器评价与人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结果四个方面促进传统评价的现代化转型.推动智慧评价应用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借助成熟的技术框架,同时也应澄清其作用与地位、建设相关落实机制、培育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防范和消解相关技术伦理问题.
当前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概念尚无公认的界定.研究者对一些"热点"概念不断地做着"加法",导致定义模糊,外延泛化,不利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难以对数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把握.只有追根溯源,明晰数学本质及数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厘清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概念,理顺相互关系,方能准确、深入地认识数学以及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