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净学困生的心灵,体会值得爱的快乐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首老师写给学生的小诗。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你要生长/我就是你的大地/给你厚重与营养/如果你要畅游/我就是你的海洋/给你惊涛与骇浪/如果你要飞翔/我就是你的蓝天/给你宽广与辽远/一颗心/与你同行/伴你到海角与天涯。一直以来,诗中那份浓浓的爱学生的心,让我感动不已。我要做这样的老师,像太阳一样洒向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不会只做探照灯,只把关爱放在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可能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最需要关爱的,也是值得爱的群体。
  近八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学困生的转化与否关系到他或她------祖国未来花朵的前途与命运。可以说转化学困生工作牵动的面很广,它涉及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到教育教学内容的各个要素,涉及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教育转化每一个后进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必须树立对家庭、对社会高度的责任心。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了很多学习和生活的不利之处。在学习、品德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从不会学到学不会,从学不会到厌学,再到班级里捣乱纪律的学生。想一想,由刚入学像一张白纸一样的初一新生,到一个自暴自弃,与老师、家长、同学为敌的“学困生”。这样的变化过程很让人心痛、可惜,同时也很可怕。如何让这一双双眼睛重现自信和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走进学困生内心,对他们进行教育
  一、平等地对待每个“学困生”,用爱心关注成长。
   每个“学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特征,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有压力,在与学生相处有问题,导致同学关系不融洽,不愿意和同学、老师和家长交流和沟通。在同学们看来他们很不合群,甚至有些怪异,或者他们故意捣乱,惹人注意。虽然在表面上看,他们不在意他人的评价,以气人为乐,满不在乎,但其实他们内心很脆弱,同样也是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和称赞。平等地对待“学困生”,不带有任何偏见,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情感障碍,有利于教师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学困生”一定要施与更多的爱,帮助他们克服偏见。就像农民对待弱苗一样,多一点保护、多一点关爱。
  二、立足班集体,以群体的力量带动学困生的进步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沃土。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必须大家努力。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教师的言传身教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平时,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班的卫生就是个大问题,学生还小,不会干活。往往在大扫除时,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有些人就算分配到任务了,也草草了事,或者干脆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我就把任务分配到个人,我在旁边观看再亲自手把手的教他们该怎么做,教学生怎样扫,最后放手给他们做,做的好就给以表扬。扫不好,做的慢的就耐心的教,一遍不会,就两遍甚至三遍。慢慢的,学生的大扫除能力提高了。
  三、抓住点滴小事教育他们,用恒心促进转化
  班上有位同学身上有很多小毛病,比如迟到,劳动不及时,上课纪律差。在班级评比中他所在的组因为他排名倒数一名。他意识到自己对集体的影响不好。他主动找我,要求给自己独立设立小组,自己争取分数,为小组争分。之后一周,他确实表现有了大为改观。我在班上把他好好表扬了一番,同学们对他改变了看法,也指出他身上的优点比如善良、有集体感等,他至此有很大改观。可以看出集体的力量很大。每个孩子都有他闪光的地方,就看你发现没有。我们要1.拿起表扬的武器,表扬学困生,哪怕是极小的进步,且随时发现随时表扬;2.给学困生更多的爱;3.注意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教育契机,每一点希望的火花);4.给学困生自我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品尝创造成功的喜悦;5.允许后进生的错误反复,并给他们反思的机会和时间。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5.共同督促学困生坚持下去,摆脱学困生的帽子。
  
  四、注重情感渗透与之交流,用师爱扫清前行障碍
  多给学困生“爱”,培养其自信心。“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要多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要和他们谈心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爱护每一位学困生,做到不歧视、不鄙弃,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引导学困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哪怕他们只有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学困生”以充分尊重,用信任重塑本我信心。
   在教学上转化学困生
  一、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给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困生的兴趣尤其重要。它会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将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二、监督学习过程,及时训练,不让学困生落后。
  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不管哪种方式,都应让每个学生参与,特别是学困生。当然,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容易把握,学生认真听讲没有,教师一目了然。可是,学生同方讨论或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那儿玩。所以老师在小组活动时要注意任务分工。总之,不管哪个环节,教师都要注意学困生的参与程度,它将关系到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另外,教学新知后,要及时让学困生进行训练。只有训练时,教师才能完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以训练时教师要收集好信息:统计全班完成情况,学生什么地方错了,错误原因是什么。教师发现学生知识没有过关时,教师就应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把每个知识学懂,同时注意对学困生的帮助。所以平时就要利用时间多默写,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三、重视知识反馈,加强课后辅导。
  1、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
   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如果停课来帮助他们,就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为了大家的学习,教师只有给还没学会的学生开点小灶,课后的辅导很重要,一可以巩固知识,可以查缺补漏,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其次,对于课堂作业完成的差的同学及时帮助,学困生才不会恶性循环,学习成绩才会逐渐提高。
  2、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
   教师课后对学生的辅导时间是有限的,因为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批改作业、备课以及自身的提高学习。争对这种矛盾,我觉得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效果很好。先让学困生自己找学优生为合作学习伙伴,然后让学优生找剩下的学困生作帮扶对象,最后剩下的学困生只有老师搭线找对子。一帮一对子接好后,教师进行登记,对进步大的学困生对子进行表扬。
  3、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学困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亮点”,并因势利导,结合学校开展的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的组织,适时与家长交换意见,让他们了解孩子一段时期的进步,并教给家长与孩子谈话的方式方法,要多鼓励,少训斥,多关爱,少冷漠,使家长与子女间多进行情感交流、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使学困生始终处于师爱、亲情交织的关爱之中,不断培养自信、不断取得成功,使其成材。学困生往往记性好,忘心大,及时巩固知识对学生非常重要。巩固知识的最好办法是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与坏,家长至关重要。正因如此,教师、学生都在对学困生进行帮助时,不要忘记家长的作用。我们这时及时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交流,及时得到家长的配合,使学困生孩子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总之,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是现代教育中两个不可缺少的轮子。在教育学上,特别是转化问题学生时,教师只有做到“既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又是心理辅导员”,才能转化学困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可塑性,每个学生又都存在自己的缺点。我们心理辅导教师付出更多的关心与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茁壮成长。让我们付出更多的是真诚与责任。时时去关爱有问题的学生,因为爱能消融他们心底的寒冰。我愿意做这些孩子们的守护者,用爱心抚平他们断翅的伤痛,让他们重新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我愿意与“学困生”同行,陪伴在他们左右,关注他们成长为祖国的栋梁。我愿意用我的爱心扬起他们前行的帆,让他们在未来的前行中,乘风破浪。我愿意用母爱和朋友的关怀来澄净学困生的心灵,从而体会学困生值得爱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全方位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健全智障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成转化,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究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心理问题 辅导对策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有专家为
期刊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  1、现代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人的健康不仅指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要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  心理素质是人的其他各种素质的载体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而中小学学生心理素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可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
期刊
内容摘要:“随班就读生” 就是我们通常指的那些智力、听力有缺陷的儿童,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和不公平的待遇,身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散漫、懒惰等。为了能更好的教育随班就读生,在教学中,我做到:1、耐心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2、关爱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3、措施得当,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随班就读生 心理 习惯 兴趣 措施  
期刊
一、基本资料:  小佳(化名),女,13岁,初一学生。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父亲是一名司机,初中毕业;母亲做会计工作,高中毕业。母亲曾经患抑郁症,目前还在服药。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  二、主要问题概述:  开学后不久,小佳一连请了几天假,在家中休息。班主任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小佳进入中学后就变得情绪低落,在班级中生活得很不开心,情况已经严重到不能去上学了。小佳的妈妈曾经患有抑郁症,家长、老师
期刊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儿童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5.20%。因此,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保护学生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   一、消除自卑心理——重新建立自信  自卑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并因此悲观失望、惭愧、羞涩甚至畏缩不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和兴趣所在,给他们创设尝试成功的机会,消除自卑心理,帮助他们重建自信。  苏联教育
期刊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地说,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常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它不可能仅靠个别咨询的方式实现,必须更多的凭借集体辅导形式来达成既定目标,而集体辅导的常态化渠道就是学科教学。但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它只能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则称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有进入到“学科渗透”这一层面时,学校心理辅导才算是真正落到了
期刊
内容提要:不妨高看学生一眼,尤其所谓的是“后进生”。因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出发,个别学生由于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在某个方面的落后,那是暂时的,一旦克服了这些消极因素,这样的学生是可以转化的。更何况,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一直这样。作为班主任,认真分析,恰当施教,用信任作钥匙,什么样的心灵都可以打开。  关键词:信任 积极心理  正文: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
期刊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器官损伤而引起病态的高级神经活动,以及不良环境、不合理教育等,导致他们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种种缺陷和障碍。其中自卑感、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是最典型的表现。然而,这不是智障儿童的过错,这只是他们的不幸,而他们更应该得到父母、师长、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使他们缺陷得到补偿,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矫治智障儿童的自卑心理  一般来说,大多数智障儿童进入特殊学校之前,
期刊
一、问题提出  过去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是说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这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相比,“以长攻短”既无效,对有些学生来说又实在有些为难,反而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而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是不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多元智能理论谈到人有多种智能,每个人的智能都存在着差异。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如何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智能在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