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份少有的作家检讨残稿《关于(在医院中)》,经过整理披露于2007年11月号的《书城》杂志。发表以来,反响要比预期的小。这是我替编者悬测的。非常可惜。也显示出我们学术界如今的浮躁。作者丁玲本人1942年下半年所采取的检讨姿态既是真诚的,也是在一定压力下无奈的。这两种情绪都可以从文本中看出,并不需要多少周折。《在医院中》写新到的产科医生陆萍在一个落后的边区医院的遭遇。小说最初于延安1941年《谷雨》上首载,题《在医院中时》,通是通的,读起来别扭。1942年在重庆《文艺阵地》转载,就改成现通行的《在医院中》了。丁玲要检讨的是写它的动机、主旨(文中用词为“理想”)、所用创作方法(即“打算和安排”)、反映的现实(即“环境”)等等存在的问题,然后是深挖思想根子。我们从检讨的用语“小资产阶级”一律简化为“小资级”,“无产阶级”简称为“无级”,就能闻出这两个词汇在当年有多高的使用频率。深挖思想立场就言必称“小资级”了。不过实际上,这篇文字十分吊诡、奇特,在检查的浮面之下,翻动着作者内心不平静的、并未真正想通的心理波澜。所以有直截的文字,也有曲笔,有翻来覆去的述说,也有相互冲突的前言后语,使得它成为解读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知识分子作家创作心态的绝好材料。因为丁玲是个说真话欲望很强烈的女性。我在2008年2月和2011年3月,两次于阅读之余记下了笔记。现略加整理,将分节评述和总评两部,列于次。这是与论文不同的札记,并无中心论点要展开论证,看法不求完整,是细碎,片断,芜杂的。尽量保持笔记的原貌。读者应是看了“检讨”才来读此文,当然也可因浏览此文发生了兴味,方去找“检讨”原文的。
检讨草稿的“真实性”:这里不是指草稿本身文物价值的真伪,而是指作者思想在这里表达的真伪。应当是有两种声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会用要革命、求进步的真心实意去检查;作为一个天才作家会倾吐创作的真实思路,不加掩饰地袒露内心。文章最后举在国民政府那里做事的朋友自述的“二重性”,暗示人有一面是虚伪的,有一面是真实的。那么。丁玲的真实一面在哪里?即所谓“我须要说明我自己,我要求人能了解我,我也要争取同情者,于是我写了,在医院中是一篇”。写《在医院中》正是为显示自我的真实。
真实文句,因草稿是未定稿,故大量存在。划去的字句,原因会很多:内心斗争,斟酌字句,更能看出背后的想法(要检讨,但不能说假话)。但也会有违心的话。作者已经逝去,一一去代作者确认哪句真实哪句不真实,是不可能,也不公平的。总之,大的方面是发表了小说后有《解放日报》燎荧的批判文章在前,自己的杂文《干部衣服》、《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业已引起延安上下的嘁嘁喳喳。小的方面,丁玲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她自身用革命利益一衡量,觉得陆萍所见的医院黑暗面自然不是延安全体。所以,她检查女主人公的形象,检查自己的写作动机,越说越道不清,感到语言困窘,但说到“环境”描写有片面性,就爽朗得多(其实谁让一个落后医院代表整个延安了呢?一个坏支部书记代表一个党,一个有良心的警察能美化旧社会的逻辑是何时建立的呢)。等回到女性自身面对的现实时,丁玲又陷入迷茫了。
检讨全文七节,以下是分节的笔记(硬括号里是原标题):
[“小说的产生”]本来要写理想人物,结果写出的是现实人物!结尾把怀念着的残疾战友的故事补上,但认为离开了本意,写完便感“负咎”。动机是要肯定理想人物陆萍,但与自己血肉相关的人物原型融和(拐茆医院助产士俞武一)却不是那么理想化的。一旦执笔,人物和故事都仿佛站出来违背自己的意愿。如同目的是要写《杜晚香》,却写成个《牛棚小品》。作者故意强调写作动机,是为了说明后来形成的作品中的矛盾,是身不由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左翼文学一诞生就存在的。
[“所谓理想”]理想(动机)是写女性的钢铁人物,可是应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了解人物生成的环境,二是懂得选取能刻画人物的事件,作者都不具备。尤其突出指明其主要的根源是不认识那个环境。生活积累还不够,作者是诚心承认的,却不是本文的核心。
[“我的打算和安排”]反复强调动机与人物原型之间有差距。这个动机,作者承认“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空有理想动机,却没有与之相配的人物与故事原型。这时如写,或者陷入概念化的创作,像左翼历来的弊病;或者违背本意。现在,写革命理想人物与写小资产阶级式人物,这两个欲念在丁玲心里纠缠不清了。而使用助产士这个模特,便种下了这篇小说的问题:要写此人物的“转变”,却写不好。这便是左翼文学不得不写人物“转变”的缘故。一写“转变”就不太真实,是丁玲所不愿为的。于是她要检讨自己的生活,使她在现实中没有接触到几个理想的人物。可这样的人物存在吗?
进人具体安排的时候,写不好环境。承认用了上百页纸张也写不好(解放区的纸张多匮乏,多贵重)。“开刀”一节,写陆萍“转变”小资产阶级的脆弱性。但这个脆弱性里面,既有对革命严酷性缺乏坚强的面对,也有人性(女性)中应有的柔情、温情,应有的人道,如没有了人物就硬邦邦概念化了。作者承认“开刀”这一段写失败了,写成“党八股”了。当然不可能写好。
所说“客观了”才能克服小资性,“主观了”就不能克服小资性,是经典的知识分子“改造”主题。革命即是把“主观”都扫除干净。现在的事实证明,这一小资性是顽固到永远克服不了的程度。以上这节说不上是检讨,倒像是说明苦衷。
(第二种写法)强调陆萍已经很“进步”了,但仍是小资,个人主义的残渣余孽仍存在。陆萍的这顶“个人主义”帽子戴了多少年?还要戴下去?
(第三种写法)说明拿陆萍做理想人物,先天就不成。这里应负责的,作者认为是自己的思想情绪。假设作者有条件写“迈进”中的女性,还有一救,但是……(潜台词:这种转变人物也不是我能写好的)
[“陆萍与我”]标题分外亲切。此段在全稿中短而突兀,如一个制高点:谈起了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与《“三八节”有感》里的四条标准,与《我在霞村的时候》的贞贞,主动地打通了谈。如不是时代政治的区别,甚至可联到莎菲女士。丁玲所写女性,皆纤细、热情、强悍、有憧憬,一以贯之,不必分前后期。如《野草》精神之于鲁迅,也可不分前后期。作者明知陆萍有“缺点”,也不算“理想人物”,但说:“我却不能不承认我是爱陆萍的”,“正是在我的逻辑里生长出来的人物”,“悄悄的在这一个人物身上放一点我的东西”。这样的倾心,还不包括划去的“陆萍与我是分不开的”,“她是我的代言人”,“我以我的思想给她以生命”这三句话!故此,丁玲能把陆萍“改造”成看不到延安的弊病、看到了也不提出的工具人物吗?不能。这叫什么“检讨”?老丁反叛了!
[“失败的原因”(原题“主要的错误”,后被意味深长地划去)]表面上是重复地谈方法、立场、对 延安环境的看法等问题,所谓“个人主义立场”,不免翻来覆去的。但给人的感觉,丁玲解决不了是站在新党员一边批判延安呢,还是站在老干部一边维护延安的一切;解决不了暴露与歌颂的问题。
[“关于环境”]再次承认没有写好延安的“环境”,但无法修改,因全篇小说的“气氛”不对,不是小修小补所能解决。而把环境写成“灰色”,“是因为我心里有灰色”。这种“灰色”感觉因人而异:如面对青年的“灰色”观感,丁玲反不灰了,会作解释和勉励。面对知识较高者的“灰”感,她更不灰,常常会辩论争吵,被人说是为延安“护短”。只对极少数的朋友才沉痛一吐胸怀。丁玲解剖自己,面对解放区的环境,是屈原式的“行吟泽畔”的心情啊!《在医院中》是自己与陆萍一起揭延安的短,说真话。虽然写出不太好的环境,但“假如我真的把环境改了,我心里一定会不痛快的”。丁玲的检查很复杂,她也将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了。设想如公开发表,需划去的地方会更多。
[“结尾”]引用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话,非常文学化。可以理解为凡错误言论而有了社会影响,影响越大越需肃清余毒,说明检讨之必要。但文中自有陆萍的故事不能按照党八股的教条来写的意思,于是构成悖论。
总评:多声部的未完“检讨”
第一,究竟是创作方法问题,还是“立场”问题?从划掉的字句与改动小标题的情况看,似乎摇摆于两者之间。最后折中为“方法影响立场”。方法是什么?是典型化的方法,还是本质化的方法?作者知道解放区不都如陆萍所见的医院那样,但解放区和医院的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着的,且是“新党员”(刚人解放区的都市人)凭“五四民主精神”的底子,一眼能看穿的。如政府人员的怠惰,官僚主义,制度上部分支持不公平等。所谓“立场”只是部分老干部、老党员的利益角度,往往被夸大为全党全民的立场。
第二,究竟是人物问题,还是环境问题?丁玲企图说明原来要写的女性是坚强的,已经经历过磨难,是反省后的形象。但写来写去那个助产士出来捣乱,变成了陆萍,成了初出茅庐反挑解放区毛病的人。因而主要是如何看与写解放区这个医院的环境。不过作者又告诉我们,如果陆萍不变,环境是只能按“典型化”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第三,未发表的原因。陈明说是博古(秦邦宪)不让丁玲检查,可能是真的。政治家考虑检讨不检讨,要从大局出发。但另一面,表现出丁玲既未被当作王实味,也不是萧军。她与艾青这一类的账,要到“反右”才来结算。感谢丁玲当年起草了这份检讨,又写不成,零散、原始,反倒留下一份较真实的记录。
第四,一些联想。这是可以切人进去,深入研究解放区文学的。解放区的作家有共同的政治目标与反抗国民党专制的理想,这才走到了一起。而且在反映劳动人民普遍要求经济、政治、思想翻身方面,也是基本一致的(思想上如妇女解放,容易一致)。但在涉及知识分子“改造”,围绕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看待歌颂现实还是暴露现实等问题上,就不一致了。丁玲信仰共产主义,又保留思想深处的个人王国,她的解放区作品就容易出格。你可以感觉到她检讨了也没有解决。人类在经过解释了的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验,解决不好公有制下人的保持自由、独立的问题(文学写作就最需要这种自由独立),这就从根本上使得人的解放成为遥远的事情。进步知识分子刚进入解放区时有一种解放感,后来便处于各类矛盾之中无法解脱,这无疑是认识解放区作家的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 杨萌芽]
检讨草稿的“真实性”:这里不是指草稿本身文物价值的真伪,而是指作者思想在这里表达的真伪。应当是有两种声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会用要革命、求进步的真心实意去检查;作为一个天才作家会倾吐创作的真实思路,不加掩饰地袒露内心。文章最后举在国民政府那里做事的朋友自述的“二重性”,暗示人有一面是虚伪的,有一面是真实的。那么。丁玲的真实一面在哪里?即所谓“我须要说明我自己,我要求人能了解我,我也要争取同情者,于是我写了,在医院中是一篇”。写《在医院中》正是为显示自我的真实。
真实文句,因草稿是未定稿,故大量存在。划去的字句,原因会很多:内心斗争,斟酌字句,更能看出背后的想法(要检讨,但不能说假话)。但也会有违心的话。作者已经逝去,一一去代作者确认哪句真实哪句不真实,是不可能,也不公平的。总之,大的方面是发表了小说后有《解放日报》燎荧的批判文章在前,自己的杂文《干部衣服》、《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业已引起延安上下的嘁嘁喳喳。小的方面,丁玲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作家,她自身用革命利益一衡量,觉得陆萍所见的医院黑暗面自然不是延安全体。所以,她检查女主人公的形象,检查自己的写作动机,越说越道不清,感到语言困窘,但说到“环境”描写有片面性,就爽朗得多(其实谁让一个落后医院代表整个延安了呢?一个坏支部书记代表一个党,一个有良心的警察能美化旧社会的逻辑是何时建立的呢)。等回到女性自身面对的现实时,丁玲又陷入迷茫了。
检讨全文七节,以下是分节的笔记(硬括号里是原标题):
[“小说的产生”]本来要写理想人物,结果写出的是现实人物!结尾把怀念着的残疾战友的故事补上,但认为离开了本意,写完便感“负咎”。动机是要肯定理想人物陆萍,但与自己血肉相关的人物原型融和(拐茆医院助产士俞武一)却不是那么理想化的。一旦执笔,人物和故事都仿佛站出来违背自己的意愿。如同目的是要写《杜晚香》,却写成个《牛棚小品》。作者故意强调写作动机,是为了说明后来形成的作品中的矛盾,是身不由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是左翼文学一诞生就存在的。
[“所谓理想”]理想(动机)是写女性的钢铁人物,可是应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了解人物生成的环境,二是懂得选取能刻画人物的事件,作者都不具备。尤其突出指明其主要的根源是不认识那个环境。生活积累还不够,作者是诚心承认的,却不是本文的核心。
[“我的打算和安排”]反复强调动机与人物原型之间有差距。这个动机,作者承认“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空有理想动机,却没有与之相配的人物与故事原型。这时如写,或者陷入概念化的创作,像左翼历来的弊病;或者违背本意。现在,写革命理想人物与写小资产阶级式人物,这两个欲念在丁玲心里纠缠不清了。而使用助产士这个模特,便种下了这篇小说的问题:要写此人物的“转变”,却写不好。这便是左翼文学不得不写人物“转变”的缘故。一写“转变”就不太真实,是丁玲所不愿为的。于是她要检讨自己的生活,使她在现实中没有接触到几个理想的人物。可这样的人物存在吗?
进人具体安排的时候,写不好环境。承认用了上百页纸张也写不好(解放区的纸张多匮乏,多贵重)。“开刀”一节,写陆萍“转变”小资产阶级的脆弱性。但这个脆弱性里面,既有对革命严酷性缺乏坚强的面对,也有人性(女性)中应有的柔情、温情,应有的人道,如没有了人物就硬邦邦概念化了。作者承认“开刀”这一段写失败了,写成“党八股”了。当然不可能写好。
所说“客观了”才能克服小资性,“主观了”就不能克服小资性,是经典的知识分子“改造”主题。革命即是把“主观”都扫除干净。现在的事实证明,这一小资性是顽固到永远克服不了的程度。以上这节说不上是检讨,倒像是说明苦衷。
(第二种写法)强调陆萍已经很“进步”了,但仍是小资,个人主义的残渣余孽仍存在。陆萍的这顶“个人主义”帽子戴了多少年?还要戴下去?
(第三种写法)说明拿陆萍做理想人物,先天就不成。这里应负责的,作者认为是自己的思想情绪。假设作者有条件写“迈进”中的女性,还有一救,但是……(潜台词:这种转变人物也不是我能写好的)
[“陆萍与我”]标题分外亲切。此段在全稿中短而突兀,如一个制高点:谈起了自己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与《“三八节”有感》里的四条标准,与《我在霞村的时候》的贞贞,主动地打通了谈。如不是时代政治的区别,甚至可联到莎菲女士。丁玲所写女性,皆纤细、热情、强悍、有憧憬,一以贯之,不必分前后期。如《野草》精神之于鲁迅,也可不分前后期。作者明知陆萍有“缺点”,也不算“理想人物”,但说:“我却不能不承认我是爱陆萍的”,“正是在我的逻辑里生长出来的人物”,“悄悄的在这一个人物身上放一点我的东西”。这样的倾心,还不包括划去的“陆萍与我是分不开的”,“她是我的代言人”,“我以我的思想给她以生命”这三句话!故此,丁玲能把陆萍“改造”成看不到延安的弊病、看到了也不提出的工具人物吗?不能。这叫什么“检讨”?老丁反叛了!
[“失败的原因”(原题“主要的错误”,后被意味深长地划去)]表面上是重复地谈方法、立场、对 延安环境的看法等问题,所谓“个人主义立场”,不免翻来覆去的。但给人的感觉,丁玲解决不了是站在新党员一边批判延安呢,还是站在老干部一边维护延安的一切;解决不了暴露与歌颂的问题。
[“关于环境”]再次承认没有写好延安的“环境”,但无法修改,因全篇小说的“气氛”不对,不是小修小补所能解决。而把环境写成“灰色”,“是因为我心里有灰色”。这种“灰色”感觉因人而异:如面对青年的“灰色”观感,丁玲反不灰了,会作解释和勉励。面对知识较高者的“灰”感,她更不灰,常常会辩论争吵,被人说是为延安“护短”。只对极少数的朋友才沉痛一吐胸怀。丁玲解剖自己,面对解放区的环境,是屈原式的“行吟泽畔”的心情啊!《在医院中》是自己与陆萍一起揭延安的短,说真话。虽然写出不太好的环境,但“假如我真的把环境改了,我心里一定会不痛快的”。丁玲的检查很复杂,她也将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了。设想如公开发表,需划去的地方会更多。
[“结尾”]引用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的话,非常文学化。可以理解为凡错误言论而有了社会影响,影响越大越需肃清余毒,说明检讨之必要。但文中自有陆萍的故事不能按照党八股的教条来写的意思,于是构成悖论。
总评:多声部的未完“检讨”
第一,究竟是创作方法问题,还是“立场”问题?从划掉的字句与改动小标题的情况看,似乎摇摆于两者之间。最后折中为“方法影响立场”。方法是什么?是典型化的方法,还是本质化的方法?作者知道解放区不都如陆萍所见的医院那样,但解放区和医院的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着的,且是“新党员”(刚人解放区的都市人)凭“五四民主精神”的底子,一眼能看穿的。如政府人员的怠惰,官僚主义,制度上部分支持不公平等。所谓“立场”只是部分老干部、老党员的利益角度,往往被夸大为全党全民的立场。
第二,究竟是人物问题,还是环境问题?丁玲企图说明原来要写的女性是坚强的,已经经历过磨难,是反省后的形象。但写来写去那个助产士出来捣乱,变成了陆萍,成了初出茅庐反挑解放区毛病的人。因而主要是如何看与写解放区这个医院的环境。不过作者又告诉我们,如果陆萍不变,环境是只能按“典型化”写成现在这个样子。
第三,未发表的原因。陈明说是博古(秦邦宪)不让丁玲检查,可能是真的。政治家考虑检讨不检讨,要从大局出发。但另一面,表现出丁玲既未被当作王实味,也不是萧军。她与艾青这一类的账,要到“反右”才来结算。感谢丁玲当年起草了这份检讨,又写不成,零散、原始,反倒留下一份较真实的记录。
第四,一些联想。这是可以切人进去,深入研究解放区文学的。解放区的作家有共同的政治目标与反抗国民党专制的理想,这才走到了一起。而且在反映劳动人民普遍要求经济、政治、思想翻身方面,也是基本一致的(思想上如妇女解放,容易一致)。但在涉及知识分子“改造”,围绕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何看待歌颂现实还是暴露现实等问题上,就不一致了。丁玲信仰共产主义,又保留思想深处的个人王国,她的解放区作品就容易出格。你可以感觉到她检讨了也没有解决。人类在经过解释了的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验,解决不好公有制下人的保持自由、独立的问题(文学写作就最需要这种自由独立),这就从根本上使得人的解放成为遥远的事情。进步知识分子刚进入解放区时有一种解放感,后来便处于各类矛盾之中无法解脱,这无疑是认识解放区作家的重要路径。
[责任编辑 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