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识谱率很低。“怎么教谱”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音乐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谱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是每个音乐教师面临的难题。因此笔者从“以兴趣为起点、以形式为重点、以年段为基点”三方面进行研究,让“丢失的识谱教学”重新回到音乐课堂。
关键词:识谱;兴趣;形式;年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其学习方式为与演唱、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而我们的学生对音符望而生畏,导致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识谱教学该如何重建呢?下面就谈谈我教学中的体会。
一、以兴趣为起点,简化识谱教学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试图分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审美能力等,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
(一)在故事中识谱
对于初识唱名,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抓住儿童在听觉的最佳时期进行识谱教学。在教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以介绍好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区别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今天有三个好朋友都要去上学了,第一个好朋友,(师出示卡片:“X —”)他叫二分音符,他走起路来总是慢悠悠的,我们来学一下他(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走哦”,生跟师念)。
这个朋友(师出示卡片:“X”)他叫四分音符,四分音符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每天都很准时起床去上学(教师边用手划拍边念“走”生跟师念)。
第三个朋友(师出示卡片:“X”)他叫八分音符,他性子很急,每次走路都是小跑着来的。所以总是早早到学校的。(教师边用手划拍边念“跑跑”,生跟师念)。最后,师出一条节奏如:| XX X | XX X | XX XX | X — ‖先让学生逐个小节完成,然后连起来,最后边念节奏边划拍。当学生熟悉这个节奏后,再结合歌词、旋律练习。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识谱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二年级教《跳格子》时:在音乐教室的地板上画上8个格子,格子中间贴一个音符,它们分别是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各音。游戏开始前分组让小朋友在格子上跳一跳,唱一唱(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这个音,然后老师在琴上弹出这个音,帮助学生唱准它对于刚开始接触乐谱的孩子来说更加的形象生动。
二、以形式为重点,优化识谱教学
如果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方式、呆板的教学环境下学习音乐,学生无法体会音乐的优美,更别说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了。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重难点出发,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识谱。
(一)巧玩节奏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具体形象的东西更能令他们接受。适时捕捉生活化的节奏、直观的动作演示、变化着练习的速度等方式整理出常见的难点节奏,歌曲《剪羊毛》这一课中,节奏中附点音符比较多,而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将附点节奏融入剪羊毛的这个动作去,随着音乐熟悉歌曲,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二)难点攻破
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某一乐句或者是某个节奏,学生无法一下子领会。对于乐谱的视唱,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来设计识谱的形式,将难点提前攻破。如在教《西风的话》时将曲谱的顺序打乱之后出示,要求学生边听琴弹奏,边将歌曲每句曲调的顺序完整的排列出来,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吹口琴来给乐句排队,无论怎么样的答案都应肯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可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以年段为基点,强化识谱教学
乐谱是带领孩子畅游音乐殿堂的导游,是承载孩子学习音乐的交通工具。“识谱教学”要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的规律。新课标对小学低中高段识谱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低段形象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如在教授二下《小蜜蜂》时,教材中出现了字母谱,当学生聆听完教师的范唱、录音的范唱后,对歌曲的音乐乐感有了一个大致的记忆后,教师将字母谱出现在PPT上,“sfm rmfrd...,让学生跟着老师唱字母谱,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常“背唱歌曲的唱名(曲调)”让学生具有大量乐谱的感性积累,从小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唱名音高感”。
(二)中段过渡
音乐学习也有了前两年的学习基础在教学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学会识谱。三年级时,以听唱为主,过渡到视唱。同时结合器乐(口琴)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名音高感”。如三下《柳树姑娘》歌曲短小是一首二声部合唱,低声部的学习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口琴学吹旋律,同时也为合唱解决了困难。
(三)高段自主
高段的孩子已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放在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上。如六年级第一首歌《明天会更好》虽然歌曲篇幅很长,音域很高,但是因为这首歌曲耳熟能详,特别是副歌部分,通过电视文艺节目、手机铃声等渠道学生早已有印象,采取小组合作,通过聆听后进行尝试试唱,视唱一个乐句到一个乐段甚至到整首歌的乐谱。对于愿唱的同学及小组都要给予鼓励和极高的评价。
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主动而自觉地学习音乐知识。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们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希望。让我们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识谱的过程中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2012版小學音乐课程标准.
关键词:识谱;兴趣;形式;年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其学习方式为与演唱、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而我们的学生对音符望而生畏,导致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识谱教学该如何重建呢?下面就谈谈我教学中的体会。
一、以兴趣为起点,简化识谱教学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试图分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审美能力等,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识谱兴趣。
(一)在故事中识谱
对于初识唱名,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抓住儿童在听觉的最佳时期进行识谱教学。在教一年级《国旗国旗真美丽》,我以介绍好朋友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区别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师以故事的形式导入:今天有三个好朋友都要去上学了,第一个好朋友,(师出示卡片:“X —”)他叫二分音符,他走起路来总是慢悠悠的,我们来学一下他(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走哦”,生跟师念)。
这个朋友(师出示卡片:“X”)他叫四分音符,四分音符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每天都很准时起床去上学(教师边用手划拍边念“走”生跟师念)。
第三个朋友(师出示卡片:“X”)他叫八分音符,他性子很急,每次走路都是小跑着来的。所以总是早早到学校的。(教师边用手划拍边念“跑跑”,生跟师念)。最后,师出一条节奏如:| XX X | XX X | XX XX | X — ‖先让学生逐个小节完成,然后连起来,最后边念节奏边划拍。当学生熟悉这个节奏后,再结合歌词、旋律练习。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识谱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二年级教《跳格子》时:在音乐教室的地板上画上8个格子,格子中间贴一个音符,它们分别是1(do)、2(re)、3(mi)、4(fa)、5(sol)、6(la)、7(si)、1(do’)各音。游戏开始前分组让小朋友在格子上跳一跳,唱一唱(跳到哪个格子就唱出这个音,然后老师在琴上弹出这个音,帮助学生唱准它对于刚开始接触乐谱的孩子来说更加的形象生动。
二、以形式为重点,优化识谱教学
如果学生在单一的教学方式、呆板的教学环境下学习音乐,学生无法体会音乐的优美,更别说喜欢唱歌、喜欢表演了。教师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教材的重难点出发,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识谱。
(一)巧玩节奏
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具体形象的东西更能令他们接受。适时捕捉生活化的节奏、直观的动作演示、变化着练习的速度等方式整理出常见的难点节奏,歌曲《剪羊毛》这一课中,节奏中附点音符比较多,而这也是本课的难点,将附点节奏融入剪羊毛的这个动作去,随着音乐熟悉歌曲,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二)难点攻破
所谓歌曲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指某一乐句或者是某个节奏,学生无法一下子领会。对于乐谱的视唱,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来设计识谱的形式,将难点提前攻破。如在教《西风的话》时将曲谱的顺序打乱之后出示,要求学生边听琴弹奏,边将歌曲每句曲调的顺序完整的排列出来,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吹口琴来给乐句排队,无论怎么样的答案都应肯定,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可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以年段为基点,强化识谱教学
乐谱是带领孩子畅游音乐殿堂的导游,是承载孩子学习音乐的交通工具。“识谱教学”要符合学生音乐学习的规律。新课标对小学低中高段识谱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低段形象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如在教授二下《小蜜蜂》时,教材中出现了字母谱,当学生聆听完教师的范唱、录音的范唱后,对歌曲的音乐乐感有了一个大致的记忆后,教师将字母谱出现在PPT上,“sfm rmfrd...,让学生跟着老师唱字母谱,并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经常“背唱歌曲的唱名(曲调)”让学生具有大量乐谱的感性积累,从小建立起比较牢固的“唱名音高感”。
(二)中段过渡
音乐学习也有了前两年的学习基础在教学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学会识谱。三年级时,以听唱为主,过渡到视唱。同时结合器乐(口琴)教学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唱名音高感”。如三下《柳树姑娘》歌曲短小是一首二声部合唱,低声部的学习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口琴学吹旋律,同时也为合唱解决了困难。
(三)高段自主
高段的孩子已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放在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能力上。如六年级第一首歌《明天会更好》虽然歌曲篇幅很长,音域很高,但是因为这首歌曲耳熟能详,特别是副歌部分,通过电视文艺节目、手机铃声等渠道学生早已有印象,采取小组合作,通过聆听后进行尝试试唱,视唱一个乐句到一个乐段甚至到整首歌的乐谱。对于愿唱的同学及小组都要给予鼓励和极高的评价。
识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主动而自觉地学习音乐知识。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们音乐教育者们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希望。让我们更多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识谱的过程中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锐淼.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2012版小學音乐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