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学历史学习中的动机

来源 :中国当代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samu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水平较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乃至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行。本文试图基于心理学有关动机的理论,对目前我国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动机的现实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学历史;学习动机;现状;建议
  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 motivation
  【Abstract】Since long ago,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history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motivation level low status has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discipline of history itself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of motivation theory, to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 motivation in practical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 motivation; pres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有关教育与心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中学历史作为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长期以来却被当作所谓的“副科”来看待,许多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足够的冬季,严重地阻碍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成为了我国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肩负起的一项艰巨任务。
  1 心理学对动机和学习动机的认识
  “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认为: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地讲,动机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它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用来说明某种活动本身是什么或怎样进行的的一个概念。[1](P60-61)根据动机是来源于个体自身还是外部环境,又可以将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类型:所谓的外部动机是指由外界要求与外力作用而诱发出来的行为动机,例如,中国古代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法;而所谓的外部动机则指行为动机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即行为是由人本身的自我激发的,有如某人对某事感兴趣,对从事某项活动感到快乐,等等。[2](P444)无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者既相互促进,又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制约。
  而所谓的“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3](P217)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就会自始至终地影响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对于推动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学校学习》一书中将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即所谓学习驱力大致分为以下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1)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源自于源自于人类原始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为“自我-增强内驱力”,它反映的是个体由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将学习的行为指向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在未来学术哈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3)附属内驱力亦称亲和内驱力,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等的赞扬而表现出来的将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3](P220)
  针对奥苏伯尔的上述理论,我国的一些历史教育理论工作者指出,这三种内驱力与历史学习的关系是不同的。首先,所谓的认知内驱力对于中学教学的所有学科差别不大,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兴趣的关系比较密切;其次,关于自我提高内驱力,他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学教学学业评价制度的限制,历史学科显然会弱于其他一些在学业评价中有更高权重的“主科”;再次,由于附属内驱力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越到高年级,其发挥的作用越小,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都会明显下降。[4](P30)
  2 中学生历史学习动机的现状和建议
  目前我国历史教育的现状是“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兴趣低下,缺乏驱力”。[4](P31)例如,在许多学校中,历史课堂学习的时间被所谓的“主科”所挤压,在历史课堂上看其他“主科”教科书或做“主科”作业的情况十分地普遍,更不用说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历史知识了。而且,对于此种现象,许多的历史教师也采取了消极对待的态度,他们或通过讲述奇闻轶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只求草草了事,得过且过。如果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这种现状持续下去,那么,必然会造成许多严重的后果:它不但会导致历史课堂评价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降低,而且,更严重的是,它势必将造成“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和与历史学科相关的能力降低,最终势必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4](P31)
  由上可见,如何提高广大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动机水平成为了当今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大课题。笔者主张,改变以外部的动机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转而通过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来鼓励学习历史。其具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虽然目前的中学历史教材存在着诸多缺陷,但是,这“也为教师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框架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提供了一个舞台”。[4](P37)如果教师能够在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表述为学生再现一个鲜活的历史场景,能够通过提出一些有思考力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动机,并且,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会摆脱枯燥乏味的色彩,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水平。
  2.2 应该更新和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视觉形象,而且可以提供逼真的声音效果,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体验和感悟历史的真谛;另一方面,随着历史教师专业化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还可以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引入研究性的教学模式,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调动起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动机。
  2.3 应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一种和谐的教室氛围中,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不会因为在学业上的挫折而感到自卑和害怕受到惩罚,因此,具有一种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由于“历史学科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在学生学业评估方面权重不高甚至于没有权重”,加之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相对开放的”特征,[4](P40)所以,历史教师在营造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他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成功的激励,以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综上所述,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提上去了,才能真正的促进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这是历史学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心理学基础[M]. 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2.
  [2] 张积家编著. 普通心理学[M]. 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林崇德主编.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张静等著. 历史学习的方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关爱缺失  留守儿童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农村近几年来存在一个难题,政府关注,学校关心,社会也在呼吁。然而,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还是得不到应有的爱。他们多半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亲戚或朋友照顾,都不在父母身边,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缺少亲情的抚慰,心理的健康成长缺乏应有的督促和正面引导。
期刊
【摘要】通过情感交流的桥梁,语文因素,情感体验等环节,强化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桥梁;语文因素;情感体验;机遇  情感教学是教师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通过作品情景引起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情感产生共鸣,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语文教学离开情景参与,课堂就显得苍白无力,将是无源之水,无血之躯。列宁说:“没有‘人的
期刊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眼光让人充满智慧,总有一种眼光让人流连忘返,总有一种眼光让人激情澎湃。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在顺利行驶一段之后遇到了风浪,趑趄不前。关键时刻,小平同志挺身而出,以非凡的政治胆识校正了这艘大船的航向。此后20年间经济腾飞,国力日增。伟人身后20年,当初那些震惊世界的名言,我们是否已渐渐忘却?改革开放行至今日,已触及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是否更如老人家所言“犹如逆水行舟”
期刊
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世纪的人才观,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教改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似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
期刊
我与品社有着不解的姻缘,中师毕业那年,刚被分配到学校,我就教学语文、思想品德、美术几门课程。现在回想起来,我与这门课程真有缘,那时的思想品德课本内容是讲几个小故事,然后告诉我们要懂得的道理,故事内容简简单单,道理浅显易懂,可我上的却绘声绘色、津津有味,我一边陶醉在简单的故事情节里,一边又把道理改编成他们易于接受的形式让他们去理解,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我这个老师也不例外,在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的同时,又对
期刊
【摘要】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评价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思考的发展水平,包括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平时检测、课后分析等,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近一步发展。  【关键词】成绩;考评;办法;实践
期刊
劳动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运用“设计思维”,点燃学生“我想做”的种子,提高学生“我会做”的能力,感受劳动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从而走向“我乐做”的劳动习惯养成,培育劳动素养,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引领学生走向美好人生。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各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劳动教育资源,既有专门的劳动教育主题,也有渗透在公共生活、法治、家国情怀等教育主题之中的教学内容,涵盖了
期刊
【摘要】1.小学生的德育教育;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3.学科渗透德育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就小学生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看法.  新时期小学生的现状是: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根据调查表明,小学生中主要存在着“八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靠的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难免落入注重知识传授、“填鸭式”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活动缺少因教育手段的变化带来的新鲜刺激,学习兴趣受到抑制,课堂变的沉寂。本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大步走进山区课堂,給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 历史教学; 优化组合  历史教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
期刊
有一句名言说:“人类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可见总结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我认为教会学生总结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办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他告诉我们,不断地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如果把总结与合作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