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长和老师应该有同样的愿望去教育孩子。然而,达成协议的愿望并不意味着可以达成协议,更不用说行为的正确性了。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访是父母合作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家访也是一种搜索,寻求让爱的力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地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那么,怎样去寻求这种爱的力量呢?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专业人士的整体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教师以更好的心态和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不可否认,有些班主任误解了家访的含义。只是把学生问题传送甚至扩大化,不但埋怨家长,而且还有些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让家长们惶然不知所措。在学生的家访中,将责任归于家庭的这种错误行为将直接伤害了家长的感受,可能导致错误的继续和扩大。如某班级,班委会反对班主任对表现良好学生进行家访的工作计划,学生认为,表现好就不用家访了。
教师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是实现家校的合作前提。否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也会激怒老师,为教师的下一步工作产生新的问题。热爱教育事业,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把家访当作上级安排的例行活动,而是进行有意义的寻求。用真诚的爱来温暖学生的心,这样的家访将为班主任工作的进展扬帆起航。
二、访谈重商议,爱心促成长
家长也给我们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1)期望加强沟通,通过教师了解孩子,更好地融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2)学校开展父母教学活动,家长报告良好。家长希望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增加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3)希望教师鼓励那些不够活跃的孩子说话。
可能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是,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即使在家访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家庭教育是存在问题的。例如,笔者班上有位残疾的女生,她的父母在县城务工,她被留在乡镇,父母充耳不闻,有关心则要么是“女子单打”,要么是“男女混合双打”。而有些家长的素质偏低,例如,学生罗某无意学习,甚至参与网上赌博。校长家访后,罗某被父亲殴打。他不服气,大叫:“你自己经常赌六合彩。为什么打我?!”很明显,未能处理好这件事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但另一方面,亦显示出家长对子女的影响。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中的表现,并了解父母的期望、要求和教育方法。我们要努力寻求合作的可能。一些家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给学校。有些家长常说:“老师,我的孩子你放心大胆地管。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句话说明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信任,也是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在父母的眼里,他们的孩子是最好的。当他们听到孩子的缺点时,会对学校和老师感到失望,他们会产生不信任和不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意全面介绍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在家访时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优势。学生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我们应该迂回地陈述自己对家长的要求,并与家长讨论有效的措施,并且要进一步使家长明白子女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正确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沟通过程中,让家长对学校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减少误解,教师的工作也能顺利开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三、为家长树立信心,对后进生更加关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些后进生因為变量的变化:如年龄、环境、教师工作方法等的变化,他们即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作为教师,也要尽可能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家访不是将教育任务从校长转移到家长,也不是通知家长。他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个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寻找共同点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是表达他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以建立父母对孩子的信心。我们要加强各种肯定形式的教育方法,分析和了解一些落后和偏差的原因,采用不妥协、不放弃的原则寻求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用爱心感化学生,对落后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洼清泉,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师爱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后进生可以被引导而产生巨大的转化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正方向。只有教师给予后进生真挚的爱、亲密、信任和期望,才能使后进生对教师产生依恋和钦佩,向教师敞开心扉,才能“药到病除”,达到理想的效果。
只要家长在家访中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怀,就会觉得教师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教师没有华丽的话语,也可以寻求一种基于家庭学校合作的爱,为教育教学工作成功开展增加正能量。
一、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
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专业人士的整体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教师以更好的心态和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不可否认,有些班主任误解了家访的含义。只是把学生问题传送甚至扩大化,不但埋怨家长,而且还有些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让家长们惶然不知所措。在学生的家访中,将责任归于家庭的这种错误行为将直接伤害了家长的感受,可能导致错误的继续和扩大。如某班级,班委会反对班主任对表现良好学生进行家访的工作计划,学生认为,表现好就不用家访了。
教师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是实现家校的合作前提。否则,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也会激怒老师,为教师的下一步工作产生新的问题。热爱教育事业,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把家访当作上级安排的例行活动,而是进行有意义的寻求。用真诚的爱来温暖学生的心,这样的家访将为班主任工作的进展扬帆起航。
二、访谈重商议,爱心促成长
家长也给我们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1)期望加强沟通,通过教师了解孩子,更好地融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2)学校开展父母教学活动,家长报告良好。家长希望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增加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3)希望教师鼓励那些不够活跃的孩子说话。
可能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但是,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即使在家访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家庭教育是存在问题的。例如,笔者班上有位残疾的女生,她的父母在县城务工,她被留在乡镇,父母充耳不闻,有关心则要么是“女子单打”,要么是“男女混合双打”。而有些家长的素质偏低,例如,学生罗某无意学习,甚至参与网上赌博。校长家访后,罗某被父亲殴打。他不服气,大叫:“你自己经常赌六合彩。为什么打我?!”很明显,未能处理好这件事是由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但另一方面,亦显示出家长对子女的影响。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中的表现,并了解父母的期望、要求和教育方法。我们要努力寻求合作的可能。一些家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给学校。有些家长常说:“老师,我的孩子你放心大胆地管。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句话说明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信任,也是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在父母的眼里,他们的孩子是最好的。当他们听到孩子的缺点时,会对学校和老师感到失望,他们会产生不信任和不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注意全面介绍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在家访时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优势。学生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我们应该迂回地陈述自己对家长的要求,并与家长讨论有效的措施,并且要进一步使家长明白子女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正确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通过家访,我们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沟通过程中,让家长对学校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减少误解,教师的工作也能顺利开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三、为家长树立信心,对后进生更加关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些后进生因為变量的变化:如年龄、环境、教师工作方法等的变化,他们即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作为教师,也要尽可能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家访不是将教育任务从校长转移到家长,也不是通知家长。他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个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寻找共同点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是表达他对孩子的关心和爱,以建立父母对孩子的信心。我们要加强各种肯定形式的教育方法,分析和了解一些落后和偏差的原因,采用不妥协、不放弃的原则寻求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要用爱心感化学生,对落后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就像沙漠里的一洼清泉,能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师爱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后进生可以被引导而产生巨大的转化力量,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正方向。只有教师给予后进生真挚的爱、亲密、信任和期望,才能使后进生对教师产生依恋和钦佩,向教师敞开心扉,才能“药到病除”,达到理想的效果。
只要家长在家访中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怀,就会觉得教师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教师没有华丽的话语,也可以寻求一种基于家庭学校合作的爱,为教育教学工作成功开展增加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