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这种组织和引导,不仅体现在教师要少讲精讲,还应表现在能多多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倾听,《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细心地听取。我认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倾听,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倾听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绝佳良方
当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强调:“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倾听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它是教师以一种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因此,倾听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绝佳良方。
有这样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有一年教初一语文,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当我介绍完作家时,我发现有位王姓学生似乎对我的讲解不屑一顾,他在跟同座悄悄地耳语了几句后就低下头来做其他事情。这种稍纵即逝的神情让我捕捉到了,过了几分钟我提醒他要注意听讲,没想到他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你对沈从文的介绍有错误,我不想听。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学生的直爽让我吃惊。我笑问,错在哪里?他说,沈从文不是苗族,是汉族。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祖父沈宏富是汉族,而你讲他是苗族人。此时,班上鸦雀无声,不少学生点头赞同。这对我是个考验。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授业”有“错”,学生又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作为教师,如何冷静以对?我觉得,应该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便示意他继续讲下去。他接着说:“按照我们汉族的习惯,爷爷是汉族,他的孙子也该是汉族,即使是招女婿,他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那么他也该是土家族。”我又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想听听全班同学的看法,讨论热烈但毫无结果。这时,我把一次青歌赛综合知识考核环节中,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沈从文是苗族人,遭到了湖南籍某青年作家强烈质疑的事说给大家听。这位青年作家认为,沈从文的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他祖父是汉族,沈从文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他应该是汉、苗、土家三族的混血儿。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权威,无从考证。我坦言,备课时,我考虑过这些问题,但最终还是沿用了参考资料的说法。我说,今天王某某同学能够直言他的疑惑,这非常好。教师并非万能,授课中不够准确或有错误,你们提出来讨论解决,师生都能获益。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的解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教学反思中,我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后这样写:“如果我在课上不是倾听这位学生的意见,不是倾听大家的讨论,而是采取家长式的做法,一开始就批评王姓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伤害的就是师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感情,更谈不上和谐地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不管学生说得对不对,首先必须倾听他们的看法,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态度问题,也是教育观念问题。”
二、倾听是揣摩文本内涵的重要方式
初中语文课本经过了编者的精心筛选和反复审稿,可谓篇篇是精品,虽然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备课。相反,教师还是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揣摩文本隽永的内涵,去倾听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诉说。比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如果反复地阅读,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叶老在告诉我们,为了更清晰地介绍苏州园林,他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而在“分”中,又按照了从主到次、从局部到细部的顺序来说明。如再细细咀嚼,我们不难听到叶老在文中综合运用了说明、描写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叙说,听到叶老对苏州园林由衷地赞美和自豪的笑声。
三、倾听是走向“柳暗花明”的捷径便道
教师的倾听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内涵作深入的探究,也为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柳暗花明”打下基础。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当教师认真地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后,顺势引导的教学契机也就来到了。比如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教学目标中,我增加了联系自己作文初步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初读文章以后,我要求学生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有的说喜欢头尾,因为头尾以《高山青》的歌词贯穿,照应紧密;有的说喜欢第三段,因为这一过渡段用反问句承接上段,交代了进入神木的过程,前后衔接显得自然熨帖;有的说喜欢第四段,这一段写清澈的潭水,还有殉情而亡的两姊妹,不到一百字的叙述情美景美;有的说喜欢构思,不固定观察点,边走边看,引人入胜。大家发言踊跃,我边听边引导,要求学生联系刚写的作文《狼山游》,看看自己在结构、头尾照应、过渡段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教学中,我倾听学生的发言,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既能得益于作家的写作技巧,又丰富了自己的写作知识,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可见,倾听确是引导学生走向“柳暗花明”的捷径便道。
倾听,不仅表现了教师的谦虚好学,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上讲,倾听是种教学艺术并不为过。
(责任编辑 韦淑红)
一、倾听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绝佳良方
当代教育家沙塔洛夫强调:“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普遍相互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这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倾听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它是教师以一种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因此,倾听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绝佳良方。
有这样一件事,我记忆犹新。有一年教初一语文,学习沈从文的《端午日》,当我介绍完作家时,我发现有位王姓学生似乎对我的讲解不屑一顾,他在跟同座悄悄地耳语了几句后就低下头来做其他事情。这种稍纵即逝的神情让我捕捉到了,过了几分钟我提醒他要注意听讲,没想到他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你对沈从文的介绍有错误,我不想听。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学生的直爽让我吃惊。我笑问,错在哪里?他说,沈从文不是苗族,是汉族。我又问:为什么?他回答:他祖父沈宏富是汉族,而你讲他是苗族人。此时,班上鸦雀无声,不少学生点头赞同。这对我是个考验。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授业”有“错”,学生又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作为教师,如何冷静以对?我觉得,应该虚心倾听学生意见,便示意他继续讲下去。他接着说:“按照我们汉族的习惯,爷爷是汉族,他的孙子也该是汉族,即使是招女婿,他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那么他也该是土家族。”我又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想听听全班同学的看法,讨论热烈但毫无结果。这时,我把一次青歌赛综合知识考核环节中,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沈从文是苗族人,遭到了湖南籍某青年作家强烈质疑的事说给大家听。这位青年作家认为,沈从文的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他祖父是汉族,沈从文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他应该是汉、苗、土家三族的混血儿。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权威,无从考证。我坦言,备课时,我考虑过这些问题,但最终还是沿用了参考资料的说法。我说,今天王某某同学能够直言他的疑惑,这非常好。教师并非万能,授课中不够准确或有错误,你们提出来讨论解决,师生都能获益。教学相长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的解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教学反思中,我记述了事情的经过后这样写:“如果我在课上不是倾听这位学生的意见,不是倾听大家的讨论,而是采取家长式的做法,一开始就批评王姓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伤害的就是师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融洽感情,更谈不上和谐地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不管学生说得对不对,首先必须倾听他们的看法,这是对学生主体的态度问题,也是教育观念问题。”
二、倾听是揣摩文本内涵的重要方式
初中语文课本经过了编者的精心筛选和反复审稿,可谓篇篇是精品,虽然有配套的参考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松备课。相反,教师还是需要认认真真地去揣摩文本隽永的内涵,去倾听作者在文中深情地诉说。比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如果反复地阅读,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叶老在告诉我们,为了更清晰地介绍苏州园林,他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而在“分”中,又按照了从主到次、从局部到细部的顺序来说明。如再细细咀嚼,我们不难听到叶老在文中综合运用了说明、描写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叙说,听到叶老对苏州园林由衷地赞美和自豪的笑声。
三、倾听是走向“柳暗花明”的捷径便道
教师的倾听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内涵作深入的探究,也为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柳暗花明”打下基础。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当教师认真地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后,顺势引导的教学契机也就来到了。比如学习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教学目标中,我增加了联系自己作文初步学会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初读文章以后,我要求学生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有的说喜欢头尾,因为头尾以《高山青》的歌词贯穿,照应紧密;有的说喜欢第三段,因为这一过渡段用反问句承接上段,交代了进入神木的过程,前后衔接显得自然熨帖;有的说喜欢第四段,这一段写清澈的潭水,还有殉情而亡的两姊妹,不到一百字的叙述情美景美;有的说喜欢构思,不固定观察点,边走边看,引人入胜。大家发言踊跃,我边听边引导,要求学生联系刚写的作文《狼山游》,看看自己在结构、头尾照应、过渡段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教学中,我倾听学生的发言,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既能得益于作家的写作技巧,又丰富了自己的写作知识,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可见,倾听确是引导学生走向“柳暗花明”的捷径便道。
倾听,不仅表现了教师的谦虚好学,同时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技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上讲,倾听是种教学艺术并不为过。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