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早期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是指以思考为内涵,以问题目标为定向的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20世纪被首次应用于数学研究领域,之后便成为数学学科的主要教学方法被沿用至今,并取得了很好地教学效果。而“问题解决”被应用于数学领域是有着一定的理论根据的,表现在建构主义观,并与建构主义的内在精神相一致,都是主张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采取被动的“填鸭式”学习法。“问题解决”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那么,“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究竟是什么?如何用实例来给予诠释,这是本文主要要阐述的问题。
  一、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观不仅是“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二者的具体内容也具有精神上的内在一致性。建构主义观包括知识观、学习观与师生观,在“问题解决”模式中均得到了体现。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学生只有自主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构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把外界的知识变成了自己会运用的知识,才能算作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學习观认为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建构新知识来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不能由他人代替完成;师生观认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点拨者,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习来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通过讨论来自己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观念影响了“问题解决”模式的形成,现如今“问题解决”模式的具体内容与建构主义观念则有着一定的承袭。比如创设情境与协作学习,二者均是有着相似之处。“问题解决”的实质是学生对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答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力的锻炼,中心点则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所以,问题的创设可以由教师来设定,是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以及通过问题所锻炼能力的有力度。
  二、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解决”模式使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教师在课堂模式中只是起到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具体的操作与思考则完全由学生掌握,学生把自己思考的问题思路和结果汇报给老师,老师再针对这两项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的思维则给予纠正,在这个期间,学生由于是主动进行解题的,不是以往的被动听课,所以会集中精力来解题,学习热情也被点燃了。
  (二)锻炼学生的各项数学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发散聚合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等,也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问题解决”模式以小组讨论法为基础,立足于问题,就是为了达到新课标改革下的教育理念,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三、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与案例分析
  (一)创设情境,选取问题
  在分析具体内容时,本文选用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来作为案例,探讨一下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模式来解题。首先,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要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一些有关于新课的问题,问题的选择最好是与生活紧密相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于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有一个生活上的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到解题的氛围中来。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选取中,教师可以找寻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找来一个梯子,告诉学生们梯子的长度为5米,并且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4米。那么,教师慢慢移动梯子,使梯子顶端下滑0.5米,则问题是梯子底端要滑动多少米?这个实际演示就将学生带入了情境,让学生不自觉跟着思考起来,并且与生活紧密相连。
  (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
  教师可以选择几个与生活相关的例子,通过各种道具的演示,布置给学生们。接着,教师为了保证解题的质量与方法的搜集,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一个个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通过讨论与思考,集思广益,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有限度的,而多个人一起思考,说不定则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小组的分配最好是5到8个人一组,设一个组长,内部设置一个汇报员和一个记录员,汇报员是将小组内的结果汇报给老师和同学,记录员是负责记录小组内部人员的思路及结果的,组长则是负责本组的一切事物。有些生活中的问题需要组员们出去调查和收集的,这些都需要组长对组员的任务进行分配,并负责问题的整理。
  (三)汇报成果,引导点拨
  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每组的汇报人员应该在课后将问题讨论好并在课堂上汇报给老师与同学,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教师应该首先对于学生的问题的解答进行评价,对于值得表扬的地方给予奖励,对于误区给予点拨,并且让学生们改正。其次,教师可以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变通,先给学生们把这道题变换一下,让该组的学生们思考如何解答,再让学生们自己编题,使列出来的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并且深化理解。
  (四)反馈总结,反思误区
  对于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错误之处,教师应该让学生改正并反馈,对于错误也要勇于反思,发现自己在思维与学习习惯上的不足,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忆总结一下这节课都学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对自己小组的成绩还满意吗?对自己的思维习惯有什么评价等等,做成一个表格,让学生来填写,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的问题,再分别对学生一对一进行辅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强,真正理解“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李宾.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2013,11.
  [2]马金仙.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3]张超.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其他文献
橡胶制品的质量是建立在橡胶混炼基础之上的,而橡胶混炼又以配料作业最为重要。该文论述了以配料为主要目的的上辅机系统的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油料、炭黑粉料的自
【摘要】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很重要。然而,近几年中职生源质量不高,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对数学不感兴趣,有畏惧感甚至是厌恶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這使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走入了困境,那么当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到底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摘要】高等数学不仅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经济类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载体。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7-01  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
针对模型未知的复杂生产过程,把智能控制思想和专家系统技术相结合,依据控制理论知识和人的操作经验,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智能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摘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自主探究 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8-01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形式,教师要营造适当的氛围,教给学生方法,提供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1-02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  【关键词】数学教学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0-02  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