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圆锥曲线既具有方程的形式,也有对应的图形,所以在解答圆锥曲线问题时,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案,既可以从方程、向量等代数角度,还可以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几何角度去思考解题的方案.开展一题多解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还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椭圆E经过点 ,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 在 轴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圆锥曲线既具有方程的形式,也有对应的图形,所以在解答圆锥曲线问题时,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案,既可以从方程、向量等代数角度,还可以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几何角度去思考解题的方案.开展一题多解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通性通法,还能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椭圆E经过点 ,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 在 轴上,离心率 .
(1)求椭圆E的方程;
(2)求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的方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对称轴、焦点、离心率等性质,以及角的平分线,属于中高档难度的题目.第一问较为简单,学生结合A点的坐标和離心率很快就能求出a、b、c的值,进而求得椭圆E的方程为 .本文主要探究一下第二问的解法.由于角平分线不仅与直线方程有关,还与平面几何知识相关,所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
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可得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 .
焦点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与过焦点三角形顶点处的切线相互垂直,这也是椭圆中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质(由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旋转椭圆面反射后集中到另一个焦点).本题利用椭圆的光学性质,求出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的斜率.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利用了导数来求椭圆切线方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对一道数学题目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它可用一段故事描绘人生百态,表现多彩人生。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着力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文本就谈谈开展阅读教学的三种方法。 一、展示创作背景,巧妙切入 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巧妙切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比如,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就可以展示词作的创作背景。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其实,阅读与写作时密不可分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开展训练活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材料,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笔者现以《琵琶行》为例,谈一谈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
求三角函数 中参数 的取值问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问题.此类问题一般与三角函数的图形变换、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对称轴、对称点有关,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思路混乱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解题的效率,笔者对此类问题的求解思路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要求得三角函数 中参数 的取值,需要重点分析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明确参数 对图象的影响.由于 ,所以在求
求函数的解析式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和转化能力.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有很多,如待定系数法、配凑法、换元法、解方程组法、分段讨论法等.方法不同,其特点和适用的范围也不相同,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进行探讨. 一、待定系数法 有些问题的已知条件中已告知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以及某些函数值的大小或者关系式,同学们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其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的一种方法,是常见的一种数学证明方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命题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第二步,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而如何由 时命题成立,过渡到 时命题也成立,是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
求函数的值域问题是高考试题中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此类型问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对函数解析式的变形及其转化.求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有配方法、数形结合法、换元法、分离常数法、判别式法等.本文将重点对数形结合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三种方法进行分析. 一、数形结合法 在求分段函数或者容易作出图象的函数的值域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法来解题,首先,根据函数的解析式作出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函数图象在定义
三角函数问题是高考数学中的必考內容,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基本公式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求值技巧、图象的变换等,属于中低档难度的题目.学生要想顺利解答三角函数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换元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本文主要谈一谈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一、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 当遇到复杂的、需要讨论的情况比较多的三角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法对
支架式教学是由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演变而来的。最近发展区指出,在儿童解决超出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以一定的帮助,引导他们顺利解决难题,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后,教师再撤出支架,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支架式教学主要是由“搭建脚手架——创设情境——深入探索——交流协作——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的。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合理运用
函数零点的个数问题是各类试题中的常见问题,常与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等知识相结合,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问题的转化和分析能力.本文主要谈一谈求函数零点个数的三种方法:定义法、图象法和运用零点存在性定理. 一、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指是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解答问题的方法.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作函数y=f(x)的零点.在利用定义法解题时,我们可以直接令函数f(x)=0,通过解方程来求出x的值,这样
高中阶段的大部分數学知识,如向量、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都与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数”与“形”的转化,从几何和代数两个不同的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辅助解题,帮助学生提升解题的效率. 一、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代数问题 很多代数问题采用常规的代数方法求解较为复杂、繁琐.很多学生常常因为计算量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