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的“精.气.神”(下)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ear0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坊七巷“气”之所在
  
  “三坊七巷”从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自中原人人闽以来闽都福州城市的发展,浓缩了闽都福州城市变迁的历史。从这一历史街区遗存传承至今的活力上(也就是“气”之所在),体现出极其浓烈的闽都文明生生不竭的旺盛“气”息。
  体现出历史的底气。“三坊七巷”形成于历史文明的积淀之中。北宋梁克家《三山志》曾先记载“三坊六巷”;清嘉庆、道光年间,进士刘心香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到酒楼。”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略》记录“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上世纪30年代的郭白阳《竹间续话》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缙绅第宅所在也。”真正闻名的是民国六年陈衍诗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王审知901年建“罗城”,过了7年又再筑“夹城”,城墙南面扩大到南门兜,而且是依照长安、洛阳等地的经验,进行整体规划,横平竖直,规规矩矩,谁也不能违规搭建。由此,才有了“三坊七巷”方正有序格局的历史保存和制度保障。
  体现出文教的风气。闽都福州是一座儒雅的城市。诗书传家、文风蔚然。据载,自唐至清,福州共有进士4100名,其中仅从“三坊七巷”豪门大院走出的进士则多达150名、状元2名、榜眼2名;至今又新出院士10人。吕祖谦咏福州名句“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最能典出“三坊七巷”的文教风气。
  体现出人杰的血气。福州水系发达、植物茂盛;四面环山、温暖湿润。闽都福州是座儒雅、安逸的城市,夙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福州男人也格外地“温良恭俭让”;其实不然,当其血性豪情猛然爆发,就势如惊雷、响彻云间。把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声显赫、叱咤风云的人物稍一排列,这里不仅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有中国“船政之父”之称的沈葆桢;有启蒙思想家严复;有变法维新改革家曾宗彦;有“文采了得、胸襟了得、抱负了得”、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的林旭;有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和《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而且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将领:明朝抗倭名将张经、国民海军总长刘冠雄、国民海军总司令部左司令蓝建枢……书声朗朗、文人辈出的“三坊七巷”因多元文化而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航海家、翻译家、实业家等多类精英人杰,使儒雅的“三坊七巷”另有一腔剑胆琴心、浩然血气。
  体现出旅游的人气。“三坊七巷”呈现了闽都福州历史千年文明行进的痕迹,坊巷的“名刺”在人们的口碑中“磨蹭”得发亮,与“纸裱的福州城”形成鲜明对比。古时“三坊”住的多是达官贵人,“三坊”名称的由来多与居住者有关,而“七巷”里居住的则多是民间百姓和商家富翁,因此“七巷”巷名更具平民倾向,更多因民间传说得名。同时,千百年来,“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末遗留下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政府挂牌保护单位1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另有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些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内涵,不仅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品牌,而且是闽都旅游的首选之地,从来都吸引着众多世人的眼球和不尽的商旅人气。
  体现出商业的旺气。“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八一七路东街至南门,这地方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而且,历史上南后街不长的街面上,聚集了大量商店,仅古旧书店就有26家之多。明清时,两侧有大小建筑数百座,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坊七巷”里的官绅文人。清末广东番禺举人王国瑞有诗句描述南后街的繁华景象:“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将南后街比作北京的琉璃厂,足见当时商业的繁荣兴旺。
  体现出休闲的雅气。历朝历代“三坊七巷”文人间的“文化交往、休闲娱乐”让人羡慕不已,“水榭戏台”、“光禄吟台”、“玉尺山房”等众多文化休闲场所成为文人们吟诗作赋、怡情欢娱的最佳去处。“三坊七巷”无疑是一本展开的读不尽、阅不完的雅致“大书”。明清以来形成的南后街灯会、闽山巷社火、听雨斋酬唱的盛况和泼墨挥毫、品茗听曲、评话说书的雅事,把坊巷生活气息调理得虚实相含、动静结合、雅俗共赏、韵味无穷。
  体现出居家的福气。有福之州闽都,最大的福气在于人居的安泰。“三坊七巷”的千百龄遐寿,证实了此方水土的无边洪福。许多外地人到了福州都感觉这是一个悠闲安逸的城市,这种气息最集中体现在“三坊七巷”的生活方式中。在“三坊七巷”许多老宅里,老人和旧物安详地共生共眠,即便是年轻人回到这里,浮躁的心境也会平和下来。在中国的地理上,福州偏安一隅;在中国的历史上,福州也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皇室与贫民共处的“庇护所”。闽都福州古城因武夷山脉和城垣自然山水的“庇护”,造就了这座城市少有兵刃、风灾难侵和不与世争、平和安详的特有气息,进而也成就了“三坊七巷”居家人“安民、文儒、光禄、衣锦”诸多令人向往的福气。
  
  三坊七巷“神”之所在
  
  “三坊七巷”作为闽都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她之所以会成为闽都福州的宝贵遗产(也就是“神”之所在),关键在于她具备着悠雅蕴藉的文化“神”韵。
  具有神明的文脉。“三坊七巷”形成于唐末五代,宋代逐渐定型,明清后遂趋繁盛。汉代“冶城”、西晋“子城”时,“三坊七巷”这一带还在城外;公元901年王审知在“子城”之外又造“罗城”,才把她包括在城内。“三坊七巷”是一本说不完的大书。封面是文儒鼎盛,封底是衣锦风流。书页里有胸怀世界的雄才大略,有翰墨文章的千古流芳,有义薄云天的铮铮铁骨,有才子佳人的离合悲欢。“三坊七巷”的故事,前世流芳,今生延续;“三坊七巷”的文脉,宁静悠远,神明洞见。
  具有神奇的文化。“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文化的见证者和担当者。晋代,闽中人文初启,“三坊七巷”就有了最初的居民;唐末五代,闽都人居渐多;宋代福建文化大爆发,“三坊七巷”住进了很多福州文化名人,如宋太宰余深、国子监祭酒郑穆、名士陈烈、名儒陈襄、状元郑性之;元代至清中叶,“三坊七巷”中名人比如明礼部侍郎萨琦、户部侍郎林泮、兵部尚书张经、清台湾总兵甘国宝等在各领域都有相当作为;到晚清,出现了陈衍、郑孝胥、何振岱等享誉近代文坛的诗词大家,福州作为福建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三坊七巷”则成为这一神奇文化现象的代表。
  具有神妙的文物。“三坊七巷”不仅有名人,更有很多神妙的文物:建筑类的、装饰类的、衣食类的和民俗类的等等,不胜枚举。由石板巷陌、河道古桥、牌坊宫庙、试馆祠堂、塔亭楼阁、朱门大院、粉墙黛瓦、排堵门罩、园林花圃、假山鱼池、 水榭戏台、回廊甬道、奇花异草、碑刻景观等组成了闽都独特的传统建筑文物,雅俗共赏、神妙无穷、价值连城。
  具有神韵的文教。清中叶开始,福州地区骤然间迎来了一个科举盛世。闽县、侯官两县产生的进士,占全省总数的40%。“三坊七巷”内也出现了许多科举佳话: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屋主郭阶三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次子郭柏荫更是进士及第;文儒坊47号的陈承裘生七子,除一人早夭外,居然六子科甲,三个举人、三个进士,长子陈宝琛后来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同时,还有文儒坊叶姓世家,五子科甲、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安民巷曾姓世家,四世七进士;衣锦坊洗银营郑家,四世五进士三翰林。
  具有神采的文豪。科举盛况带动文化的繁荣,一大批福州籍的高官显宦和名流才俊,在事业和学术上均有非凡建树。晚清风流出侯官!“三坊七巷”作为旧“侯官县”的精英社区,进入鼎盛时期,诞生了一批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衍、林觉民、林旭等。闽都文化大放异彩,大文豪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唐以来住过“三坊七巷”的69位名人,其中44位出生于1800年至1900年,这一世纪出生的大文豪,远远超过前面9个世纪的总和。
  具有神往的文雅。陈衍说:“宫巷皆故家所宅,吾乡之乌衣巷也。”宫巷里住着“三坊七巷”最显贵的豪门。郁达夫曾写道:“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宫巷几大家族的婚姻,往往亲上加亲。林、沈、刘、郑家族世代联姻,凝聚成一个亲密无间的血缘共同体。同时,他们与“三坊七巷”其他望族,如郭柏荫家族、叶观国家族、陈宝琛家族、郑孝胥家族等也有复杂的姻亲关系。最终,这些家族覆盖了“三坊七巷”走出的大多数精英。所有家族共享资源,而贫寒子弟的才华一旦显露,也能借助婚姻而获得丰沛的支持。这种绵密坚韧的血亲社会,高雅难及,使人向往,也造就了“三坊七巷”的生存活力和生命内力。
  具有神品的文墨。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线的南后街及其周边,曾经试馆林立,每逢乡试,各州县考生云集而来,书声琅琅,坊巷的每一扇朱门、每一块青石板上,都有着墨香的浸入。“三坊七巷”这片位于闽都福州古城上的街区,不仅以其浓厚的闽越古民居特色的建筑闻名于世,也以近代史上百余名风云人物在“三坊七巷”居住过成为闽都文化的又一特色,更以这些杰出人物留下的神品文墨享誉世界。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以文言文翻译的《茶花女》,等等;清末,福州最有名的裱褙店应是城内鼓楼前的“墨园”,其次为南后街文儒坊的“青莲阁”和“米家船”。从文儒坊东口北墙上的《乡约碑》,也可以看出近代“三坊七巷”面积44万平方米,说小也小,只有“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的六成;说大也大,恰好跟梵蒂冈一个国家一样大;再仔细一算,紫禁城的范围如果减去建筑面积和走廊内部面积,剩下的空间就刚好装下“三坊七巷”了。中华帝国最后的兴衰,恰是“三坊七巷”最有华彩的岁月。所以,有人比喻之:“故宫是封建王朝的大象征,‘三坊七巷’是其镜像的小浓缩。”环顾古今中外,这种奇观映照找不到第二例。这也正是“三坊七巷”让人着迷、令人神往、使人参悟不透的一种魅力所在。
  “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不仅是一些人物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呈现方式。为此,“三坊七巷”在保护、恢复和提升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坊七巷”这些非常奇特的人文现象、精神意义与这片坊巷院落、建筑语言等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关系起来、整合起来,使其呈现的“精·气·神”在闽都福州“天·地·人”的和谐融合下,还原给“三坊七巷”其应有的盛世繁荣和复兴价值。
  在思想高度上形成共识。要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复现其“精·气·神”,复原福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就是为了保护闽都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复活福州的历史记忆,再现福州的文化传承性,恢复福州的经典标志性。因此,我们务必要以历史的眼光、崭新的理念、深邃的思想、不泯的良心,在取得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义无反顾、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每一项具体性、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
  在保护力度上形成共振。
  “三坊七巷”生成在闽都福州,它是福州的骄傲之处、经典之处和标志之处。因此,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就是对闽都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尊重,是对已经缺席的一段历史记忆的复制,是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充分肯定。为此,“三坊七巷”作为闽都古城的文化孤本、经典绝版,在全社会所形成的保护态度、力度和硬度要求上,务必达成同频共振与和谐的保护行动。
  在视野宽度上形成共鸣。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不仅仅止于恢复建筑原貌或原型,不止于对名人故居的修复,而是要立足于复活“三坊七巷”的整体精神和人文精髓,体现对闽都福州的城市整体文化记忆,体现对坊巷整体生命的历史尊重,体现对“三坊七巷”所体现的闽都福州“精·气·神”的弘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和修复的视野宽度上对“三坊七巷”原有的历史形态、固有的特征标志、审美个性等真正形成规划、复建的整体共鸣,进而实现有效的保护、完善和提升。
  在范畴广度上形成共计。由“三坊七巷”的“精·气·神”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的元素分析,在这片形成千百年的传统院落街区里,所包含的历史记忆的范畴是多元的、立体的、空间的,她同样也囊括了历史的、文化的、建筑的和民俗以外的更多复杂和隐形的东西。历史对我们的设计,有许多并不是留在历史学术的著作中,也没有留在已经湮灭的碎片中,更何况“三坊七巷”的不少记忆已相当部分遭到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更需要我们在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记忆元素范畴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计划、规划和策划,进而形成共同一致的谋略和齐心协力的举措。
  在工作跨度上形成共勉。
  “三坊七巷”保留了200多座明清古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个方圆只有44万平方米的地方涌现了lOO多位光耀历史的人物,更彰显了“三坊七巷”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特质。因此,面对这项宏大的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工作,时间跨度不是一二年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而且,我们也要有志向和能力向世界向中国“贡献”一个能让人投来艳羡目光的建筑和历史遗存改造项目的“盛世华章”及其形而上的“精·气·神”。在此过程中全社会之间的相互勉励、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对“三坊七巷”的有序保护、有效修复是极其重要的。
  在修复深度上形成共赢。“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工作要切实按照《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法规性文件的规定进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在保护性修复的深度上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持续、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合理疏解“三坊七巷”内不协调的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中违章搭盖的建筑,努力解决居民的居住和发展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社区人居环境,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使政府在“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上与百姓合心、合力、合拍,共建、共享、共赢,更使吸附其上的“精·气·神”得以不断弘扬、发扬、传扬。
  在责任制度上形成共担。“三坊七巷”是福州的、福建的、海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随着“三坊七巷”保护和修复力度的深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在领导层面上,要做到目光更加高远、目标更加长远、目的更加久远;在运作层面上,我们要更加精心、更加精致、更加精纯;在保障层面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更加支持、更加扶持、更加坚持;在舆论层面上,各界各方面要更加宽容、更加宽松、更加宽厚;在社会层面上,无论是关心者还是受益者都要更加理解、更加理性、更加理智;形成全社会共克时艰、共担责任、共用心力的良好氛围,把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存史、惠城、利民”的事业真正做好。
其他文献
鲜血淌进雪里,是血融化了冰,还是冰冻结了血?  一痕新月孤独地划在耶路撒冷被战火染红的夜幕上,孱孱地散着光,微弱,渺茫。不知上帝在云端是否看得清,家乡破旧的教堂正细数着的这块土地上的伤,而蜷缩在角落的孩子,双手紧握十字,祈祷着第二天醒来会有面包当早餐。  殇歌传千里,硝烟冰封所有信仰和希望。“寒风正凛冽”,无暇回味曾经短暂的春意,只希望流弹不要那么刚好地落在自己脚边。战车碾过,留下一地弹壳,正是七
期刊
我的家乡——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著名的“三山两塔”,而城内的三坊七巷,更是福州的精髓所在。我的家就住在三坊七巷中的光禄坊,有空我就经常到南后街游玩。  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总会去南后街走走,我总要买个花灯。买到花灯后,我便心满意足地随着人群继续朝前走。街道两旁挂满了花灯,做工精致、式样繁多,把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南后街照得更是灯火
期刊
我喜欢三坊七巷,喜欢它独特的人文气息,喜欢它历经沧桑的深沉。  我更喜欢三坊七巷的春节,因为春节里有童年的回忆,有老福州质朴的魅力。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一吃,年味便浓浓地弥漫开来,笼罩在南后街的上空。  腊八一过,母亲就格外宽容。不必偷偷摸摸,也不必心虚害怕,我可以光明正大地拿…积压了一整年的零花钱,到老街坊买闲书看去。  那时,放鞭炮的人并不多,故而是看书的黄金时段。我爱到安民巷去
期刊
有幸在第一时间拜读了闫学的新作《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闫学的教学艺术》。闰老师从“我读语文”“我看语文”“我教语文”“我爱语文”四个视角展现了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文章内容丰富而生动,文笔精练而流畅。细细品读,我不禁被闫学老师那睿智的思想,对儿童的殷殷情感,对小学教育的拳拳之情以及对语文教学美好境界的执著追求深深感动。我以为,这部书不仅能激发我们的学习意识,更能引发我们对小学语文教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翼,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几乎等于语文教育的全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是以阅读为本位的,阅读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这自然不是没有道理,否则不会长时间地被语文界广为接受。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阅读是写作的“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同时,他又认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我称之为“阅读独立目的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语文教师多数不会写作,对写作教学也就心存畏惧,不愿意教写作,致使“
期刊
漫步在三坊七巷,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平坦的青石地面,仿古的城墙,精美的雕梁画栋,这里的每条小巷都有光荣的历史,每座大院都有动人的传说。如织的游客在热闹的古街穿梭往来,或流连于精湛的传统工艺,或欣赏着一幅幅裱褙精湛的书画作品。这里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舞台,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十番音乐那美妙的旋律,多少行人的脚步被它勾住了,笛、管、锣、钹、鼓……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乐
期刊
世界上最亲的人莫过于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母亲是最贴心的护士,最棒的老师,最好的朋友。  自我呱呱坠地以来,母亲便吃尽了苦头。小时候我体质差,经常生病,在我生病期间,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她充满慈爱地告诉我:孩子,要坚强,坚强之后一定会有阳光!当我的病情毫无起色时,我看到母亲的泪几乎干涸了,她整夜整夜地照看着我。当我即将恢复时,母亲却病倒了。看着母亲那瘦小、疲惫的身躯,我好伤心:母亲是
期刊
七岁的时候,我就要离开出生的“岭后街”,搬进新村。我将有一个心爱的书房,漆成我迷恋的粉红色,有洁白的浴缸,明亮的镜子和可以映出入影的木地板……院子里比我小的孩子们一脸痴迷地听我讲着这些,我知道他们肯定没见过纯平电视和开着就会很暖和的灯,心里暗爽。  想着能在新房子安度晚年,最高兴的莫过于爷爷奶奶了。在搬家那阵,奶奶前前后后不知疲倦地张罗着,好像一下年轻了起来。奶奶不止一次地跟我说爷爷盼着这样的房子
期刊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世间瞬息变化,顷刻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张九龄掬着“不堪盈手赠”的月光,还梦佳期;李白静夜深思,举头望明月,月下独酌;杜甫怀念兄弟,犹记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维南斋玩月,荏苒叹今古;李商隐惋惜月中嫦娥伶仃影只,无奈碧海青天夜夜心;刘禹锡中秋夜游桃园,花前月下却只能感慨他年此日应惆怅。  漫漫的历史长河,华夏文明不断变迁和演化,是海
期刊
一条路。  我蹲下来,手轻轻拂过,让细腻的沙从我指缝流过,让尘埃散在空中,良久。  路呵,你记下了多少的更替?记下了多少世事沧桑?又记下了多少岁月的无情?  那路的尽头,是阮籍穷途之哭的地方吗?亦或是放翁吟咏“柳暗花明”之处?那路边的积水,可是玄宗垂泪之地,亦或是杜甫“凭轩涕泗流”之处?那浮动的黄埃,可是高适别董大的“千里黄云”,亦或是铁骑带起的烟尘?  行行重行行。  那戴月荷锄归的应是陶潜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