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坊七巷“气”之所在
“三坊七巷”从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自中原人人闽以来闽都福州城市的发展,浓缩了闽都福州城市变迁的历史。从这一历史街区遗存传承至今的活力上(也就是“气”之所在),体现出极其浓烈的闽都文明生生不竭的旺盛“气”息。
体现出历史的底气。“三坊七巷”形成于历史文明的积淀之中。北宋梁克家《三山志》曾先记载“三坊六巷”;清嘉庆、道光年间,进士刘心香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到酒楼。”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略》记录“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上世纪30年代的郭白阳《竹间续话》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缙绅第宅所在也。”真正闻名的是民国六年陈衍诗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王审知901年建“罗城”,过了7年又再筑“夹城”,城墙南面扩大到南门兜,而且是依照长安、洛阳等地的经验,进行整体规划,横平竖直,规规矩矩,谁也不能违规搭建。由此,才有了“三坊七巷”方正有序格局的历史保存和制度保障。
体现出文教的风气。闽都福州是一座儒雅的城市。诗书传家、文风蔚然。据载,自唐至清,福州共有进士4100名,其中仅从“三坊七巷”豪门大院走出的进士则多达150名、状元2名、榜眼2名;至今又新出院士10人。吕祖谦咏福州名句“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最能典出“三坊七巷”的文教风气。
体现出人杰的血气。福州水系发达、植物茂盛;四面环山、温暖湿润。闽都福州是座儒雅、安逸的城市,夙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福州男人也格外地“温良恭俭让”;其实不然,当其血性豪情猛然爆发,就势如惊雷、响彻云间。把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声显赫、叱咤风云的人物稍一排列,这里不仅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有中国“船政之父”之称的沈葆桢;有启蒙思想家严复;有变法维新改革家曾宗彦;有“文采了得、胸襟了得、抱负了得”、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的林旭;有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和《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而且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将领:明朝抗倭名将张经、国民海军总长刘冠雄、国民海军总司令部左司令蓝建枢……书声朗朗、文人辈出的“三坊七巷”因多元文化而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航海家、翻译家、实业家等多类精英人杰,使儒雅的“三坊七巷”另有一腔剑胆琴心、浩然血气。
体现出旅游的人气。“三坊七巷”呈现了闽都福州历史千年文明行进的痕迹,坊巷的“名刺”在人们的口碑中“磨蹭”得发亮,与“纸裱的福州城”形成鲜明对比。古时“三坊”住的多是达官贵人,“三坊”名称的由来多与居住者有关,而“七巷”里居住的则多是民间百姓和商家富翁,因此“七巷”巷名更具平民倾向,更多因民间传说得名。同时,千百年来,“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末遗留下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政府挂牌保护单位1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另有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些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内涵,不仅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品牌,而且是闽都旅游的首选之地,从来都吸引着众多世人的眼球和不尽的商旅人气。
体现出商业的旺气。“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八一七路东街至南门,这地方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而且,历史上南后街不长的街面上,聚集了大量商店,仅古旧书店就有26家之多。明清时,两侧有大小建筑数百座,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坊七巷”里的官绅文人。清末广东番禺举人王国瑞有诗句描述南后街的繁华景象:“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将南后街比作北京的琉璃厂,足见当时商业的繁荣兴旺。
体现出休闲的雅气。历朝历代“三坊七巷”文人间的“文化交往、休闲娱乐”让人羡慕不已,“水榭戏台”、“光禄吟台”、“玉尺山房”等众多文化休闲场所成为文人们吟诗作赋、怡情欢娱的最佳去处。“三坊七巷”无疑是一本展开的读不尽、阅不完的雅致“大书”。明清以来形成的南后街灯会、闽山巷社火、听雨斋酬唱的盛况和泼墨挥毫、品茗听曲、评话说书的雅事,把坊巷生活气息调理得虚实相含、动静结合、雅俗共赏、韵味无穷。
体现出居家的福气。有福之州闽都,最大的福气在于人居的安泰。“三坊七巷”的千百龄遐寿,证实了此方水土的无边洪福。许多外地人到了福州都感觉这是一个悠闲安逸的城市,这种气息最集中体现在“三坊七巷”的生活方式中。在“三坊七巷”许多老宅里,老人和旧物安详地共生共眠,即便是年轻人回到这里,浮躁的心境也会平和下来。在中国的地理上,福州偏安一隅;在中国的历史上,福州也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皇室与贫民共处的“庇护所”。闽都福州古城因武夷山脉和城垣自然山水的“庇护”,造就了这座城市少有兵刃、风灾难侵和不与世争、平和安详的特有气息,进而也成就了“三坊七巷”居家人“安民、文儒、光禄、衣锦”诸多令人向往的福气。
三坊七巷“神”之所在
“三坊七巷”作为闽都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她之所以会成为闽都福州的宝贵遗产(也就是“神”之所在),关键在于她具备着悠雅蕴藉的文化“神”韵。
具有神明的文脉。“三坊七巷”形成于唐末五代,宋代逐渐定型,明清后遂趋繁盛。汉代“冶城”、西晋“子城”时,“三坊七巷”这一带还在城外;公元901年王审知在“子城”之外又造“罗城”,才把她包括在城内。“三坊七巷”是一本说不完的大书。封面是文儒鼎盛,封底是衣锦风流。书页里有胸怀世界的雄才大略,有翰墨文章的千古流芳,有义薄云天的铮铮铁骨,有才子佳人的离合悲欢。“三坊七巷”的故事,前世流芳,今生延续;“三坊七巷”的文脉,宁静悠远,神明洞见。
具有神奇的文化。“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文化的见证者和担当者。晋代,闽中人文初启,“三坊七巷”就有了最初的居民;唐末五代,闽都人居渐多;宋代福建文化大爆发,“三坊七巷”住进了很多福州文化名人,如宋太宰余深、国子监祭酒郑穆、名士陈烈、名儒陈襄、状元郑性之;元代至清中叶,“三坊七巷”中名人比如明礼部侍郎萨琦、户部侍郎林泮、兵部尚书张经、清台湾总兵甘国宝等在各领域都有相当作为;到晚清,出现了陈衍、郑孝胥、何振岱等享誉近代文坛的诗词大家,福州作为福建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三坊七巷”则成为这一神奇文化现象的代表。
具有神妙的文物。“三坊七巷”不仅有名人,更有很多神妙的文物:建筑类的、装饰类的、衣食类的和民俗类的等等,不胜枚举。由石板巷陌、河道古桥、牌坊宫庙、试馆祠堂、塔亭楼阁、朱门大院、粉墙黛瓦、排堵门罩、园林花圃、假山鱼池、 水榭戏台、回廊甬道、奇花异草、碑刻景观等组成了闽都独特的传统建筑文物,雅俗共赏、神妙无穷、价值连城。
具有神韵的文教。清中叶开始,福州地区骤然间迎来了一个科举盛世。闽县、侯官两县产生的进士,占全省总数的40%。“三坊七巷”内也出现了许多科举佳话: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屋主郭阶三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次子郭柏荫更是进士及第;文儒坊47号的陈承裘生七子,除一人早夭外,居然六子科甲,三个举人、三个进士,长子陈宝琛后来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同时,还有文儒坊叶姓世家,五子科甲、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安民巷曾姓世家,四世七进士;衣锦坊洗银营郑家,四世五进士三翰林。
具有神采的文豪。科举盛况带动文化的繁荣,一大批福州籍的高官显宦和名流才俊,在事业和学术上均有非凡建树。晚清风流出侯官!“三坊七巷”作为旧“侯官县”的精英社区,进入鼎盛时期,诞生了一批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衍、林觉民、林旭等。闽都文化大放异彩,大文豪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唐以来住过“三坊七巷”的69位名人,其中44位出生于1800年至1900年,这一世纪出生的大文豪,远远超过前面9个世纪的总和。
具有神往的文雅。陈衍说:“宫巷皆故家所宅,吾乡之乌衣巷也。”宫巷里住着“三坊七巷”最显贵的豪门。郁达夫曾写道:“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宫巷几大家族的婚姻,往往亲上加亲。林、沈、刘、郑家族世代联姻,凝聚成一个亲密无间的血缘共同体。同时,他们与“三坊七巷”其他望族,如郭柏荫家族、叶观国家族、陈宝琛家族、郑孝胥家族等也有复杂的姻亲关系。最终,这些家族覆盖了“三坊七巷”走出的大多数精英。所有家族共享资源,而贫寒子弟的才华一旦显露,也能借助婚姻而获得丰沛的支持。这种绵密坚韧的血亲社会,高雅难及,使人向往,也造就了“三坊七巷”的生存活力和生命内力。
具有神品的文墨。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线的南后街及其周边,曾经试馆林立,每逢乡试,各州县考生云集而来,书声琅琅,坊巷的每一扇朱门、每一块青石板上,都有着墨香的浸入。“三坊七巷”这片位于闽都福州古城上的街区,不仅以其浓厚的闽越古民居特色的建筑闻名于世,也以近代史上百余名风云人物在“三坊七巷”居住过成为闽都文化的又一特色,更以这些杰出人物留下的神品文墨享誉世界。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以文言文翻译的《茶花女》,等等;清末,福州最有名的裱褙店应是城内鼓楼前的“墨园”,其次为南后街文儒坊的“青莲阁”和“米家船”。从文儒坊东口北墙上的《乡约碑》,也可以看出近代“三坊七巷”面积44万平方米,说小也小,只有“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的六成;说大也大,恰好跟梵蒂冈一个国家一样大;再仔细一算,紫禁城的范围如果减去建筑面积和走廊内部面积,剩下的空间就刚好装下“三坊七巷”了。中华帝国最后的兴衰,恰是“三坊七巷”最有华彩的岁月。所以,有人比喻之:“故宫是封建王朝的大象征,‘三坊七巷’是其镜像的小浓缩。”环顾古今中外,这种奇观映照找不到第二例。这也正是“三坊七巷”让人着迷、令人神往、使人参悟不透的一种魅力所在。
“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不仅是一些人物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呈现方式。为此,“三坊七巷”在保护、恢复和提升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坊七巷”这些非常奇特的人文现象、精神意义与这片坊巷院落、建筑语言等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关系起来、整合起来,使其呈现的“精·气·神”在闽都福州“天·地·人”的和谐融合下,还原给“三坊七巷”其应有的盛世繁荣和复兴价值。
在思想高度上形成共识。要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复现其“精·气·神”,复原福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就是为了保护闽都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复活福州的历史记忆,再现福州的文化传承性,恢复福州的经典标志性。因此,我们务必要以历史的眼光、崭新的理念、深邃的思想、不泯的良心,在取得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义无反顾、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每一项具体性、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
在保护力度上形成共振。
“三坊七巷”生成在闽都福州,它是福州的骄傲之处、经典之处和标志之处。因此,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就是对闽都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尊重,是对已经缺席的一段历史记忆的复制,是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充分肯定。为此,“三坊七巷”作为闽都古城的文化孤本、经典绝版,在全社会所形成的保护态度、力度和硬度要求上,务必达成同频共振与和谐的保护行动。
在视野宽度上形成共鸣。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不仅仅止于恢复建筑原貌或原型,不止于对名人故居的修复,而是要立足于复活“三坊七巷”的整体精神和人文精髓,体现对闽都福州的城市整体文化记忆,体现对坊巷整体生命的历史尊重,体现对“三坊七巷”所体现的闽都福州“精·气·神”的弘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和修复的视野宽度上对“三坊七巷”原有的历史形态、固有的特征标志、审美个性等真正形成规划、复建的整体共鸣,进而实现有效的保护、完善和提升。
在范畴广度上形成共计。由“三坊七巷”的“精·气·神”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的元素分析,在这片形成千百年的传统院落街区里,所包含的历史记忆的范畴是多元的、立体的、空间的,她同样也囊括了历史的、文化的、建筑的和民俗以外的更多复杂和隐形的东西。历史对我们的设计,有许多并不是留在历史学术的著作中,也没有留在已经湮灭的碎片中,更何况“三坊七巷”的不少记忆已相当部分遭到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更需要我们在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记忆元素范畴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计划、规划和策划,进而形成共同一致的谋略和齐心协力的举措。
在工作跨度上形成共勉。
“三坊七巷”保留了200多座明清古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个方圆只有44万平方米的地方涌现了lOO多位光耀历史的人物,更彰显了“三坊七巷”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特质。因此,面对这项宏大的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工作,时间跨度不是一二年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而且,我们也要有志向和能力向世界向中国“贡献”一个能让人投来艳羡目光的建筑和历史遗存改造项目的“盛世华章”及其形而上的“精·气·神”。在此过程中全社会之间的相互勉励、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对“三坊七巷”的有序保护、有效修复是极其重要的。
在修复深度上形成共赢。“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工作要切实按照《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法规性文件的规定进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在保护性修复的深度上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持续、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合理疏解“三坊七巷”内不协调的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中违章搭盖的建筑,努力解决居民的居住和发展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社区人居环境,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使政府在“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上与百姓合心、合力、合拍,共建、共享、共赢,更使吸附其上的“精·气·神”得以不断弘扬、发扬、传扬。
在责任制度上形成共担。“三坊七巷”是福州的、福建的、海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随着“三坊七巷”保护和修复力度的深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在领导层面上,要做到目光更加高远、目标更加长远、目的更加久远;在运作层面上,我们要更加精心、更加精致、更加精纯;在保障层面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更加支持、更加扶持、更加坚持;在舆论层面上,各界各方面要更加宽容、更加宽松、更加宽厚;在社会层面上,无论是关心者还是受益者都要更加理解、更加理性、更加理智;形成全社会共克时艰、共担责任、共用心力的良好氛围,把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存史、惠城、利民”的事业真正做好。
“三坊七巷”从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自中原人人闽以来闽都福州城市的发展,浓缩了闽都福州城市变迁的历史。从这一历史街区遗存传承至今的活力上(也就是“气”之所在),体现出极其浓烈的闽都文明生生不竭的旺盛“气”息。
体现出历史的底气。“三坊七巷”形成于历史文明的积淀之中。北宋梁克家《三山志》曾先记载“三坊六巷”;清嘉庆、道光年间,进士刘心香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到酒楼。”道光年间,林枫《榕城考古略》记录“俗有三坊七巷之名”;上世纪30年代的郭白阳《竹间续话》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缙绅第宅所在也。”真正闻名的是民国六年陈衍诗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王审知901年建“罗城”,过了7年又再筑“夹城”,城墙南面扩大到南门兜,而且是依照长安、洛阳等地的经验,进行整体规划,横平竖直,规规矩矩,谁也不能违规搭建。由此,才有了“三坊七巷”方正有序格局的历史保存和制度保障。
体现出文教的风气。闽都福州是一座儒雅的城市。诗书传家、文风蔚然。据载,自唐至清,福州共有进士4100名,其中仅从“三坊七巷”豪门大院走出的进士则多达150名、状元2名、榜眼2名;至今又新出院士10人。吕祖谦咏福州名句“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最能典出“三坊七巷”的文教风气。
体现出人杰的血气。福州水系发达、植物茂盛;四面环山、温暖湿润。闽都福州是座儒雅、安逸的城市,夙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福州男人也格外地“温良恭俭让”;其实不然,当其血性豪情猛然爆发,就势如惊雷、响彻云间。把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声显赫、叱咤风云的人物稍一排列,这里不仅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有中国“船政之父”之称的沈葆桢;有启蒙思想家严复;有变法维新改革家曾宗彦;有“文采了得、胸襟了得、抱负了得”、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的林旭;有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和《与妻书》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而且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将领:明朝抗倭名将张经、国民海军总长刘冠雄、国民海军总司令部左司令蓝建枢……书声朗朗、文人辈出的“三坊七巷”因多元文化而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航海家、翻译家、实业家等多类精英人杰,使儒雅的“三坊七巷”另有一腔剑胆琴心、浩然血气。
体现出旅游的人气。“三坊七巷”呈现了闽都福州历史千年文明行进的痕迹,坊巷的“名刺”在人们的口碑中“磨蹭”得发亮,与“纸裱的福州城”形成鲜明对比。古时“三坊”住的多是达官贵人,“三坊”名称的由来多与居住者有关,而“七巷”里居住的则多是民间百姓和商家富翁,因此“七巷”巷名更具平民倾向,更多因民间传说得名。同时,千百年来,“三坊七巷”基本保留着唐末遗留下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政府挂牌保护单位1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另有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些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特色与价值的内涵,不仅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品牌,而且是闽都旅游的首选之地,从来都吸引着众多世人的眼球和不尽的商旅人气。
体现出商业的旺气。“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八一七路东街至南门,这地方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而且,历史上南后街不长的街面上,聚集了大量商店,仅古旧书店就有26家之多。明清时,两侧有大小建筑数百座,其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坊七巷”里的官绅文人。清末广东番禺举人王国瑞有诗句描述南后街的繁华景象:“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将南后街比作北京的琉璃厂,足见当时商业的繁荣兴旺。
体现出休闲的雅气。历朝历代“三坊七巷”文人间的“文化交往、休闲娱乐”让人羡慕不已,“水榭戏台”、“光禄吟台”、“玉尺山房”等众多文化休闲场所成为文人们吟诗作赋、怡情欢娱的最佳去处。“三坊七巷”无疑是一本展开的读不尽、阅不完的雅致“大书”。明清以来形成的南后街灯会、闽山巷社火、听雨斋酬唱的盛况和泼墨挥毫、品茗听曲、评话说书的雅事,把坊巷生活气息调理得虚实相含、动静结合、雅俗共赏、韵味无穷。
体现出居家的福气。有福之州闽都,最大的福气在于人居的安泰。“三坊七巷”的千百龄遐寿,证实了此方水土的无边洪福。许多外地人到了福州都感觉这是一个悠闲安逸的城市,这种气息最集中体现在“三坊七巷”的生活方式中。在“三坊七巷”许多老宅里,老人和旧物安详地共生共眠,即便是年轻人回到这里,浮躁的心境也会平和下来。在中国的地理上,福州偏安一隅;在中国的历史上,福州也是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皇室与贫民共处的“庇护所”。闽都福州古城因武夷山脉和城垣自然山水的“庇护”,造就了这座城市少有兵刃、风灾难侵和不与世争、平和安详的特有气息,进而也成就了“三坊七巷”居家人“安民、文儒、光禄、衣锦”诸多令人向往的福气。
三坊七巷“神”之所在
“三坊七巷”作为闽都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独具地域特色、多元聚合的地域文化。她之所以会成为闽都福州的宝贵遗产(也就是“神”之所在),关键在于她具备着悠雅蕴藉的文化“神”韵。
具有神明的文脉。“三坊七巷”形成于唐末五代,宋代逐渐定型,明清后遂趋繁盛。汉代“冶城”、西晋“子城”时,“三坊七巷”这一带还在城外;公元901年王审知在“子城”之外又造“罗城”,才把她包括在城内。“三坊七巷”是一本说不完的大书。封面是文儒鼎盛,封底是衣锦风流。书页里有胸怀世界的雄才大略,有翰墨文章的千古流芳,有义薄云天的铮铮铁骨,有才子佳人的离合悲欢。“三坊七巷”的故事,前世流芳,今生延续;“三坊七巷”的文脉,宁静悠远,神明洞见。
具有神奇的文化。“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文化的见证者和担当者。晋代,闽中人文初启,“三坊七巷”就有了最初的居民;唐末五代,闽都人居渐多;宋代福建文化大爆发,“三坊七巷”住进了很多福州文化名人,如宋太宰余深、国子监祭酒郑穆、名士陈烈、名儒陈襄、状元郑性之;元代至清中叶,“三坊七巷”中名人比如明礼部侍郎萨琦、户部侍郎林泮、兵部尚书张经、清台湾总兵甘国宝等在各领域都有相当作为;到晚清,出现了陈衍、郑孝胥、何振岱等享誉近代文坛的诗词大家,福州作为福建无可争议的文化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三坊七巷”则成为这一神奇文化现象的代表。
具有神妙的文物。“三坊七巷”不仅有名人,更有很多神妙的文物:建筑类的、装饰类的、衣食类的和民俗类的等等,不胜枚举。由石板巷陌、河道古桥、牌坊宫庙、试馆祠堂、塔亭楼阁、朱门大院、粉墙黛瓦、排堵门罩、园林花圃、假山鱼池、 水榭戏台、回廊甬道、奇花异草、碑刻景观等组成了闽都独特的传统建筑文物,雅俗共赏、神妙无穷、价值连城。
具有神韵的文教。清中叶开始,福州地区骤然间迎来了一个科举盛世。闽县、侯官两县产生的进士,占全省总数的40%。“三坊七巷”内也出现了许多科举佳话: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屋主郭阶三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次子郭柏荫更是进士及第;文儒坊47号的陈承裘生七子,除一人早夭外,居然六子科甲,三个举人、三个进士,长子陈宝琛后来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同时,还有文儒坊叶姓世家,五子科甲、六世八翰林十二进士;安民巷曾姓世家,四世七进士;衣锦坊洗银营郑家,四世五进士三翰林。
具有神采的文豪。科举盛况带动文化的繁荣,一大批福州籍的高官显宦和名流才俊,在事业和学术上均有非凡建树。晚清风流出侯官!“三坊七巷”作为旧“侯官县”的精英社区,进入鼎盛时期,诞生了一批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衍、林觉民、林旭等。闽都文化大放异彩,大文豪令人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唐以来住过“三坊七巷”的69位名人,其中44位出生于1800年至1900年,这一世纪出生的大文豪,远远超过前面9个世纪的总和。
具有神往的文雅。陈衍说:“宫巷皆故家所宅,吾乡之乌衣巷也。”宫巷里住着“三坊七巷”最显贵的豪门。郁达夫曾写道:“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像林文忠公的林氏、刘氏、郑氏,沈葆桢家沈氏,都住在这里,两旁进士之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大约也是风水好的缘故。”宫巷几大家族的婚姻,往往亲上加亲。林、沈、刘、郑家族世代联姻,凝聚成一个亲密无间的血缘共同体。同时,他们与“三坊七巷”其他望族,如郭柏荫家族、叶观国家族、陈宝琛家族、郑孝胥家族等也有复杂的姻亲关系。最终,这些家族覆盖了“三坊七巷”走出的大多数精英。所有家族共享资源,而贫寒子弟的才华一旦显露,也能借助婚姻而获得丰沛的支持。这种绵密坚韧的血亲社会,高雅难及,使人向往,也造就了“三坊七巷”的生存活力和生命内力。
具有神品的文墨。作为“三坊七巷”中轴线的南后街及其周边,曾经试馆林立,每逢乡试,各州县考生云集而来,书声琅琅,坊巷的每一扇朱门、每一块青石板上,都有着墨香的浸入。“三坊七巷”这片位于闽都福州古城上的街区,不仅以其浓厚的闽越古民居特色的建筑闻名于世,也以近代史上百余名风云人物在“三坊七巷”居住过成为闽都文化的又一特色,更以这些杰出人物留下的神品文墨享誉世界。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以文言文翻译的《茶花女》,等等;清末,福州最有名的裱褙店应是城内鼓楼前的“墨园”,其次为南后街文儒坊的“青莲阁”和“米家船”。从文儒坊东口北墙上的《乡约碑》,也可以看出近代“三坊七巷”面积44万平方米,说小也小,只有“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的六成;说大也大,恰好跟梵蒂冈一个国家一样大;再仔细一算,紫禁城的范围如果减去建筑面积和走廊内部面积,剩下的空间就刚好装下“三坊七巷”了。中华帝国最后的兴衰,恰是“三坊七巷”最有华彩的岁月。所以,有人比喻之:“故宫是封建王朝的大象征,‘三坊七巷’是其镜像的小浓缩。”环顾古今中外,这种奇观映照找不到第二例。这也正是“三坊七巷”让人着迷、令人神往、使人参悟不透的一种魅力所在。
“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不仅是一些人物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呈现方式。为此,“三坊七巷”在保护、恢复和提升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三坊七巷”这些非常奇特的人文现象、精神意义与这片坊巷院落、建筑语言等有机地高度地统一起来、关系起来、整合起来,使其呈现的“精·气·神”在闽都福州“天·地·人”的和谐融合下,还原给“三坊七巷”其应有的盛世繁荣和复兴价值。
在思想高度上形成共识。要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复现其“精·气·神”,复原福州的历史文化遗存,就是为了保护闽都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复活福州的历史记忆,再现福州的文化传承性,恢复福州的经典标志性。因此,我们务必要以历史的眼光、崭新的理念、深邃的思想、不泯的良心,在取得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义无反顾、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每一项具体性、基础性:长久性的工作。
在保护力度上形成共振。
“三坊七巷”生成在闽都福州,它是福州的骄傲之处、经典之处和标志之处。因此,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就是对闽都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尊重,是对已经缺席的一段历史记忆的复制,是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充分肯定。为此,“三坊七巷”作为闽都古城的文化孤本、经典绝版,在全社会所形成的保护态度、力度和硬度要求上,务必达成同频共振与和谐的保护行动。
在视野宽度上形成共鸣。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不仅仅止于恢复建筑原貌或原型,不止于对名人故居的修复,而是要立足于复活“三坊七巷”的整体精神和人文精髓,体现对闽都福州的城市整体文化记忆,体现对坊巷整体生命的历史尊重,体现对“三坊七巷”所体现的闽都福州“精·气·神”的弘扬光大。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和修复的视野宽度上对“三坊七巷”原有的历史形态、固有的特征标志、审美个性等真正形成规划、复建的整体共鸣,进而实现有效的保护、完善和提升。
在范畴广度上形成共计。由“三坊七巷”的“精·气·神”所承载的历史记忆的元素分析,在这片形成千百年的传统院落街区里,所包含的历史记忆的范畴是多元的、立体的、空间的,她同样也囊括了历史的、文化的、建筑的和民俗以外的更多复杂和隐形的东西。历史对我们的设计,有许多并不是留在历史学术的著作中,也没有留在已经湮灭的碎片中,更何况“三坊七巷”的不少记忆已相当部分遭到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更需要我们在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记忆元素范畴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计划、规划和策划,进而形成共同一致的谋略和齐心协力的举措。
在工作跨度上形成共勉。
“三坊七巷”保留了200多座明清古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这个方圆只有44万平方米的地方涌现了lOO多位光耀历史的人物,更彰显了“三坊七巷”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神特质。因此,面对这项宏大的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的工作,时间跨度不是一二年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而且,我们也要有志向和能力向世界向中国“贡献”一个能让人投来艳羡目光的建筑和历史遗存改造项目的“盛世华章”及其形而上的“精·气·神”。在此过程中全社会之间的相互勉励、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对“三坊七巷”的有序保护、有效修复是极其重要的。
在修复深度上形成共赢。“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工作要切实按照《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法规性文件的规定进行,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在保护性修复的深度上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持续、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合理疏解“三坊七巷”内不协调的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中违章搭盖的建筑,努力解决居民的居住和发展要求,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社区人居环境,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使政府在“三坊七巷”的保护性修复上与百姓合心、合力、合拍,共建、共享、共赢,更使吸附其上的“精·气·神”得以不断弘扬、发扬、传扬。
在责任制度上形成共担。“三坊七巷”是福州的、福建的、海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随着“三坊七巷”保护和修复力度的深化,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为此,在领导层面上,要做到目光更加高远、目标更加长远、目的更加久远;在运作层面上,我们要更加精心、更加精致、更加精纯;在保障层面上,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更加支持、更加扶持、更加坚持;在舆论层面上,各界各方面要更加宽容、更加宽松、更加宽厚;在社会层面上,无论是关心者还是受益者都要更加理解、更加理性、更加理智;形成全社会共克时艰、共担责任、共用心力的良好氛围,把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这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存史、惠城、利民”的事业真正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