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交流到文化自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末的北京春光日暖、紫藤烂漫。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于2016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其中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摄影留学生、著名摄影家石志民、罗小韵、曾璜、冯建国等,以及2000年以后的留学生施瀚涛、赵刚、门晓燕、王军、高岩、朱炯、唐晶、何伊宁、祖宇、黄东黎、孙小川、范顺赞、德戈金夫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从事创作的同时,也分别活跃于摄影评论、策展、摄影产业管理、高校摄影教学等当代摄影生态的重要环节。此外,出席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海南省摄协主席王军,浙江省摄协副秘书长毛小芳,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丽水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王培权,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副主任谢爱军,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王帅、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等,他们中的不少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他们所负责的这些当下国内重要摄影机构已经成为摄影留学归国人员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
  此次展览的60余幅作品出自老、中、青三代摄影留学生之手,其中最早的是上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老摄影家张才,不少参展者最近几年才学成归国并来到了现场。他们多元的创作样貌以及同时展出的部分当年的留学场景,折射出中国摄影近百年的繁衍。展览获得了现场来宾的好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称赞展览的脉络清晰,将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摄影进行了较好地梳理和展示,以摄影留学为线索,探究了中国摄影的生态演进。展览现场有机构向《中国摄影》杂志社表达了引进“摄影留学后”展览巡展的意向。


  《中国摄影》杂志在2016年4期的“摄影留学后”专题以近120页的篇幅,梳理了从晚清到当下中国摄影留学的线索,以及不同时期摄影留学人员对中国摄影生态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推动。专题还以当下美、英、法、德、日五个国家摄影教育状况为主线,由曾在这些国家留学的学者、摄影师的作品和文字呈现了这些国家摄影教育概况、中国留学生的状况,分析摄影留学对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专题刊发之后,不少有留学经历的摄影人给我们写信。身居美国的摄影评论家江融提到他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进修,还把“进修证”的照片传给我们。广东摄影史学者郑蔚帆来信辨析专题中涉及到一些重要史实,他说:“容闳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名号是成立的,但是把容闳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和‘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并不准确”。他在来信中还强调,现有的中国摄影史关于容闳所拍摄的秘鲁华工24幅纪实影像全部都只是文字记述,目前为止这批照片尚未发现。
  由这期专题引发的讨论让更多摄影留学者鲜活的经历和更多中外摄影交流的细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此,《中国摄影》杂志社在展览开幕当天举办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晋永权主持,现场共有13位摄影师与学者作主题发言。率先进行分享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周彩玲,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发言者,她在题为《近代留学生与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的演讲中研究了中国早期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摄影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随后门晓燕、何伊宁、高岩、唐晶、黄东黎、施翰涛、朱炯等发言者分别以自己的留学经历为切入点,研讨了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史、中外摄影教育理念的比较,当代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中国摄影文化的立场,摄影文化传播的殖民主义倾向和新近出现的后殖民主义研究,如何让中国的摄影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归国留学人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机遇等重要议题问题。最后发言的是曾留学法国的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和1980年代末留学美国的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朱炯的发言中强调了摄影留学之后的本土文化自觉。曾璜在指出海外留学人员是通过介绍国外的东西取得了在中国的话语权之后,希望年轻一代的摄影留学人员在经过学习和引入国外的资讯层面后,肩负起建立中国的摄影评价标准,引领中国摄影的未来的任务。本土文化自觉和本土文化建设的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也让研讨会显得意味深长。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腾迅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等20多家媒体对“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进行了报道。新浪网图片频道还开设专栏转载了《中国摄影》杂志“摄影留学后”专题的全部内容,更多媒体的加入让摄影留学带来的摄影文化议题探讨持续延伸。
  本次展览的作品由MEMORIESLAB输出制作,并得到德国哈内姆勒艺术纸的支持,特此鸣谢。
  本刊摘录了论坛嘉宾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有好几年的时间邓博仁是我在报社的同事,每次在办公室电脑前处理事务的时候,会见到头发卷卷的他,总是活力充沛地走过来,分享他每天处理新闻拍摄出来的成果。有新闻摄影的内容,也有他进棚拍摄消费时尚的照片,那份热忱与投入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段期间平面媒体的走向以及经营已经到了式微与转型的慌乱,但他的兴奋与投入令人感动。后来,我知道他除了工作以外,自己也积极地进行创作,每次发展出新的作品系列,他总是兴高采烈
期刊
《微尘圣像》是作为牧师的冯君蓝,拿起相机拍摄的人像系列。这组肖像系列,让冯君蓝将牧师和摄影师的身份做到了完美的契合。  肖像的主体都是冯君蓝的教友,拍摄地点就在教会楼上租来的工作室里。作品中人物透露出对拍摄者全然的信任,他们衣着简单,装扮成圣经典故中的人物:牧童大卫、童贞女玛利亚、诺亚、灵童撒母耳、女先知米利安。每一幅肖像,都是被摄对象自身的故事和他们所扮演的圣经人物形象故事的结合。  冯君蓝镜头
期刊
《黑恋》在本期刊登了具有不同风格来自不同背景的六位艺术家的作品,尽管他们如此地不同,但有一点却是他们的共性,那就是永远保持拍摄状态。他们从不放弃,通过他们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作为一位艺术家不断地与大自然进行对话意味着什么,而且当感到想要放弃的时候需要怎么办。 六位艺术家分别讲述了他们创作的作品。例如封面照片的创作者李·安妮·怀特(Lee Anne White)就认为植物都是有各自特性的,她将艺术家的
期刊
在台湾众多画廊中,无论名气还是规模,海马回光画馆似乎都不能引人注目,但是这个由工科男李旭彬7年前在台南创办的画廊,吸引了一批有志摄影的年轻人。这个非商业性的画廊,除了展示作品外,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摄影的教育和推广,俨然成为一个民间摄影教育基地。如今,从这里走出的年轻摄影家成绩斐然。  可以先介绍一下您个人的艺术教育养成,以及为什么要开这个画廊吗?  最早,父母希望我念个能赚钱的学科,所以我本来念的
期刊
今年2月底,我曾到台北松烟艺术园区参加了“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的VIP展会,本来湿湿冷冷的台北,室内却热到一进门就不得不脱掉大衣。说实话,在去之前,我的确没想到这个展会有如此爆表的人气。  松烟艺术园区的这个展厅,保留着原本的破败,但却更适合这个热闹如庙会般的展会,每个摊位都被人潮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很难挤进去。  这次在台北以别开生面的作品见面会的方式,让创作者和参观者直接交流,每一摊都聊得
期刊
台湾每年举办多个艺术博览会或摄影博览会,而在三年前,全会华以极高的热情创办了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全会华1953年生于马来西亚,后工作、生活于台北。1980年于日本东京工艺大学短期大学部毕业,1999年在台北创立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TIVAC)并担任执行长。对于创办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他给出了如下讲述:  全老师好,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2013年开始,每年一届。  您之前在
期刊
在台湾的艺术博览会当中,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Young Art Taipei)是相对成熟的一个,它以年轻艺术家为服务对象,并以国际视野开拓艺术教育和收藏市场。博览会执行主席陈世彬不仅是台湾当代艺术社社长、台南德鸿画廊负责人,也是一位酷爱摄影的收藏家。  陈社长您好,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八届了,发起这个博览会的起因是什么?  我们是从2009年创办第一届Young Art Tai
期刊
近二三十年,在台湾前后出现了两本能见度、辨识度较高的摄影杂志,一本是阮义忠的《摄影家》,另一本是李威仪的《摄影之声》。  1992年4月,阮义忠在台北市重庆南路出版了第一期《摄影家》双月刊中英文双语杂志,主要介绍国际上的摄影家及其作品,这本杂志的定位是扮演一个跟国际“接轨”的角色。  阮义忠说:“杂志最多的时候一期不超过5000册,但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看重我们这本杂志。纽约、伦敦、巴黎的街头都有我
期刊
2016年4月23日,《中国摄影》杂志社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于张印泉离世45周年忌日在京举办了“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摄影界和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印泉(1900—1971)是上世纪的摄影大家,曾与郎静山一起被誉为“南郞北张”。摄影理论家蒋齐生对这位前辈的总体评价是:“无论在摄影艺术的各种题材的创作及摄影理论的探求方面,无论在拍摄、器材制作和暗房工艺的有关摄影技术科学的原
期刊
1960年生于台湾的陈界仁,是台湾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作品在世界各重要艺术空间及双年展上频繁展出。陈界仁的创作媒材虽大都以录影装置为主,但其从拍摄影片的创作过程开始,即对合作者、参与者的组构形式,不断进行各种实验与实践,使其创作同时还具有提出另一种社会想象的行动性特质。  陈界仁是一个由影像出发,转变到以录像装置为主的艺术家,他将创作点关注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