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末的北京春光日暖、紫藤烂漫。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于2016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其中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摄影留学生、著名摄影家石志民、罗小韵、曾璜、冯建国等,以及2000年以后的留学生施瀚涛、赵刚、门晓燕、王军、高岩、朱炯、唐晶、何伊宁、祖宇、黄东黎、孙小川、范顺赞、德戈金夫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从事创作的同时,也分别活跃于摄影评论、策展、摄影产业管理、高校摄影教学等当代摄影生态的重要环节。此外,出席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海南省摄协主席王军,浙江省摄协副秘书长毛小芳,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丽水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王培权,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副主任谢爱军,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王帅、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等,他们中的不少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他们所负责的这些当下国内重要摄影机构已经成为摄影留学归国人员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
此次展览的60余幅作品出自老、中、青三代摄影留学生之手,其中最早的是上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老摄影家张才,不少参展者最近几年才学成归国并来到了现场。他们多元的创作样貌以及同时展出的部分当年的留学场景,折射出中国摄影近百年的繁衍。展览获得了现场来宾的好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称赞展览的脉络清晰,将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摄影进行了较好地梳理和展示,以摄影留学为线索,探究了中国摄影的生态演进。展览现场有机构向《中国摄影》杂志社表达了引进“摄影留学后”展览巡展的意向。
《中国摄影》杂志在2016年4期的“摄影留学后”专题以近120页的篇幅,梳理了从晚清到当下中国摄影留学的线索,以及不同时期摄影留学人员对中国摄影生态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推动。专题还以当下美、英、法、德、日五个国家摄影教育状况为主线,由曾在这些国家留学的学者、摄影师的作品和文字呈现了这些国家摄影教育概况、中国留学生的状况,分析摄影留学对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专题刊发之后,不少有留学经历的摄影人给我们写信。身居美国的摄影评论家江融提到他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进修,还把“进修证”的照片传给我们。广东摄影史学者郑蔚帆来信辨析专题中涉及到一些重要史实,他说:“容闳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名号是成立的,但是把容闳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和‘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并不准确”。他在来信中还强调,现有的中国摄影史关于容闳所拍摄的秘鲁华工24幅纪实影像全部都只是文字记述,目前为止这批照片尚未发现。
由这期专题引发的讨论让更多摄影留学者鲜活的经历和更多中外摄影交流的细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此,《中国摄影》杂志社在展览开幕当天举办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晋永权主持,现场共有13位摄影师与学者作主题发言。率先进行分享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周彩玲,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发言者,她在题为《近代留学生与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的演讲中研究了中国早期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摄影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随后门晓燕、何伊宁、高岩、唐晶、黄东黎、施翰涛、朱炯等发言者分别以自己的留学经历为切入点,研讨了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史、中外摄影教育理念的比较,当代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中国摄影文化的立场,摄影文化传播的殖民主义倾向和新近出现的后殖民主义研究,如何让中国的摄影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归国留学人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机遇等重要议题问题。最后发言的是曾留学法国的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和1980年代末留学美国的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朱炯的发言中强调了摄影留学之后的本土文化自觉。曾璜在指出海外留学人员是通过介绍国外的东西取得了在中国的话语权之后,希望年轻一代的摄影留学人员在经过学习和引入国外的资讯层面后,肩负起建立中国的摄影评价标准,引领中国摄影的未来的任务。本土文化自觉和本土文化建设的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也让研讨会显得意味深长。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腾迅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等20多家媒体对“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进行了报道。新浪网图片频道还开设专栏转载了《中国摄影》杂志“摄影留学后”专题的全部内容,更多媒体的加入让摄影留学带来的摄影文化议题探讨持续延伸。
本次展览的作品由MEMORIESLAB输出制作,并得到德国哈内姆勒艺术纸的支持,特此鸣谢。
本刊摘录了论坛嘉宾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影像东方共同举办的“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于2016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加研讨会,其中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摄影留学生、著名摄影家石志民、罗小韵、曾璜、冯建国等,以及2000年以后的留学生施瀚涛、赵刚、门晓燕、王军、高岩、朱炯、唐晶、何伊宁、祖宇、黄东黎、孙小川、范顺赞、德戈金夫等,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从事创作的同时,也分别活跃于摄影评论、策展、摄影产业管理、高校摄影教学等当代摄影生态的重要环节。此外,出席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海南省摄协主席王军,浙江省摄协副秘书长毛小芳,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丽水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王培权,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副主任谢爱军,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摄影系主任王帅、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社长殷德俭等,他们中的不少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他们所负责的这些当下国内重要摄影机构已经成为摄影留学归国人员展现才华的重要舞台。
此次展览的60余幅作品出自老、中、青三代摄影留学生之手,其中最早的是上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老摄影家张才,不少参展者最近几年才学成归国并来到了现场。他们多元的创作样貌以及同时展出的部分当年的留学场景,折射出中国摄影近百年的繁衍。展览获得了现场来宾的好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张国田,称赞展览的脉络清晰,将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摄影进行了较好地梳理和展示,以摄影留学为线索,探究了中国摄影的生态演进。展览现场有机构向《中国摄影》杂志社表达了引进“摄影留学后”展览巡展的意向。
《中国摄影》杂志在2016年4期的“摄影留学后”专题以近120页的篇幅,梳理了从晚清到当下中国摄影留学的线索,以及不同时期摄影留学人员对中国摄影生态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推动。专题还以当下美、英、法、德、日五个国家摄影教育状况为主线,由曾在这些国家留学的学者、摄影师的作品和文字呈现了这些国家摄影教育概况、中国留学生的状况,分析摄影留学对中国摄影教育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专题刊发之后,不少有留学经历的摄影人给我们写信。身居美国的摄影评论家江融提到他曾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进修,还把“进修证”的照片传给我们。广东摄影史学者郑蔚帆来信辨析专题中涉及到一些重要史实,他说:“容闳作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名号是成立的,但是把容闳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和‘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并不准确”。他在来信中还强调,现有的中国摄影史关于容闳所拍摄的秘鲁华工24幅纪实影像全部都只是文字记述,目前为止这批照片尚未发现。
由这期专题引发的讨论让更多摄影留学者鲜活的经历和更多中外摄影交流的细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此,《中国摄影》杂志社在展览开幕当天举办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晋永权主持,现场共有13位摄影师与学者作主题发言。率先进行分享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周彩玲,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发言者,她在题为《近代留学生与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的演讲中研究了中国早期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摄影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随后门晓燕、何伊宁、高岩、唐晶、黄东黎、施翰涛、朱炯等发言者分别以自己的留学经历为切入点,研讨了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史、中外摄影教育理念的比较,当代摄影创作的逻辑与方法,中国摄影文化的立场,摄影文化传播的殖民主义倾向和新近出现的后殖民主义研究,如何让中国的摄影文化走向世界、以及归国留学人在当下快速发展的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发展机遇等重要议题问题。最后发言的是曾留学法国的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和1980年代末留学美国的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朱炯的发言中强调了摄影留学之后的本土文化自觉。曾璜在指出海外留学人员是通过介绍国外的东西取得了在中国的话语权之后,希望年轻一代的摄影留学人员在经过学习和引入国外的资讯层面后,肩负起建立中国的摄影评价标准,引领中国摄影的未来的任务。本土文化自觉和本土文化建设的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也让研讨会显得意味深长。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腾迅网、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等20多家媒体对“摄影留学后—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进行了报道。新浪网图片频道还开设专栏转载了《中国摄影》杂志“摄影留学后”专题的全部内容,更多媒体的加入让摄影留学带来的摄影文化议题探讨持续延伸。
本次展览的作品由MEMORIESLAB输出制作,并得到德国哈内姆勒艺术纸的支持,特此鸣谢。
本刊摘录了论坛嘉宾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