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要抓好生物实验。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被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因其更加切合教学实际,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教材;本地资源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际情况,从依托生物教材整合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等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依托生物教材整合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可以依托生物教学教材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按照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和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课本上的一些实验繁琐,材料受到地域、季节性限制,应改进实验步骤,改变实验材料,让学生能做。因此,开发普通高中生物實验校本课程,应将高中生物教材上一些复杂的且学生不易完成的实验进行合理改进,把实验变得可操作化和简单化。让高中学生自己动手能做,在做中能思,在思中能有所得,提高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比如,高中生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并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在该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中,可以结合课本教材中实验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刀片在洋葱的外表皮上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作为标本,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然后用低倍镜观察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前后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最后自己探究出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结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二、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
开发和应用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还可以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本地生物资源,补充和拓展课本上的生物实验知识。把高中生物实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所熟悉的资源,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通过当地生物资源实验化,整合当地的资源来进行实验,重新组合成生物实验素材。并把这些本地生物资源引入高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中,最终形成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教材,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借助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开发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还能引导高中学生通过本地资源实际运用生物知识,在生物实践实验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当前的高中生物教材课本中,有很多生物实验的知识并没有触及,或是触及范围不够。挖掘本地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引入生物实验新知识,拉近生物实验与高中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延伸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范围。可以融入一些生物教材课本之外的生活中实验新知识,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实验服务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比如,我们本地的葡萄酒制作过程,就是葡萄汁经过自然发酵后形成葡萄酒,其原理是在葡萄酵母菌作用下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在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种就可以把葡萄酒制作应用其中,促进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
三、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发应用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要顺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方向,确定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充分尊重高中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需求,引导他们通过生物实验校本课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学习中保持持久的探索动力和好奇心理。
比如,高中生物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探索在不同温度和PH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的情况。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鉴于学生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构建模型,将微观的、动态的生命活动具体化,形象化。在该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应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进行实验验证,可以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如,让学生构建血糖调节模型,通过自己观察不同温度水中可溶性血糖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以及注入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的新鲜淀粉酶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总结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开发出探究性高中生物实验校本教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实验中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盼.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58-159
[2]赵鹏程.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J].甘肃教育,2018(18):84
[3]王子武,高旭.高中生物创新实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26(05):49-50
关键词: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教材;本地资源
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际情况,从依托生物教材整合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等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
一、依托生物教材整合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可以依托生物教学教材整合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按照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和学生实验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由于课本上的一些实验繁琐,材料受到地域、季节性限制,应改进实验步骤,改变实验材料,让学生能做。因此,开发普通高中生物實验校本课程,应将高中生物教材上一些复杂的且学生不易完成的实验进行合理改进,把实验变得可操作化和简单化。让高中学生自己动手能做,在做中能思,在思中能有所得,提高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比如,高中生物“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并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最后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在该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中,可以结合课本教材中实验目标,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刀片在洋葱的外表皮上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作为标本,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然后用低倍镜观察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前后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最后自己探究出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结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二、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
开发和应用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还可以结合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深入挖掘本地生物资源,补充和拓展课本上的生物实验知识。把高中生物实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所熟悉的资源,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通过当地生物资源实验化,整合当地的资源来进行实验,重新组合成生物实验素材。并把这些本地生物资源引入高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中,最终形成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教材,非常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借助挖掘本地生物资源开发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还能引导高中学生通过本地资源实际运用生物知识,在生物实践实验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当前的高中生物教材课本中,有很多生物实验的知识并没有触及,或是触及范围不够。挖掘本地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引入生物实验新知识,拉近生物实验与高中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延伸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范围。可以融入一些生物教材课本之外的生活中实验新知识,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实验服务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比如,我们本地的葡萄酒制作过程,就是葡萄汁经过自然发酵后形成葡萄酒,其原理是在葡萄酵母菌作用下将果汁中的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并且产生二氧化碳。在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种就可以把葡萄酒制作应用其中,促进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识。
三、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发应用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
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要顺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方向,确定高中生物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充分尊重高中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需求,引导他们通过生物实验校本课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高中学生在生物实验学习中保持持久的探索动力和好奇心理。
比如,高中生物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探索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方法,探索在不同温度和PH下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的情况。实验的原理是: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鉴于学生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学生构建模型,将微观的、动态的生命活动具体化,形象化。在该实验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应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进行实验验证,可以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如,让学生构建血糖调节模型,通过自己观察不同温度水中可溶性血糖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以及注入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的新鲜淀粉酶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总结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pH对酶活性的影响,开发出探究性高中生物实验校本教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实验中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盼.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58-159
[2]赵鹏程.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J].甘肃教育,2018(18):84
[3]王子武,高旭.高中生物创新实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6,26(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