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深处行,往深处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ji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样的文本,为什么它能打动一些人,却不能打动另外一些人?这说明文本解读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文本本身,更多的在于解读的人带着什么样的人生阅历与解读视角,去看待这些文字。
  一、用文字激活感受
  真正有效的解读,不是教师将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语言描述告知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记忆去完成所谓的内化,而应当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感受、感悟去解读文本。这里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是,初中学生的生活感受并不很多,感悟也不是很丰富,其对文中的一些好的句子缺乏一种敏感。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用一个“拙招”,那就是在反复阅读中构建意境,以使其叩响自己(学生)的感受大门。这就是“往深处行”的本义,行,本就是一步步走!
  关于《明天不封阳台》这一文本,课文开篇即说“明天要封阳台”,笔者问学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房子要封一下阳台!于是笔者又追问:基于全文与自己的生活理解,你又如何理解这句话?这一问题将学生带向对全文的阅读,于是学生开始感受到了作者对“沐浴在晚霞中的都市”的感悟:10年前依稀的荒芜,现今的高楼与霓虹灯代替了曾经的荒草与土路……,这些正如“渗入泥土中的老酒”……今天的学生,不少也已经站在了“12层的高处”,在他们的心中,可有这样的感悟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反复阅读这段文字,读着读着,有学生说“其实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此类似”,也有学生说“我虽然不在高楼里,但我对身边的土路与野草(特地强调不是荒草)也曾有过厌倦的心理”……
  与此类似,在解读这只鸽子的时候,起初只认为其是一只受伤的鸽子,后来发现它其实是一只需要保护的鸽子,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文中的儿子的问题让“我”有了新的思考。在这段文字的解读中,学生也是意识到了这种新思考,其实也是一种深入的思考。
  因为往深处行,所以有了这些感受,而这些感受是可以为后面的解读奠定基础的。
  二、用感受揣摩文字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会运用文字,而文字运用能力是在对文字的揣摩中获得的。
  《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中朴实的文字,却让身处都市并以阳台封住了自己的现代人有了很多感悟,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但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文字的这种魅力,还是需要用心揣摩的,这里的心,其实就是学生的经验与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文本解读才能实现“往深处寻”。
  文中描述儿子初見鸽子时有两个词:一是“惊喜”,二是“忧虑”。笔者问学生:为何儿子又惊喜,又忧虑呢?换作你,你有这两种感受吗?多有生答“会惊喜”,少有生答“会忧虑”。笔者评价:我们惊喜,只是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中闯入了一个陌生的且能够让我们惊奇的鸽子;而我们没有忧虑,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让有的学生对文中的“我”对儿子的想法产生了质疑:儿子惊喜地望着鸽子,此时儿子的想法应该与我们一样;而儿子的忧虑其实不应当是作者所说的“来不及领略其中的瑰丽”,他可能只是关心鸽子的安危而已,他怕因为封上了阳台,鸽子就不能自由地觅食、飞翔了……儿子不是为了领略瑰丽,更不是为了“情感的归属”,他只是没有任何目的的对鸽子的喜欢而已,这是一种纯粹的喜欢……
  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质疑,笔者把握到了学生思维的脉搏:因为他们内心将鸽子不再视作“玩物”,而是视作一个可以与自己相处的生命,那这个生命就应该是自由的,因此“不应当封阳台”;因为这个鸽子就是一个自由的生命,所以它不应当成为自己“领略瑰丽”的对象,而应当是与自己平等相处的对象。这就是说,鸽子不应当成为“情感的归属”。
  不过又有学生反驳:此处作者所说的“领略其中的瑰丽”,也不是将鸽子视作自己世界的附属物,因为作者后来说的“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就是以鸽子在指代大自然……
  三、且行且寻的意义
  文本解读从来就不追寻统一答案,甚至有时候我们也应当允许不同观点、不同答案的同时存在,这就是文本解读的多元与开放的特征。
  《明天不封阳台》有这样的几个基本概念需要解读:阳台、封、不封、明天。每个概念背后都是一段人生阅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或有或无的阅历,决定了他们文本解读的深度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尽管应试形态下,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能够就同一问题作出同一回答,但实际上我们心里清楚,文本解读的更大意义并不在此。
  文本解读,是一个且行且寻的过程。行与寻本身,就是面对文本、面对人生的大巧若拙的路径!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是大家公认的好文章,清新俊逸见真淳,晓畅平易韵味长。但如果拿来组织阅读教学,就有一定难度。原因有二:一是本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语浑然而难以句摘,偏好锦绣辞章的青年学子读之点赞,却不知从何处落笔;二是本文寄慨良深,作者历经风雨沧桑的人生感悟涵蕴于看似简单的叙事状物中,学生难以一下子领会到位。特级教师王万忠执教的《清塘荷韵》阅读课,紧扣“读”来做文章,钟情于
对古诗词句法不甚了然,就会对其含义茫然无知;不明白古诗词意蕴,鉴赏便成了空中楼阁。而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思想艺术鉴赏轻语言句法分析的现象,这是本末倒置。现将古诗词的基本句法分述如下:  一、遣词的灵活性  古诗词在四声、平仄、字数、句数等方面往往有严格的要求,既要遵守格律, 又要简约精练,更要境界高妙,作者必须在谴词灵活性上下功夫,从而使语言简练紧凑、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1
关于“语文”课程名称的争议,一般认为开始于1959年至1962年的“文道”关系的全民大讨论,笔者在搜集关于“语文”名称问题的文献时,发现1952年的两篇质疑“语文”名称并希望更换课程名称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可能在当时没有引起较大反响,但是,仍然不失为质疑“语文”名称的先声。  1.姜仲民《“语文”质疑》:“一个科学名词只应该有一个意义,一种科学或学科的名称尤其是如此。可是现在‘语文’一词显然有三种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接触了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阅读了相关书籍。借助该理论来理解《前赤壁赋》中的情感,笔者有种恍然大悟之感,觉得这一理论打通了自己理解文本的任督二脉,使得在认识上更进一步。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在研究自我实现者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有一种近乎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可能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虽为“序”,本文并未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也未评价作品,真正关照胡同衰败没落的,只有结尾短短三段,作者把大量的笔墨放在了写胡同与胡同文化上面。汪曾祺的散文一向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著称于世,那么本文的文化味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从文化视野、创作姿态、审美语言三个维度初步感知作者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味。  一、叙述者的文化视角  
阿累的回忆性叙事文章《一面》写他与鲁迅先生在内山书店偶然的一次见面经历,短暂的见面留给阿累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他对鲁迅先生永怀感激、崇敬与怀念。作为爱好文学的青年、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上海英商汽车公司的售票员,阿累的这篇《一面》质朴平易而意蕴深刻,耐人寻味,是因为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双关手法。  一、标题双关  文章标题《一面》拟得非常简洁精当,准确地揭示出文章的写作内容,告诉读者文章是写作者阿累与鲁迅
[原有目标]  一、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培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是唐代诗人韩愈《春雪》中的两句诗,作者因为喜爱雪花,所以错把雪花当飞花。但是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借代,还是比喻,还是兼而有之?许多学生并不能准确把握,于是造成了诗歌鉴赏中错把比喻当拟人,错把借代当比喻的现象。  其实比喻、拟人、借代三种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中区别开来都有一定的难度,到了古代诗歌中,诗的语句更加含蓄,语序也更加灵活,修辞手法辨别起来就会更加
从环境来讲,文化阅读可以分课内模式和课外模式。从方式来说,可以分为教学性模式和非教学性模式。从学情来说,可以分为顶层模式、需要模式、兴趣模式、补盲模式等。每一种模式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互相联系。  比如说教学性模式,可以有课本阅读型、课内外综合型、文化游学型、学情建构型等。非教学模式,可以有兴趣型、需要型等个性化阅读。  用图形表达为:  一、文化阅读的模式:需求下的文化改变  文化阅读通过以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细致的文本形式分析,来理解文字所承载的时代与个性思想。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对其形式表现有比较真切的感悟。  2.课前一天,印发《十八岁出门远行》文本内容及相关资料作为阅读作业,并请学生提问。  3.教师晚自习时到学生中了解阅读情况与阅读问题,以增强次日教学针对性。  [评析] 教学目标形意兼顾。但从措辞上看,形式分析是手段,“时代与个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