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炎创造有思想的建筑

来源 :福建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同炎(1912-2003),祖籍福州福清东瀚乡,原名林同棪,西方常称之为T.Y.Lin或Tung-yen lin;华裔美国工程专家,第一位亚裔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终身荣誉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预应力混凝土奖”被命名为“林同炎奖”,是美国科技史上第一个以一个华人名字命名的奖项。
  年,林同炎从美国留学归来,参于成渝铁路建设。他有一位上级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一天,这位上级拿着成渝铁路线上最大的工程——沱江大桥的设计图纸给林同炎看。林同炎发现图纸有问题,向上级指出:“你的设计完全错误。”上级听完勃然大怒:“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然目中无人。”林同炎被轰出了办公室。没想到,过了几个小时,林同炎又被叫了回来。上级对他说:“我们开会研究过了图纸,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从明天起,你就是桥梁课的课长。”
  林同炎就是这样一个人,性情耿直,不盲目服从权威。随后,他接过重任,主持了沱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并为成渝铁路设计桥涵1000多座。
  林同炎是公认的桥梁专家,一生所造的桥梁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有许多大胆创新的桥梁作品至今仍被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经典案例。他被称为“结构大师”,许多设计理念被后人效仿。
  林同炎最大的贡献在于创造了预应力混凝土,它融合了传统的钢筋水泥的优点,但强度和负载量更大,使得建造长跨度大桥成为可能。
  同时,他又是预应力工程的研究者及最早实施者。从1886年开始,世界土木工程建筑界就不断有声音提出,将预应力的概念用于混凝土的结构中。林同炎是这一想法最早的实践者,并将这一概念广泛运用到桥梁和房屋的设计中,开创了世界工程建筑结构新理论,而他也被称为“预应力先生”。
  “预应力先生”
  1912年11月,林同炎在福州乌石山下的一个书香世家出生。他的祖父为清代进士,父亲早年中举,后做了法官,曾任北京最高法院法官。父母很重视对林同炎的教育。最初,林同炎想做一名政治家,然而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成为了一名土木工程师。
  林同炎自小就很聪明,六七岁时就能背诵《左传》《四书》,在北京汇文中学念书时,还因成绩优秀而提早毕业。14岁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当时的最高工程学府——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当他上大学时,他的妻子高训铨还在念小学五年级,两人当时正在交往,后来他们这段“大学生与小学生”的浪漫恋爱史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趣事。在大学,他成为校长茅以升和教授孙宝琦的得意门生。在茅以升的建议下,他将名字中的“棪”改为“炎”,“既好懂,又取其炎黄子孙之意”。
  大学毕业后,林同炎留学美国继续深造,20岁就获得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林同炎回到中国,但受政治环境所迫,他在国内做了两年的包工商。高训铨建议他去美国,于是,林同炎写信给加州大学杰姆逊教授,表示愿意回母校教书。
  1946年,林同炎携夫人到美国定居,开始接触预压力混凝土研究。9年后,他完成了成名作——长达466页的《预应力混凝土》一书,被公认为预应力学术界的权威著作。
  关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林同炎认为,“从看得见的实物上来说,它仍旧是一种建筑材料,高强度的钢筋和高强度的凝土,只不过对钢筋预加了一种看不见的拉力”,可以有效弥补普通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不足。
  “头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是我设计的。”林同炎介绍道,那是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赛马场屋顶。当时屋顶需要建一个很小的盖子,用传统的混凝土需要4寸的厚度才能做好,这种工程难度在当时没人敢挑战,林同炎接手后,通过运用预应力混凝土的技术优势,只建了3寸的盖子便达到了工程要求,还为屋顶减轻了需要承受的重量。“你要是4寸的话,就要有4寸的力量压下去,我3寸只有3寸的重量,里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把它拉紧了,在里面,你看不见,事实上这个力量全在里头,这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的作用。”
  1954年,林同炎创办了林同炎工程事务所,后来又扩大为林同炎国际顾问公司,进一步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运用到世界各地的作品中。
  “没错,鹤立鸡群真好”
  林同炎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一书的扉页上写道:(此书)献给不盲从规范而寻求利用自然规律的工程师。
  建筑工程需要大胆创新,林同炎一直鼓励学生“胆子要大”,要有勇气去面对质疑声并且懂得坚持。
  林同炎一开始将预应力混凝土的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时,受到的是同行们的排挤与质疑。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可以节省建筑材料,节约成本,但许多建筑界同行认为这样会使房屋不坚固不安全,“用这么少的材料、这么薄的墙板,简直就是偷工减料”。林同炎说,甚至有人告到法院,要求吊销他的营业执照。官司打了多年,“一开始说我的图纸有错,后来说那个错对整体不造成影响、没关系,后来又说地震的时候会有问题。结果呢?地震了也没问题。”
  1972年,中美洲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遭遇6.25级强震,1万多人丧生,20多万人流离失所,市中心511个街区全数化成废墟,惟独60米、18层高的美洲银行大厦巍然屹立,所受损失“仅为电梯井壁联系梁开裂”。这便是林同炎运用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的一座建筑。他所坚持使用的新技术终于得到正名。再次回想起这段经历,林同炎淡然一笑:“没错,鹤立鸡群真好。”
  事后有人好奇地问林同炎,设计这栋抗震建筑时有何绝招,他将此归因于东方的中庸哲学。他采用了分阶段抗震设计,使建筑物具有柔性,以柔化强,故能在强震中不倒。
  “中国人这一哲学思想很妙,什么东西都要适度。”林同炎说。
  老祖宗的中庸哲学思想还帮助到了他后来的许多设计。在他的众多桥梁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对这一思想的运用,将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巧妙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学效果。林同炎自己总结为:“中国的看法,美国的科学。”   桥梁连接着两个疏离的个体
  1991年,林同炎大胆构思了横跨直布罗陀海峡、连接西班牙和摩洛哥的长达9公里的跨海大桥。他的作品总是这样富于大胆的想象,他设计的各式桥梁——悬臂拼装桥、悬臂浇铸桥、悬吊桥、斜拉桥——有的美轮美奂,有的开创桥业风气之先河,还有的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在林同炎看来,桥梁可以将两个疏离的个体连接起来。
  1986年,美苏两国仍处于冷战状态,林同炎利用在白宫领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级别最高的科学工程领域奖项)的机会,向里根总统提议修建白令海峡大桥。他一手接过奖章,一手将建议书递上,里根笑着接下了。林同炎在1958年就已开始构思设计这座大桥,若是建成,这座大桥将连接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他将其命名为“和平桥”,并在东西方冷战时期将计划直接向美国总统提出,可见其用意。
  他在方案《洲际和平桥——两半球再联成一气》中提出:“造桥目的是联通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两岸,贯通世界各大洲。两个半球的联通不仅只是‘实’的连接,它还将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政治文化联系纽带。”对于林同炎来说,桥梁不仅是连接两块有形土地的实体,也是连接两种文化的象征,它不单单能促进交通,还能实现沟通。
  1979年,林同炎回国探亲,在上海外滩一走,便萌发了要在黄浦江上架桥的念头。很快,《开发浦东——建设现代化大上海》的计划交到了上海市政府手中。这一计划在1989年得到了邓小平的首肯,林同炎成为海外建议开发浦东的第一人。
  1992年夏,上海市领导邀请林同炎实地参观浦东开发情况。当看到浦东地面上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符合他设计构思的南浦大桥已经建成、杨浦大桥也正在修建时,80岁的林同炎像个孩子般地激动起来。设计构思和建议得到采纳并最终实现,对于林同炎而言是“最大的愉快”。
  2003年11月15日,林同炎在美国辞世。广西的南宁大桥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作品,于2009年9月建成,是世界上首座大跨径曲线梁非对称外倾拱桥,设计寓意是:如蝶、如琴、如虹、如箭。
  91年的岁月,其中60多年与建筑设计相伴,林同炎始终觉得创造力要摆在第一位,他也始终致力于设计有思考的工程建筑。
  “不同的环境必须要有新的见解来处理。创造,要有理论的背景,要有实践的经验,还要结合当地的条件,所以创造很难。但我们不能退缩,因为世界进步得太快了。你抄人家,人家又前进了,所以必须赶上,再前进,必须要有创造精神。”
其他文献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策划编写  这是一本了解闽南文化非常好的入门指南、研究索引。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闽南文化做了细致的梳理,在概述其历史,总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又从不同侧面如闽南的方言、宗教、节庆与民俗等,展现了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和人文特征。  [美] D.A.卡森/著  从为维护持不同信仰者之权利而提出的一种“旧宽容观”,到认为所有信仰都是同样合理正确的另一种“新宽容
期刊
州台江区某个闹市地段,距离附近珠宝城只有几百米。在旁边一座畅行的阔面大桥下,潜流着一个鲜少被人过问也常常被忽略的亚群体——城市流民。这里聚集了融入这座城市的部分流浪人群,他们大多靠在街头捡拾废品为生。  一个偶然机会,郝刚无意中闯入了这个流浪者的聚居地。几个月后,一个存在于网络的流民救助计划——“光与盐”公益正式成形。  “光与盐”行动  响应的人数还在增加,救助的计划如期进行。  每隔一段时间,
期刊
对于常人来说,如果膝盖里有这么多碎骨,连正常行走都可能有困难,而刘玉栋竟然带着它们坚持打了10年比赛,还帮助八一队收复了总冠军。  不不起,我是警察!”  港片《无间道》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让很多人觉得做卧底是一件很酷的事。然而,卧底警察真的有那么潇洒?  包工头、嫖客、“混混”、毒品买家……当警察近20年,可他工作的前10年几乎都是在扮演这些角色中度过。为了出入夜场,他把工资都搭了进去,结婚时存折
期刊
林白水(1874-1926),原名林獬,字少泉,笔名白水。福州闽侯青圃村人,中国创办白话报之先驱,出国留学攻读新闻专业的第一人,因恪守新闻人的准则、不向武力屈服、真实揭露批判军阀而惨遭杀害。  年8月6号凌晨,一位身穿白色夏布长衫、年过半百的老人被几名宪兵带到了北京城南天桥刑场。宪兵们将他从车上拽下来,叫嚣着将他推到垃圾堆上。老人还没来得及站稳,生命就被急促的枪声画上了休止符。  对于这声划破夜空
期刊
童哲,1987年生,厦门人,公益网络大学万门大学校长,致力于降低中国高等教育门槛,帮助实现“有高中基础即可无门槛自学”。  我看来,中国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想的不够多,内容不够丰富,教材偏苏联化,讲授方式比较成人。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不注重学习自身的乐趣,而比较注重它的功利性、功效性。所以这是万门大学希望改变的,我们希望唤起大家对学习乐趣的渴望。”这是童哲在“深刻反思中国教育模
期刊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于2014年1月2日开跑。马拉松已经成为厦门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今年的比赛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运动员参赛,其中不乏国际顶尖的专业选手。市民马拉松、大学生马拉松等各项配套赛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马拉松赛起点设于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大部分赛道在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环岛路上,沿途更有八大名景缀饰其间,可尽览厦门的天风海韵,堪称“世界最美赛道”。  而近年
期刊
吴旭君,1932年生,泉州德化人,毛泽东的保健护士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五医院原副院长,贴身护理毛泽东健康长达21年。  看毛泽东接见外宾的一些新闻和电影纪录片时,有人会注意到,毛泽东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位女护士,她就是毛泽东的护士长吴旭君。对于她的名字,毛主席曾风趣地说:“‘无细菌’这名字好,她是搞医务工作的,讲究卫生,没有细菌,这样就可以不生病嘛。”  其实,对于毛泽东来说,吴旭君并不仅仅是自己
期刊
年沙县小吃全国分布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业的沙县本地人超过6万人,小吃经营年营业额突破40亿元,纯收入约8亿元。随着从业人员不断壮大,沙县小吃已形成产业规模。沙县小吃在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截至2013年2月,全国沙县小吃店的总数约为25000家,在全国所有餐饮店的统计中,沙县小吃店的数目超过兰州拉面(21000家),约为肯德基门店数目(1
期刊
是有龙岩人的地方,都在传唱着自己的歌谣——龙岩采茶灯。  一手执扇,一手提着茶篮,一群天真烂漫的山村姑娘,迈着轻盈、细碎的脚步,在明朗、欢快的音乐节奏下,跟随着风趣的茶公、茶婆攀山越岭。登石阶,过小溪,她们又说又唱又跳,穿行在茶花盛开的山野间,时而蹲下采茶,时而起身快步小走。几只蝴蝶飞来,她们便丢下手中的活儿争先扑蝶,笑声阵阵,好不欢乐!  这是一出广大龙岩人耳熟能详的歌舞。采茶灯是龙岩人眼中的吉
期刊
江成鸿,1973年生,福州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福建省目前唯一的血管瘤博士,于2013年10月成功完成全国第一例公开的“中国式换脸”手术。  年11月4日,这一天江成鸿一共做了5台手术。坐诊、查房、手术、做研究,每天忙碌在高强度的医务工作中,江成鸿只好借助拔罐来消除一天的疲劳。  在江成鸿看来,整形一共分为两大部分: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是把健康的人打造得更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