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宁·北京时间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列维奇与我
  我迷上马列维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的至上主义绘画是从北京到横滨之后,那是1988年。我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过马列维奇的作品,应该是出版物上,而真正站到马列维奇的那三幅“黑方块、黑十字和黑圆圈”作品面前, 是1992年在波恩新建成的当代艺术中心的开幕展上,那次德国之旅简直就是艺术的洗礼,那之后,在艺术的旅途上就再也没有迷惘过。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在不同的地方都陆续看到过马列维奇的作品,而最集中的一次是2006年在莫斯科。可是有人告诉我,收藏马列维奇作品最多的地方是圣彼得堡,直到八年之后的今天我走进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才圆了我的梦。
  2008年我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建筑学院为四年级高班的学生开设十二讲的“艺术与建筑的比较课程”,我以为二十世纪的绘画和艺术最重要的现象,就是马列维奇创造了至上主义的绘画,他对世界艺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不只是绘画和艺术的领域,受到直接影响的就是当代建筑的设计。这就是我为什么要为建筑学院的学生开课是从马列维奇开始的原因,我的题目是: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的终结。这堂课至今已经连续讲了六年,它的影响是无形的。我以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和理解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但是你必须知道历史上有过如此重要的艺术现象。
  马列维奇再发现
  写此文的一周前,我刚刚从圣彼得堡大学自由艺术与人文科学系演讲归来,我在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再次看到那些我曾经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马列维奇作品,我背回来一本3.2公斤重的精装大画册《马列维奇在俄罗斯博物馆》,此外,还有三本与马列维奇有关的图书,其中一本是他自己的著作:关于黑方块,以及一本至上主义和至上主义建筑的画册,它丰富了我对马列维奇画册和图书二十多年来的收藏。
  俄罗斯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Музей)原称米哈伊洛夫宫,是由建筑家罗西设计、为沙皇保罗一世皇太子米哈伊尔而修建的。博物馆创立于1885年,是由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创立。其后的尼古拉二世于1898年将博物馆设在米哈伊洛夫宫这座建筑物之内并对公众开放。美术馆的收藏品达近40万件,对12-20世纪,包括苏联美术,以及整个俄罗斯美术史,可以说是收揽无余。
  然而重要的是俄罗斯博物馆是全世界收藏马列维奇作品最多的博物馆,它的藏品多来自1936年3月,也就是马列维奇逝世将近一年的时候,他的母亲、遗孀、女儿向俄罗斯博物馆捐赠了八十六幅油画和八张素描作品,这基本上是大师临终前的一段时间里放在家里的所有作品。尽管如此,俄罗斯博物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没有展出这些作品,甚至也未曾透露收藏的信息。这就证实了马列维奇自己对博物馆所下的预言性定义—俄罗斯博物馆是他的艺术之墓。这是因为马列维奇遗孀在捐赠这批作品的三个月之后,《真理报》上就发表了一篇名为《论艺术的形式主义》的文章,于是博物馆方接到通知,撤下了常设展上马列维奇的代表作品,只留下一张后至上主义时期的作品《卖花姑娘》(1930),直到1977年,也就是四十年之后,马列维奇的作品才重见天日。
  一位伟大的现代艺术的先锋派画家,就这样成为了传奇性的人物。1980年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举办了马列维奇在欧洲的首次个展,那时很多西方的批评家对马列维奇的非至上主义的作品感到困惑,他们认为这对前苏联的艺术史学家来说也是个谜团,也就是那么具有前卫风格的画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怎么回到了看上去是完全写实的作品?艺术史家们把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为“后至上主义”。直至今日,西方世界认可的马列维奇也几乎只是抽象艺术之父,所以,他们理解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马列维奇。
  马列维奇出生于1878年,他怎么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才成为最有名的艺术家之一呢?那是因为人们重新发现了马列维奇的价值,这几十年来有大量有关这位俄罗斯伟大艺术家的文章,书籍,展览目录和相册出版等。尽管如此,他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最为高深莫测的,所有的研究都不够透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对于艺术史学家来说都是难以理解的。
  第一次汇集了他全部作品的专题展,竟是1988年在圣彼得堡举行的,这次展览聚齐了各个国家里他的作品 — 有俄罗斯的、荷兰的、德国的、美国的,并出版了详细的图录。随着不断增加的展览,马列维奇也开始被公众所悉知。有关他的生平和各个展览中作品的研究,也使得关于他的创作革命的问题变得尖锐和急切,这些问题早在1988年的展览中就被提出。关于确认他在1920年代末的作品中的第一次尝试性的理论,需要强大的动力以及更多的支持者。而这本大画册的出版,就是尝试着将马列维奇后期收藏于俄罗斯博物馆的作品以年代序列展示和分析。
  后至上主义之迷
  由于俄罗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马列维奇晚期的作品,这为理解他的后至上主义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刻的构图。我发现在这本新画册中,有许多马列维奇油画作品后背的照片,主要是提供原作上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论证了俄罗斯博物馆1936年取得的绝大部分油画,实际上都是后至上主义时期创作的作品。该博物馆收藏的马列维奇的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大:包含了油画和平面艺术,早期的两幅小风景图大约创作于1906年,还有四幅1907年创作的壁画,这些是研究马列维奇在成为未来改革者的潜能还没有完全显现之前的重要参考,有评论认为,直到他的最后一幅作品 — 自画像,就可以看出他已经丢失了之前的力量。是吗?我注意到,马列维奇的后至上主义的人物绘画,虽然看上去是写实的,可是那些被描绘的人物都有一种神秘特定的手势,包括马列维奇自己也有这样的自画像。这是一个迷,一个有待艺术史家来解开的迷,我认为他来自东正教壁画上的形象,这些手势有特定的隐喻。
  马列维奇自己曾期望至上主义能够超越其他艺术运动真正主导“至上”,但事实并没有如他所愿。他没有承诺“杀死绘画艺术,并把它的尸体用黑方块封锁在棺材里”这句话。这里很有必要提到马列维奇的的挚友Ivan Kliun 写于1920年代中期的一句话:“当马列维奇停止创作并声称自己谋杀了艺术,我质疑了他的话,因为只要意识与人同在,艺术就不会灭亡,而是不停地变换形式,同人类的进化一样,艺术也在进化。”
  我手里这本画册不同以往任何一本关于马列维奇的画册,那是因为本书呈现了俄罗斯博物馆收集的马列维奇的所有作品,以及他的通信和现在博物馆档案中收集的其它资料。这些文档之前也不是没有出版过,只是部分出版了。书中第一次出版了马列维奇亲属向俄罗斯博物馆捐赠的作品清单和俄罗斯博物馆向Tretyakov 画廊临时借用的,用于马列维奇1929年作品展览的证书。这无疑对研究马列维奇的学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资料。
其他文献
我相信,无论是谁,第一眼见到申伟光的画,都会在一瞬间就产生一个感觉:很怪诞,但又很独特!申伟光自己也把“独特性”当做了艺术感染力的一个前提。艺术必须独特!在解说自己的作品时,申伟光说得最精辟的是三句话:一、“用形象寻找无形象”(摘自《申伟光谈话录》,p317。以下凡引自此书,一律简称《谈》);二、“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引自《谈》,P126);三、“用心灵去画”达到“心灵的高度”(引自《谈》,
期刊
自媒体:陷阵的炮灰还是中坚顶梁柱?  长期以来,新兴的各式自媒体从未放松过对互联网的重视,在中国传统媒体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公信体系日益缺失以来,自媒体对于不被规则待见的“新事物”的嗅觉异常灵敏。在当代艺术领域,他们更是以一个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形象攻克着传统媒体未曾到达的每一寸土地,取得了自身体量几何式的增长。然而,在更大规模的改革来临前,自媒体模式也暴露了自身的弊端:团队规模扩大后,利益矛盾开始取代
期刊
用摄影记录历史当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想讲的是最近听的一个讲座,其独特性在于它讲的是十九世纪与我工作的大学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摄影和摄影师(图1)。一百多年以前的肯尼恩文理学院(Kenyon College,1824年建校,迄今已有将近二百年历史)和所在的甘比尔(Gambier)、维农山镇(Mt. Vernon)是什么样子,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是怎样用照相机记录当时的风貌人情的,这点特别吸引了我。我们经
期刊
这里说的不是日本建筑设计在威尼斯落户,而是建筑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是妹岛和世,因此,可以说也是日本建筑师在这个顶级国际舞台上集体亮相的一次绝好机会,那么让我们看看。除了妹岛和世和她的合伙人西泽立卫的作品之外,还有哪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参展。  石上纯也:像空气一样的建筑  军械库一个很大的空间,留给石上纯也去布置那件几乎看不见的建筑装置,遗憾的是,一位打扫
期刊
自2004年初以来,我一直在从事行为艺术,因为这种方式要远比传统媒介,譬如雕塑、素描或绘画更能够表达我的观点和思想。刚开始,我很难理解一次行为艺术如何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以及能使它发生的最恰当的方式是什么。几年后,我逐步开始领悟并构建了自己的方式,远离那些著名艺术家的强烈影响,建立自己个人的全球意识形态。我的艺术实践包含三个重要元素:身体、时间和观众。  身体或许是我艺术实践首要的元素甚或是出发点;
期刊
就这样,浪荡子引领着奥特曼左转右拐,来到了一个奇异之所。  说它奇异,是因为这个地方虽然身处闹市,但却人烟稀少,就连嘈杂的人声都被屏蔽在外了。整条街道被头顶一个巨大透明的玻璃罩给罩着,阳光经由它的过滤,衰减了锐利,变得绵软疲沓,悠闲地在空中飘荡。或许是这光线的缘故,整个街道充溢着老旧的暖色调。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一些睡早觉的猫懒洋洋地横躺竖卧。“当啷”—远处偶尔传来铁皮罐子的空响声,随即又沉寂了
期刊
黄引在798“圣之空间”做的个展《作为崇高客体的信仰者》开幕之日,有一个观者站在《大炼钢铁》这幅画旁边很激动地告诉我,他经历过画中的那段历史,但他更为激动地向我指出画面中的一个“错误”,就是电杆上不应该站这么多的麻雀,理由是下面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麻雀应该早就吓飞了。  此观者说得对,也说得不对。按照现实生活经验,的确麻雀应该全被吓跑,黄引难道会在这种常识上犯错误?这让我想起宋徽宗曾指出孔雀上
期刊
来自体肤之痛的“百年孤独”  弗里达·卡罗:破损的身体之光  散发着魔幻现实主义魅力的拉美大陆,除了马尔克斯,也能让人想到摆脱了传统欧洲教义教条束缚下的法外之地—等等与“混乱”、“无序”、暴力、破坏、革命等一切的“负面词汇”。很不幸的,对于弗里达·卡罗的了解同样没能抛开这些刻板印象。不过,卡罗也将这些表象培育出了盛开在颓废大陆下的异样花朵。  终其一生,弗里达的身体都在病痛和灾祸所带来的伤害中渡过
期刊
鲁迅在《夜颂》一文中曾言:“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刘芯涛描绘的虽然都是暗夜的景观,也显示了他对夜幕的倾心,但他在作品中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个人情感的讲叙,而是将当代的都市生存境遇与个体的自我存在状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刘芯涛的作品从
期刊
我觉得实验艺术是以更自由、更特殊、同时也更直接的方式来介入现实和未知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旦附着太重太多的传统因素的话,其功能上的局限也就担当不了今天与未来的艺术。也正是绘画的固有属性,很多人不怎么费力的接近它。谈到“实验性”,90年代时,我的部分作品可能就有相对的“实验因素”,在对其他艺术形式借鉴中得以“复合”的可能,“复合”多指对装置、行为的借鉴等。以观念或意义去平衡某些语言的功能,对绘画而言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