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不是用来睡眠的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在《夜颂》一文中曾言:“人的言行,在白天和在深夜,在日下和在灯前,常常显得两样。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刘芯涛描绘的虽然都是暗夜的景观,也显示了他对夜幕的倾心,但他在作品中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个人情感的讲叙,而是将当代的都市生存境遇与个体的自我存在状态有机地结合起来。
  刘芯涛的作品从整体上看,其实更接近文学,更适合诗人或了解他的艺术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描述,而不完全适合用哲学性的语言去解析。
  不难看出,刘芯涛作品最直观的特征是使用了黑灰色,但他的画并不是单色画,或者说,单色只是心理意义上的单色,而不是颜料意义上的单色。由于他所描绘的溃夜,象征了空虚、黑暗和虚无,因此单色可以减少刺激,可以使刘芯涛摆脱颜色作为条件的束缚,以便艺术家把精力集中到对虚空的营建上。刘芯涛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始终没有放弃对虚空或空虚的表现,虚空或空虚是个体在当代城市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最大情绪。不过,刘芯涛表现的空虚,并不等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无聊,今天的空虚是一种时刻,是一次让自己最接近自己的契机,只有在空虚的时刻,个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此,刘芯涛描绘的空虚,绝非一无所有,而是切入空虚的主体,使空虚的主体明朗起来,它承载了一种责任感,而不是那种封闭的情绪,所以,场景在刘芯涛的画面里是不可或缺的,他很少描绘没有场景的躯体,在他看来,丧失了场景的个体存在,并不是真正的存在。
  从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到个体对城市、对都市的向往,其本身即是一种理想化的希冀。溃夜,隐含的是刘芯涛的成长经历和生存体验,他从自己的角度,不断地进行涤荡和提取,并把它们表现在作品中,其中既暗藏了个体的欲望,也预示了对未来的想象。
  对刘芯涛来说,夜晚是摆脱白天的理想地带,如果说白天无法逃脱光天化日之下被迫原形毕露的命运,那么夜晚则充满了主动掌控自己命运的可能性。所以,在刘芯涛的画里可以感受到,夜晚不完全是用来睡眠的,也不完全是用来纵情的,而是为了夜晚过去清晨醒来以后,发现南柯一梦,从而继续个体的生活。他绘制的溃夜,只不过是过去了的痕迹和失去了颜色的记忆。
  为了留有余地,刘芯涛通常把作品处理成如同未完成的样貌,他很少把颜料铺满全部的画面。观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艺术家是为了主动让场景停顿下来,使场景的图像消失在艺术家可控的领域,而不是被动地消失在画框的物理限制地带。
  在最近的新作中,刘芯涛再次拓展了空间,他把室内和户外联接起来,不仅使室内空间得以延伸,也使户外空间获得了隐秘的性质。然而,这并不只是简单地使空间得到延展,更重要的是使画面上的各种景象成为组合性的图像,这也符合刘芯涛平时的视觉记忆,同样也适用于诸多生活于今的当代人。
  不过,刘芯涛并未直接以反映论的模式去创作,从他的作品可以看见,他善于在画面中安排镜像。当然,镜像在这里不是指作为术语的“镜像”,镜像对刘芯涛来说,是指镜中之像,他通过镜像在画面上营建了一种监视器的氛围,仿佛有他者或第三者的存在,远远而且冷冷地看着镜头中所发生的一切。有时刘芯涛也利用房间中的镜子或汽车的后视镜去表现图景,他不时加大镜子的比重和强度,使镜像成为图像的集散地,比如他让房间里的镜中之像与电视机屏幕所播放的图像形成对比,镜中之像作为日常的、私密的、暧昧的、充满欲望的图像,与电视机中播放的严肃的、公共的、确凿的、削减欲望的图像形成反差。镜中之像在画面上并不是重复性的图像,镜中之像是对画面上其余图像的补充。所以,镜中之像根本不是画面中当事人所看到的景象,而是画面外的他者或第三者看到的景象,画面由此具有了一种游离的视觉性质。
  许广平曾回忆鲁迅在创作有关夜的作品时常常使用笔名“游光”,“游光”含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之意,鲁迅言:“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在当前围绕着理性、制度、权力等等的礼俗共同体中,刘芯涛身为当代中国的一员,也在自身进行着试验,心中必定充满了矛盾。今日世界里,白日的外在与黑夜的内在或许均为虚设,真实不知所踪,求真亦被视为不合时宜,人的自我被无情地淹没和侵蚀,只得在虚空和漂流中依旧挣扎,刘芯涛身处其中,相信他将有所依据而绝不虚无飘渺地继续从事他的创作。
其他文献
展期:2014年3月22日 - 5月18日  地点:01100001画廊  《满满的空》是艺术家来金娜的首次个展,包括30余件彩色铅笔和圆珠笔绘画和一件装置作品。在《满满的空》1和2中,红、绿、蓝、黄四种颜色铅笔交替使用,细致而整齐划一的笔触形成了颜色的斑块。随着观看距离由远及近, 我们会发现当中隐藏着某些物体的轮廓线。来金娜将她所关注的事物减到她所能达到的极限,剩下的都是与她自己紧密相连的东西:
期刊
2014.03.08-2014.04.03  桥艺术空间(北京· 798)  熟悉徐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地道的学院派,具有深厚的油画基础,创造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油画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中国著名画家。徐里执着于绘画中东方美学的意象、趣味和精神,苦心孤诣绘画语言特有品质与精神深度,经过对学术规划的长期求索,这个方向在他的水墨作品愈发清晰体现出来。
期刊
我相信,无论是谁,第一眼见到申伟光的画,都会在一瞬间就产生一个感觉:很怪诞,但又很独特!申伟光自己也把“独特性”当做了艺术感染力的一个前提。艺术必须独特!在解说自己的作品时,申伟光说得最精辟的是三句话:一、“用形象寻找无形象”(摘自《申伟光谈话录》,p317。以下凡引自此书,一律简称《谈》);二、“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引自《谈》,P126);三、“用心灵去画”达到“心灵的高度”(引自《谈》,
期刊
自媒体:陷阵的炮灰还是中坚顶梁柱?  长期以来,新兴的各式自媒体从未放松过对互联网的重视,在中国传统媒体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公信体系日益缺失以来,自媒体对于不被规则待见的“新事物”的嗅觉异常灵敏。在当代艺术领域,他们更是以一个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形象攻克着传统媒体未曾到达的每一寸土地,取得了自身体量几何式的增长。然而,在更大规模的改革来临前,自媒体模式也暴露了自身的弊端:团队规模扩大后,利益矛盾开始取代
期刊
用摄影记录历史当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我想讲的是最近听的一个讲座,其独特性在于它讲的是十九世纪与我工作的大学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摄影和摄影师(图1)。一百多年以前的肯尼恩文理学院(Kenyon College,1824年建校,迄今已有将近二百年历史)和所在的甘比尔(Gambier)、维农山镇(Mt. Vernon)是什么样子,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是怎样用照相机记录当时的风貌人情的,这点特别吸引了我。我们经
期刊
这里说的不是日本建筑设计在威尼斯落户,而是建筑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是妹岛和世,因此,可以说也是日本建筑师在这个顶级国际舞台上集体亮相的一次绝好机会,那么让我们看看。除了妹岛和世和她的合伙人西泽立卫的作品之外,还有哪些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参展。  石上纯也:像空气一样的建筑  军械库一个很大的空间,留给石上纯也去布置那件几乎看不见的建筑装置,遗憾的是,一位打扫
期刊
自2004年初以来,我一直在从事行为艺术,因为这种方式要远比传统媒介,譬如雕塑、素描或绘画更能够表达我的观点和思想。刚开始,我很难理解一次行为艺术如何才能起到实际作用,以及能使它发生的最恰当的方式是什么。几年后,我逐步开始领悟并构建了自己的方式,远离那些著名艺术家的强烈影响,建立自己个人的全球意识形态。我的艺术实践包含三个重要元素:身体、时间和观众。  身体或许是我艺术实践首要的元素甚或是出发点;
期刊
就这样,浪荡子引领着奥特曼左转右拐,来到了一个奇异之所。  说它奇异,是因为这个地方虽然身处闹市,但却人烟稀少,就连嘈杂的人声都被屏蔽在外了。整条街道被头顶一个巨大透明的玻璃罩给罩着,阳光经由它的过滤,衰减了锐利,变得绵软疲沓,悠闲地在空中飘荡。或许是这光线的缘故,整个街道充溢着老旧的暖色调。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一些睡早觉的猫懒洋洋地横躺竖卧。“当啷”—远处偶尔传来铁皮罐子的空响声,随即又沉寂了
期刊
黄引在798“圣之空间”做的个展《作为崇高客体的信仰者》开幕之日,有一个观者站在《大炼钢铁》这幅画旁边很激动地告诉我,他经历过画中的那段历史,但他更为激动地向我指出画面中的一个“错误”,就是电杆上不应该站这么多的麻雀,理由是下面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麻雀应该早就吓飞了。  此观者说得对,也说得不对。按照现实生活经验,的确麻雀应该全被吓跑,黄引难道会在这种常识上犯错误?这让我想起宋徽宗曾指出孔雀上
期刊
来自体肤之痛的“百年孤独”  弗里达·卡罗:破损的身体之光  散发着魔幻现实主义魅力的拉美大陆,除了马尔克斯,也能让人想到摆脱了传统欧洲教义教条束缚下的法外之地—等等与“混乱”、“无序”、暴力、破坏、革命等一切的“负面词汇”。很不幸的,对于弗里达·卡罗的了解同样没能抛开这些刻板印象。不过,卡罗也将这些表象培育出了盛开在颓废大陆下的异样花朵。  终其一生,弗里达的身体都在病痛和灾祸所带来的伤害中渡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