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里的眷恋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结,绾成这个结的是古老的风俗、古老的传说、古老的人心。其中有合家团圆的期盼、有爆竹连连的喜庆、有一顿饺子的美味、有一年拼搏的念想,当然,还有一封压岁钱的祝福与祈愿。
  压岁钱,是中国人用最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是除夕夜最最普通、却也最最深情的幸福寄语,更是中国年文化中最最普及、最最亲切的文化元素。从一枚小小的压岁钱,可以窥见的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人文情感的深深眷恋。
其他文献
印象中80后的孩童时代里,很多小朋友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存钱罐。小到一分两分,大到过年的压岁钱一元两元,只要有所得,便会马上喜滋滋地、小心翼翼地塞进去,往往心里还会默默地念叨着:“藏好、藏好”。  或许在那一刻,我们往里面投的不仅仅是钱,而是一种快乐、一种希望。而存钱罐也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小罐子,它更像是拥有某种力量的魔盒,是只属于你我自己的“秘密花园”。每每晃动它,听到里面的硬币叮叮哐哐作响,小
期刊
新年伊始,聚会频繁,喜欢收藏的朋友聚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显摆不完的宝,发不完的牢骚,后不完的悔。  说起后悔,大家似乎有倒不完的苦水。一位集邮的朋友说前几年他把攒了几十年的“猴票”(1980年猴票)给卖了,卖的是个四方连,带边把角。当时的行情是单枚3500元,四方连可以要价高一些,结果这位朋友得到17000元,兴高采烈。时逢辞旧迎新之即,生肖票行情风生水起,龙头老大“猴票”直冲1.5万元大关
期刊
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钱”有好感,这种好感来自于长久以来对朝夕相处的“货币”及其材质的自然崇拜和文化崇拜。而压岁钱就正是这一崇拜的绝好体现。  蛮荒时代的人类受着饥渴、寒暑、天灾、兵祸的威胁,很容易把渴求生存和发展的美好愿望寄托于某种事物,进而形成崇拜。而对货币的原始崇拜也就形成于此时。最早的时候,简洁精美的天然贝是人们喜爱佩戴的装饰品。后来它轻巧便携、美观耐用、易于保
期刊
辞旧迎新鞭炮鸣,飞龙谢幕,腾蛇登场,充满希冀的一年又开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配合天干地支的十二生肖,每十二年一个轮回。但无论哪个年头,众多的春节习俗中总有一样少不了,这就是“压岁钱”。  按旧例,大年初一,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将事先备好的“钱”赐予晚辈。这就是“压岁钱”。  “压岁钱”的源头已不可考,但有数种传说。  传说一:  古时候有一种妖怪名叫“祟”,每逢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
期刊
北京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北京城内皇家的岁时风俗特别隆重而热烈 。  在清代,一进腊月,皇帝首先要举行的就是“赐福”的典礼。蜡月初一,皇帝由钦天监选定出行吉时,先拈香礼佛,再去建福宫开笔书丹,写“福”字。最后到乾清宫西暖阁,召集王公、内廷行走,将“福”字赐给他们。得到皇帝赐“福”字的人,引为最大荣耀。在宫中,除皇后,贵妃赏赐“福”字外,其他嫔妃一律赏“春条”。这些“
期刊
当我们满怀欣喜迎接癸巳蛇年到来的前夕,我已年届花甲,步入了退休行列。  35年前,1977年12月,我被分配到中国书店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营业员做起,历经库房保管员、古旧书收购员、门市部副主任、办公室职员、区店副经理等职务后,任职北京海王村拍卖公司总经理,从此开始了16年的拍卖生涯。今日回首,这16年的工作与生活,是令我感触最深、最难忘怀的年代。  1996年12月,经过企业内部竞聘,我肩起中国书店
期刊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最基本的温饱满足之后,人们心头对于幸福与理想的渴望便开始萌动,从民间到宫廷,从信仰到理想,透过那些曾经出现在岁时节令中的压岁花钱,让我们遥想那深宫大宅里的希冀与欢笑……  中国是一个宗法社会,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就渗透于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每当过年过节,那些充满儒释道思想的民俗花钱就大量涌现,它们带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带着人们的憧憬和希望点缀在节日中,给平淡的生
期刊
1840年,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一年。这年6月,一支英国远征军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和开辟中国市场,悍然对中国发动了一场极端不义的鸦片战争。  水深火热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走下坡路的清道光年间,清朝统治者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都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乾隆中叶到鴉片战争前夕,政治腐败、官吏贪污已非常严重。贪官墨吏中,上自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
期刊
最近,有位泉友问我:“历代花钱种类繁多,当然也包括压岁钱,到底哪几种花钱是压岁钱?”我沉思了良久,竟也说不清楚到底哪些钱币是“压岁钱”。应该说压岁钱还是一个“钱”字,从古至今,过新年长辈给晚辈们点压岁钱非常正常。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也有明确记载:“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子。”  “押岁锞子”相当于今天的“压岁钱”。江苏《武进县志》提到:“押同压,恐岁之遽除也。富家置金银于床第,儿童则系彩囊贮钱为乐,
期刊
1月5日的北京,天气格外寒冷。但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零下10多度的气温却阻挡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  “发售当天,我早上6点就赶到邮局门口排队。到的时候发现,有人凌晨四五点就过来了。等到早上8点正式发售时,排队的已有300多人。”北京集邮爱好者李先生向本刊记者这样描述。尽管赶了个大早,但也不一定就能得偿所愿。以北京市东区邮局发售点为例,该邮局供应套票500套,每人限购1套;另有首日封、有奖明信片和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