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 贵在践行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言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先要让学生感知自己所得到的关爱与呵护都是别人给予的“恩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然后把这种感恩意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报恩行动,使之成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时代,“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里,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个个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现代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和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过分的呵护与关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目空一切,认为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心安理得地挥霍着别人给予的一切,养成了任性、依赖、爱发脾气等坏习惯。他们只懂索取,不懂奉献;只懂受惠,不懂感恩;只懂被爱,不懂关爱别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自私和冷漠。
  独生子女是“抱大的一代”,但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冷漠的一代”。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感恩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先让他们“知恩”,因为只有“知恩”才会懂得“报恩”,进而懂得“施恩”于人。
  一、角色转换,实践体验,让学生“知恩”、“报恩”
  教育学生认识到从亲人、从他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的或多或少的关爱与呵护都是“恩情”,应当以更大的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种回报并不一定是要学生做出报大恩大德的轰轰烈烈的举动,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回报。
  1、“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先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让学生懂得是父母赐予自己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抚养成人。让学生回想并学做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体验父母付出的辛劳。如:冬天洗衣、洗菜做饭等平常的事。让学生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的话,如“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让父母舒心;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父母省心;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让父母开心。这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孝敬自己的父母。
  2、教育学生感恩教师
  老师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领路人,老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只是那和粉笔一样颜色的双鬓。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担任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教育学生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教育学生尊敬老师,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爱老师,爱学校。
  3、教育学生感恩身边人的帮助之恩
  学生身边的人有很多:如同学、亲戚、朋友等等。教育学生懂得是亲戚朋友在或多或少地帮助着自己;同学与自己为伴,同学习同进步;即使是陌生人也好,也是在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服务,也是值得感谢的。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学会礼貌待人,学会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4、教育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教育学生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从民族文化中感受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让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豪。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关怀,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5、教育学生感恩大自然
  教育学生懂得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就应该爱护大自然,怀着感恩的心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一味的索取甚至是破坏。
  二、感恩教育要坚持不懈,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在懂得“报恩”的同时懂得“施恩”于人。
  1、学校要营造感恩的氛围,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可以利用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召开主题班会,听、唱感恩歌曲,听、讲感恩故事等教育活动来宣传感恩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实施的步骤,努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气氛,让感恩由情感变成学生自觉的“报恩”的行为,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习惯。
  2、在感恩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助人的快乐,培养他们乐善好施的良好品格
  教育学生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享受帮助别人的乐趣,唤醒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乐于“施恩”于人并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
  (1)识恩、知恩教育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别人的恩泽——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社会的提携之恩。如果没能认识到这些恩情,那么孩子将丧失对整个世界的爱。因此,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识恩、知恩的教育。小学是人生第一个求学阶段,他们是任教师刻画的一张白纸,通过识恩、知恩教育,可引导小学生明白父母对他的挚爱、老师对他的关爱、同学对他的友爱、社会与国家对他的大爱,使其学会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
  (2)引导报恩教育
  父母给了子女养育之恩,子女就应该尊敬和赡养父母;老师给了学生教育之恩,学生就应该刻苦学习,用取得的好成绩答谢老师;朋友给了自己深厚的友情,自己就应该为朋友信守承诺;社会给了个人各种公共资源,学生作为社会人自然就该讲公德、守秩序。如此等等,皆是报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报恩的行动可以是物质上的回报,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回报,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广义的报恩既可以是一声真诚的道谢,也可以是“涌泉以报”的物质回报。对小学生的主动报恩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为父母做点具体的事情,在学校主动承担帮助老师的工作,在社区主动帮助别人等等。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这种报恩并不是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的,否则极易让学生因美好道德情被物化而误入歧途。
  (3)施恩不求报的教育
  施恩不求回报是更高层次的品质,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但能知恩图报,还能在不受恩的前提下广泛施恩,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主体行为是从内心发出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施恩行为,这才是人类最高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对此阶段的教育可在小学高年级初步开展。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该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人和人性的高贵之所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学生心中种下的感恩小苗一定会长成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结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以及对新教材教师用书的阅读理解,我注意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特别加强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教师用书的每一册都把本册的教学目标定位到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领域”、“数学思考领域”、“解决问题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每一个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中,也特别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而对这一目标的实践中,如果过于重视这一目标同,会影响到
她是吹过他的一阵翦翦风,静谧深远,柔韧绵长,关山万里,披荆斩棘。  此后岁月,再多风景,除她,都不过尔尔。  ——《心有翦翦风》  没有倾城月光,没有撩人雪色,只有清新空气,慵懒温度,这座名叫玉溪的小城,碧玉清溪,温润剔透得像掌心琥珀。我亲爱的小城姑娘,原来这就是抚育你的城市,像你一样精灵般纯真美好,光着脚丫荡着清凌凌的河水,银铃般“咯咯”的笑声传遍原野,没心没肺的永恒少女模样。  我亲爱的小城姑
我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群山深处的大银杏树。在我的身边有无数的树兄弟树姐妹,铺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山。  我已经记不得了,经历了多少个日升日落,多少个季节的雪花曾经在我的身上飘落。当我还是一根孱弱的树苗的时候,山脚下只有寥落的几户人家,人们居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他们穿着青衫布卦,在草木葳蕤的原野上,开辟出一块块田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是贫穷的、单调的,也是宁静的。许多个年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并
我出生在美丽的海滨——金山,因此我和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时候,我家离海边很近,只需短短5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爸爸也经常带我去那儿玩耍。想起我第一次去海边的情景,我依然记忆犹新。  那次爸爸牵着我的手,陪我去海边。我自然是很兴奋,一路上又唱又跳,就这样我们到了海边。我挣脱开父亲的大手,兴冲冲地跑向大堤。我站在上面,俯瞰海滨:四周都被芦苇丛包围着。一阵海风吹来,芦苇摆动着它们那细瘦的腰肢,舞动
在探究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远程教育资源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推进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帮助。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有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课后练习题,还有活动;内容的展示形式有视频、动画、图片等。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长此以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术语、规则、固定用法,或曰“条条框框”、“特例”。对此,许多教师往往在讲解时予以整理、归纳,像“公式”一样让学生背诵、记牢。这看似一条捷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二背过了规则却不会应用。  关于这种现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过论述:“一种不好的做法是:对于那些作为概括性的东西的本源的材料,应当加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not only changed people’s lifestyles but also had a deep impact on social structure the rapidly growing Internet has n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反思  1、从“增强体质”到“健康第一”的飞跃  传统体育教学把增强体质作为第一目的,而新课程则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粗看二者似乎大同小异,其实质却反映出了教学理念的一个飞跃,首先是健康概念的扩展,即从过去单纯生理健康而发展到现在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增强体质是单纯的生物学改造,而健康第一的内涵远大于此,反映了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精神。在新课程下,我们不但
自身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和谐社会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成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广播电视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媒介平台,凭借其独特
开心网,曾一度风靡于年轻的白领之间,成为许多白领乐此不疲的消遣网站,抢车位、养宠物、养奴隶、开心农场、真心话等游戏更是被白领们津津乐道,玩得不亦乐乎。白领们每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在开心网上流连忘返,甚至半夜也得起来“偷”个菜。然而,当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从这样的SNS社交网站中得到的乐趣和付出的时间、精力是否能成正比?SNS网站到底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还是让人与人之间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