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朗读能力现状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的语文能力相对城市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弱的,尤其是朗读能力,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学生胆子较小,怕别人嘲笑,表现欲望不强,加上老师的鼓励不够,学生平时不敢大胆表现。另外的原因是老师的重视程度不高,或者没有好的方法,在朗读方面指导不多,学生得到的训练很少,进步不明显,对诵读的热情不高。第三个原因是学校针对朗读而开展的活动少,学生参与的面不广,没有形成喜爱朗读的良好氛围。诸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目前农村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相当低,初中的语文教师感觉压力大的同时,不禁思考:每个学生都具有朗读潜力,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活动,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情意美,进而领会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情感。汉字的美不仅在于外形,还在于它能表情达意,而且极富音韵美,抑扬顿挫,读起来悦耳动听,给人无限的遐思和美的享受。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必须通过反复地诵读,带领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会朗读、爱上朗读,把每每篇文章读得朗朗上口、津津有味。
  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能化为自己的东西。”
  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这一点,用心去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并把朗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必定能够快速提高,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三、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方法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深,情感体验少,因此在朗读时往往出现的问题是平淡无味、没有感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对这种不重视朗读的语文教学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中学里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必须耐心引导,严格要求,让学生感受有感情的朗读是多么的美,而没有感情的朗读对品读文章影响多么严重。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但真正做到“美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一)耐心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一要指导学生读正确流利。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正确流利是朗读最起码的要求,如果在读时错、漏、添字很多,方音很重,就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言较重的,指导他们多查字典,相互纠正,鼓励他们多听广播,学习普通话,练习普通话,平时多用普通话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读时要逐词逐句看清楚,反复读,反复练,努力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二要有感情。真挚的感情是朗读的生命,语速的快慢、重音与强调、停顿与连接、语调的抑扬等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标点,表示说话中不同的声调和语气。例如在《木兰诗》这首诗中,朗读木兰回家后恢复女儿装的诗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调;用吃惊的语气读“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样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句中起修饰、限制、说明作用的词语,一般要读得重一点。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朗读前,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朗润、涨、红。然后在这几个词语下面做重读标记,再请学生读这一句,注意把加点的词语读的重一点。学生按这种方法读,不仅读出了春天景物的特点,而且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二)鼓励学生模仿朗读名家的作品,投入感情,大胆表现
  利用平时的课堂及教材资料,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朗读,放开喉咙去读,老师少批评多鼓励。可分角色朗读,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羚羊木雕》;可进行美读训练,如朱自清的《春》、泰戈尔的《金色花》、冰心的《荷叶 母亲》等等。“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之中,披文入情,从而形成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文章的内容,读懂文章的主题,在读中拓宽视野,在读中提升素养。”
  (三)朗读形式要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作用各不相同,要根据内容和课堂节奏进行适当的选择。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当文章简短时,可分组比赛朗读……需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少用齐读,齐读虽有声势,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教师个人首先要高度重视朗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一定能够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激情、绽放青春的光彩。
其他文献
“课程创生(curriculum enactment)”讨论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当前社会知识体系、实践应用不断更新;教学技术及手段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教师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及教学实践不断地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以提高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其目的在于让课程知识及实践应用相结合与时俱进,让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从而在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上提高知识传播效率。  课程创生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期刊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是学习里程碑的开端。因此,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一、我校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不良现状分析  (一)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
期刊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相互连接。它的实质是使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生活,适应和接受这种变化,最终完成心理和身体上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到幼小衔接,幼儿教师就要做到科学保教,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是科学的?怎样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大多数人将这二者分开描述,但是我认为二者是有联系的,只有做好了科学保教,幼小衔接才不会问题重重。  一、幼儿教师在科学保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期刊
自从一九九八年迈出校门踏上讲台,我就与班主任这个角色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是一个普通乡镇小学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甚至顾此失彼。至今,我担任班主任已有二十二个年头了,默默付出着辛勤的汗水,也收获着成功的快乐。  一、一颗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
期刊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是不是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更关系到一个课程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提问的粗浅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 “余角和补角”的教学片段  在“余角和
期刊
策略一:课堂训练需要有的放矢  一堂高效的数学新授课,老师一定要有的放矢,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学生应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设计课堂训练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应安排尝试训练,看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再到巩固训练,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然后是发展性训练,加深对知
期刊
数学这门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并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对小学学生理想思维的培养以及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长久以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机械、枯燥的学习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即使教师再认真、仔细地讲课,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想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进行详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备课,为课堂有效教学打下基础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新课程改革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我们要立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指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在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变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到顶峰,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
期刊
拓展性课程是新一轮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可以在数学课程中适当渗透地方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也能感受地方文化,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数学知识,更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