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于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所以说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工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工作,首先要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上提高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传授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寓德于教。
其次是进行政治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工作,根据现行地理教材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向学生灌输正面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还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例如在讲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节时,告诉学生们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第四是国情教育。国情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危机感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例如在讲授《众多的人口》一节时,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但是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目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加的人口超过1200万,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就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第五是法制教育。近年来,国家制定的与地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土地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可是目前我国滥伐森林、滥占耕地、滥杀野生动物、滥排放废物污水废气等等种种违法违纪之事时有发生,这是极为令人痛心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要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否则将会变成历史的罪人。
最后还要注意人地关系教育。地理教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人口——环境——资源为主线,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人口、环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联系这方面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讲到《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时,我们通过教材中设计的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提问,活动中三个问题提出得非常清晰,三个设问以递进的形式,涉及范围由小到大,逐层展开,从塔里木盆地到新疆,再扩大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学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极其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即在传授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地理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教育学家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更应担负起这一重任。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工作,首先要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上提高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传授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寓德于教。
其次是进行政治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是德育的核心工作,根据现行地理教材结合国内外形势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后天素质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中形成的,其中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向学生灌输正面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还是道德规范。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为国献身的使命感。例如在讲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一节时,告诉学生们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任何人、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能激发起学生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第四是国情教育。国情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危机感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例如在讲授《众多的人口》一节时,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但是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目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加的人口超过1200万,要满足这么多新增人口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必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就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第五是法制教育。近年来,国家制定的与地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土地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可是目前我国滥伐森林、滥占耕地、滥杀野生动物、滥排放废物污水废气等等种种违法违纪之事时有发生,这是极为令人痛心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要遵纪守法,这样才能国富民强,否则将会变成历史的罪人。
最后还要注意人地关系教育。地理教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人口——环境——资源为主线,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人口、环境、资源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联系这方面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讲到《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节时,我们通过教材中设计的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提问,活动中三个问题提出得非常清晰,三个设问以递进的形式,涉及范围由小到大,逐层展开,从塔里木盆地到新疆,再扩大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学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极其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自然而贴切地渗透德育因素。即在传授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同时,结合地理课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渗透德育因素。教育学家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个时期的德育工作尤其重要。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更应担负起这一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