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性之美呵护幼小心灵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mk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男孩,因酷似马云走红;众多关注,皆起于不同目的。成为热点本无可厚非,但当炒作掩盖爱心,当浮躁遮蔽关心,关注已偏离轨道。以我之见,怀抱人性的真善美,方可呵护孩子的幼小心灵。①
  西奥多曾言:“当善成为财富,开始被消费,精神世界必将走向灭亡。”警言谆谆,发人深省。在如今汤汤洪流中,舆论场思潮日益发酵,朝夕善变的热点我们已司空见惯。但当这一切被强加到一个只有9岁的贫困男孩身上,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人性的淡漠和对孩子心灵极大的伤害!②
  呵护孩子心灵,摒弃浮躁还其平静。周国平有言:“人一旦变得浮躁,就难免被功利支配。”诚哉斯言。范小勤过早地走进了舆论场的中央,被追捧、被同情、被消费,对于他的年纪,留下的只能是阴影。这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从景区改名到“蓝瘦香菇”的注册,从男童坠井案的大起大落到如今范小勤因长相倍受关注,这一桩桩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件,折射出的正是当下国人一颗浮躁的内心。在这个舆论场思潮非黑即白的对立发展下,浮躁的人们随波逐流,“心有戚戚”,殊不知,9岁的贫困男孩只会因这一股暂时的关注热潮,而坠入更加难以自拔的自卑之中。还孩子一片平静的天空,更是还给孩子一颗更健全的心。③
  呵护孩子心灵,拒绝伪善拥抱温暖。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若善心被玷污,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诚如其是。“大凉山事件”的热浪还未消退,那一个个怀揣着“网红梦”的伪善之人,显得多么卑鄙。贫困的范小勤需要的是真实的关心,是长效的教育机制,是完善的救助制度,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欲望,去换取令人痛心的同情与自卑。被过度消费后的范小勤仍要回到破败的家里,家境未变,心境却大有不同。拒绝伪善,把更加真实的关心留给孩子,让他拥抱到人性的温暖。④
  诚然,当炒作大于善良的场景出现,我们理应觉醒——摒弃全民浮躁内心刻不容缓,加强完善救助制度迫在眉睫。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为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提供荫蔽。⑤
  当浮躁与喧嚣掩盖了善良的光芒,人性的温婉理应迸发出独有的力量。心如繁华艳照,身似古树不惊,以人性谱写真善美,用人性之美呵护幼小心灵。⑥
  尾批 本文说理深刻,富有思想性。针对材料,从小马云的角度入笔,提出“呵护孩子心灵”的论点,准确、鲜明。论证部分,条理清晰。从如何呵护孩子心灵展开,紧扣材料阐释分析,独到而有说服力。分析问题时入理入情,思想有见地,语言有文采,引用广博,彰显底蕴。适度延展现实又不脱离材料内容与含意,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①概括材料內容,提出中心论点,语言简洁、准确、干净。
  ②先提出西奥多的观点,名言引路;再结合论点分析材料对:“小马云”的名利消费,有可能使“善”变成“恶”。
  ③联系现实,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呵护孩子心灵须摒弃浮躁的必要性,要还孩子平静的天空、健全的心灵。
  ④联系现实,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呵护孩子心灵须拒绝伪善的必要性,让他拥抱人性真正的温暖。
  ⑤进一步论证呵护幼小心灵的必要性。
  ⑥诗意结尾,收束全文。
其他文献
在垦丁公园,一位学植物的朋友带我们进入热带雨林,他告诉我们植物也有争地盘的习性,都是成群成群的盘聚,不同群族的植物就会因被包围孤立而枯萎了。  朋友说:“植物争地盘的行为是无所不用其极,树枝与藤蔓的蔓延,根的伸展与缠绕。最惊人的是种子,每到夏日宁静的午后,會听到种子爆裂的声音,噼啪!有的种子靠自己弹射的力量,可以射数米之远;有的种子靠着风力,可以翻山越岭。”  朋友告诉我,只有一种树木不成群结队地
期刊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无论是小黄花、小白花都纯洁鲜艳。花能从一株卑微的草里生长出来,人却不能。  从性格上说,马比人勇敢,而性情比人温和。马赴战场厮杀,爆炸轰鸣不会让它停下来,见了血也不躲闪。冰雪、高山和河流都不会阻
期刊
同学们每每写作文,就感覺素材枯竭,临时到处翻找,以致最后也难以完成一篇内容丰富的作文。这就涉及选材问题,就像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材料是血肉!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作支撑。那么如何做到让作
期刊
“留守儿童/老人”的问题,社会上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留守者依旧在孤独地留守着,外出打工者仍旧将汗水滴落在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隔代亲”这种略显畸形的亲情关系,丝毫没有改变;留守儿童紧闭的内心,从来就不曾敞开过,我们所关注的,依然只是皮毛。  教育问题是个大问题,小龙父亲暴躁的性格,可以说是酿成此次悲剧的最大的因素。“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刻板教育方式,从来就没有真正
期刊
当前,不少农村留守孩子的父母错误认为,挣钱是家长的任务,至于孩子的学习则是学校与孩子的事情了,家长只要把钱交给孩子或学校就万事大吉了。一部分留守孩子家长把送到学校后,半年或一年基本上不与班主任联系,甚至孩子出现问题后,班主任联系家长时,家长只有一句话:孩子送到学校就交给你了,凡正我不会管孩子也管不了,你看着办吧。家长这些不正确的思想与导向,缺乏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不清楚教育子女是父
期刊
[“熟”材展示]  白居易因创作大量讽喻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当朝权贵;又凭借言官身份率先上疏缉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犯,并谴责宦官、藩镇相互勾结,被视为“越职言事”而被贬九江,任江州司马。第二年,一个深秋的夜晚,他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从水上飘来的琵琶声,将两人联系到一起,一个是历尽繁华、美人迟暮的琵琶女;一个是被贬江城、孤独苦闷的闲职司马。两人同是从长安沦落到天涯的,一曲一诗,合
期刊
如果父母出于无奈,不能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中会有一些缺憾。然而,一块砖头,把它扛在肩上是一个负担,把它垫在脚下却成了我们站得更高、看向更远处风景的一个辅助工具。  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正好有机会可以培养、锻炼照顾自己、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  生活中任何人都难免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当父母不在身边时,我们可以自己学习一些方法来调节情绪压力。在空闲时间,可以适当培养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来
期刊
北平,是现当代中国文化人心中的一个情结、一个梦、一曲萦绕回荡的牧歌。  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都曾用自己的笔墨深情缅怀、咏歌过他们曾经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他们所怀念的不全是北平城,倒似乎是一个“旧”字。这“旧”,可能是一种温厚的性格,可能是一种雍容的气度,抑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  當老旧中国踏上现代化的历史车轮,传统的生活方式一点一点消逝的时候,无奈的人们便只能用文字为他们心中的北
期刊
钢琴家布兰杰忆述替她住所洗擦地板的杜華老太太说:“我想起她就有无限敬仰。有一天,她敲开我的门对我说:‘小姐,很抱歉打扰您,不过请您来看看地板,瞧,我把它擦得发光了。’”  “在我心目中,大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杜华老太太的成就不相伯仲。他们都尽力把所做的事做好。我曾向斯特拉文斯基提到此事,他说:‘你过奖我了,我做事有利可图。可是她,她只想把工作做好。’”
期刊
应对高考我们应当如何高效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小林重做题,小华重方法, 小敏重体魄。这三种观点均有道理,但高考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我认为,真正的高效学习,应当体魄、训练和方法兼顾。  朱颜白发方强壮,要看梧孙长碧枝。  拥有强壮的体魄会给我们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使我们在激烈的拼搏中轻装上阵,恣意挥洒。相反,倘若没有好的身体作保障,再宏伟的蓝图,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在紧张的
期刊